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从毕摩研讨会看楚雄彝族毕摩

作者:何元金 发布时间:2015-05-27 原出处:楚雄彝族毕摩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一、毕摩研讨会概况

楚雄地区共召开过四次彝族毕摩文化研讨会。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2年召开首次彝族毕摩文化研讨会。此次会议充分肯定了毕摩在继承和发展彝族文化上的历史作用,在此基础上,为彝族毕摩平反,摘掉了“牛鬼蛇神”、“封建迷信职业者”等帽子,确认为“彝族古文化知识分子”。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8年11月,召开了全州第二次毕摩文化座谈会。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北京市、贵州省毕节、云南红河、玉溪等地区的彝族毕摩和彝族文化工作者参加。会议历时7天,搜集到彝文古籍34部,点校了几部彝族古籍,共同讲座了彝文翻译出的古彝语词、氏族部落名、古地名、人名等疑难问题约80条;录制口传资料磁带68盘,调查记录2万余字,彝译汉3部;还对毕摩不愿献出的古籍进行了拍照,录制了多段毕摩祭祀活动的录像资料。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3年12月召开的第三次楚雄彝族毕摩研讨会。全州九县一市六大彝语方言区的毕摩代表共50人参加,此次研讨会不仅学习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理论知识,而且拍摄了东部方言的“祭山神”、“献药”、“指路”、“泼地(土)”、“祭火神”;中部方言的“祭土主”、“请祖师”、“祭花神”、“驱白虎”;南部方言的“驱邪除魔”;东南部方言的“祭龙”;西部方言的“叫魂”、“新居垫土”;北部方言的“招魂”、“打灵牌”等六大方言区15场毕摩祭祀礼仪活动,会议还首次认定了毕摩资格,颁发了毕摩证书。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8年12月26―30日召开的楚雄彝族毕摩第四次研讨会,全州260位彝族毕摩参加了会议。会议进一步学习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理论知识;会议就《毕摩素质与毕摩未来》、《毕摩的历史功能与现实功能》等专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就楚雄州六大方言区分别进行了毕摩祭祀展演;毕摩绝技表演;首次成立毕摩资格认证委员会、新认证了221名彝族毕摩,颁发了毕摩证书;对彝族毕摩法器作了进一步规范统一,首次颁发了毕摩法帽。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楚雄彝族毕摩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楚雄州有彝族毕摩500多人,其中楚雄市110多人,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30岁。绝大部分毕摩为男性,只有个别为女性。汉文化水平多数为初小、部分为初中,高中极少。还有相当一部分为文盲,不懂汉语,绝大多数毕摩为农民,居住在广大彝族农村地区。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分布范围广、影响大。彝族毕摩广泛分布在广大彝族村寨,近40%左右的彝族村寨有毕摩,毕摩成为了继承和传播彝族文化的重要力量,党委、政府联系广大彝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年龄偏高,文化偏低。由于受彝族传统“年长为尊”的影响,毕摩的大部分年龄在40―60岁之间,40岁以下的毕摩占少数,只占毕摩总数的10%左右。同时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织、碰撞。毕摩的汉文化水平都偏低,初小水平占绝大多数,还有相当部分是汉文盲,也不通汉语。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毕摩文化传授方式形式多样,掌握毕摩知识参差不齐。彝族毕摩文化传授形式主要分为:祖辈传授、拜师传授和自然传授三种,传授的方法主要是彝文古籍(《毕摩经》)和口头传授两种。由于传授的形式、方式不尽相同,各地、各人所掌握的毕摩文化知识和做法事内容不尽相同,水平不一样。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兼职多、较困难。楚雄绝大部分彝族毕摩属兼职,一方面他们走村串户、做法事、搞祭祀、驱邪求福,另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大部分彝族毕摩在做法事等各种祭祀时,没有统一收费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报酬制度,仅凭做法事主人的公德,大部分时候没有报酬,而许多老毕摩年事已高,劳动能力较弱,生活较为困难。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宣传不够,交流机会少。由于多种原因,楚雄的彝族毕摩文化宣传不够,部分干部群众还有部分彝族群众不了解(或不会了解)彝族毕摩文化。还有的认为是封建迷信。部分彝族群众还片面认为毕摩只会给死人念经,对毕摩尊重度不够。彝族毕摩广泛分布于彝族地区,而彝族地区大都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太少,而相关部门举办研讨会、交流会显得太少。从1982年首次召开研讨会至2008年近26年间,召开有一定规模的研讨会仅4次。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管理缺乏、机构不全。对毕摩没有一套统一的管理制度,加之毕摩分布较广,管理难度大;作为联系广大彝族毕摩的机构楚雄市彝族毕摩协会属民间组织,无经费来源,无办公地点,工作经费紧缺,毕摩管理体系不健全。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今后工作重点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毕摩队伍是保护和传承毕摩文化的主力军,在弘扬毕摩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彝族毕摩更要注重学习,一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理论知识;适时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带头执行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二是要学习汉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与其它民族的交流与联系,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与友谊。三是努力学习毕摩文化知识,从古老的毕摩文化中吸取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自尊、团结友爱、邻里和谐、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阐释。四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正确利用毕摩经中惩恶扬善、求福驱邪的精神,为人表率,引人从善、治邪归宗,牢固树立在彝族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加大毕摩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力度,进一步弘扬毕摩文化。一是深入广大彝族地区调查和收集毕摩文化资源,使流失于民间的口传毕摩经、毕摩法器得到保护。二是召集掌握毕摩知识较多、资历较深的毕摩代表召开论证会、研讨会,相对统一毕摩服饰、法器和祭祀求福形式。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加强队伍培训,使彝族毕摩后继有人,得于传承。一是进一步加大彝族毕摩的认证工作,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认证标准和考核标准,使毕摩资格有等级制度。二是对有志于毕摩文化工作的仁人志士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培训,从无序的个人拜师求学中转变为集中学习、集中培训,统一考核、统一发证的制度。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加强对外联系,扩大宣传范围。一是采取组织毕摩代表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彝族聚居地区考察学习。二是邀请彝族文化学者和外地有影响、资历深的毕摩文化工作者来讲学,交流经验。三是组织部分毕摩代表参加我市每年的“两会一节”活动,充分展示我市古老神秘的毕摩文化,以此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综合协调和服务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协会的组织机构,认真修订协会章程,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二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三是加强与广大彝族毕摩的联系,多方筹集资金,资助有困难的毕摩,同时建立协会的办公室,添置办公设备。CS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楚雄市彝族毕摩协会会长)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