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彝族竹文化浅析

作者:苏静 发布时间:2023-05-02 原出处:《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点赞+(

摘要:从古到今,彝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与竹有密切的联系。从生活餐具、生产工具、建筑材料到宗教人士用的法具都离不开竹。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无论是在物质生活方面,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竹文化;在辉煌灿烂的竹文化中,既体现了彝族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又展示了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民族习俗;彝族;竹文化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从古到今,彝族是一个崇拜竹和喜爱竹的民族。从物质生产活动到文化娱乐以及宗教活动都离不开竹。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彝族竹文化。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宗教中的竹方文化

彝族人崇拜竹,他们对竹的崇拜程度仅次于祖先崇拜。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为什么要崇拜竹?竹在彝族历史上究竟产生过什么重大的影响?下面这则在彝族民间流传甚广,且被彝族古典史诗《勒俄特衣》记载的传说也许能为我们解开这个答案。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时候洪水泛滥,淹没了人间,只剩下一个名叫居木乌伍的人事先得到天上神仙的指点,钻进木柜中,木柜始终浮在水面上,洪水消退后得救。后来他与天上的仙女结婚,生下三个儿子。但是三个儿子都是哑巴。此时,居木乌伍又得到神仙的指点,从他家房子上边竹林中砍三根竹子到家中的火塘里烧,听到爆竹声,三个儿子都会说话了。其中老大说藏话,老二说彝话,老三说汉话。从此这三弟兄就繁衍成藏、彝、汉三个民族。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彝族祖源的传说,它说明竹在彝族的起源过程中产生过巨大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彝族人竹崇拜的根源所在。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有了竹崇拜的存在,因而,彝族人的宗教活动中处处充满着竹的影子。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最为隆重和神圣的安灵、送灵活动就是与竹密切相关的。彝族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三个灵魂。平时这三个灵魂都附于人身之中,但当人死后,其中一个由毕摩念指路经,送到死者的祖先居住地去了;一个始终守护在其坟墓上;还有一个在人间游荡,其子女必须及时请毕摩安灵,扎制灵牌挂在家中供奉,否则会导致其子女或亲属生病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因此,当父母去世后,其子女一般都要及时为父母安灵,并在时机成熟时再清毕摩做道场即超度亡灵。安灵时,首先选择一个好日子,带上燕麦糌粑、鸡蛋和酒,到竹林里去,选择一株伸展、无断头、虫蛀现象的黄竹,将糌粑、鸡蛋、酒祭竹后连根拔回家中,请毕摩先用一根大约直径2厘米,长约16厘米的木头,在一端用刀劈开约3厘米长的缝,然后从山上拔来的黄竹根部切下一点竹根插入木头缝中,然后用10月羊毛(彝族的羊子一年剪3次毛,即每年阴历的3、7、10月各剪一次,彝语称10月羊毛为‘沙甘’)线缠捆在一起,男性缠绕9转,女性缠绕7转,再用新土白布包扎好,表示衣裤。至此灵已做好了。然后将灵插在一个新编的约40厘米宽,50厘米长的竹篱笆上,挂在家中供奉。整个安灵程序就进行完了。彝语称灵为“玛堵”,安灵为“玛堵合”。“玛”就是彝语的“竹”。此外,彝族子女在请毕摩为他们的父母举行超度亡灵的宗教仪式时,要设一个灵堂,此时,其父母的灵牌从家中移入灵堂内,毕摩坐在灵堂内念经送灵。这个灵堂也用竹篱笆围盖。并且对所用篱笆有严格的要求,即围灵堂的篱笆必须是新编的,盖灵堂用的篱笆必须用彝族制作披毡用的、特殊制作的一种竹席。彝语称之为“束绨”,其构造是由竹篾和牛皮筋编织而成的。由此可见,在彝族的安灵、送灵活动中到处都离不开竹。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宗教人士毕摩的许多法具也是用竹制成,例如神笠、神扇等。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谓“神笠”,就是毕摩在做法事的时候戴的斗笠。但是它与普通百姓所戴的斗笠不同,从其制作到使用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彝族毕摩和信教群众认为,神笠既是毕摩的保护伞,又是辟邪物。神笠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的。神笠顶高约25厘米,底面也是用篾皮丝编织的。由表面和底面两层构成,有的编好后再在神笠表面订上一层黑色或者白色羊毛制作的毡料,订上毡料的则变成里、中、外三层了,但是如今在九龙、泸定彝族地区的毕摩的神笠大多数都没有订毡料。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神扇”也是彝族毕摩必备的法具,例如在安灵、送灵、招魂等许多宗教活动中都要用到神扇。制作神扇先用竹篾编成圆扇状,然后用竹柄或者木柄夹之而成。此外在扇面上涂漆,还要在扇柄上雕刻鹰、虎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各种图案。另外还有占卜用的“神签”和“神签筒”等许多法具都是用竹制作的。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丧葬活动也与竹有密切的联系。据调查,在四川省境内的彝族都普遍实行火葬。火葬用的火种必须是从死者家中点燃的竹子火把。对死者骨灰的处理上,除少数人习惯于将骨灰就地用土埋下外;多数人的习惯是事先用土白布缝制一根小口袋,把死者的骨灰装入口袋内后,把骨灰抛撒到深山竹林中去。以求其子孙象雨后春笋一样人丁兴旺。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竹与乐器

彝族的乐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竹子做成,如:笛子、口弦、玛布等。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竹笛

笔者在甘孜州九龙彝族地区所见到过的竹笛有三种,当地彝族分别称之为大笛、横笛、竖笛。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笛,彝语称之为“丹具尔”,意为大笛。一般用50厘米长的竹管制作而成,竹管的正面只开4个音孔,4个音孔之间大概相距6厘米,吹笛子时用左右手的食指和无名指来调整音节。笛管内不塞任何物品,吹奏时只要把笛管上端的前沿顶着上门牙,就可以吹出低沉豪迈而又优美动听的曲调来。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又古老的乐器,制作和吹奏的人都较少,进入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这种笛子就很少流传了。竖笛,彝语称之为“肯欣具尔”。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竖笛是用一根长约30厘米,口径约1厘米的竹管制成,在竹管的正面开7个音孔,在竹管顶端的背面的约1.5厘米处开1个音孔,然后再削一个约1.5厘米长,可以塞入竹管顶端的小木头,小木头削成大半圆形,其缺口对准竹管顶端背面的音孔。彝族竖笛的制作原理与箫的制作方法差不多。彝族的竖笛虽然在正面开了7个音孔,但是在吹奏时只用到第一至六个音孔,即用左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调剂音节。第7个音孔是留着排气用的。这种笛子就地取材制作方法简单易行,而且便于携带,所以吹奏的人也比较多。彝族谚语说,“儿子思念父亲的时候就吹笛子,女子思念母亲的时候就弹口弦”。由此可见,竹制乐器与彝族的精神生活是非常密切的。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横笛,据调查,解放前,在九龙、泸定等彝族地区没有发现横笛流行,解放后,普通横笛通过商品流通渠道传入彝区后,当地彝族才开始吹奏横笛。但是由于不用自己动手制作,购买方便,所以如今吹奏横笛的人越来越多了。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竹制口弦

长期以来在彝族地区一直都流行竹制和铜制两种口弦。据彝族民间传说,竹制口弦的历史比铜制口弦的历史长久。竹制口弦是由不同数量的簧片组成的,簧片形如短剑,一般约10厘米长,1厘米宽;在簧片中间剜切一形如鸡舌的簧舌,簧舌的长短宽厚的不同,所发出来的音的高低也不一样。彝族的竹制口弦一般有三种,即由一个簧片制成的口弦,彝民称之为“箩毕”,由两个簧片组成的则称为“尼信合贺”,由三个簧片组成的称为“琐信合贺”。演奏时,把簧片排成扇形,左手执簧片尾部放在唇间,用右手指拨弹,以口腔为共鸣,利用唇、舌、口形的变动,加之气息的大小,可以弹出许多高低不同的音节来。在彝族地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谈口弦。为了便于携带和避免簧片断裂,彝民通常锯一根比口弦簧片长一点的竹管来装口弦,竹管的一端留着竹节,并且在竹管的表面雕刻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图案后把簧片装进竹管内携带,既安全方便又美观。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玛布

“玛布”是彝语,彝族称竹为“玛”,“玛布”是彝族对一种竹制乐器的称呼,其形状与唢呐有些相似。其基本构造由三部分组成,即管身、喇叭、发音体;玛布的管身是用一根约25厘米长,口径约0.7厘米的竹管制作,管身正面开7个音孔;喇叭一般选择一支较大而又光滑的黄牛角,锯其顶端部分经过打磨加工而成后安在管身的下端;发音体是用一根如筷子粗细约4厘米长的竹管制作,其形状作用与单簧管的哨嘴基本相似,发音体的下半截插入管身的顶端。玛布的音色比唢呐柔和,比双簧管响亮,可以吹出许多优美动听的曲调来。但是比起竖笛来,其音域比较狭窄,吹奏时需要作特殊处理。由于玛布结构复杂,较难制作,吹奏技艺也较难掌握,所以吹奏玛布的人比较少。例如在有五千多人口的九龙县湾坝彝族乡中只有四五个人会吹玛布。因此,彝民非常喜欢听玛布曲,吹奏玛布的人常常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欢迎。在举行红白喜事仪式的大场合中,吹奏玛布的民间艺人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竹制酒具

据调查,在甘孜州九龙、泸定等彝族聚居区,解放前经常使用竹制酒具,解放后逐步减少了。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杆杆酒

在解放前,彝民经常喝杆杆酒,其制作方法是把包谷或者苦荞蒸熟并且合上酒曲后装入坛中封闭,等到可以饮用时启封,向坛中倒入适量的水后将竹杆插入坛内即可吸饮了。这种吸管一般用手拇指粗细的竹管制作,管内的竹节要打通,竹隔膜也要清除干净。吸管的长短要依坛子的大小来决定,1米左右的较多,少数有2米长的,这种竹吸管是用于插入大坛中的,为便于吸饮,彝民将这种吸管制成弯形,彝语称之为“哺哦”意为弯形吸管。一个坛内可以只插一根吸管,大家轮流吸饮,也可以同时插入两三根吸管,多人同时吸饮。坛中无水时可以再加水,直到味淡为止。解放后,由于啤酒、白酒大量上市,所以现在喝杆杆酒的人不多了。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竹酒杯

据调查,解放前在九龙彝族地区曾经使用过竹制酒杯。这种酒杯平时不常用,主要在举行大型的红白喜事仪式时,由于客人特别多,一般的酒杯不够用的时候才用上这种竹制酒杯。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这种酒杯一般用直径4厘米左右,约15厘米长的竹管制作,每个杯子都必须保留一个完美无缺的竹节作为杯底,也就是说,无论一根竹竿有多长,一节竹竿只能做一个杯子,多余的部分就锯掉了。此外,竹酒杯必须用刚从山上砍来的竹子制作,竹杯口成斜形,即一面高,一面低,这样制作的目的是喝酒时避免杯口碰到鼻尖,竹管内的隔膜要清除干净,杯口也要打磨光滑。由于这种杯子制作方法简单,就地取材,所以作为应急之用后不再保存了,一旦需要时再临时制作。总之,竹制酒杯既适用又方便。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竹制炊具

彝族的许多炊具是用竹制作的,例如竹筷、竹碗、竹盆、竹盘、竹蒸笼等等,种类很多,其制作方法和样式与普通的竹制炊具没有多大区别。因此,不作一一介绍。下面介绍两种体现民族特色的竹炊具。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竹筷

彝族自古就有使用竹筷的生活习惯。在解放前彝族吃饭时一般不用筷子,而是无论喝汤、吃饭还是吃菜,都用一种彝语称之为“以迟”的小木瓢。解放后大多数彝族用碗筷吃饭了。但是彝族自古就有使用竹筷的习惯,他们喜欢吃燕麦糌粑,吃糌粑时用木碗和竹筷,而且这种竹筷也与普通的筷子不同,它是用生长在高寒山区的细黄竹制作的,其长度和粗细与普通筷子基本相同。无论是解放前后,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在举行宗教仪式中,只要遇到食用燕麦糌粑的时候,或者用燕麦糌粑祭祀祖先以及神灵的时候就必须使用竹筷。糌粑是彝族社会中的一种比较珍贵的食品,在举行红白喜事等各种仪式中都需要糌粑,如果当地不产燕麦,没有糌粑就必须到其它地区购买,而只要用到糌粑的地方就必须使用竹筷。而不能用其它任何餐具吃糌粑,这是彝族从古到今一直保持下来的一种生活习惯。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竹席

彝族的竹席种类很多,例如:有作为晒粮食用的,彝语称之“伊呷”;有铺在火塘周围,供人们坐在上面烤火之用的,彝语称之为“玛绞”。作为炊具用的竹席彝语称之为“佘尔玛绞”,这种竹席是用竹篾片编织而成的长方形竹席,一般2米长,1.2米宽;是专门用来切砣砣肉的。在招待大批的客人的时候就必须使用这种炊具。彝族在招待大批的客人时,无论杀一头猪,还是宰一只羊,或者杀一条牛都要一次就把肉切完,煮完。因此,需要这种大型的炊具。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对这种竹席的使用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一是这种竹席只能用来切肉,不能用来晒粮食或堆放其它东西等之用;二是这种竹席必须保持清洁,平时放在楼上或者干净的地方,主人客人和家禽家畜都不能踩踏这种竹席。那么,为什么彝族对这种竹席的清洁卫生如此重视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种竹席就跟汉族切肉用的案板一样,必须随时保持清洁。其使用方式也完全一样,就象汉族在案板上放一个菜板就可以切肉一样,彝族在竹席上放一个菜板就切肉了。而切出来的肉不是直接煮来吃,就是烧来吃,因此,必须保持竹席的清洁。另一方面是在举行宗教活动中,在这种竹席上切出来的肉不但供人们食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用来祭祀神灵。彝族的宗教观念认为如果用在受到玷污的竹席上切出来的肉祭祀神灵,就会触怒神灵。因此,保持这种竹席清洁的原因和意义是多方面的。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竹制生产工具

彝族的许多生产工具也是用竹制作的,例如竹制扁担、背篼、撮箕、筛子、簸箕等等,其样式和制作方法与普通的竹制生产工具基本相同,因此,不作详细介绍,下面介绍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工具“卡栝”。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称与他们的生产活动非常密切的一种竹制背篼为“卡栝”。这种背篼是用竹篾片编织而成的,它与普通的竹制背篼一样底窄口宽,有大有小。但是这种背篼具有许多与普通背篼不同的特点。一是这种背篼的编织方法与普通背篼的编织方法不同,即在编织材料方面普通背篼是用篾签丝编织的,“卡栝”是用竹篾片编织的;在编织技术方面也有所区别,即“卡栝”的编织方法是,以三片篾片为一股,采用多股篾片交错的编织方法。因此,这种背篼留有许多有规则的四角眼,这也是它与普通背篼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二是在使用功能上也与普通背篼有区别,例如由于没有留眼,所以普通背篼既可以用来背运玉米包、马铃薯等,又可以用来背运大米、黄豆等粮食;而彝族的竹背篼就由于留有许多眼,所以不能用来背运大米、黄豆等粮食。除了彝族地区外,在其他地区很少看到有人编织和使用这种背篼。但是近几年来,笔者发现生活在大渡河流域的部分藏族也会编织和使用这种背篼,而且背篼的编织技艺和形状也完全一样。这也许是在历史上这部分藏族与彝族有一定的渊源所致。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竹房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问到,“听说彝族一天可以修完一间房子,这是真的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解放前,许多白彝住的房子就是一天修完的,而这种房子的主要建筑材料就是竹篱笆和竹席,故人们称之为“竹笆房”。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竹笆房”仅用竹和木作为建筑材料,不用一点刚、铁、铝等任何金属材料。修建时用木头作为房子的柱子、梁、脊梁、椽子,房顶用竹席搭盖,房屋四周用竹篱笆作墙,房子的柱子、脊梁、椽子等接头处也不需要打眼斗拱,而直接用篾片捆扎。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语称盖房子用的竹席为“芹”,这种竹席一般4.5米长,2.2米宽,有的根据所用竹子的长短而有所增减。盖房子用的竹席的样式和编织方法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只有一种样式和编织方法。围房子用的竹篱笆的长短和高度则没有规定统一的尺度。竹篱笆的编织方法一般有两种,彝语称大多数人都会编织而又无明显花纹的一种竹篱笆为“珠郭”,这是编织和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另一种竹篱笆彝语称之为“贴哇”,这种竹篱笆的特点是,编织方法比较复杂,耗材也较多。因此,这种竹篱笆比前一种竹篱笆保暖,并且有规则美观的花纹。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用来盖、围房子的竹席和篱笆都用单不用双,即盖、围一层或者三层,一般不盖、围二、四层。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统住房多为竹笆房,原因有三:一是受竹崇拜的影响,彝族认为竹是最纯洁、美观而又象征人丁兴旺之物,所以凡是新婚夫妇安家时修建的新房一般都用竹席和竹篱笆盖、围。此外,彝族子女为父母超度亡灵时搭建的灵堂也必须用竹篱笆和竹席围、盖。二是受经济条件限制,在黑暗的奴隶社会里,大多数白彝的生活都非常贫困,无力修建砖瓦房、土墙房等。三是便于迁徙,在解放前,彝族经常迁徙的原因有三种,一是生计问题,二是社会问题,三是宗教问题。有些彝族一旦发现某一地方的物产比其原居住地丰富,就要搬家;少数彝族一旦与邻居发生矛盾也要搬家;还有一些人家如果发生小孩夭折或者中青年人凶死等情况也要搬家。一旦需要搬家时,路程近者篱笆竹席等都般去,路程远者低价拍卖房屋也损失不大。因此,解放前在彝族地区的每个村落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竹篱笆房。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彝族人民经济条件的日益好转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许多彝民都修建了砖瓦房,有些住进了钢筋水泥平房。生活条件差一点的彝民也已住进了瓦板房或石板房(彝族称用石头砌墙或者打土墙,用木版盖房的为瓦板房,用石板盖房的为石板房)。如今在九龙、泸定等彝族地区除了彝族子女为父母超度亡灵时,还用竹篱笆搭建灵堂以外,一般情况下基本上没有看见有人修建竹篱笆房了。延续几千年的竹篱笆房已基本上在彝族地区消逝了。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在桥梁工程上也体现了彝族的竹文化

彝族的竹文化不仅体现在炊具、酒具等饮食文化方面,而且在交通运输方面也离不开竹,例如解放前至建国初期在九龙县湾坝乡等彝族地区经常用竹作为原材料来架桥、架索道等。解放前,在彝族地区的桥梁有石桥、木桥、竹桥三种。所谓石桥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石拱桥,而是在河面很窄的小河上用片石砌两个简易桥墩后,在上面搭上一个天然的长方形石板,或者达几根经过人工加工的石条的小桥就称为石桥了。在河面较宽,河水也较深的河面上普遍架木桥。在河面很宽的大河上就架竹索桥或者架竹索道。据调查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在流经湾坝乡,在安顺场汇入大渡河的松林河上还架有四座竹索桥。竹索桥和竹索道的结构、搭架方法与现在人们经常见到的钢丝桥和钢丝索道基本完全相同。因此,只介绍作为架竹索桥和竹索道用的重要原材料竹索。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竹索是用竹篾片编制出来的。其具体的制作过程是,一旦需要架桥时,首先从山上砍来手拇指一样粗细的竹子,然后将每根竹子加工成一样宽窄的4片篾片,就可以用这些篾片编制竹索了。编制架竹索桥用的竹索时,一般以3片篾片为一小股(每小股篾片的多少各地区的编法不尽相同,一般视篾片的宽窄,厚薄而定),用这样的8小股篾片采用有规则的相互交错缠绕的方法编制,就可以编制出用于架竹索桥的竹索了;用于架竹索道的竹索的编制方法与用于架竹索桥用的竹索的编制方法相同,只是每小股篾片由3片增加为6片,因而编制出来的竹索也比架竹索桥用的竹索粗得多。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就使用年限而言,竹索桥和竹索道的寿命比钢丝桥和钢丝索道短得多。钢丝桥和钢丝索道的使用年限一般是十多年甚至几十年;而竹索桥和竹索道的使用年限一般只有两三年。这是因为竹子经受不起日晒雨淋等风化作用所致。架竹索桥和竹索道是比较大的工程,因此,在解放前各村的彝民一般都要积极主动地参加架竹索桥和竹索道。解放后由乡政府来组织领导,还发给架桥的人员适当的生活补贴。改革开放以来,彝族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今石拱桥、钢筋水泥桥代替了木桥和竹索桥。Lb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作者:苏静,发文时为康定民族师专科研处副教授。
原载:《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文字来源:四川社会科学在线。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