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首届滇南彝语网络大赛”中元阳县参赛作品之分析

作者:毛理想 发布时间:2021-02-07 原出处:莱国索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image.png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毛理想)

一、“首届滇南彝语网络大赛”简介

“首届滇南彝语故事网络大赛”由红河学院国际彝学研究中心和“莱国索”彝人交流平台微信公众号联合举办,由昆明“大象会自己洗澡”共享洗车连锁机构、蒙自彝福汽车用品店、蒙自柏尚室内设计工作室赞助协办,大赛以传承彝族优秀文化遗产,讲述新时代老百姓故事,展现彝村小康新面貌为宗旨。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赛共收到来自红河、玉溪、普洱等地的13个市县的166份参赛作品。这些作品于2019年4月进行了评选,部分获奖者在2019年11月份举行的“红河学院第二届彝历新年文艺晚会”中参加了颁奖仪式。在大赛的166份正式参赛作品中,来自元阳县的作品尤为耀眼。元阳县彝语故事作品共计104个,占整个参赛作品的62.7%,是此次赛事的半壁江山。元阳的彝族毕摩老师们踊跃参加,村寨群众积极响应,参赛人数多、作品数量多、所占比例大、作品质量高,文化底蕴深,如实反映了元阳彝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厚积薄发。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就以“首届滇南彝语故事网络大赛”元阳县参赛作品作为关注对象,进行初步的梳理、分类和概括,并提出笔者肤浅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来探讨元阳县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参赛的元阳县彝语故事类型及参赛者信息

(一)作品类型

1.毕摩五言叙事诗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代汉族的诗歌发达,但主要是抒情诗,抒情诗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如唐诗,有五言、七言等,一首诗的结构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通常八个句子,篇幅短小,字数少,一般四五十个字。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一个诗歌的民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诗文在彝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彝族的古代文学几乎都是诗体文形式。如彝族四大创世史诗《梅葛》、《查姆》、《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到民间叙事诗歌《阿诗玛》,以及众多的口传文学、毕摩经籍文学都具有浓厚的诗文特点。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诗歌,抒情诗较少,绝大多数是叙事诗,叙事诗是用来讲故事的,因此彝族的叙事诗篇幅长,一部叙事诗中包含多个篇章结构,字数少则四五千字,多则一两万字。在南方诸民族的诗歌文化中,彝族诗歌文化独树一帜。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内容上,彝族叙事诗有史诗类、神话类、历史类、谱牒类、祭祀类、歌谣类等等题材和类型。语言上,彝族诗歌文学大多以五言诗体文为主。无论是毕摩彝文经籍五言叙事诗,还是口传叙事诗,或古代歌谣(如元阳彝族阿哩调),大多是五言诗体文形式。这些诗歌作品,语言优美,对仗工整,讲究押韵,是彝族文学史上弥足珍贵的珍宝,充分体现了彝族传统文学艺术的价值。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首届滇南彝语故事网络大赛”中,元阳县共有20人参赛,其中11人来自元阳县当地的毕摩,占元阳县参赛人数的55%。民间毕摩主要以毕摩五言诗体文参赛,讲述了流传在元阳县彝族民间的各类故事,这些故事作品朗朗上口,充满节奏感和韵律,彰显了彝族毕摩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彝语言的艺术魅力。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彝语白话文民间故事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彝语白话民间故事是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彝语白话文民间故事以口头传播的形式具有时代久远、情节夸张、充满幻想、用象征手段寄予美好未来等特点,语言上自由灵活,句式活泼,充满乡土气息,内容反映了普通彝族民众的审美情趣和乡土乐趣,包含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伦理教育等。这些彝语白话文民间故事充满幻想而又贴近生活,在元阳彝族村寨流传至今,是一种传统文化遗产。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彝语忆苦思甜型口述史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忆过去的苦难,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如今幸福时光的来之不易。口述历史,也是一种历史资料,是地方史、边疆史中的重要内容。从1949年至今,元阳彝族人民跟随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经历了曲折和挫折,也遭受了损失,但更多的是满满的幸福。村寨长老讲述亲身经历,目的是为了让下一代记住历史。乡土历史是活生生的,更接地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次“首届滇南彝语故事网络大赛”赛事中收到的少数故事为彝语忆苦思甜型口述史。它们一方面追忆了过去艰难的时光,另一方面教导后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充分展现了滇南彝区的深刻变化,体现了彝族人民懂得感恩,懂得珍惜,饮水思源,苦尽甘来,必将在新时代继往开来。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参赛者类型

1.毕摩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元阳彝语称为“贝玛”,随着中国彝学学科的发展,现学界统称“毕摩”。毕摩文化见证了彝族古代文化的辉煌和哀伤,是彝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彝族毕摩,是彝族村寨的传统知识分子。在历史上,毕摩,犹如古希腊、古埃及文化中的祭司,是古代彝族部落君王政权中的专职祭司,属于奴隶制时期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古彝族君王政权消失,毕摩带着彝文、彝文经籍沦落为普通人,转而为底层民众服务。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文化是一种信仰文化,毕摩文化以祭祀礼仪为中心,同时包括彝族原始哲学思想、医学药理、历史地理等诸多宗教文化,毕摩文化是彝族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首届滇南彝语故事网络大赛”元阳县参赛毕摩11人,占元阳县参赛人数的55%。在参赛者中,元阳县毕摩踊跃参加,参赛人数多,作品多而质量上乘,其中杨正忠毕摩参赛23份作品,吴志科毕摩参赛18份作品,李家福毕摩参赛16份作品......这些毕摩年岁已高,家庭经济收入较差,在繁忙的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初心不改,一生坚持彝族古老文化,实属难得。此次大赛元阳县有这么多的毕摩参与,充分展现了元阳县深厚的毕摩文化。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乡村民众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大众创造的。元阳彝族文化的根基在彝族村寨,山寨中的彝族农民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持有者和传承者。来自元阳县彝族村寨的多位农民朋友参与了此次大赛,他们讲述了乡土味十足的故事。显示出了元阳县彝族文化传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普通群众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求迫切,对彝族文化产品的需求强烈。也显示出了元阳县普通彝族民众对彝族文化具有深厚的感情,开始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高校学子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此次大赛中,还有来自高校的元阳县籍彝族学子,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彝族青年学子的新面貌。高校学子参与其中,使参赛队伍更加多元化,通过不同参赛群体的作品,使参赛作品更富有价值意义和科学性。彝族青年一代是传播彝族文化的主力军,肩负着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彝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高校的课堂,是彝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彝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中,全盘西化、全面汉化,或者盲目排外顽固不化都是不可取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反过来,一切世界的、优秀的文化,都可以有机吸收进彝族文化中,兼容并蓄,扬弃和创新同存,传统和现代相融合,这是我们年轻人的责任。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参赛的元阳县彝语故事统计

1.杨正忠毕摩,来自元阳县新街镇老峰寨,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23个,分别是:《为什么密嘎哈仪式要祭阿龙》、《母亲弃丑女》、《阴阳赶集A》、《阴阳赶集B》、《偷抢富不了》、《美女装哑巴》、《正月寅虎日不能回娘家的来源》、《鼠猫狗交友》、《结婚射箭的由来》、《香香屁》、《红尾鱼的丈夫》、《赶恩燕子归来》、《两兄弟分家B》、《毒咒的大水田》、《三兄分养父母的故事》、《阿拜偷丈人的羊》、《猿人麻豪魔吃人》、《神人支格阿龙的又一传说》、《米糠压不死的儿子》、《三世同生嫁一个男人》、《美女花子成亲》、《冬月樱桃花》、《骗子地师》。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吴志科毕摩,来自元阳县牛角寨镇岩际村委会五亩竹村,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18个,分别是:《结拜兄弟心不真》、《砍主神头纪念》、《胖婆娘变神》、《地师看门象》、《姑爷骗老丈人》、《竖眼人时代的吾祖阿普笃慕》、《孔子和师傅》、《妹妹改嫁》、《嫁儿子改嫁姑娘的来历》、《古人养鸭传说》、《土老瓦片打卦》、《疯摇城的传说》、《密嘎哈仪式祭龙的传说》、《打八卦师傅》、《狗伏耕地》、《天不亮地不明》、《皇帝有三儿》、《皇帝大当官》。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李家福毕摩,来自元阳县牛角寨镇岩际村,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16个,分别是:《婶婶心不好磨折她小姑》、《大家来讲故事玩》、《大家来讲故事玩》、《舍不得嫁的姑娘离婚后结婚》、《袁嘉谷大人葬母》、《彝族丧葬文化之猴子礼葬》、《彝族密嘎哈仪式祭阿龙来历》、《徒弟不斗师父嘴》、《古代传承的传说》、《智斗老野猫》、《孟弄师署第一节》、《孟弄师署第二节》、《栽种的传说1》、《栽种的传说2》、《天地起源的传说》、《福气旺不旺看出生》。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张永年毕摩,来自元阳县新街镇团结村委会老峰塞村,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16个,分别是:《张春月和张春芳的故事》、《善良的故事》、《疯摇城故事》、《疯摇城故事之临安府将军》、《边疆皇帝不成功》、《私生子当将军》、《疯摇城的故事》。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李金方毕摩,来自元阳县黄茅岭乡石门村,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7个,分别是:《元阳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来历传说》、《彝族端午节的来历》、《天地放龙人》、《教儿经》、《仙女下凡配人间》、《穷人翻身富人狼》、《人算不如天算》。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李龙福毕摩,来自元阳县牛角寨镇岩际村,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7个,分别是:《两兄弟外出做事传说》、《天生地生日》、《吵架打架处不应去》、《彝祖阿普笃慕时代独眼直眼的传说》、《养父母的故事》、《外出打工节约钱》、《学成不忘恩》。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李章明毕摩,来自元阳县牛角寨镇岩际村,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4个,分别是:《彝文古籍之<教育子女经>选讲》、《两个孤女的故事》、《分日夜年月四季的来源》、《城内张三和城外张三的故事》。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白永年毕摩,来自元阳县新街镇团村委会老峰塞村,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3个,分别是:《理发师不医病》、《丑心皇帝骗百胜》、《公子认父亲》。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普金文毕摩,来自元阳新街镇团结村委会老峰寨村,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3个,分别是:《花子戴兔帽》、《仙女下凡帮人》、《苦蚂蚱和夜灯虫交友》。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孔正兴毕摩,来自元阳县沙拉托乡,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3个,分别是:《无所不知的锅》、《彝族伦理道德观之好坏要让别人评》、《彝族人什么情况会害羞》。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张海燕,元阳一中教师,她讲述的彝语故事有2个:《聪明媳妇憨包汉》、《智退食人怪讷哈嫫》。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白正开毕摩,来自元阳县沙拉托乡坡头村,他讲述的彝语故事有1个:《彝族三魂与秋千传说》。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他来自元阳县的参赛作品还有,白玉福讲述的《曾祖的从医的往事》、《爷爷奶奶经历过的人民公社回忆》;李高华讲述的《亡羊补牢》;李一楠讲述的《田鼠和家鼠》;李应讲述的《小红帽》;李云龙讲述的《狼来了》;马里芬讲述的《滇南彝族土掌房建造过程》;赵玉芳讲述的《真心才是真朋友》,等等。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参赛的元阳县彝语故事特点

1.古老性

元阳毕摩讲述的故事中,有些故事较为古老,属于史诗、神话,有的讲述了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故事、洪水泛滥故事,有的讲述了天地的起源,有的讲述了农业生产发展。如《为什么密嘎哈仪式要祭阿龙》、《密嘎哈仪式祭龙的传说》、《彝族密嘎哈仪式祭阿龙来历》、《神人支格阿龙的又一传说》等故事,追根溯源,正本清源,讲述和说明了元阳彝族的祭龙,其实祭祀的不是汉族文化中的那条神兽龙,而是彝族远古大英雄阿龙(又名支格阿龙、支格阿鲁)。据学者研究,支格阿龙生活于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后期,云贵川的彝族神话中都相传支格阿龙骑飞马坠入滇池淹死。在滇南彝语中,滇池的命名也以支格阿龙命名,称为“龙朵赫”,意思是阿龙淹死的湖泊,可见这个故事非常古老,其源头还在父系王权时代的彝族祖先阿普笃慕之前。来自元阳的参赛作品,大多都是家喻户晓的彝族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彝族早期历史的族群记忆,具有鲜明的古老性,古老而厚重,再次体现了彝族文化源远流长。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珍稀性

彝族民间故事是中化民族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当前民族文化整体衰弱的环境下,有些彝族文化逐渐失传,有些故事,只有老年人才知道;有些故事,是首次被发现。比如《袁嘉谷大人葬母》为首次发现的五言诗体文叙事诗,过去,大家认为袁嘉谷是汉族,但是毕摩的故事显示袁嘉谷是汉彝混血,父亲是汉族,母亲是彝族。母亲死后,面临依汉俗还是依彝俗下葬的问题,毕摩给了袁嘉谷大人意见,“你母要行水葬,要葬于滇池”,因为滇池是远古祖先阿龙(又名支格阿龙、支格阿鲁,滇中、滇南彝族每年的密嘎哈祭龙仪式中要祭先祖阿龙)栖息地,龙神护佑下可以冲走袁嘉谷的坏运气。这故事真假尚不知,但是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彝汉文化存在一定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地方史、文化史上具有一定的珍稀性和研究性。还有《竖眼人时代的吾祖阿普笃慕》、《元阳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来历传说》、《彝祖阿普笃慕时代独眼直眼的传说》等故事,讲述了元阳彝族远古祖先阿普笃慕(其生活年代相当于汉族历史的春秋时期,是现在云、贵、川、桂彝族共同认同的人文祖先)的故事,这些故事目前越来越稀少,如果不是毕摩们讲述出来,很多人连彝族祖先是何人都不知道了。元阳彝族民间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稀少,自然也就越来越珍贵,形成珍稀性,它们是宝贵的文化遗产。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独特性

来自元阳县的参赛作品中,既有彝族历史文化整体性、普遍性的故事,又有地方性、本土性的故事。如祖先阿普笃慕的故事、洪水泛滥故事等都是彝族历史文化整体性的故事,但又有一些地方性的故事,如《张春月和张春芳的故事》、《骗子地师》、《猿人麻豪魔吃人》、《阿拜偷丈人的羊》等,充满了滇南地区独特的文化风味。一些故事以建水作为行政、文化、赶集中心,故事围绕临安府范围和元阳县当地展开,体现了故事内容、地域上的独特性。如《孔子和师傅》故事犹如汉文典故《两小儿辩日》故事,讲述了彝族山间牧童阿勒若智辩孔子,故事的结尾说,在辩输后孔子感叹:彝族毕摩的学问还是蛮高的,彝文还是很精深的。结合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在建水临安府主办的彝文毕摩考试制度,以及石屏县彝族村寨发现的清代初期的官府彝汉文布告,这个故事反映了明清时期滇南地区汉族文化和彝族文化在深层文化结构上的对立又统一、冲突又融合的互动过程。这些民间故事在滇中、滇南的彝语南部方言片区曾广泛流行,目前在各地急速消失。这些故事既体现出了彝族民间故事一体多元、同源异流、大同小异的特点,同时又充满了独特性,个性鲜明。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文化性

本次赛事中参赛的元阳县彝语故事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文学、历史、道德伦理、美学等方面的价值。文学方面,体现了彝语言的优美,如五言诗体文,对仗工整,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历史方面,展现了早期彝族先民的祖先来历、农业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等历史记忆。比如《天地起源的传说》就讲述了天地的起源,祖先阿普笃慕的故事。讲述了元阳彝族的远古祖先是春秋时期的阿普笃慕及六祖(即阿普笃慕的六子,为六王,后变成六祖),这些对了解彝族远古历史具有重要作用。在道德伦理方面,《彝文古籍之<教育子女经>选讲》等故事体现了尊天敬地、爱护自然、珍惜生命、疼爱亲友、重视婚姻、勤劳节俭、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珍视名誉等彝族传统道德伦理。在美学方面,体现了彝族人民重视自然美、心灵美、道德美、对称美、生育美等审美情趣。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濒危性

在此次“首届滇南彝语故事网络大赛”的元阳县参赛作品中,有家喻户晓的彝族民间故事,还有鲜有为人所知的珍稀故事,更有濒临失传的古老彝族民间故事。很多故事流传的面越来越狭窄,受众越来越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元阳彝族民间故事,包括口传彝语白话文故事和彝文古籍书面语故事,是元阳彝族文化宝藏中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但是,在当前的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所限,抢救、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力度弱小,很多民间故事,正在急速失传和消失中,很多人有心无力,只能任其自生自灭。器物、实物等物质文化,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消失之后,还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民间收集、模拟仿造等方式,再现其物,使之变成文物,放入博物馆展览。元阳彝族民间文学,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彝语口传、古彝文书写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也是非常脆弱的,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失传,将不可追回,只能留下千古遗憾了。因此,元阳县彝族同胞需要发挥智慧,集中力量,必须要对这些濒危的彝族民间故事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思考

1.元阳彝学会应抓紧时间收集整理元阳彝族民间故事

在元阳彝族村寨,一草一木皆有故事,每一代祖先都留下诸多故事,这些故事串连成历史信息,构建了元阳彝族的地方文化史,充满了正能量,教育、熏陶和激励后代,使彝族人民对头顶的天空、脚下的土地、周围的山水充满了感情。讲述祖先的故事、讲述自我的故事、讲述当地人的故事,增强了普通民众的家乡观念和家园意识,激发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文化自信。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只有拥有主人翁意识,具有文化自信,才能投入到地方梯田旅游经济和乡村振兴中,才能主动投入到经济建设、文化传承和家园建设中,抛弃等、靠、要思想,当好主人公。彝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才不会被边缘化、被动化,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进步,更是精神文化的进步。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阳县彝学会应该和时间赛跑,加大工作力度,专门立项,进行全县境内彝族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和出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留给子孙后代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同样,文化遗产也是文化宝藏,也犹如金山银山。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希望有一天,面对国内外游客,看着梯田美景,我们可以自豪地向游客们讲述发生在当地的神秘而古老的彝族民间故事,让彝族民间故事在新时代重新绽放光芒。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借助自媒体等多种媒介平台宣传彝族民间故事

如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播迅速便捷。自媒体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全民化、大众化,村村拉上了宽带,人人揣上了手机,我们应当鼓励依托自媒体多种渠道宣传彝族民间故事,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借助博客、微博、微信、抖音、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讲好元阳县彝族民间故事,传播优秀彝族民间文化,让自媒体成为宣传元阳县彝族文化的一条新路径。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深知,出钱购买电脑、手机等信息传播工具容易,但设计、制作信息内容困难。搭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开一个抖音、快手等自媒体账号是容易的,但是天天都发布信息内容就困难许多。普通人很难生产彝族文化内容,但是元阳彝学会是地方智库,在生产和提供彝族文化内容,发布彝族文化信息方面是其强项。要把元阳彝学会的成果,元阳彝族文化遗产内容,都搬到网络信息平台上展示和传播。不要让元阳彝学会的纸质成果堆积在仓库中落满灰尘,不要让彝族传统文化烂在山村里。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上是笔者对此次“首届滇南彝语故事网络大赛”的元阳县参赛作品一些肤浅的分析及延伸思考。总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坚信在广大元阳彝族同胞的努力下,元阳县的彝族传统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qX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作者:毛理想,大理巍山人,系红河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现供职于绿春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