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种类及其特点与功用
对红河彝族民间原生态舞蹈的名称、流派属性、表演形式等进行客观分类,其具有娱乐性、祭祀性、风俗性及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风格和特点,也具有休闲娱乐、艺术欣赏、社会交往、社会教育等功用。研究认为,红河彝族民间原生态舞蹈是复述和再现历代红河彝族先民社会文化生活,是了解...[ 详情+ ]
作者:龙倮贵 发布时间:2025-04-19
- 多民族文化接触中的互动与认同——以《南诏中兴画卷》中人物服饰变化为例 [2025-04-27]
- 彝族 “相配”观念与生产协作 [2025-04-25]
- 普忠良 杨翠英:纳苏彝语的空间位移 [2025-04-24]
- 西南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2025-04-23]
- 彝汉姓名命名方式比较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后彝汉姓名为例 [2025-04-22]
- 从九隆神话看藏羌彝走廊龙崇拜的迁播与民族文化的交流 [2025-04-21]
- 比较诗学视域下彝族史诗叙事程式研究 [2025-04-20]
- 红河彝族原生态舞蹈种类及其特点与功用 [2025-04-19]
- 过渡仪式理论视野下的彝族“姑娘酒”——以花戛乡联山村彝族为例 [2025-04-18]
- 从彝族民间故事看彝族的审美观 [2025-04-17]
- 彝族孤人支系族群认同与“僰人后裔”身份建构 [2025-04-16]
- 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传承——现在与未来 [2025-04-15]
- 凉山彝族“说布”仪式文化意蕴 [2025-04-14]
- 凉山彝族毕摩祭祀仪式音乐研究 [2025-04-13]
- 长征时期红军在彝族地区群众工作研究 [2025-04-11]
- 彝族古代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及其特征 [2025-04-10]
- 彝族传统经籍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以《献酒经》为例 [2025-04-08]
- 接受视域下的彝语诗学与汉语诗学比较 [2025-04-07]
- 楚雄州彝族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2025-04-05]
- 杨柳:论彝族《宇宙人文论》中的日月食理论 [2025-04-03]
- 从当代云南“山坝结构”民族分布的新变化看民族互嵌交融——基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三个案例 [2025-04-02]
- 明清时期世袭家族谱牒与家族变迁——以云南蒙化左氏谱牒为例 [2025-04-01]
- 健康中国背景下彝族定向医学生培养困境与出路 [2025-03-30]
- 云南各民族神话和史诗中的“同源共祖”叙事 [2025-03-29]
- 探论彝族哲学思想的相关研究:基于既有研究成果的主题检讨 [2025-03-28]
- 被改写的叙事历史——传教士保禄·维亚尔与云南彝族神话研究 [2025-03-28]
- 攀枝花理泼彝族与水田彝族服饰的比较研究 [2025-03-26]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乌蒙山彝族古歌类型与风格 [2025-03-25]
-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下的彝族烟盒乐器运用价值初探 [2025-03-23]
- 管鹏:普者黑景区高品质民宿建设和运营研究 [2025-03-22]
- 凉山彝族苏尼“巫病”及其治疗仪式研究 [2025-03-21]
- 凉山传统彝医药活态传承与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5-03-20]
- 传统民俗节庆文化品牌建构现状、困境与发展路径——以凉山州彝族年为例 [2025-03-19]
- 凉山彝族传统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优化路径 [2025-03-18]
- 听见凉山:彝族音乐的感觉象似与历史转型 [2025-03-16]
- 民间舞蹈的多民族共享机制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县乐作舞为例 [2025-03-12]
- 历史述源与诗性叙事——彝族创世史诗《查姆》的诗学意义 [2025-03-11]
- 温玉成:《南诏图传》文字卷考释——南诏国宗教史上的几个问题 [2025-03-08]
- 彝族史诗《勒俄特依》外译及彝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2025-03-05]
- 中国彝族倮倮人、越南倮倮族铜鼓音乐声音观与宇宙观研究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