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资料与文献

对四川峨边彝族婚嫁歌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阿毅 发布时间:2016-06-0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峨边彝族婚嫁歌与我国其它传统音乐一样,其形态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与空间。近年来,笔者对四川峨边彝族流传的婚嫁歌做了实地考察,发现这里的婚嫁歌不仅正处于自流状态,而且正面临着日渐衰亡的状况。笔者认为传承与保护这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由此对峨边彝族婚嫁歌做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四川峨边 彝族婚嫁歌 思考及建议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峨边位于四川乐山,是一个有着141166人口(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彝族自治县。彝族和汉族是峨边世居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随着民族间的融合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与社会生活环境共存的民歌也随之变化。正如四川峨边彝族民歌歌种一样,原有山歌、情歌、节日歌、婚歌和丧歌等种类,然而在采访过程中,笔者采录最多的是婚歌,其次是丧歌,其他歌种已很少传唱。婚歌之所以大量存在是因其与人们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而山歌、情歌、节日歌等歌种则因其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已逐渐失去了应有的生存环境。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尽管如此,据分析研究,一部分山歌、情歌和节日歌被纳入了婚嫁场合,即成为了婚嫁歌。笔者认为,保护婚嫁歌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婚嫁歌就是保护峨边彝族民歌(除丧歌[1])。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对峨边彝族婚嫁歌的思考

  (一)婚嫁歌面临的问题

  根据峨边彝族婚嫁歌现有状况来分析,它主要面临四个问题: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歌手数量日渐减少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峨边彝族婚嫁歌歌手数量正在减少的情况表现在:男歌手数量减少。在笔者调查采访的40多位民间歌手中,男性歌手不足10位。而在婚礼对歌中,男歌手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在婚嫁歌的表演程序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男性歌手,彝族传统的“婚礼歌”[2]不会存在。另外,在男歌手多的时候,婚嫁双方家族一般不会花钱请歌手,歌手多为本家支亲戚或朋友,而现在随着男歌手数量的减少,婚嫁双方必须花钱财请少量的业余歌手来演唱“婚礼歌”。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内容发生变异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笔者亲身参加过的峨边彝族婚礼中看到,婚嫁歌的传统内容在削弱,旧曲填新词或创作歌曲在增加,如《团结歌》是一首传统婚嫁歌曲调,被填入了“民族团结友爱,国家就长治久安;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就安居乐业”反映民族团结的内容,在婚嫁场合演唱;再如《月琴为什么会唱歌》是一首歌颂新社会新生活的创作歌曲,因其曲调优美流畅,具有浓郁的彝族民歌风格,也被用于婚嫁场合。   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婚嫁仪式简化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统的婚嫁仪式出现简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无歌唱的礼仪程序”[3]的简化。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峨边彝族婚姻习俗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如家支制度的淡化;包办、买卖婚姻的减少,年轻人自由恋爱的婚姻增多,“择偶、说媒”的程序可有可无;族内婚被打破,彝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的人增多,其婚嫁仪式逐渐汉化;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普遍提高,说媒、订婚时的“猪胆占卜[4]”已不是决定年轻人命运的必经仪式,以及新娘婚后要在娘家暂居一段时间的习惯在逐渐消失等等,这些都促成了“无歌唱的礼仪程序”的简化。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有歌唱的礼仪程序”的简化。婚姻形式的改变、歌手数量的减少及婚嫁歌内容的变异等都可使有歌唱婚嫁礼仪的简化。如因自由恋爱婚姻增多,妇女在婚前唱买卖婚姻、不幸婚姻等内容就会减少,在程序上也相应缩减。另外,新一代年轻人不会唱或不喜欢唱婚嫁歌也造成了“有歌唱的礼仪程序”的简化。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e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所属专题:

彝族传统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