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凉山彝族口承文化:述源诗及其民俗现象

作者:​阿牛史日 发布时间:2020-05-18 原出处:彝学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内容提要】述源传统是彝族民间口承文化传统中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在凉山彝族民俗生活中,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的场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民俗文化传承,绵延不绝,方式别致。然而,在过去的彝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往往被人忽略。本文试图就这种文化的生长环境、内容、特征等现象作管豹之见。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述源诗(博葩);传承;内容;价值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一个民族都按照自己的规则创造世界、解释世界。述源,即对事物起源的探究,是人类原初文化中认识宇宙万物之源的认知方式,是彝族远古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以探究宇宙万物源流、起始、产生为其主要内容的述源文化,生生不息地在彝族乡土民间传承发展,这种特别的文化形式,构造了彝民族认知视界的独特方式。然而长期以来,鲜有研究者。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述源诗及述源文化现象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述源诗——博葩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文化语境里,述源,称“博葩”,原义当是“根、首、元”“博” 义为“创造、发明、起源”,“葩”有“产生”、“生产”、“生育”“起源”、“起源”等意思。述源诗是一种特定的诗歌门类,它以探究、描述、解释事物之本“原”(起始、根本)、发展、变化为根本任务,以解疑惑增知识为目的,叙述远古先民视界中世间万物,诸如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起源、由来和发展变化,是彝民族对事物的认知视界的诗歌化表达。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述源文化现象,作为一种以探究事物源头、叙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现象的古风,至今在凉山彝族民间,仍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传播极广。在凉山彝族传统文化语境中,其述源诗歌演述传承这种文化现象主要见之于:一是婚丧嫁娶场所口头论辩过程中,通过主、客双方以口头论辩的形式,述说万物源流、攻讦驳难、互难才学、明辨是非,以“穷百家之辩者”为赢家。在老人丧葬场所,通霄达旦唱述“阿古伙”挽歌,往往从《死亡的起源》到《马的起源》、《羊的起源》《宝剑的起源》《羊的起源》等一一述说。在婚嫁场所,一方说《婚姻的起源》,另一方则可说另一事物的起源,如果发现对方破绽或问题,则抓住要害给予反驳,至到事理明白、真理彰显;二是彝族传统社会祭司毕摩的各种仪式生活中,毕摩以经诵的形式在叙述万物源流,以增考据性、神效力,以增强仪式效果。如在用鸡作为牺牲的场所,毕摩便会诵《鸡的起源》,在用牛或羊作牺牲的仪式场所,便诵《羊的起源》、《鬼的起源》(只限咒鬼类仪式)、《牛的起源》,在送灵祭祖仪式中送《铠甲的起源》《马的起源》等。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述源诗为何历经岁月的洗礼而经久不衰、深受群众欢迎呢?大凡彝族乡土民间男子,大多会说“勒俄”“布茨”“克格”“克智”等口头论辩,会述说述源诗的为数不少。特别在以彝族腹心地带的美姑县农村,每逢婚丧嫁娶总有通霄达旦进行克智——口头论辩的人,受众上百上千。述源文化现象之所以流行,究其原因,一是彝族是一个极重视口承文化的民族,不论是以父子联名为特征的父系家谱制度,抑或毕摩的口碑经,民间的克智、神话传说、童话寓言、情歌、民歌为内容的口承文学艺术,都得益于彝族传统民间社会的文化自觉,得益于接受群体的需要;二是彝区社会毕摩仪式频繁,仪礼繁杂,根据仪式需要,毕摩在其仪式中,为了增加考据性,提高仪式效力,总会经诵相关事物的起源、缘由,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述源文化传统,又被民众传播,促进了该文化的发展;三是传统彝族乡土民间交通不便、文化生活极度缺乏,人们相聚机会较少,于是重大的聚会场所,盘根古、辩古今、谈见闻、明事理,成为教育后代、传承文化、增进了解、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为述源文化的发扬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四是为族争光的民族心理与为名誉而战的民族性格进一步彰显了述源文化传统的张扬。以克智——口头论辩为代表的“述源”文化传统,既是知识的交流与传承传播,又是增加了解、赢得名声的重要场所,彝族小伙子一旦在某个论辩场所力其他论辩选手,便会在一夜间名声雀起,深受关注,一是为家族赢得声望,二为自已赢得名气,因此,学克智、比述源便成了彝区社会的重要传统。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彝族民间对传统“述源诗”的分类来看,往往把彝族民间经典《勒俄特依》部分,即天、地、日、月演变史、人类演变史、洪水神话、祖先源流等部分排除在“博葩”之外,只将纯以“述源”为题的各种诗列入“博葩”诗歌中。然而,《勒俄特依》不论其创作动机、立意、内容都应当是述源范畴,如天地演变史、雪子十二支、古候曲涅、射日射月等都是十分精致的述源诗,其内容主要讲述天地、日月星辰、人类祖先是如何形成和演变、发展的。鉴于研究《勒俄特依》之文章已很多,本文的“述源诗”主要就彝称“博葩”纯述源释原性质的进行分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述源文化及述源诗产生的历史渊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产物。述源是彝族先民在特定的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产物。众所周知,当我们的祖先把自己从动物中分离出来,成了“制造动物的工具”的人类,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和诸多天灾兽害,他们时常恐惧于自然界的强大,忧虑和恐惧总是多于兴奋、欢乐。在远古先民眼中,一切都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于是他们不得不寻求精神解放的钥匙,这种钥匙就是“万物有灵”——让自己拜倒在自创的“神灵”面前,寻求精神的解放。正如朱狄所说的“人类在精神王国里收获的第一批果实是忧虑和恐惧,它是在原始宗教的信仰中就发生的。忧虑是对一种预感危机的反应,人只有预感到危机才忧虑。”(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第791页)他们开始思考诸多自然现象,探究这些自然现象和自然物是从哪里来?有何特性?是否可以给人类带来福祉或灾祸?如何面对?他们在寻找解释周围世界的方式,开始思考宇宙万物的起源,于是关于日月星辰、天父地母、英雄史诗的起源等“重大课题”便以幼稚、原始的神性思维方式在远古先民的心中萌芽和被创造出来。太阳是从哪里来?为什么昼出夜隐?其光芒万照、浩浩之光在人们心目中总是一个解不开理还乱的谜,于是人们开始探究这个高悬于天,俯视万物的精灵,产生了关于太阳的神话,产生了太阳崇拜,太阳述源文学也就产生了。这种精神食粮一旦被创造发明出来,人们便感到了一份宽慰与释怀,便以极大的神秘力量成为人们膜拜自然、探索自然、战胜自然精神武器。随着人们狩猎文明、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视野更宽阔,思维越来越发达,开始认识到周围事物的特性,比如在饲养禽畜、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禽畜、诸种农作物的习性、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慢慢地开始探究这些事物的由来、发展,各种动物、植物、江河湖泊、名山大川等的述源也就产生了。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种述源现象,是人类思维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远古认识过程的历史记忆。这里我把它定为“述源思维”。何为述源思维呢?述源思维是一种对万物之根本“原”的探索的原初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初步认识基础上的早期形象思维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诸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起源、发展、特性等的思考。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彝族的述源诗中不难看出,关于天地日月、人类演变、风月雷电、洪水泛滥为主要内容的叙述诗即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述源类的诗是彝族远古先民对于恐惧的经验反映。表现在诗歌传统中,是以人性的自觉发挥了神性思维的极致,大胆探索了天体及自然现象等远古人类感到恐惧和顶礼膜拜的事物源头的探究,将心中为“志”,发言为“诗”的结果,时时处处充满人类探索宇宙万物、征服自然世界的愿望。其想象尤如天马行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奇妙无比。考察彝族述源诗类的其它部分,大凡是以人类社会畜牧、农业、狩猎、手工、征战、山川河流、婚丧嫁娶、鸟虫草木、工匠技艺为内容的。这类诗歌大凡是彝族民众对周围世界的朴素认知,是一种感性与理性认识混融的文化产物,是自身经验和认知的诗化符号,这种认知既包含许多直朴、幼稚、神性化认知的特点,也不乏科学的真知灼见,反映了彝族民众勇于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自我觉醒精神和对世界万物的情感态度,彰显着彝族勇于探索世界的创造精神。如《马的起源》叙述了马是由一种昊天掉下的“蛋”经过若干艰难的孵化历程而形成的,并以“相似同类”法则对其分支进行了描述,表现出强烈的神性思维。而《苦荞的起源》则是彝族先民对荞类植物的认识的最精典述源诗歌,集中反映了远古彝族先民为寻找粮食作物的艰难历程及对荞类作物给人类带来极大好处的由衷赞美,洋溢着科学、直朴的认知意识。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的“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他的心理所决定的;他的心理是由他的境况造成的;而他的境况归根结底是由他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制约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与其特定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文化心理相联系,正如母系时代必然产生女神神话,狩猎时代必然产生狩猎文化,农耕时代必然产生与农耕文化一样,在任何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都会为人类创造出其特别的不同于他民族的文化艺术。彝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奴隶社会,其狩猎农耕文明历史漫长,其特殊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条件决定了其文化发展的独特性。述源诗作为一种特别的彝族“释原”诗歌现象,与远古时代彝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相联系,是远古先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认识自然的产物。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述源诗的内容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究其根骨,探其源头,述其利害”,体现了彝族传统文化的“根骨”观念和哲学的象芽。彝族歌诗传统堪称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凡远古先民视野内的东西都可能纳入其述源范围(述源诗内容十分丰富,非本文能一一述之,故只择其部分简要叙述)。从通行的述源诗看,内容大多是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述源诗,主要分为两大类内容: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以天地日月演变为主要内容的创世类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如世界众多的古老民族都有关于日月神话、洪水神话一样,在彝族民间文化中,以创世史诗、英雄史诗传播面极广,主要反映在《勒俄特依》中,内容多为天地演变史、开天辟地史、阿俄署布、雪族十二子、呼日唤月史、支格阿龙、射日射月、呼唤日月、石尔俄特、洪水泛滥、兹的住地、合候赛变、古候曲涅等,这些内容或反映宇宙如何演变,或反映人类如何产生、如何发展,或反映人类的祖先是从何处迁来走向何方,或反映支格阿龙如何降妖除魔等,正如巴莫曲;布嫫博士所说的“史诗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将各部分有机的贯穿起来,首尾呼应,生动地叙述了天地的形成、万物的生长、山河的由来、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塑造了众多的神话人物形象,突出地表现了彝族先民征服自然的坚强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444页)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特别指出的是,在远古先民的视界里,最初是把眼光投向更为复杂遥远的天宇、星空等,以大无畏的气概来概括世界之源、万物之源的。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地演变史》、《开天辟地》、《阿俄署布》讲述了天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并在其支杆下嵌入了若干相关事物的子述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地演变史》认为,人类诞生之前世界处于一片无始无终无明无暗的混沌之中,“上面没有天,有天没有星;下面没有地,有地没有草;中间无云过,四周未形成,地面不起风。似云不是云,散也散不去;既然非黑洞洞,又非明晃晃;上下阴森森,四方昏沉沉。”在极其漫长的时空中,天地不断演变,由“混沌”这个天地之“源”生出“水”这个万物之“本”,并经“水”的不断衍生、变化,形成宇宙万物。“天地的一代,混沌演为水;天地的二代,地上雾蒙蒙;天地的三代,水色变金黄;天地的四代,四面有星光;天地的五代,星星发出声;天地的六代,发声乃平静;天地的七代,平静后变迁;天地的八代,变化来势猛;天地的九代,下界被毁灭;天地的十代,万物尽毁尽……”以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叙述了天地演变的过程,是彝族民众远古认识观的生动体现。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俄署布》是彝族古代神话中的“造物主”类的神性人物,是天地未分化时与儒惹古达、署惹尔达、司惹低尼一同诞生的四大神祇之一,与其他神祇一起在昊天古兹的统领下完成了“开天辟地”伟大的任务。述源诗中把他描述为“头戴珍珠帽,骑着阿敏马,携带花皮书,腰系双尖剑,身背乌吐盒,脚穿酷娄鞋”的毕摩形象。阿俄署布时代处于“地上不长树,地上不长草,地上无流水,地上无石头”的蛮荒时代,阿俄署布“天上取得三种树,植在地面上,树木长成林,荒山长杉树。杉林无动物,引鹿放林中,森林亮堂堂,鹿子尽欢颜,林中有动物。地上没有草,阿俄署布呢,去到天上取。取来三种草,栽在地面上,草长青一片,荒坝成绿原。草原无禽类,云雀引其间,草原亮堂堂,云雀鸣叫欢……地上无流水,阿俄署布呢,来到天上取,取来三条江,放到地面上,流水绕四方,凿石开水道,江水滚滚流。水中无动物,引獭放水中,河里浪花溅,水獭游亦乐。水獭无食物,引对鱼儿来,作獭之食粮,从此水中有动物。”不难看出,远古先民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为了解释自然、万物起源,以其别致的象想,通过“类相似法则”(以自己熟悉的类事物推知相似事物),对万物之源进行了朴实的哲学归纳,其间洋溢着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和对古代英雄的赞美。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石尔俄特》是创史史诗中最具文化魅力的述源诗,是人类“生子不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记忆,描写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时代的生活。据传,彝族先民远在尼能时期就进入了母系社会。毕摩文献载“尼能传十代—实勺传八代——摹弥传十代——格俄传九代……(代数可能是虚指),人类逐渐从母系向父系过渡。《石尔俄特》云:“远古的时候,雪子施纳一代生子不见父,施纳子合两代生子不见父,子哈第宜三代生子不见父……”到了石尔俄特时代,人类依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于是石尔俄特发誓“找父买父”。他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兹尼石色的指点下,娶妻婚配、超度送灵,人类进入了“知父”时代。至此,一个影响彝族主流文化的父系制度开始诞生,父子联名制开始流行。从该述源诗中,可以看出,彝族远古先民历经了漫长的母系社会,母权制度在彝族民众的记忆中根深蒂固。“莫说蜜峰不知夜,见岩就要歇;莫说乌鸦不知夜,见树就要歇;莫说牛羊不知夜,牧人赶来圈里歇”反映了饲养家禽家畜已比较普遍。父系制度代替母权制度也历经了艰难的斗争历程,以降,到了曲石尔俄特三代子孙后生曲布居木,彝族先民进入了传说中的洪水漫天地的蜀洪水时代,居木惹牛因心底善良在洪水中得到“神灵”的帮助幸免于难继续繁衍人类,所以述源诗中把居木惹牛(笃摹)尊为彝族始祖便源于此。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以单一事物为内容的“博葩类”述源诗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驯服百兽、饲养家畜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述源诗《支格阿龙》描述了濮嫫尼依因受雕血而致孕生支格阿龙,使支格阿龙成为一个降妖除魔、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及其成长史,同时也制导了凶猛动物被驯服为家畜的艰难过程。“远古的时候,天上生龙子,居住在地上。地上生龙子,居住在江中,金鱼来作陪,大鱼来作伴,小鱼供龙食。江中生龙子,居住于岩上,巨石来作陪,大蜂来作伴,小蜂供龙食。岩上生龙子,居住在杉林,鹿子来作陪,麂子来作伴,獐子供龙食。杉林生龙子……”支格阿龙时代,是从母系向父系过渡的时代,也是人类逐步驯服与饲养动物的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与自然的矛盾十分突出,于是民间传说中的支格阿龙这个力大无比、机智聪明的神性英雄便被创造出来。如《射日射月》《阿牛居日呼唤太阳》《雷电起源》等,热情地歌颂了支格阿龙如何射日射月,阿牛居日又如何呼请太阳等的英雄业绩。其中说支格阿龙头戴铜盔,手执铜网、金棒降服雷电、食人虎、食人魔等的故事说明,远古时代,人们惊恐于对自然万物的恐惧,不得不集中力量来防御各类灾祸对人们生存的威胁,于是创造了支格阿龙这个不屈的彝族英雄形象。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动物的述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动物的起源,彝人的思维是奇特的,也是充满想象力的。在远古时代,人们不可能赋予各种动物的起源以科学的内涵,于是更多地是凭借其神性思维,通过幻想的形式来解释其源头。这种解释是人类对于自身观照的产物,是对异已力量的人格化。在原始先民眼中,诸多动物都与人类一样,有其谱系,有其独特的思想、生活方式、性格特征。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鸡、狗的起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鸡是与彝人生活最为密切的禽类,人们赋予了其众多神秘的属性。《鸡的起源》述说鸡之源流时说,“一代化为鸟,鸟类化为鸡”,认为鸡是鸟变化而来的。且鸟源于昊天降下的一种物,经过青云层、白云层、黑云里不断演变,最后“降到土尔山上,分成书里维勒;降到山腰的,成白色布谷鸟,住俄尔则俄;降到山脚下,则是鹤与雁,住谷仇仇俄;降土尔山脚体合尼维家,为格与宁。”尔后传到体合尼维家,由其传给洛合尼维,传给洛合尼维家的变成野鸡与雉鸡,洛合尼维传马布尼维,便是鹅和鸭。马布尼维传阿哲尼维,便开始有了母鸡。按照“类相似”的法则,彝族先民将诸多禽类的起源归为与鸡同源,并在述源中对每一种与鸡相似的禽类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作了生动、详尽的描述。如“阿哲尼维家,阿哲母鸡分,住阿哲禽圈,阿哲黑母鸡,住在岩洞里,放在麻丛中,喝在溪水边。下蛋三十一,孵蛋是二十,小鸡生一十,存活仅五只。母鸡擦又擦,小鸡啄又啄,七又十三天,是雄长头冠,头上冠九叉。左眼闪眼珠,右眼闪金珠,左脚是眼肢,右脚是金枝,左翅响卟卟,右翅响啪啪。尾股亮闪闪,飞时起风声,叫时音高昂,拍翅嘣嘣响,吼鸣轰轰响。”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考察彝族家畜饲养史,狗应当是最早被人们驯服的动物之一,也是彝人生活的密友,彝人对狗历来情有独钟。《狗的起源》说,“远古的时候,木乌斯乌狗,斯乌斯色狗,色乌拉叶狗,住滇泊之外,成为守家犬。拉叶阿史分,成阿史阿博,住拉木阿觉,拉叶地莫分,成拉里阿乌,地莫让莫分,让莫让拉分,让拉阿各分,住在房屋中,住在房屋中,白天放入森林中,夜晚叫回住屋里。”到“克莫阿各时,狗仔四十七,灵犬有四族,不灵狗四支”。可以看出,彝族先民也按照“类相似”的法则,将豺狼虎豹和狗列为同宗,并对狗与其它相关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以及人们牵着狗撵山狩猎场面进行了生动描述。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羊、牛、猪、马的起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人视牛羊为财富,对绵羊的感情极其深厚。述源诗认为,“家畜之首”的绵羊,源于兹兹普乌原野上的野绵羊,被阿普阿萨呦发现后带回,于是彝人开始了绵羊的饲养。“最初饲养那一天,不会放牧者来牧,孩童吉赤来放牧,一日放十沟,一日吃一草,日喝一口水,吃草吃吃草根,喝水喝泥水,绵羊总是叫。再来驯一天,会放者来牧,父辈亲自来驯养,一日放十沟,一日吃十草,日喝十处水,吃草吃嫩草,喝水喝清水,羊温和顺从”。可以看出,与驯服其它动物一样,彝人饲养绵羊历经了艰难漫长的历程,而绵羊被饲养后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利益,成为与彝人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畜,在述源诗中溢于言表。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的起源》说 “木乌罕吉惹,罕吉罕娘惹,尔波格正惹,格正长子兴,居于大山上,成了麋鹿,乃是神祇之牲畜,格正次子兴,居于高山上,成了大牦牛,乃是喇麻之家畜。格正三子兴,居于大江之对岸,成了大水牛,乃是彝汉之家畜,格正幼子兴,居于陈甘乃拖,成了母黄牛,乃是人类之家畜。”这种“根骨”意识说明彝人在远在母系时期就对牛的的起源进行了探索。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猪的起源》中,彝人明确认为,猪不但有其谱系和传承史,而且有可饲养之家猪与不可饲养之野猪之分,而猪最早被彝族所饲养源于阿哲部落。“远古的时代,木乌地勒一,地勒勒格二,勒格长子分,成尼地阿芝(神野猪),住高山之上,勒格的小子,成阿哲母猪,住阿哲畜圈。”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猪的功用,彝人认为“待客婚宴猪,订婚议婚猪,娶亲嫁女猪,积肥出粪猪,有猪种富根,养猪除穷根。”其真知灼见跃然而出。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果说在众多的述源诗中,大多数的述源诗尚有朴素、科学的认知的话,那么《马的起源》则是一则与众不同的述源诗。其想象力尤如天马行空,神性思维发挥到了极致。认为:马是从空中降下的卵通过不断孵化而来的。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降到土尔山顶上,雁鹤疑是自己卵,孵它三年又三月,孵卵不出雏。滚到土尔山腰间,雉鸡锦鸡疑是自己卵,孵它三年又三月,孵卵不出雏。滚到土尔山脚埂坎边,吉子略尼疑是自己的卵,孵它三年又三月,孵卵不出雏。滚到岩石洞穴中,花脸巨蟒疑是自己的卵,蟒来孵一年,实际孵一月,孵卵出壳否,孵卵出壳了。”“头天出一个,不出人预料,出个颈身花杠马,出世便狂嘶,赶也不回圈,追也追不上,唤也不回头,飞奔入莽野。次日出一个,出生第一天,脚节长而曲,起步摇晃晃,说白不全白,说黑不算黑,枣红也不全。七至十三天,两只大耳朵,像土大黄叶;两个大鼻孔,犹如喷云雾,两排洁白牙,就像白木块。”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圆圆的形象,经过孵化,却可孵出生命,在远古人的心目中是何等的神秘和充满想象,而将这种神秘属性赋予奔腾如飞、啸啸鸣叫的马身上,足以说明彝人对马的神秘属性的理解。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有则传说可以佐证:相传,在支格阿龙时代,彝称“措则拉莫”食人马时常来寨子里吃人,弄得人们心惊胆颤。支格阿龙知道后,来到该寨子,用计骑上那食人马,套上铜马笼,用铜棒将食人马打得直叫饶。支格阿龙给食人马规定,不得再吃人。那食人马问:“那我吃什么呢?”支格阿龙往地下一指,随口说了句:“吃草呗!”相传从此以后马不再吃人了。足以说明在远古时代,彝人对飞扬跋扈的马的恐惧与无奈。马被人们所驯服和饲养经历了漫长过程,也正是将马归于卵生的归宿所在。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农作物的述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荞和元根的起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荞,是彝族饮食中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品种,彝族对其情有独钟,珍爱有加。在彝族民间,荞是祭献祖先、招待贵宾、建房立基、酿造美酒、婚丧嫁娶、出征打仗、远走他乡不可缺少的食粮,所以,赋予其特别的情感。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传,荞源于恩体古兹家,“降下三颗粒,落在洛尼山,土上晒三年,风吹入泥土,土中埋三年,雨水淋出土。长苗如野草,长势如树林,茎有九十九,叶有九十九,粒有九十九。曲布笃慕呢,寻荞种荞去,来到洛尼山。寻找第一天,围着山脚找。遇上奇怪物,紫色格几翁。它只能开花,很难结籽粒,结籽也难出粉。寻找第二天,围着山腰寻,寻上奇怪物。白色格几翁,开花花朵大,结粒只出浆,并非食用物。寻找第三天,来到山顶上,荞长于山顶,荞根粗又壮,荞杆极茂盛,开花又结果,结籽荞粉多,乃是栽种物。”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人们要认识一种事物,往往要经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随着荞被人们种植,它成了彝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粮,并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从述源诗赞荞颂荞之辞足以看出彝人对荞的深情与独到认识:“老者食荞精神壮,小孩食荞更活泼,少男食荞体健壮,弱马食荞鸣啸啸,骏马食之腾如飞,犊牛食荞声哞哞,小猪食荞膘又肥。”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根”,又叫元根萝卜。彝人认为元根同样源于昊天之上,“昊天之上方,天女下嫁时,天女下凡时,天女带物下来时,取水带鱼来之时,嫁女带菜籽来之时,园根种籽到人间。随着山头雾而来,随雾到田间,被风吹入土,雨水来催生。有了圆根不觉饥,有了绵间不觉贫。”所以,降至现今,对于生活在高山二半山地区适宜种植元根的地方,往往数十亩种植,既可做饲料喂养牲畜,又可为人食,具有明目、利尿等功效,倍受彝人珍爱。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水稻的起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谚语说“五谷稻为首,五畜羊为首。”从现今凉山腹心地的彝族居住区来看,谷物种植量虽然不大,但从述源诗中可以看出,彝族先民很早就掌握了谷物的种植技术,且有较高的种植水平。《水稻的起源》“依兹阿扎谷,俄布硕麻谷,兹兹俄普谷,成木典补谷,马吉树窝谷,坪垛则洛谷,竹核甲谷谷。秋收季节时,谷穗弯一弯,如那套鸟架,谷子堆成山,米饭如白雪,米饭成团团。”从这则述源来看,涉及的大都是彝区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名,说明在很久以前凉山彝区就开始种植了谷物,一派丰收景象顿出。在彝区还有这样一则传说。据传稻谷是一个名叫克莫阿各的母神狗带来的,所以在凉山彝族民间有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收割尝新之时,先让狗尝新之习俗。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燕麦的起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燕麦在彝区高山二半山地区广为种植的作物,是彝族民众非常珍受的粮食之一。彝族民众认为,远在普伙三子时(母系社会末期)彝族民众便开始了燕麦的种植。“普伙三子时,世间并无燕麦种,欲望仙界求种子。派遣一对黑乌鸦,飞越九片大杉林,越过九条大江河,来到仙界耕耘处。仙界耕者告乌鸦:仙界五谷样样有,唯独没有燕麦种。世间黑乌鸦,返入杉林中,九天又九夜,寻得四棵奇异草。”乌鸦将其中一颗“抽穗似弯刀,颗粒密又多”的仙草衔回来,交给普伙三子到阿嘎乃拖试种,燕麦由此开始在人间种植。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用物的起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烟、酒、茶的起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谚语道“亲来一把烟,戚来一把烟”“汉人茶为大,彝人酒为贵”。说明彝族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食物的尊重与膜拜,充满了深厚的情谊。烟,既是联姻接亲的媒介,也是人们交往中极其重要的文化食物,其内涵包括尊重、交流、和谐等内容。茶在称为“拉”,“拉觉”。凡彝族招魂、引魂等仪老人去世等相关场所毕摩都要述《茶的起源》、《酒的起源》、《烟的起源》,歌颂烟、酒、茶给彝族先民带来的便利。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彝族人为何要抽烟,有一个传说说,很久以前,有帮人到一个村子做客,进屋后话不投机,于是一个人捡起地上的一根草放在嘴上,谁知那草上有屎粒,于是彝人从此开始抽烟。降至现今,彝族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凡家中父辈抽烟的,子辈至少有一人必须抽烟,也证明了彝族承继“根骨”和祖先传统。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的起源》先历数烟之谱系,再描写烟的种植、丰富景象。“阿孜孜尔烟,孜尔比格烟,比格俄木烟,俄木拉一烟,拉一拉举烟。瓦典坝上烟,播时落点点,出苗齐整整,裁时耳尖尖,薅时叶子肥,摘时重沉沉,晒时变枯黄,剁时成堆堆,吸时起白雾。”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在任何一个民族看来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烟之功用,述源诗认为它是:“君王执政烟,谋臣谋事烟,毕摩祭祀烟,匠人做工烟,牧者放牧烟,耕者休息烟,筵宴待客烟。问候寒喧烟,联姻结亲烟,思谋考究烟,结交朋友烟,闲话聊天烟。”“起床一斗烟,醒神醒脑烟,睡着一斗烟,净床净铺烟。早晨一斗烟,提神运力神。中午斗烟,头昏眼花烟。下午一斗烟,饥肠辘辘烟。黄昏一斗烟,去乏解困烟,饭后一斗烟,传宗接代烟,子孙无尽数。”可以看出,彝人对烟文化的哲学思辩,甚至提到了传宗接代的高度,可谓独特。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酒是世界各民族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东西。“何以解忧,唯有独康”“胡儿唤出浆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是汉民族酒文化一个侧面的写照。彝谚道“一命值一马,一马值坛酒”,“联姻结亲酒,出征行酒,祭祖送灵酒,田边地角酒,过年祭祖酒,仇敌和解酒,解困消疲酒,结交朋友酒。”说明彝人对于丰富多采的酒文化理解。降到现今,婚丧嫁娶都离不了酒,彝族民众认为,只要有酒,可缓和或解决恩怨情仇,只要有酒便会有朋友。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酒的起源》认为酒起于始祖居木时,“始祖居木时,欲要醉酒饮。酒曲十六种,六类在高山,牧羊者来采。六类在田原,牧猪者取来,六类在山坡,牧牛者寻来,六类在山崖,打蜜者摘来,六类在水中,捕鱼者捞来。六类在林中,狩猎者找来,六类在原野,耕作者拿来。”说明酒的发明历经了很长的过程。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屋里上下酒,年轻姑娘酒,勤劳俭朴酒。火塘上下酒,青年小伙酒。亲家说笑酒,戚家斗嘴酒。家族和好酒,姻亲联姻酒。开会聚会酒,判案断案酒。待客消仇酒,宴请亲友酒,早起晚安酒,谈话交心酒。祭祀招魂酒,会喝者来喝,说出酒起源。喝酒稳着喝,嘴唇抿着喝,喝时清灵灵,所说都成话,所言都潇洒。不会喝者喝,如牛羊来吃盐,如猪来进食。喝进嘴巴里,口舌卷起来,喝进头脑里,头和眼昏花,喝进腰身里,腰和肝疼痛,喝进下肢里,手和脚颤抖。君子饮后更豪迈,小人饮后易出丑。”。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酒,对于每一个民族、任何一个人都是一把双刃剑。这里,足以彰显了彝族民众对酒文化认识,可谓精妙、准确、独到。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谚道“彝人酒为大,汉人茶为贵”。从彝族民俗乡土生活现实来看,彝人一般少有饮茶的习惯。但在其文化中关于“茶”的文化遗留十分丰富,特别是在毕摩仪式中,离不开茶之述源。《茶的起源》认为,远古之时,在一个叫什莫玛哈的地方,长着一奇特的茶树,长九年开花,挂果九个月,果子掉在蒙乌的地方,于是人间长出大茶树,由蒙乌逐渐传向彝区各地。传到母克所研地“母克所研地,长棵大茶树,一年坐人高,二年站人高,三年如松高,四年似杉高,五年杉柏高,六年以后呢,树繁叶又茂,叶子也宽大,树高又挺拔。树冠茂盛茶,茂盛盖四方,树干粗大茶,茶味苦如胆;树脚枝蔓茶,枝蔓盖地茶。根深叶又茂,参天大茶树。一代开独花,一代结独果;二代开白花,二代结白果;三代开黄花,三代结黄果…….”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武三女人,去采大茶果,背着小竹篼,头日摘茶果,次日采茶叶,折来一束枝,一束茶叶枝,沏泡三碗茶;摘来一粒果,沏泡三碗荣。传来又传去,传给夷人王,夷人王品茶,夷人王种茶,传给武帝博,武帝博品茶,武帝博种茶。传给武丹子,武丹子种茶。东方长甜食,西方长苦食,台地长茶树。从此以后茶,尼允来饮茶,实勺来饮茶。”“茶属女儿茶,无茶寻找茶,杉林三十夜,兽凶猛,馋食很凶猛,陡峻三十夜,雕凶猛,闯过禽凶猛,攀着索道过,江边三十夜,蜮凶猛,随域吼声游,乘坐皮囊济。”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难推断,远在母系社会时期,妇女们历经坚险在其生产生活中就发现了茶,并加以饮用,为茶的推广与种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铁、剑、铠甲的起源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进入了铁器时代,为了领土与生存而相互争战是人类进入铁器时代的产物。商时代青铜冶炼技术已相当发达,据学者考证,在商周之前或时期,彝、汉文化同源,以降,随着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氐羌民族由于战争因素被迫沿横断山脉迁移,氐羌系的彝族文化便独自传沿发展。彝族、羌族等藏缅语族的先民经过千难万险进入西南各地,与原土著民族一道开发了大西南,并在长江中上游居住地,传承与发扬了祖国优秀文化传统,成为西南的开发者、建设者。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铁的起源》铁是昊下之上降下的一种物质。“远古的时候,天边有电闪,暴雨倾盆至,为何雷电闪?原是降铜铁。”昊天之铜铁历经月亮、黑云层、白云层、黄云层落到阿甘乃拖,被牧猪者发现,而牧猪者“呈给君主去识别,君主识其否?君主不认识。传给臣子去识别,臣子识其否?臣子也不,拿给毕摩看,毕摩识其否?毕摩识不清。拿红苏尼看,苏尼识其否?苏尼不识不清。百姓拿来看,百姓识其否?百姓也不识。”最后拿给阿尔工匠看,方说是铁铜石,于是阿尔工匠派九青年到林中用杉树烧成炭,并用阉牛、骟羊、白鸡来祭祀,终于炼出了铁。虽然对于铜铁的来源,彝族先民以其幼稚的想象进行了解答,实难符合科学规范,然而,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对于事物之本原的可贵的探索精神。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剑与铠甲是人类战争、狩猎时代的产物。彝族民众认为宝剑源于藏区,赋予了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述源诗说“远古炼出钢铁后,藏匠善于铸铁剑。打造之日火炉旺,铁锤飞舞似闪电,锻打之声震雷,铸造四把藏宝剑”这里恕不详述。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述源诗的特征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诗体文学,述源诗具有一切诗的特征。然而就一个民族独特的认知现象而言,彝族述源诗是彝族民众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其鲜明的个性。透过这些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认知个性,彰显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将万物起源归于天(昊天)之上,是彝族先民一个比较稳定的思维指向。数以百计的述源诗中,一个共同的规律是,在远古先民心中,越是神圣的事或物,其起源越神秘,大多归于昊天之上某种神秘物质所演变。这是囿于远古先民的认识水平所限,正好说明了“述源”文化产生的历史久远与生产力水平低下条件下的人类认知。这些古老的述源以口传的形式在乡土民间作为一种文化遗留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仪式中保留下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这些新的认知不断充实到不断变异的述源文化中,所以透过神秘的述源诗,我们也可清晰地看到一些不乏真知灼见的精典述源诗。以降,述源文学赖以生长的土壤逐步消失,新进入人们视野的事或物对人们便不会再有述源的兴趣了。为何土豆、玉米没有述源诗便证明了:低级时代的文化创造,随着人类自身的生产力与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而被抛弃。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诸多事物有其谱系。人类按自己的法则,创造出另一个与自己相似的世界。彝族的“根骨”意识与其“本原”文化相一致,制导和规定了凡物必有其源,有源必有其一脉相承的“谱系”。众多的述源诗,特别是动、植物类的述源诗大都有其特定的谱系,表明人类认知的漫长过程与“人”为中心的认知方式。由此,透过述源诗的历史轨迹,让我们深切地感受着人类文明的进程。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诸多述源诗包含科学认知,具有较高认识价值。述源诗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反复的过程。实践充分证明:人类生产力水平每提高一步,人们认知水平便发生一次飞跃,人们的文化自觉便攀升一步,人类的认知便是按照这样的发展轨迹在递升、跨越。从述源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历史发展的印迹,制导出的新述源诗,处处充满了科学的认知,便是这条规律所产生效果。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是大多数述源诗对事物发展、变化、作用、作了细致精到的描述,注入了彝族民众的独特情感。彝族的述源诗是对事物认知的诗化,往往以叙述为主,辅以抒情、议论。因是述事物之源,叙述事物之来源、发展、演变便占据主导。同时,述源诗作为以探究本原,明辩事理为主旨,所以,也会时时抒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也不时会有哲理般的思考,处处彰显着彝人的哲学思想。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彝族诗歌传统中的经典作品,融入了历代口头艺术家的集体智慧,是口头文学中最为生动最为形象最具民俗美、生活美的作品。特别是毕摩述源部分,被毕摩进一步神秘化,被蒙上亦梦亦幻的色彩,神性思维与科学认知的交融,神话中有科学,科学中有神话。同时,口头文学的变异性决定了在不同地区同一种事物的述源存在一定的差异,述源诗的传承过程,也是人们不断注入新的认识的过程。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中引用的述源诗引自《中国彝文典籍译丛》(第一辑)、《彝族挽歌》、《彝族克智》,恕不一一注明,有些译文在引用时作了一些翻译上的修改。)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中国彝文典籍译丛》,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巴莫曲布嫫.《鹰灵与诗魂》——彝族经籍诗学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0.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吉尔体日、克其拉洛。彝族挽歌[M].收集整理(内部印刷),2005.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嘎哈石者、吉尔体日.彝族克智[M].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曾明、罗曲、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大凉山美姑民间艺术研究[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系美姑县党校副校长)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彝学公众号,主编:巫达)4u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所属专题:

凉山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