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资料与文献

《彝族阿哲毕摩绘画选》中反映出的重要历史文化信息

作者:云平 发布时间:2020-09-16 原出处:彝族阿哲毕摩绘画选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彝族阿哲毕摩绘画选》于2017年6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七篇300多付毕摩经书原画、祖先崖画和阿哲文化传习馆绘画构成,各篇第一部分均有文字阐述介绍。这是一部集绘画鉴赏、文字理论说明的可读性彝族文献研究传承佳作。本书由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师有福历30多年收集研究而成。书中反映出的彝族历史文化信息,引起了彝学界的高度关注。
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阿哲毕摩绘画选》封面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公书》《母书》中的综合性文化信息   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地阴阳,动物有雌雄,人类分男女,书分公母,这是彝族阿哲人用雌雄观念阐释万事万物循环互生的过程。彝族阿哲毕摩使用的《公书》和《母书》,师范《滇系·杂载》中称为“书祖”或“韪书”。传统包装法,《公书》用黑或蓝布作书的封面,《母书》用红色布包裹。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统观念中,万事万物由雌雄合而生、雌雄悖而乱。雌雄就是阴阳,对应的有清浊、红绿、日月、天地、山水等。彝族哲学认为:清浊二气是事物产生的基础,阴阳二气是条件,红绿二色是事物自我完善并彰显存在的形式,概括为“无水不生,无气不活,无色不现”。因此,祭祖经书也分公母(或祖妣),公母搭配,阴阳协调,经书所表达的理念就合天地之理、容日月之精、纳阴阳之灵、调生亡之道、谐去留之情。形成在世欢乐、回归祖先更荣耀的和谐乐容人生观。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哲地区,目前大多数毕摩使用的是“裴妥梅妮”这一类《公书》《母书》,保存在民间的最早抄本是乾隆三十二年,留下来的多是光绪抄本。从经书结构和五言古诗体叙述方面看,《公书》为纲领性的史实概述,《母书》是叙述性的事件阐述。纲举目张,互为映衬。在具体使用时,由多位毕摩同时交叉念诵。《公书》一般有43~47篇经文,《母书》有46~48篇。内容记载万物起源、人类诞生、火的发明、冶炼铜银、药的发现、季节天文、农耕种植等。其核心内容是,在采取一系列繁琐复杂的丧葬仪式后,通过天地众神的力量,实现亡魂归祖与祖先魂团圆的愿望。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书眉绘画方面看,《公书》《母书》文化信息中,对生者而言,突出了以牛羊为代表财产的财神,四爪母龙为赐福主体的福禄神,三爪公龙为护佑职责的守护神等。对亡魂而言,已经绘画出了孝子祭献给亡魂骑到天上,接受天神审查在世时间的善恶是非,决定是否有资格归祖的金马;也绘画出了天神赐送让其归祖的有翅神马。也有开天门神麒麟、种子神蝴蝶、谷神自屋等等形象绘画图案。绘画内容中,从《挖药撵獐篇》和民俗丧葬仪式看,绵羊是人类迁徙的带路者,又是灵魂回归祖先的领路物,更是彝族古老草药师的药神,是药师崇拜的对象。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三十六卦经》绘画中反映出三道轮回观念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哲毕摩使用的占卜经书,从卦数数量方面来说有两种:三十六卦和三十卦。三十六卦经书用三十六种人类命运类型归纳形成,每一卦的内容又按照人生三大运气走势时段来归纳汇总,人生三大运势中,过去世是今世的缘,今世的果是过去世的因,今世的因又决定来世的果。所以,彝族经书中讲,人是在“人——动物——祖先”中轮回,归结为三道轮回。三道轮回中祖先神和天上的星神起到决定性作用,地上一个人对应天上一颗星。如果我们把运气“吉”“平”“凶”三大时运段用ABC来代表,基本结构为:ABC、ACB、BAC、BCA、CAB、CBA六大类运气结构。这六种运气结构中的各段运势,即各卦的A、B、C有不同的表述形式,有不同的运势组合内容,有不同的运势吉凶程度。因此,六大类运气结构里面,每类又分为六种,构成三十六种不同的运气。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动物——祖先”三道轮回程序中,崇善孝道德高者,亡后灵魂经过天神审查后,天神派神马直接让其回归前有平原后靠高山,四季流大水的祖先居住地肥直氐大崖内。其它一般者,亡魂在不同时间变成不同动物,继续短暂修炼或长期苦修后才得归祖。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道轮回与彝族天(神)、地(人)、地下(矮人国)三界相连,与六气造化万物的哲学观念相通。佛教讲的三界是天界、空界、人界,没有地下界,但有地下阎王殿十八层之说。佛教六道轮回中,增加了饿鬼道和阿修罗道,这两道是对应出现的,修炼者必饿其肚,有了修炼的专门队伍才会增加修炼成功与否的“阿修罗道”。所以,彝族经书中的三道轮回应该是彝族先民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最好解释。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阎王地狱。阎王在印度教中读yamao,汉字“耶摩”,在藏传佛教里成为掌管六道轮回的阎摩。单凭“耶摩”二字,在彝语里指“水母、水王”,与远古人们对与水母相近的动物乌贼等类恐惧动物的泛称。阎王地狱黑暗与玉帝天堂光明对应,应该与汉六气沆瀣阴阳晦明(夜昼)的哲学思想有关,汉哲学多讲昼夜、黑白对立统一,突出“光”,黑暗与光明周而复始,集中在绝对运动的两面性,强调一分为二。彝族六气清浊、阴阳、红绿,对应统一,突出“色”,集中在一棵树上互为化生,强调合二而一。因此,彝族经书没有地狱概念。阎王地狱是与玉帝天堂对应出现的一种观念解释,所以,阎王只封了个“王”的地位,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教化作用而设想出来的。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以,彝族六气造化万物学说中,红绿两色对应统一,互为演化共生,强调合二而一的和谐思想。这是当代话语地球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古老表述形式。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从宫位图和五行生命树中看时间和空间的认识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阿哲毕摩经书中的宫位图,分圆形宫位图和方形宫位图。圆形宫位图大多用于测算时令、命运,方形宫位图用于测算方位。从内容方面讲,宫位图有四、五、六、八、九、十、十二宫位,五、八、十、十二宫位图居多。阿哲经书宫位图与时间、空间观念,以及本民族哲学宇宙观、五行相生相克观相通,是宇宙观和哲学观的宫位图,是用图像高度概括时间与空间的思维模式。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对时间的认识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间是彝族先民最早的认识单位,时间也是人类和自然界万物共有的资源财富,万事万物因时间而产生、消亡、变异,花草树木依时间而盛、衰、凋、败,金蝉依时间而弹鸣脱壳,虫蛇熊蛙依时间而冬眠,五彩斑烂的蝴蝶因时间而化生。由于时间有因时而异的特点,在自然界造化万物时,不同时间有不同物的存在形式和存在演变方法。胎生的动物,卵生的鸟,化生的蝉蝶,湿生的鳅蚓,都是由时间气候变化决定的。时间变化给物化对象不同的结果和形式,物化不同反应了不同的物候时间和季节。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就是认识时间的过程,就是探索不同时间下万事万物的变化过程。彝族先民最初的时间概念,是根据太阳运转形成昼夜时段来划分的,先有昼夜的时间概念,然后在万物有灵观念的驱使下,对太阳进行崇拜,以太阳为核心创造了一系列神话传说和天文学说。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具体时间的认识,从太阳升沉分昼夜开始,先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个时段,一个时段分昼夜阴阳两份。后来,由于对月亮塑望影响海潮和物候的进一歩认识,时间从简单的记日时段向记录时段、月段、季段、年段发展,甚至向更适用的记数到记量方面发展。这个发展的过程痕迹就是彝族物候历、太阳历、太阳历向太阴历、阴阳合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合历)发展的过程。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对空间和方位的认识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一对栾生姐妹。自从人类祖先活动开始,天上有日月星云,地上有花草树木。从活动空间到目视空间,从目视思维空间到对空间方位的认识与确定,是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空间是具有一定方位来限定的,有了方位的设定才有空间的范围。对空间无穷极的运动思维探索,带动了彝族极为丰富的创世神话传说,也促进了对空间运动规律的总结和科学认知。因此,彝族的神话体系、神权结构体系、哲学思维体系、天文历法体系、气候与病理诊断治疗体系等,都围绕着“无水不生、无气不活、五色不现”的六气造化万物学说展开。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对方位的确定,是根据太阳和星星。从大的范围来讲,彝族对上下空间的认识是模糊而无穷尽的。彝族把“天上”说成“木楷”,天上还有天,不知道天有多高;“地下”说成“咪客”,地下下到多深也不明确。因此,把上边说成“上边的上边”,下边说成“下边的下边”。发展到后来,用神的等级方位来设定天地之间的范围构架。东西方位用太阳升沉来确定,用“直都”日出代替东方,“直得”日落代替西方。南北用星星代替,南方叫“斋移”,意为“南箕星王”,彝族认为南箕星是葫芦寿星,掌握生的命薄,因此用南箕代指南方。北方叫“施纳”,意为“七玄星“,北斗星是确定南北方位的星星,北斗星尾围绕北斗转动,出现了不同节气的转换位置。现在,许多彝族村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二、三举行祭祀龙神活动,实际上祭的是东方参龙星座。上下、东西、南北构成了一个大的简单空间,也可以说是个模糊空间。上下、前后、左右结合,又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具体空间。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对方位空间的概念,首先以南箕北斗确定南极北极,叫“默窝”“默拉”,确定南北这条线后,又以火把节时间太阳从东到西这条线为东西向,明确四个方位后,再发展到加上中间为五位点。之后逐步从二寓、四像、五位、六宫,向八卦、九宫、十宫、十二宫位发展,卦宫位数的增加,意味着彝族对天体自然认识更进一步科学化、实用化。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认为空间是生命存在和万物演变的必备条件,生命起源于一定的空间和范围,没有空间就没有生命产生的范围条件。生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出现,在一定时间内生存演变。在探索生命起源和生命时钟方面,彝族认为,清浊二水是万物产生的基础,阴阳二气是万物产生的条件,红绿二色是事物自我完善的外在表现形式,无水不生、无气不活、无色不现,包括自然人个体的生命以及万事万物。其中,对人的生命存在时间和生命时钟节律的探索,是毕摩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清浊、阴阳、红绿六气造化万物学中,清浊二水是物质基础,阴阳二气是动力转换条件,红绿二色是万物演化、生长、存在的表现形式,起到事物本质性存在的实体作用。四方位角度说,绿代表东方,属于雄性、男性;红代表南方,属于雌性、女性。在太极图里面,用红绿代表阴阳两半。后天八卦太极图用黑白代表阴阳,讲究昼夜对立,侧重一分为二。一分为二的思维,对科学家来说是发现微分子的微分子结构,对政治家来说是分化瓦解、分而治之,对谋略家来说是浑水摸鱼、各个击破。彝族由合二而一的思维在支配,你给我啃鸡脚,我给你吃羊腿,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经济浪潮中,不会出现世界有名的企业家、董事长。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绿二色观念还影响着彝族民间医药学。彝族传统看病诊断以观颜查色为主,主要观察七巧五指、印堂眉宇、鼻梁人中、面部法令的颜色,部位与五脏六腑对应,以皮肤部位颜色确定病灶,分析动静血脉运营情况和阴阳二气失调的关键问题。辅以切脉闻听,再决定针灸配伍进行治疗。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五行用五色代替,既木、火、土、金、水用绿、红、黄、黑、白代替,五行金木土火水指五种颜色和五种气,用彝族哲学思想无水不生、无气不活、无色不现的理论指导对人体生命及万事万物变化关系的探索。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书选用的宫位图和五行树,是由弥勒五山徐毕摩于光绪年间传抄的一本经书。五行用五棵树代替,标明金木水火土五棵树,用农历十二个月的月份为果标示在五棵树上,按年命五行找月份,用来预测人的大运流年和身体健康状况。五行树上,每种年命为十二月十二种,每种有金木水火土各六色命,共6×5×12=360种不同的命运,与十月历360天相对应。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部分宫位图抄于乾隆五年和乾隆十年,有一幅宫位图抄于康熙七年,属于红河州目前最古老的一部手抄彝族文献。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从文字由女氏族首领布玉嫫创造看彝族文字的特点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字是历史文化的符号,史书把彝文说成爨文、书祖、韪书或蝌蚪文,爨文是因爨氏称霸南中,汉学者才称之。而蝌蚪文是以字的形状来称呼的,蝌蚪文是周时古文的一种。彝文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从文字学和毕摩经文中的《开路经》、《指路经》等回归祖先的路线来考察,彝文是否由部分先民从中原南下时带来的呢,需要进一步考证。彝文和甲骨同源异流,也是不少学者的共识。据弥勒五山乡箐口村黄毕摩于光绪二十年传抄的文献《文字起源经》和《苏撒审玉嫫》记载,彝文由居住在北方天区的女氏族首领布玉嫫用花草记事发明,苏撒审玉嫫进一步完善形成图画符号,后来才传入凡间。凡间的毕摩在根据祖先崇拜观念,进一步把符号具体化以后,开始在祭祀中使用推广。北天区和灵魂朝北归祖,在方向和区域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彝族文字最先由女氏族发明使用,进入男氏族时代后完善推广。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的汉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这在司马迁《史记》中已经定案。但是,仓颉以前有没有文字,或者有没有类似于文字功能的符号?黄帝之前的伏羲女娲时代有没有文字,父系社会以前的女权制时代,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在生产安排、食物分配、作息时间安排等,用什么作为计数、计量、记时、纪年月,肯定是有文字功能的符号在使用。考古学界,目前只有在妇好墓中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字,因此在安阳弄了个中国古文字博物馆,男人墓中大多是用具酒杯。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解决了中国文明史上推1200年的问题。但是,作为进入人类文明门槛的重要标志之一的文字,究竟男人用在前或女人用在前的问题还没有定案。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世界六大古文字中,甲骨文和彝文起源于中国大陆的古老文字。中晚期的甲骨文有偏旁部首,已经发展成为“字”,这与多种语言、多民族群体国家雏形的构建有关系。彝族文字是独体字,按照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法,处在“独体为文”的阶段。这种从实物记事、绘画记事到抽象象形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独体文字,目前在世界上只有彝族在使用。在彝族阿哲支系语言中,文字叫“苏捏”,意思是“像眼(穴)”;书叫“苏索”,意思是“像涂(画)”。这个语境里,“像”就是形象、相似,“眼”就是高度集中概括,“涂”等于照形象绘画。因此,在彝族语言里面字画同意。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经书老文字里面,诸如鸡、石、老虎、龙等基本实词是高度概括形象的绘画字,最后形成象形字。彝族文献中,有记载许许多多男姓创造文字的内容,这仅仅是突出男权制特点的社会思维模式。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与汉文书写规则里面,彝族文字从上到下,从左向右;汉文从上到下,从右向左。这付两个民族文字书写形式构成了太极互为运动的模式,如果追溯到女氏族女娲与男氏族伏羲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的雏形方面来看,以代表女性的圆形、弧线为主体构架,具有阴阳结构特点的表意音节文字——彝文,不是女娲氏族的文化符号么?彝族文字由女氏族布玉嫫发明,男氏族完善,这对中华文明史的时间推断,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从阿哲地区彝族先民崖画看阿普笃慕的祖先居住地开远大红石崖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华大地人类发展足迹是从川滇古陆向北、西北前进,2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堆成圆形篝火在云南江川棠栗箐首次发现;以云南为地理坐标来讲,中华文明史是从北、西北向南推进。彝族经书灵魂归祖的终极点在北方一个前有大平原,背靠四季云雾缠绕的高山,左有清澈见底的大龙水,名字叫“肥直氐”的大崖子崖洞内。途中也有许多站点作为回归之所。为什么指路经中没有回归彝族祖先阿普笃慕居住地的记载。原因很简单,阿普笃慕是洪水以后的人类祖先,与神齐名,进入了神界,不是人界。彝族灵魂归祖路线是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迁徙路线,不是人类全部进化发展史的路线。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昭通鲁甸坝举行过的分支仪式历史,仅仅是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而已,在之前的彝族先民居住在什么地方?阿普笃慕以前36代人在什么地方活动,彝学界还没有结果。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弥勒巡检司为中心的南盘江东西两岸发现了五处古老崖画。南盘江东岸弥勒地界,距南盘江直线距离15千米范围内有:巡检司高甸村西面约0.8千米处的狮子山高甸红石崖崖画;高甸村西北面距村约1.8千米的老虎山崖画;距高甸北面约10千米、距巡检司拉里黑直线距离8千米的东山山崖金子洞坡崖画。汉属贲古县、距巡检司直线约20千米的南盘江西岸,分布着开远小龙潭大红石崖崖画和小红石崖崖画,位于开远小龙潭与建水面甸、岔科交界处。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处崖画都属于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红壤土,海拔高度在1600~1800米之间。除小龙潭小红石崖崖画面向东以外,其余四处崖画都向西,在采光纳热、通风和气方面属上乘。在远古人类从巢居向穴居过渡阶段,植被繁茂、森林密集、雨量充沛,动物众多、虫射肆虐、病菌飞舞,这五个崖画出现的地方,最适宜人类居住。高甸红石崖崖画有用火的痕迹,小龙潭大红石崖崖画下面发现了堆砌石墙的墙基,崖下挖地深60厘米处,出土古人肉食动物遗骨头。根据骨头颜色灰白色和可用手指碾碎来判断,保守估计已经超过3000年以上。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开远大红石崖崖画和高甸红石崖崖画,其形状和名称与彝族文献中记载彝族祖先阿普笃(阿普笃慕栗)居住的崖子相同。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开远大红石崖崖画周围情况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崖画位于开远小龙潭镇西边双塘子村南约3500米处。2014年,根据带队村民李永洪介绍,双塘子是上世纪50年代从文山等地搬迁来,之后上级领导安排把他们青龙街的部分地盘划给双塘子管理,包括红石崖片区,直到现在。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石崖为喀斯特地貌,崖面靠东朝西。崖画前有斜面平缓宽敞的土地,白泥土质,贝壳、螺丝等化石比较多,原来水源很丰富。更奇特的是,红石崖前面有地壳运动以后的海底石山分布,与崖子相比形成中国传统地支巳亥线,即东南和西北走向,宽度不过300米,有海沙与鹅卵海石挤压分层痕迹,其余为石灰岩。从崖画向南、西、北三面望去,山峰丘陵壮起伏,南面有一片平川,面积约300余亩,各山峦之间又分布着若干大小不等的凹塘。崖画西面3500米处有一个老村子遗址,当地老百姓叫三百户人家,石脚、石砌围墙基本完好,疑为清代时候某种原因迁出。李永洪介绍,小龙潭响水村陈氏、绿差冲孔氏从这里迁出,估计时间不会太长。但是,村子北面200米处开始朝北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石包,间隔最短的只有3、4米。石包呈圆形,底部直径1.4~2米,高1.2~1.6米,用途是什么,目前无法知晓,与坟葬祭祀或防卫狩猎有关,这是可以肯定的。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红石崖四周,东有白石岩山、龙王庙坡;南有马鹿塘山和老尖山,老尖山在彝族阿哲《献夜宵经》里称为“阿南罗布伯”,“阿南”指古代开远名称“阿宁”, 古时候宁、南同音。“罗布”意为牛峰,“伯”是山,全句意思是“阿南的牛峰山”,彝族把这座山与个旧麒麟山(以蒙自新安所为观察点,汉时叫西羊山)、弥勒坨峨山(新哨镇猴街北)、新平鲁魁山、华宁登楼山、昆明西山、大理点苍山等列入神山系列。北面有建水县的古村阿朋寨。其它名山有祭天坡、对歌坡,对歌坡与彝族吃火草烟唱山歌有关系。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与建水县清水塘海相望,在往前就到达燕子洞新石器遗址区域。古彝文经书记载,建水叫“侯埃”,汉字记为惠历,有个湖叫“纳代侯”,这个湖指建水坝子里面的湖或是指清水塘海,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彝族经书里,默自侯(大屯长桥海)、罗多侯(滇池)、突妥侯(杞鹿湖)等列入仙湖范畴。如果纳代侯指建水面甸镇清水塘海子,那就更有历史价值了。湖的东面,靠近崖画方向有万年青树洞,又有硝洞,有的人称为妖洞,有许多历史神话故事。这一片区属于纳楼土司范围,建水纳楼土司治所原来在面甸,现在面甸有一个村还保留纳楼寨的称谓。唐宋之际,纳楼才逐步向临安城南移动至现在的官厅。石屏哨冲莫测甸普氏、龙武李氏、邱氏等从万年青树洞周围迁出,时间在元、明之际。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崖画图形色彩及代表意义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体崖画按人面对方向,从左到右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幅板块和左侧附板块。其中,画幅主体体现在第二、三两块版面上,分别由上中下三层画幅构成,主体图像串构上中或中下,浑然一体。图画原料用褚红色矿物质加动物血混合。由于年代久远,用水淋湿才能显示出画面。因受岩水浸湿,部分画被熔岩灰色层覆盖,部分由于崖石层面自然风化脱落,画幅不完整。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板块图中,最能代表的是上部似人似蛙的一个图,由手、头、身、足构成,双手上举成圆,代表天圆;竖画作头(也可以说成鼻子),头(鼻)两边两点呈圆形为眼睛,身子长方形,身下四只脚,两腿上翘,两腿下弯,形成十字状,代表地四方。可以说,这个图像像人、似蛙,状如彝文经书中说的葫芦和木质构成的祖宗灵台。图形寓示着造天地神话,彝族经书《天生篇》记载,万物始祖冬德宏莱诺,是雾神德玉波和瘴仙达玉嫫的儿子,他生出来后,日长九千九,夜长八万八,头顶白雾成天,足踏黑瘴成地。图形说明天地起源的故事。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板块图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个图,左侧上图是一个双手举到与头平齐、脚稍弯曲状,脚指、手指分别为三,构成六加六等十二数,头上髪毛三股,形状如彝族送祖先时扎的尖刀草人。草人右手边有四边形回云纹,近似于彝族古文,代表“方形”,为阳、为天,代表昼;左手肘下侧有一个椭圆形、内用两笔半弧划分,写成近似于彝族文字的“圆”,为阴、为地球,代表夜。草人臀部右侧画浓云彩。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图,即草人脚下有一只大青蛙,青蛙下有一幅不清晰的图。青蛙左边有一个动物图,其中间用内外双线画了一幅玄门(生命之门),生命之门上用一条线连接蛙与动物。左侧有若干图,风化剥蚀严重,难以看清。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板块右侧上图是一只硕大的螳螂,画幅比草人高大,笔画粗大。螳螂图案有点夸张手法,但惟妙惟肖,两只角硕大上扬,头部三角形,胡须下吊一人,身子下面接着画一条鱼形图,图下分布鱼卵若干。螳螂头部与草人左手之间有后人加上的图像,与原画笔风色泽不同。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板块图中,出现螳螂、蛙、昼夜、阴阳、生命之门等,说明是万物诞生的创世图案。在彝族创世神话史诗中,人类进化过程是用螳螂代表第一代竖眼人,竖眼人只有一只眼睛,又叫独眼人时代;蜻蜓代表第二代直眼人,直眼人有两只眼睛;蚱蜢代表第三代横眼人,横眼人也有两只眼睛。之后现代人类才出现。蛙是人类的远亲,人从水中来,反映了彝族先民对生物进化不同阶段的认识。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幅板块图比第二幅板块的图丰富。画有神人、具体人物、动物羊、神鸟等图案。整幅图又可分为左中右。中图是核心部位,由上中下构成,上部有一个神女头图案,神女脚为鸟爪,左爪有四趾、右爪有六趾;中部及神女爪下有一个人图,似男人,头三角形,画一角两辫,身子用五竖线勾勒成方形,代表男祖先。下有人图,模糊不清。右图上部有人身蚂蚁或蜘蛛头图案,高矮与神女图持平,代表男神。男神下画神鸟,冠稍高,有三纵六叉,鸟身由三部分构成。鸟下有图,难以分辨。本板块左图上部中,神女头右侧画一个大人、一个小人和五只羊等动物,人的双腿张开、两手抬举作吆喝牛羊状;中部有一个大的人头图,图下有一个似彝族倒挂“山”的文字符号,代表牲畜、财产。下部图难以辨认。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一板块中,突出的图案是基本平齐的女神、男神,位置在上;祖先图、神鸟图居中,人和羊在神女图右侧。核心内容是反映人类处于游牧时代对祖先的崇拜。当时,崖画的主人应该居住于该崖洞。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崖画画作时间和崖画的主人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边崖画情况。目前长江以南比较出名的崖画是云南沧源崖画和广西花山崖画。沧源崖画于1965年、1978年和1981年先后发现11处,位于沧源县勐省、勐来两个乡,分布在东西长约20公里范围内。画幅有模拟巫术、祈求丰产、崇拜神祗、重要仪式(猎首、猎牛)、重大事件记录、神话传说等。画面中的“猎首”、猎牛图,猎牛图与现存佤族的镖牛习俗相同,体现杀生的场面,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由于空气中水分子多,湿度比较大,崖画早午晚会出现变色,风化脱落极少,而且画幅对称、规整,有一定的几何比例可寻。多数学者认为作画时间在2500~3500年之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广西花山崖画是壮族先民雒越人的杰作,分布在左右江及其支流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沿河画壁上共有183个画群,画面恢弘巨大,人物动物生动粗犷。画幅有人持刀剑、铜鼓及战争场面,体现出为生存而战斗的强烈欲望,色彩明显,脱落痕迹少,画幅对称规整,有规律可寻。有的学者认为上限至西周、下限至唐代,碳十四测定下限时间为东汉时期,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有1000~2000年的历史。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开远小龙潭大红石崖崖画,是一幅借以祭祀岩神、祖先神和太阳神的形式,以崇拜女祖神为核心,反映天地起源、万物诞生的创世史诗内容。风化剥蚀脱落严重,主题内容集中,除牧羊图以外没有反应多少生活气息。图与图之间画幅不对称、不规整,相互之间无几何比例可寻。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盘江东岸的弥勒巡检司镇金子洞坡崖画以祭祀太阳神为主,狮子山红石崖崖画反映祭祀崖神,老虎山崖画是祭祀狩猎神。金子洞坡和狮子山红石崖崖画以箭头型人物居多,色泽黯淡,用水浇湿才能见其图,风化脱落严重,部分被岩浆淋湿灰层遮盖。小龙潭大红石崖崖画、金子洞坡崖画和狮子山红石崖崖画,从用料、色泽、风化脱落程度、画幅风格来看,这三幅画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边文物考古。小龙潭大红石崖崖画处于南盘江西岸建水与开远之间,周边文物多,文化遗迹丰富。一是化石:东面十几公里远的小龙潭煤矿就有15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化石,南面约60公里之地的蒙自有1万年前的马鹿洞人,西面燕子洞有3500年前的新石器人类活动遗址。二是铜器:北面有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铜器,闻名全国,是古滇铜器文化的代表;东北面有弥勒西山铜器,属于汉代;南面有个旧黑马井的铜器,东汉时期的铜俑灯是国家一级文物,用于祭祀山神、天神、矿神,铜俑灯套头与现在个旧老厂、蒙自冷泉和弥勒五山、巡检司彝族妇女套头一致;西南面红河县发掘出汉时的铜锄和铜簇。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治地设置情况。根据史料记载,开远小龙潭大红石崖崖画地区,秦朝设九州,属于梁州,治地在今晋宁县。汉时设立益州、牂牁二郡时,属益州郡。唐宋属于彝族先民阿宁(开远)部和阿僰部领地。大红石崖崖脚60厘米土层中有崖画主人用于祭祀或食用的动物牺牲骨头,用手研磨成粉状,酷似烧熟的石膏,没有3000年以上的时间就不会成为这种状态。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边相关的历史文化传说。一是建水纳楼土司普氏祖先来源的传说。纳楼原来的治地中心在大红石崖崖画西约15公里的建水县面甸镇周围,据已退休的红河州民族研究所普璋开介绍:普氏原来无姓,先妣寡母孤女二人相依为命,女儿长大后与母亲分室而睡,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有一个身披黑毯的人进入卧室,之后经常来,鸡叫头遍前就跑出,去向不明。后来女儿的肚子日渐长大,母亲焦虑万分,问清缘由后教女儿,如果披黑毯人再来就用针线穿其衣角。果然披黑毯人又来了,女儿照母亲吩咐用针线穿在黑毯人的衣角上。次日天明,母女二人顺着线找到建水官厅万丈崖崖洞口,只见一条花白大蟒蛇从洞里抬举头张嘴发出“噗、噗”的声音,母亲心领神会,带着女儿归家。不久外孙子降生,起姓为“普”,成为纳楼始祖。建水青龙、官厅的白、普二姓的彝族说,白普二姓是共祖传人,雄赳赳腰挎宝刀、气昂昂骑白马的祖先像雕塑在狗街至坡头的中间石渣龙路边有石灰岩的地方,并建瓦房保护。这一故事说明纳楼祖先居住岩洞,与石崖有关。纳楼远古祖先在华宁、江川、通海、晋宁等地活动,逐步向南移,崖画周围是他们的范围之一。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弥勒五山、巡检司一带彝族传说。传说彝族阿哲人的祖先三兄弟是从南盘江西岸的建水方向搬迁过来,原因是人丁众多。三兄弟一娘所生,老大叫阿乙,鸡睡时出生;老二名阿布,凌晨鸡鸣时生;老三阿者,天亮时生。长大迁到南盘江东岸以后,一个住金子洞坡,一个住老虎山,一个住斑鸠岩洞,遂传后人。老虎山与狮子山距离仅2500米,两处有崖画,金子洞坡也有崖画,只有斑鸠岩无崖画。三兄弟迁徙过来住三处岩洞,两处有崖画,而且是箭头型多。箭头或树枝头,在古代可以用来表示流动方向。开远小龙潭大红石崖崖画突出了一个“三”数,三兄弟住三个岩洞,出生时间用鸡的活动状态划分。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内在联系。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洪水泛滥后阿普笃慕栗居住在悬崖的彝族历史文献内容。洪水灾难后,他居住在一个叫“默啊陆额克,梅能陆租妮”的地方。著名彝族历史学家马长寿先生说居住地是在易门县。易门离开远小龙潭大红石崖崖画就近了,峨山县据此在公园内搞了一个大型的彝族始祖笃慕雕像。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哲经书中,有一篇叫《圣人长寿经》,专门描述十一大神圣,彝族始祖阿普笃慕栗列在第十一位。书本原件是五山箐口村黄自兴祖传经书,黄自兴传给发果哨杨家福,上世纪80年代初翻译。结合其它阿哲人使用的小经书,诸如《踩尖刀草经》《献夜宵经》等合为《阿哲毕摩经选译》,2006年12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版。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书分三段内容,第一段叙述远古圣人对长寿人时代的划分,分为亿审世(zze  shai   ciep)、前陆世(qiep  lhu   ciep)、蛮尼世(manp   nip  ciep)、乌图世(wut  tut  ciep)、斋审世(rraip  shai  ciep)。第二部分叙述十大神圣人分别管理天地万物之事。第三部分叙述彝族始祖阿普笃慕栗之后五位神的情况。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始祖阿普笃慕栗之前十位神的情况为: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额额阿尼谷,这个地方由撒尼颇帝君居住。撒尼颇帝君生于鼠年鼠月鼠日鼠时,寿九千三百岁,属亿审世的寿命。性别为男神,任务是分管天上的事务,按现在话语讲是天上总公司的总经理。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栗栗阿贴自,由力能妣帝君居住。力能妣帝君生于羊年羊月羊日羊时,寿八千二百岁,属亿审世的寿命。性别是女神,任务是管年,暨分管太阳年。牛年牛月牛日牛时生的撇乌图帝君也居住在栗栗阿贴自,寿九千一百岁,属亿审世的寿命。为地上的神,分管万物生长开花,按彝族十月年是分管上半年。力斋审帝君也居住在栗栗阿贴自,牛年牛月牛日牛时生,寿八万二千岁,属前陆世的寿命。地上的神,分管万物成熟,按彝族十月年是分管下半年。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纳德突波山,这个地点由些阿额帝君和朔尔斋帝君居住。两人生于狗年狗月狗日狗时,享年八百零八岁,属蛮尼世。管生死寿命名簿。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赛栗阿斋审,格玉额阿蛮帝君居住。格玉额阿蛮生于龙年龙月龙日龙时,享年八千零八岁,属于蛮尼世。分管万物种子。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尼伯阿维勒,赛自额阿蛮帝君居住,猴年猴月猴日猴时生,享年九千零九岁,属亿审世。管人类亡者的魂。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尼格阿候缩,玉兀图和索斋审男女帝君居住,生于鸡年鸡月鸡日鸡时,享年二千三百岁,属斋审世。玉兀图分管山峦、昼、晴、云,索斋审分管河湖、夜、阴、雨。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介绍完十大神后,接着就有关于阿普笃慕栗的七句话,汉字读音为:“默啊陆额克,梅能陆租妮;阿普笃慕栗,维苦维哄维尼维妥汝,哄尼则苦录。各诺乌图册,乌图册尔者”。 “默”意为“天”,“啊”相当于“兮”,可引申为“大”“高”,“陆”为“石”、“额”为“悬”,“克”为“下”或”内”。本句意为“大天悬崖下”或“大天悬崖房”。“梅”为“名”,“能”为“吉”,引申为“吉利地、圣地”;“租”为“君”、为“至大”,“妮”为“红”。第二句意思为“圣地红石崖”。第三句中,“阿普”为“葫芦、祖先”,现在指外祖父、祖父;“笃慕”是尊称,意为“世间人类尊贵老者”;关键字是读舌边擦音的“栗”,意思是“远远祖”,按照男性辈分划分,是“世间人类尊贵老者”阿祖(普)笃慕的“远远祖”。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句的意思是“猪年猪月猪日猪时生”,第五句的意思是“百二十岁足”。第六、七句是“那是乌图世,乌图世是真”。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高大悬崖房,圣地红石崖。世间人类尊贵老远祖——阿普笃慕栗,猪年猪月猪日猪时生,享年一百二十岁。那是乌图世,乌图世是真的”。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阿普笃慕栗是第三次洪水泛滥以后的彝族始祖,因此把他摆在十大神之后,被称为“人类世间最尊贵的远古祖先”。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开远小龙潭崖画,老百姓叫“大红石崖崖画”,弥勒高甸狮子山崖画,当地老百姓仍然叫“红石崖崖画”,两座崖子都属于悬崖,无洞,都是座东朝西,属于石灰岩红壤土。在人烟稀少的远古时代,藤蔓遮岩、乔木茂盛,光照充足、通风避雨,南面狂风不直吹、北面寒雪飘过崖,最适合人类居住。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以上分析,开远小龙潭大红石崖崖画是一幅借以祭祀祖先神、崖神和太阳神的内容形式,以崇拜女祖神为核心,反映天地起源、万物诞生的创世神话史诗。居住在这里的主人,为今天彝族洪水泛滥以后的祖先阿普笃慕栗。画幅内容用于分支或分大家族时的祭祀图像,并以祭祀主持人为主,多人协作完成。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从家谱看彝族远古祖先“阿普笃”和“笃阿慕”居住地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么,生于猪年猪月猪日猪时,活了120岁的阿普笃慕栗,到底是指哪个彝族祖先呢?最近,由红河州民族研究所普梅笑承担的四份石屏彝族文献家谱翻译完成,四份家谱中,一份修订于明末,其余三份是乾隆年间修纂,记载了从彝族父子血缘连名制到明朝开始的汉姓家族姓氏固定制,反映出“夷祖汉宗,夷(彝)汉共生互融和谐发展的文化脉络”。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石屏县哨冲镇竜黑村罗氏家谱为例,父子连名谱系如下:羲笃伊1—伊赫黑2—赫黑年3—年邺杰4—邺杰左5—左奥车6—车奥卓7—卓奥资8—资盆冷9—盆冷笃10—阿普笃11—笃梅聂12—梅聂秦13—秦奥苏14—苏奥德15—德奥龙16—龙奥叶17—叶奥坚18—坚奥沐19—沐奥额20—额丹丹21—丹毕迩22—毕迩乾23—乾施善24—施善东25—东奥丁26—丁裴勒27—裴勒笃28—笃奥党29—党阿武30—阿武布31—布卓赫32—赫卓沃33—沃卓曹34—曹卓笃35—笃阿慕36—慕阿克37—克彭马38—彭马乍39—乍洛孟40—洛孟冷41—冷阿傣42—阿傣布43—布希统44—希统努45—努阿宝46—阿万万47—阿万普庚48—普庚普林49—普林普文50—普文普珍51—普珍普旺52—普珍聂郜53—聂郜聂鲁54—聂鲁聂通55—聂通聂文56……期若阿颖—阿颖阿连—阿连阿恒—阿恒阿克—阿克阿裴……慕阿席—席阿钱—钱令阿孟—阿好阿尼—钱额额普—普阿钱通—钱通通所—都者年唯—期若阿么—阿台阿勒—若佐栗尼……俄瑟田—瑟尺贤—生额可—额可冷—冷阿波—波阿瑟……陈宝罗申……阿载—阿努—阿突—阿倪……罗张保……罗把所……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氏家谱从始祖羲笃伊开始到笃阿慕共36代。本区域彝族尼苏人是阿普笃慕之子慕阿克直系后裔。慕阿克到陈宝罗申共79代。竜黑罗氏罗天相一支从登谱的第一个祖先阿载到出现汉姓的罗张保之间有126对夫妻登谱,到落脚竜黑村的第一代世祖罗把所之间有150对夫妻。上述父子连名谱中有多处省略号,是家谱父子连名部分抄漏的地方,无法考证弥补。如果加上脱落抄漏的地方,应该是100多代父子连名制后才出现汉姓固定族谱。”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羲笃伊与《西南彝志》中的希慕遮应为同一个人,是彝族始祖中的第一始祖。生于猪年猪月猪日猪时,活了120岁的阿普笃慕栗,指的是第11代“阿普笃”,“慕”是老者,尊称;“栗”是远祖。从第1代羲笃伊到第10代盆冷笃,是严格的父子连名;第10代盆冷笃与第11代阿普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父子连名,第三个字“笃”相同。“阿普笃”三个字,“阿普”是葫芦、南瓜、祖父、外祖父的意思。彝族阿乌人叫祖父为“a  per(南瓜)”,阿哲语外祖父叫“a  pu(葫芦)”,与《诗经》滚滚瓜瓢民之初生意思相同。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11代阿普笃与第36代笃阿慕,直到第56代聂通聂文,都是标准的父子连名。56代后有断层痕迹明显。家谱中的阿普笃,应该是《圣人长寿经》中记载,被列为十大神之后的第11位人神“阿普笃慕栗”。从名字内容反映来看,阿普笃与葫芦、祖先相同,种植了葫芦,躲过了洪水,拯救了人类。葫芦作为民族部落图腾、祖先神图腾,在阿普笃开始;种植葫芦、农作物,从阿普笃开始。可以说,阿普笃(阿普笃慕栗)是彝族历史上划时代的杰出领袖。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这份家谱中可以推断,阿普笃(阿普笃慕栗)及之前的10代人,或更古老的万年蒙自人时代,逐步发展到羲笃伊(希慕遮)。羲笃伊开始创立父子连名制,开辟了对人口的统计,按男性直系血缘家支分支管理社会——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形成。第11代阿普笃(阿普笃慕栗)用葫芦图腾统一民族崇拜对象,祭祀祖先形成定制,农耕文明兴起。从万年蒙自人——羲笃伊(希慕遮)——第11代阿普笃(阿普笃慕栗),是居住于南盘江流域,居住中心点是开远大红石崖、小红石崖,又迁徙到弥勒高甸的狮子山红石崖等地。发展到第36代笃阿慕(六祖之父)时,中心点已经移植到昭通鲁甸坝周围。又进行了一次彝族历史上难以忘怀的大分支(分封),应该说是继开远大红石崖阿普笃主持分支后,过了第26代,笃阿慕又主持一次仪式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涉及面最广的分支活动。这一活动奠定影响了以南中为中心的西南历史。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地理位置讲,彝族是从万年前的蒙自人开始,活动于南盘江流域,第11代阿普笃(阿普笃慕栗)第一次分支后,逐步向北、西北发展。第36代笃阿慕(六祖之父)时候以昭通、鲁甸坝为中心,第二次大分支,沿金沙江流域又进一步向北、西北发展,开拓中华人类发展的路道。彝族灵魂归祖北方、西北方,是数千年伏羲女娲、炎黄、华夏不同时代不同文明时期,互相融合分离迁徙的结果,是彝族文明社会历史的回归,不是对彝族起源始祖的回归。是继承华夏文明、热爱华夏文明、怀念华夏文明源头的一种精神依托表达形式。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从阿哲文化传习馆绘画看彝族经历了六大社会历史发展阶段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阿哲文化传习馆位于弥勒巡检司镇高甸村委会下高甸,馆名由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原总编王天玺题写。主体结构由师有福按照阿哲人四合院土掌房款式于2004年开始创意设计,弥勒城市建设局陈红民修改完善,共两层半水泥砖混结构。占地面积495.4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200平方米,2012年主体建筑竣工。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5年,高甸村列入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在巡检司镇党委、镇政府的努力下,爱佐与爱莎文化广场、云南省省级阿哲文化保护区的迎宾门、玄武洞毛石游览便道相继完成,民居墙壁绘画、传习馆内绘画也完成,并于2016年8月9日农历七夕节举办了第十四届爱佐与爱莎文化艺术节。2017年,传习馆批准为红河州首批9个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习馆绘画主题取材于阿哲创世史诗《爱佐与爱莎》和毕摩经书部分内容,与馆内保存展览的毕摩经书、阿哲文化研究成果、阿哲民俗节日图片、阿哲周边文化遗存展览等配套。其中,二楼墙壁上的五行生命树、三道轮回图、神位等级图、十月历周转图、采药炼丹图,均取材于毕摩经书内容。一二楼楼板板顶画有吉祥图、季节图、送财图,葫芦、虎、龙、鹰和蜘蛛组合的图腾图案作为主体内容摆于进大门楼顶显著位置。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葫芦、虎、龙、鹰四大图腾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符号。葫芦代表祖先神崇拜,祭祀祖先成为定制是阿普笃(阿普笃慕栗)开始。虎现在演变为阿哲村落的守护神,创世神话中代表宇宙神、阴性、女性,是彝族游牧时代和军事联盟时代的图腾符号。龙在阿哲民俗节日祭祀中,反映在二月东方参龙星座抬头时举行的祭龙仪式,祭祀的主要对象是生育神、生长神、种子神、农耕神、狩猎神,以及日月山水诸神。所以,阿哲人对龙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人类自身人口生产的神龙生育神,一个是为帮助人类食物生产搞好风调雨顺的龙神。龙图腾既是人口增长的生育图腾,又是帮助人类生活生产、管理云雾风雨的农耕时代的图腾。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鹰文化反映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传说由神鹰滴血在滇池边上的大崖子上化生出来的远古彝族战神阿罗(北部方言叫支格阿鲁),长大后所向无敌,最后统一各部,形成古滇部落首领。成为滇部落首领后,他有一妻一妾住在滇池东西两岸,每日骑飞马奔波于东西两地,后被小妾逐日偷拨一根神马羽毛坠落滇池而亡。二是传说鹰蛇大战创造了天地,老鹰死亡羽毛变成白云黑云,眼睛变日月;蛇斗死后,身骨肠变成山峦、平川河流。三是从男女性别文化方面讲,仙鹤、大雁属于远古物候历的使者,是妇女巫文化的神性寄托物;老鹰是毕摩文化法事保护神,送亡者魂归祖先的护佑神。所以,鹰是智慧与勇敢的象征,是彝族进入男权制社会时代的图腾符号。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蜘蛛代表彝族阿哲人的灵魂,是灵魂崇拜的图腾。反映在故事传说和民俗生活事项中。传说故事有两则,一是彝族祖先洪水后飘落在红石崖大崖上,无法下地。有一日醒来看见蜘蛛网银光闪闪,他顺着爬下来才传了人。二是彝族远古祖先与人大战逃躲于石洞中,追赶的人快到洞口时,许多个蜘蛛快速结网罩住洞口。追兵看见洞口蜘蛛网,判断无人而折返。从此,彝族视蜘蛛为救命恩人,是灵魂存在的表现形式。所以,现在招魂仪式上,有几个人就在招魂场地找到几个蜘蛛拿回摆于供桌上,放在祖先灵台旁边。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习馆一楼根据阿哲创世史诗《爱佐与爱莎》内容设计绘画。《爱佐与爱莎》记载,人类自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六大历史时代。第一是螳螂竖眼睛时代,人类只有一只眼睛,状况是天地日月星及人类万事万物诞生,冰条作银条、白雪当面粉、云彩做衣服,食物遍地,人与动物平等和谐相处。也可以说是天堂时代。第二是蜻蜓直眼睛时代,由于恶鹰争抢太阳神女,与太阳神鸟大战,死后悬挂遮住太阳门,第一次洪灾出现,竖眼人灭绝,阿迷神女用泥巴造直眼人。这一时期,也可以说人类进入抢婚时代。第三是蚱蜢横眼睛时代,也可以说人类进入自私自利的贪婪且灾难多发的时代。这一时期,自私的恶人养白虎吃太阳、白狗吃月亮、黑蜂啃星星,贪婪的人用神缸收云彩。天地漆黑,人类用蟋蟀播种山羊犁地。天神造出七个太阳,大地一片火海,直眼睛人被烧死灭绝。后来有神人阿文射落六太阳,神女能诺梅又传横眼睛人种。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是爱佐与爱莎时代,这一时期人类遇到第二次大洪水,只有爱佐与爱莎兄妹两躲在葫芦中随洪水漂浮降落,居住在一个崖洞里面。由于没有人类,在受到燕子育雏的感化下,通过滚石头、隔河穿针,兄妹成婚传人种。这个时期也可以说人类进入了一夫一妻制的族内婚状态。第五是文字出现后进入文明时代。这一时期,居住在北方天区的女神布玉嫫在实物记事基础上发明了记事符号,若干代以后女首领苏萨审玉嫫进一步完善,形成交流思想信息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使用于氏族社会管理,人类进入了有文字、有物候历的文明门槛。第六是普默德默(书面语翻译用字“阿普笃”“阿普笃慕栗”)洪水时代,也就是人类遇到第三次洪水。这一时期,人类进入了游牧与定居交叉,由于人类道德下滑、得罪天神,天神施洪水淹没人间。普默德默受神仙指点,躲过灾难,居住在彝族经书说“默啊陆额克,梅能陆租妮”的红石崖崖洞,与天女婚配传了彝族。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云平,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原载:《彝族阿哲毕摩绘画选》,2017年6月,云南民族出版社)He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