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语言文字与古籍

简谈彝族创世史诗《查姆》

作者:李绍峰 发布时间:2022-06-16 原出处:莱国索 点赞+(

本文系作者参加南部方言彝文研习班时,对彝族创世史诗《查姆》所做的分享发言。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shishid.jpg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学、书籍中的观念,不是独立的民族文化,不仅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还与中华千年传统文化遥相呼应,既有独特性,又有一致性,对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纵观中国南部彝族的创世史诗《查姆》一书,该史诗记录了最初古夷先民对宇宙的认识,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用神话的方式记录了人类历史和思维观念的变迁,这不仅是彝族先民的认知,更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体现,虽具神话性,但对人类社会对于世界万物起源的认识和看法具有研究性。根据彝族创世史诗《查姆》记载:“远古的时候,没有天,没有地,没有山河红绿,没有日月星辰,没有万物生灵,昼夜混浊一片”。是(俄龙倮也嫫)龙神来造天地,她用了三千年造地,用了四千年造天,昼夜不停息,用了七千年造天地。根据《查姆》之《天地形成篇》所述,龙生于天地之间,化于天地之间,是龙创造了天地万物,天地的变化是龙的灵性之所成,变化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龙的两只眼睛变成了天上的太阳和月亮,牙齿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口里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雨,头发变成了花草树木,胡须变成了庄稼,心肝肺腑变成了金银铜铁,肠子变成了河流,肚子变成了大海。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万物生长的大自然,喂养了飞禽走兽,孕育了花草树木,大自然包容了众生,大千世界进入了和谐有序的生长,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时出现了第一代人类,是独眼睛的人,也叫“独眼人”。独眼睛这一代人,那时猴子和人分不清,猴子生儿子,也是独眼睛,独眼睛这代人,用石头敲击坚果,溅起了火星,便学会了用火,也学会了种庄稼。但是独眼人心不好,播种收割他不管,庄稼杂草遍地生,不分男和女,不分长幼尊卑,儿子不养爹妈,爹妈不管儿孙,饿了相互撕吃,怪事天天有,灾难连连生。天神当机立断,便制造了一场干旱,除了留下一个学会劳作的人之外,把独眼睛这代人都晒死了。将会劳作的这个人与神相配,生下了一个口袋,把口袋剪成三节,口袋里跳出一群小蚂蚱,蚂蚱跳三跳,变成一百二十个胖娃娃,这些娃娃有两只眼睛,但两只眼朝上生,这一代人叫“竖眼人”。他们种桑织麻,种谷粮,捞鱼虾,但是各吃各的饭,各烧各的火,一不管亲友,二不管爹妈,世上看不见善良和纯朴,于是天神又降了一场洪水,只留下一个好心人“阿普笃慕”,阿普笃慕便是所有彝族人公认的先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中都有以史前大洪水为背景的神话传说,对大洪水的描述都大致相同。同时在彝族创世史诗《査姆》记载:“洪水滔天,葫芦救祖,劫后余生,历经磨难,娶妻三仙,生养六子,分支六祖,开疆拓土”。真实的历史约公元前七世纪,正值春秋周朝晚期,彝族首领阿普笃慕在云南昭通巧家县洛尼山主持祭祀,由他的六个儿子分别率领六路彝族支系向不同的方向迁徙,分别进入贵州、四川、广西等地,这便是彝族历史上的“六祖分支”。如此地油然而来,彝族创世史诗《查姆》是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智慧的彝族先民对天地阴阳统一体中的精神体现,也揭示了彝族社会中最精妙的爱之道、变化之道。彝族创世史诗《查姆》记录更是中华文明的传说。前人对《查姆》的研究多与其他彝族书籍相结合,论证彝族的历史、社会生活和信仰伦理等,但由于时间悠久,古籍保存的不严谨,现有的《查姆》资料不完整,有待我辈去收集、翻译、整理,呈《查姆》之文化壮举。我们现将保存于彝族毕摩手中的手抄本《查姆》原文,与相关资料相结合进行求证的方法为切入点,将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大麦地镇、安龙堡乡、以及红河州流传的《查姆》作为解读对象、借鉴传统文化和哲学等相关理论,研究翻译上古天书《查姆》。我们学员在不断的研究学习,对《查姆》认知翻译还有许多不足,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创世史诗《查姆》为南部音部译,意义纵横综观为:古代彝族最初认识自然、认识宇宙的叙述。说得准确一点那就是,彝族传说中万事万物的起源。《查姆》中彝族把叙述天地间一件事物的起源叫一个“查”,《查姆》共有一百二十多个“查”,目前已翻译出来的大概有40多个“查”。“查姆”一词另外一个解释为“查”为人,“姆”为做,故为最初做事的道理,哲理。姆在彝族里也称“大”,“特大”之意。所以每个查都有它特殊的内行和意义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查姆》,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上部《吾查》,即为先天,本文称为“吾查经”,它内容有天地起源、万物起源、人类起源、疾病由来等等,以及对事物的解说;下部《卖查》,即为后天,本文称为“卖查经”,它内容有历法、医药、术理、道德理规、祭祀等等,后天“卖查”只能由师徒传承,很多法术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更多的文字记录,不同祭祀场景设不同的祭台,献祭上香的数量、祭品种类、祭杯数量都不同。另外,“经”又分为“阴经”和“阳经”两部分,在祭祀仪式里分别由毕摩分公母诵唱。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开始,临安府(今天的建水县)“学政考棚”集中有来自临安府、元江府、开化府(现在的文山地区)、普洱府(原来的思茅地区)四府的学子为一片,考秀才并举行科举预备考试,当时的朝廷为了维护地方次序,临安府定期举行彝族毕摩会考,在中国创下了官方支持彝族毕摩文化的先例,考试合格者由朝廷颁发证书和法器,在经书上盖上满汉文四方府印。临安、元江、开化、普洱四府共一调,四府的学子如期汇集建水,千万学子将当官入仕作为毕生梦想,一直持续到清道光年间,为南部方言区彝文彝语的统一做出了最大贡献,其影响深远至今。彝族创世史诗《查姆》一书,是凝聚了几代彝族毕摩集体智慧的结晶,经书内容有六大方面学科,它反映古代彝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称为彝族的百科全书: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天文历算,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据专家考证,古夷先民在8000年之前就确定了太阳位置,准确的算出地球绕太阳一圈为360天,另加5日“过年日”,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为366天,用十二地支来纪日纪时,并且还用在地理位置标注,时间上以十二属相轮流值日,轮回三次形成一个月,即月亮绕地球一圈为36天,这也是最初夏历的由来。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医药,当人们生了病,地上就有治病的草,因人体有五脏,故常用五脏与五季相对应来说明人体五脏的季节变化及人体对环境的影响。彝族的《齐苏书》,该书载有八十多种病症,二百七十多味药,二百八十多个方剂。病种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疑难杂症等。成书在明朝嘉靖年间,比李时珍本草纲目早12年。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道德理规,彝族《理朵书》堪称为彝族社会教育史上的奇迹,内容涵盖了仁义道德、读书习礼、忠君守法、尊老爱幼等丰富的教育及哲学思想。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毕摩祭祀,代表有《指路经》,彝族灵魂观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 ,灵魂将化为另一种形态,继续生存并与阳世之人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毕摩将劝导三魂有不同的归向。生活中常用的祭经有婚丧嫁娶、献牲、驱邪、攘邪、送星神、送大神、讨名、祭龙、祭土、寻药、献药、祭粮魂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和仪式。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风水术数,代表有《密索书》,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里,同时会有一些不好的邪祟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以数理八干四维、十二地支三合、六合、冲、克、破、穿、绝、杀,以及二十八星宿、十二建除的运用,针对不同的时辰,推算数理流年的顺势及逆运,趋吉避凶,化解煞气。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文学艺术,可分为口传和书面两类。内容以民间文学、古老神话、传说故事、民歌(阿塞)、(阿哩)和谜语。其中,民歌“阿塞”和“阿哩”是彝族民间文学中最具特色的口头诗歌文学,几乎包括了彝族民间文学中可以诵唱经书的全部。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代代毕摩的逝去,查姆古经散落在哀牢山不同的角落里 ,《查姆》古经翻译仍在继续……直到今天没有人能够完全解读出查姆古经的全部内容,当我们接过父辈法器的那时起,我们都深知这是一条无尽头的路,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在坚持呢!那是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是彝人的信仰与灵魂在召唤,一代代彝族毕摩将会朝祖先召唤的方向走下去。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文化的复兴任重道远,对于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我们要拥护党的领导,做到民族团结。h8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所属专题:

楚雄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