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弥勒五山乡勠力抓好彝族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纪实

作者:​师有福 发布时间:2022-11-18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弥勒市五山乡位于弥勒市西南部,距市区58公里。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52个村民小组。2021年有5442户18581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7% ,是红河州彝族人口占比最高的乡镇。全乡国土面积366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150米,最低海拔1108米。平均气温17℃,年均降雨量1000毫升。这片神秘土地上,有数不完的文化瑰宝,讲不完的精彩故事。
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嘉庆抄本十二宫图

一、历史遗迹丰富

五山是地灵人杰的红土高原,历史遗迹丰富。彝族阿哲人造山通河的神话故事、金猪拖金链形成的珠江主源南盘江,在该地西面滚滚向南流淌。广西府(今泸西)至宁州(华宁)、通海、河西、新化(今玉溪)古驿道的马帮铃声,仍然在这片神秘土地上回荡;明清时期的五山赵氏镖王,被列为商道保护神,上世纪中叶还供奉在华宁县登楼山脚村民的土地庙中。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率皇亲国戚逃遁西安又折返回京的费用赞助人,创办同庆丰、天顺祥号的中国巨商,二品衔道员王炽长眠于此地。王炽姻亲、光绪年间经济特科状元,南京翰林院馆云南唯一陈列其中的袁嘉谷为其题写的墓牌坊青石阴刻“载锡之光”,苍劲有力,熠熠生辉。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左:张冲和龙大夫人的儿子、原云南省民族古籍办主任乌谷教授回五山了解民情(随凉山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冲进驻凉山的原美姑县委书记张延年孙女张绍梅提供)/右:五行木命树

“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者”,“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原全国政协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彝族人民的好儿子张冲”, 1918年,年仅17岁时被官军诬陷追捕,被迫逃躲于五山西山脚、云南第一大龙潭周围,在阿哲人王氏家中度过数月之久。后辗转加入滇黔边境张寿廷部,开始从绿林到滇军将领,从抗日名将投入到救国救民的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优秀队伍之中。至今,将军的龙大夫人仍安祥于斯地圣土。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40年代末,为了打响云南解放战争的第一枪,边纵司令朱家壁率部渡南盘江进驻五山,与张延年、刘国珍、刘荣显等人商议边纵在弥勒西部活动事宜。五山也成为弥勒最早解放的地区之一。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文化自信自强

五山更有文化自信自强的优良传统。在这百年滇越铁路穿境而过,被列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南盘江生态保护带中心区域的地方,受乾隆年间临安府毕摩会考制度的影响,300多年前传抄的彝族文献时有发现。嘉庆至光绪年间,彝汉文对应碑刻分布在十多个地方,为各民族交往交流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光绪年间由普正兴(号千总)、黄文彩(号贡员)创办彝文私塾,组织传抄的许多彝族文献,仍然在民间吟诵。光绪初年,五山人随武举范世昌入越抗法,用彝文传递信息,使法军无法破解其密码而在与滇人对战时屡遭惨败。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山在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就带头组织以爱佐与爱莎为主题的火把节活动。1984年、1993年、1996年不间断地举办火把节民族文化互动交流。2000年节日名称确定为“爱佐与爱莎歌舞艺术节”至今,与巡检司轮流举办了17届,形成各民族和谐团结的文化平台。1982年,为落实国务院“救书、救人、救学科”的指示精神,红河州民委在五山法果哨创办彝文夜校扫盲班,成为红河州两个彝文夜校之一,对扫除文盲、提高知识技能、抢救彝族古籍文献开了先河。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五山乡政府所在地街道汉彝文路标(赵春提供)

五山的传统文化是海纳百川式的开放型文化。彝族文献不仅记载了彝族历史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用“四、五、六、工、尺、乙、上、合、方”九个汉字标注音阶的阿哲唢呐音乐调、民间记账、传统药方、男人出嫁故事等特色文化,还有许多用彝文翻译的汉传道家文化。民族学文化遗产也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卫委卢荟专程来五山调研月余后,向外界推介五山特色文化。美国俄亥俄州国立大学马克博士,在五山调查民俗祭龙节生态信仰保护项目后,在该校专门设立了阿哲人传统生态保护活动的民俗文化展览室。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五山片区的爱佐与爱莎、阿哲毕摩经已列为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哲文化保护区、阿哲刺绣成为省级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箐口等村落,已经形成优秀文化传承效果显著、农业特色产业初见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新农村。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文献抢救成果丰硕

中国甲骨文和古彝文被列为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彝族文献又是解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一把金钥匙。1993年11月,“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学术研讨会”在弥勒隆重举办。会后,有关地州根据会议形成的学术认同,建设“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形成云南对外展示宣传的文化名片。其文献原件就是五山人于光绪年间传抄的《十月兽历》(彝文读音“尼贴些嫫查”)。五山民间保存的历法书原件、女氏族苏撒审玉嫫创造彝文等文献精品,被刻录在六角彝经亭内保存。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1982年创办彝文夜校以来,流传于五山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公书》《母书》已被有关专家翻译。彝族六大创世史诗之一的《爱佐与爱莎》,经出版后获第六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优秀奖。五山乡不仅提供了云南规范彝文和大型工具书《滇川黔桂·彝文字集》,还先后配合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古籍办等部门,完成了彝族文献抢救项目和彝族文献数据库建设工程。部分文献被上述单位收集保护,成为馆藏珍品。  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市民宗局、市文旅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定期开展彝族文献传承培训。仅从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2016年至今,先后培训了彝族文献传承班9个,共培训525人次。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2022年抢救培训彰显特色

五山乡承担的云南省民宗委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彝文古籍征集项目”于2021年经申报立项批准,2022年5月25日开始筹备推进。从全乡筛选6位优秀毕摩、1位画师,共7名参与本次古籍文献誊抄。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于9月底整理誊抄成书24卷,抄写了诗行体古彝文482000余字,手工绘画38幅。师有福教授对誊抄的文献提供了各卷的内容提要、传承脉络、价值意义。其具体内容涵盖天地起源、文字起源、农耕文化、天文历法、阴阳五行、测病治病、未来预测、药物配方及铜器治炼铸造、传说故事等。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2022年11月4日,部分培训班人员合影。前排右三,88岁张毕摩;前左二,市民宗局马俊国副局长。

在完成抢救誊抄24卷文献基础上,10月31日至11月4日,组织开展项目审定评估暨弥勒市阿哲片区彝文古籍培训会。培训会参加人员有五山乡毕摩110名、巡检司镇毕摩20名、彝文爱好者30余名。最大年龄88岁,累计受益人数270余人次。出席培训会的领导有东道主五山乡的相关领导,弥勒市民宗局马俊国副局长等。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用白棉纸抢救誊抄的24卷文献(赵春提供)

4日上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师有福教授围绕阿哲文献中的时空结构内容,以《祭龙经》等文献为依据,抓住畜牧时代太阳崇拜基础上产生的十月太阳历演变为农耕时代崇拜月亮的十二月太阴历的演化脉络,进行专题讲座。互动交流中,解答了阿哲人蛇日、猪日民俗活动与古滇国人蛇猪合图的民俗信仰含义。市民宗局马俊国副局长强调了彝文古籍收集、保护抢救、翻译整理对丰富各民族交流交往历史材料的重要性,对五山乡彝文古籍征集工作给予肯定,并就下一步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次彝文古籍征集项目审稿评估暨弥勒市阿哲片区彝文古籍培训会,为弥勒市彝族优秀文化发掘传承和发展拓宽了新思路,提供了传承文献内容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爱佐与爱莎艺术广场举办节日活动(赵春提供)

五、结语

文化力就是生产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魅力和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是看它能否用文化整合各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全球共识,优秀文化资源一旦实现人类共享、形成新的发展基础后,就会成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森林覆盖率达53.25%的五山,人民生活在人与自然和美相生的诗情画意中,风光旖旎、四季鸟语花香。静谧宽敞的雄虎洞,近看云卷云舒,万物灵空幻化,诗的远方就在脚下。中寨龙山原始松林,涓涓细流的山泉、芬芳扑面的绿色茂密氧吧,让人忘了归返。五山人创造传承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他们在歌舞艺术的海洋里,在激情奔放中走向富强。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李嘉福提供)

乡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责任担当实践中,抢救了优秀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探索出了适合于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径,提速了全面振兴乡村的步伐。sc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2年11月17日星期四)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作者简介:

师有福  彝族,研究员,享受省政府特贴。1959.12月生于弥勒市巡检司镇核桃寨。曾任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优秀社科成果评审专家库成员,被选为建水县第六、七、八届党代表、红河州第五届党代表、红河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云南民族学院干训班、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全国第十五期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云南省委党校少数民族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

1977年恢复高考入云南民族学院,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致力于彝学研究。主编《红河彝族辞典》96万字,2004年获云南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收集整理出版创世史诗《爱佐与爱莎》18000多行,2012年3月获第七届云南文艺创作基金奖,5月又获云南省第六届文化精品工程优秀奖。出版国家级社科课题08XMZ042《滇越跨境民族和谐文化关系研究》,2018年获国家民委第四届民族研究优秀学术成果奖。

参与完成《中国彝族通史》《中国彝族大百科全书》《滇川黔桂彝文字集》《红河民族文化丛书》《话说红河丛书》《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丛书》《红河州美丽家园建设丛书》等。主编《红河彝学文丛》《红河州彝族志丛书》。任《彝族毕摩经典译注》《中华彝学文库》丛书副主编。2006年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2018年评为红河州七种标兵之一的“专业规范化标兵”。

现承担红河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学科研究组织任务,聘请为云南地方文献数据库顾问、红河州彝族文献数据库牵头人。个人情况录入《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名人录》《中国易学研究辞典》《红河人》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