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来自天上——再探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的宇宙演化学说和对
笔者以“祖先来自天上”为题写了几篇对彝族文化的新视角解读文章。受到较好的反响,当然也有许多质疑。本文先对彝学关爱者们提出的疑问,就个人的认识作肤浅的答疑后再谈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的宇宙演化学说。...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3-10-17 05:10:28
彝族四大史诗中的“五色文化”
彝族四大史诗是指:《勒俄特依》、《梅葛》、《查姆》、《阿细的先基》,这四部史诗中都有很多关于彝族“五色文化”的描写。彝族“五色文化”中的“五色”指的是:红、黄、黑、白、青(绿),它体现了彝族先民对天、地、人和万物的认识,是彝族先民的宇宙观,寓意深刻。...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8-03 05:16:07
彝族史诗“支嘎阿鲁”中次要人物的箭垛效应研究
胡适先生在研究"箭垛式人物"时,指出传说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迁,从而使"李宸妃""三侠""五鼠"等次要人物喧宾夺主,成为"李宸妃的传说"与"五鼠闹东京的神话"中的主要人物,并在传说中发生了人物形象的堆积效应。彝族史诗"支嘎阿鲁"中,也出现了三种次要人物的不同的堆积效应,并分别在不同层面反衬着阿鲁的核心人物形象,这与...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7-27 05:53:55
解释人类学视角下的LF村彝族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是人类活动和思考的产物,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文学形式在民间被广为传播。神话作为人类“儿童状态时的记忆”,是在经验基础上对本民族信仰习俗的记录,其中包含着对万物起源发展或真或假的认识以及或模糊或清晰的集体记忆。作为构成民族历史的素材,对后代子孙生产、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意义。LF村彝家人现今的祭祀...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6-25 05:34:30
彝族史诗《支格阿鲁》整合之研究
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流传于云、贵、川广大彝族地区,在这部史诗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方面,学界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未对这部史诗的各地区版本进行整合。阐述了整合这部彝族英雄史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整合这部史诗应做到保持原貌、各地彝人基本认同和提升史诗质量三点,并采取一些科学而符合史诗文学特征的方法...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6-22 05:54:33
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正能量文化精神研究
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蕴含着正能量的文化精神内容,一是"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而又"关爱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二是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方面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历史观、战争观、人生观以及较为正确的"真、善、美"观念;三是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中传递和讴歌了的忠贞纯洁的爱情、团结互助的友情、温暖感人的亲情、和...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7-30 05:03:36
彝汉文化的交融与认同 ——以彝族史诗《梅葛祭:丧老人祭》中房屋
彝族的毕摩经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儒释道合一的特征,在彝族史诗《梅葛祭:丧老人祭》房屋起源的神话传说中,房屋的第一次建造是由龙女(神力)完成的,龙女建房的故事开头部分是田螺姑娘类型故事,后半部分讲的是丈夫忘恩负义而导致了房屋的失去。第二次建房是彝族神奇人物和汉族文化英雄合作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1-22 05:50:41
标签:彝汉 文化交融 认同 彝族史诗 《梅葛祭:丧老人祭》
简论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龙》的审美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滋润着各个民族,从而独具特色。总体上来看,民族文学在人类历史上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积累了足以使本民族和全人类引以为自豪的艺术经验和审美取向。...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1-08 04:33:21
论早期彝族史诗之美学价值和现实社会功用——以早期楚雄彝族史诗
早期彝族先民为华夏大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其中尤以彝族史诗为人所称道。早期彝族史诗反映的是彝族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朴素认知,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探寻彝族史诗中的美感现象和自然美、社会美等层面的美学价值,挖掘其中潜在着的美学规律,对于我们丰富、指导现代人的审美活动,挖掘、保护和发展彝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11-02 21:35:45
“五个在场”模式下彝族史诗翻译研究 ——以《勒俄特依》跨国合
以马克•本德尔和阿库乌雾合译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2019)为例,探讨其选译背景、选译标准、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出版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翻译伦理观。指出选取原汁原味的一手源文献,可尽量避免经过二语转换人为“格式化”的影响;“五个在场”的田野考察译前准备模式可使译者以研究者的身份近距离观察、体验和参与彝族叙事史...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10-25 05:49:41
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的十年翻译旅程——马克・本德尔与阿库乌
主要流传于四川凉山的诺苏彝族活态口传史诗《勒俄特依》是彝族四大创世史诗之一。马克・本德尔教授与阿库乌雾(中文名罗庆春)教授历时十年,共同完成了这部史诗的汉语及英语翻译,并且英文版将于2019年初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出版。该史诗翻译基于双方前期丰富的合作经验和田野调查研究成果,从民间搜集开始,采取史诗传承人亲自参与...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10-08 12:04:05
巴莫曲布嫫: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初探
随着彝族文学搜集整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地彝区不仅发掘出了大量的彝族创世史诗、迁徙史诗文本,而且也发掘出了象《铜鼓王》这样令人振奋不已的英雄史诗。新近出版的这部作品,雄辩地证明了我国西南民族不仅仅只是创世史诗发达,同时也有着成熟的英雄史诗。...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9-21 05:39:30
简论彝族史诗始祖意象符号叙事特征 ——以《查姆》为中心
起源叙事在南方民族的神话史诗中是一种基本的叙事方式,在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叙事中,叙事结构大同小异,彝族史诗的叙事在其中是较有代表性的,也可以说是较为成熟的。在彝族史诗意象符号叙事的方式上,彝族史诗是围绕彝族文化中的祖先崇拜为核心的树枝型叙事方式。《查姆》叙事中的两个始祖意象分别是代表生命之源的水(神)(女性始祖...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6-27 05:13:23
神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作用——以彝族史诗中的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多民族神话、史诗的交流、互鉴。中华史诗艺术传统的发生、发展,在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华史诗艺术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史诗艺术之林中的一座丰碑。中国史诗艺术研究界拥有足够的本土资源,应该形成跨族际比较诗学研究的自觉意识,推动中华史诗艺术研究的深入发...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7-15 05:34:47
彝族创世史诗《查姆》 和《吾查们查》
在让人目不暇接的经书中,享誉海内外的彝族创世史诗、被称为彝族“根谱”的《查姆》引起记者的巨大兴趣。之前,记者曾经读过玉溪于上个世纪末出版的《吾查们查》,知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查姆》史诗以彝文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的底土、新资、妥甸;红河州的石屏、建水、元阳和玉溪市的新平、峨山等地的彝族...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06-25 05:09:19
简谈彝族创世史诗《查姆》
彝族创世史诗《查姆》为南部音部译,意义纵横综观为:古代彝族最初认识自然、认识宇宙的叙述。说得准确一点那就是,彝族传说中万事万物的起源。《查姆》中彝族把叙述天地间一件事物的起源叫一个“查”,《查姆》共有一百二十多个“查”,目前已翻译出来的大概有40多个“查”。“查姆”一词另外一个解释为“查”为人,“姆”为做,故为最初...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22-06-16 22:23:26
万物一体:彝族史诗“梅葛”演述传统蕴含的生态智慧
彝族支系罗罗颇、里颇中至今依然活态传承的史诗“梅葛”,是社区共享的宗教经典和传统知识的百科全书,蕴含万物一体的深层生态智慧:宇宙作为一个生态共同体,其成员包括人类与非人类,各成员均有内在的价值、意志力和情感。在生态共同体中,万物共同创世、同源共生、共享资源、共同栖息、共同繁衍、共同衰亡。万物一体观念滋养出谦逊、...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5-24 05:19:53
简谈彝族史诗始祖意象符号叙事特征——以《查姆》为中心
起源叙事是彝族史诗叙事的主要方式,始祖意象符号叙事是其叙事的主要特征。水为生命之源的女性始祖意象符号和男性始祖意象符号的交融互渗在史诗叙事中起到了结构史诗的作用,彝族史诗的叙事思维是围绕彝族文化中的祖先崇拜为核心的树枝型叙事方式。...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5-07 05:52:14
彝族史诗《梅葛》《查姆》中人类起源与灾难神话研究
人类起源与洪水灾难人类再生的神话故事是一个世界性的母题,许多民族都有此类神话传说,且因大多数都保存在民族的宗教经典中而成为宗教或道德教化的神圣话语。彝族也有人类起源与洪水灾难人类再生的神话故事,其母题与其它民族的大同小异,成为彝族宗教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宗教或道德权威对人们进行宗教及道德教化或惩罚的神圣权威...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5-06 05:33:32
史诗的文本分析——以彝族史诗《梅葛》为视点
以各种方法记录下来的史诗文本的类型各有其特点与作用。通过研究彝族史诗《梅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本的异同及文本回流的影响,比较口头流传的史诗与以书面文本流传的文本化史诗的功能的异同,进而指出在史诗展演与流传的口头程式中,是内在文法,而非书面文本的规范性在起决定作用;考察各时期各类型的史诗文本应与其当下的...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5-11 05:16:55
双柏毕摩罗有先:彝族创世史诗《查姆》传承人
罗有先,男,彝族,初中毕业,1968年5月3日生于双柏县大麦地镇普龙村委会很本楷村毕摩世家,爷爷、父辈均是当地有名的毕摩,15岁开始和家人学习毕摩活动技艺,学习彝文,1988年起,拜下双柏县大麦地镇下莫且法村《查姆》国家级传承人方贵生为师,开始深入研习彝文。因为从小就对彝文古籍比较感兴趣,在大毕摩方贵生的指导下,掌握了绝大多彝文典籍。...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2-04-27 05:55:26
陈永香: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梅葛》《查姆》为中心
对彝族创世史诗研究,目前学术界高水平研究成果还不多,本书采用深度田野调查与细致的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从彝族史诗研究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拓荒意义。同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和民间长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
分类: 文献 点击: 日期: 2022-02-20 11:30:16
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超现实主义画面语境探究
《阿细的先基》作为彝族阿细民众日常生活艺术化和艺术化生活结合的活态精神产物,它自然流淌于广大民众口耳之间代代相传,成为民众自身固有的一种艺术化生活叙事。本文通过列举史诗中的叙述故事,指出史诗有着自己鲜明的超现实主义语境的叙事个性和美学特征,隐含着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彝族固有的根骨溯源的神圣文学叙事传统,浓...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1-24 05:51:41
视觉文本与史诗口头文本的互文性——以彝族毕颇身体装饰及祖师坛
《教路·分家》是彝族罗罗颇社区歌手毕颇在丧葬仪式中活形态演述的一部濒危的口头史诗。史诗的演述形式以口头文本为主体,同时涉及歌手的身体装饰、歌手供奉的祖师坛神像等作为视觉文本的物质文化。毕颇的身体装饰及祖师坛神像与史诗口头文本之间,存在结构化的互文性关联。史诗演述传统中的物质文化,对口头文本具有极强的依赖性...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1-08 05:58:46
杨杰宏:纳西族与彝族的创世神话比较研究
纳西族与彝族的文化共性深刻影响了各自的叙事传统,这在两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中的内容、情节、主题、典型形象、演述方式及文本特征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东巴文属于不成熟文字,纳西族东巴神话文本的变异成份要高于彝族神话文本;在仪式演述中,东巴神话与音乐、舞蹈、绘画等多元艺术的融合程度比彝族神话相对要高;彝族创世神话的...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1-02 05:42:29
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研究中的
在走过百年历程的彝学研究中2,彝族史诗的调查、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起步较晚,研究的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这大抵上也反映了中国南方史诗的研究从萌蘖、兴起到发展也是上个世纪后50年间才逐步形成的一种学术格局。而这种“行道迟迟”的局面,一则与整个东西方学界关于“史诗”的概念和界定有直接的关联,二则也潜在地驱动了我国于2...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07-18 05:05:19
史诗《梅葛》的文化内涵试析
史诗《梅葛》反映了彝族先民的世界观和对事物的丰富想象,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变化过程。同时,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恋爱、婚姻、丧事、怀亲等文化内涵。这凝聚彝族个人和社区团结起来,建构成一种社会传统文化系统,并折射出彝族古朴的原始世界观、人生观、婚姻观等。《梅葛》是彝族人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世界的诗意书写和情感表...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04-07 05:18:41
高洪春:试析白彝史诗《莫棉巴》的历史文化价值
《莫棉巴》是关于彝族白彝支系的史诗,在地方彝族历史文明发源、彝族起源土著说证据、万物起源(创世)、人类起源和发展、地方彝族历史文化的起源与形成等几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03-02 18:20:14
简论彝族神话在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图像景观叙事
彝族神话系统的保存于彝族的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中,在彝族地区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中,彝族史诗和神话元素被大量借用,成为景点的名称或构成景点的图像景观。在彝族地区旅游景观建设中出现得比较多的彝族神话图像景观叙事是彝族创世神话中具有图腾特性的虎、鹰、葫芦和人文始祖阿普笃慕和他的六个儿子及神话英雄支格阿鲁等。原始崇...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01-13 05:55:24
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全文:十三、十四
彝人先祖武吾格子四处寻找住地,撒姑克碾“开始,找遍各处,迁徙了三十三个地方,最后来到兹兹蒲武(凉山彝族共认的祖地),这里”屋后有山能放羊,屋前有坝能栽秧,坝上有坪能跑马,沼泽地带能放猪,寨内有青年玩耍处,院内有妇女闲谈处,门前还有待客处“,是一个理想的居地,就此定居下来:”七代宝剑在此晃,八代骏马在此骑,九代德古(头人)在此出,祖先根业在此...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20-12-20 05:03:05
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全文:七、八、九
远古的人们生子不见父,雪源之子施纳,下传七代,代代生子不见父;第八代石尔俄特带了九个随从,拿了九束银匙子、九束金匙子,驮了九驮银粉末、九驮金粉末,狐狸赶银驮,兔子赶金驮,四处寻找父亲都没找到。最后来到约木接列地方,遇到美丽聪明的施色姑娘。施色姑娘让他猜一连串谜语,如能猜中便告诉他怎样才能找到父亲。石尔俄特怎么也解不开谜底...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20-12-18 05:52:19
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全文:四、五、六
大地有了万物,但还没有人类,诸神便又开始造人。天庭的祖灵牌掉在恩杰杰列山上,变成烈火燃烧了九天九夜,烟柱与火光变来变去,变出一对矮小难看的小哑物,不能变成人;诸神又派一对银男和金女来到大地变幻成人,结果变来变去变出松身愚蠢人,第一代只有两尺高,第二代有松树一般高,第三代象柏树那么高,第四代象山峰一样高,第五代却有齐天那般高,行...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20-12-17 05:46:35
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全文:十、十一、十二
后来,居木武吾上天庭去给生病后回娘家的妻子兹俄尼拖驱鬼,回来时天上的三位仙女伙氏、洪氏、平影氏悄悄跟着他来到人间,成了武吾的妻妾,各生有二子,后来成为彝族的“六祖”。...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20-12-19 05:58:22
吉差小明 朱崇先:试析彝族史诗中人类起源神话母题
彝族拥有丰富多彩的关于人类起源神话,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母题是民间文学内容篇章结构中最小的故事情节或最小的叙事单位。彝族史诗《查姆》、《勒俄特依》、《梅葛》、《阿细的先基》等中充分记载关于人类起源的各种神话阐释。以宋长宏、傅光宇等的人类起源分类为基础,进而对彝族史诗中关于人类起源进行分类概述。再从母题...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12-03 05:18:54
王俊:彝族史诗《支嘎阿鲁王》的人类学阐释
基于格尔兹“意义”的相关逻辑,秉承人类学的“阐释”本质,对彝族史诗《支嘎阿鲁王》作一种更加宽泛的略带哲学思辨的文化探讨。其中涉及“阐释”的人类学前提,《支嘎阿鲁王》的神话片段和逻辑,以及《支嘎阿鲁王》二元文化隐喻等内容。...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11-19 05:45:36
肖远平:彝族“支嘎阿鲁”史诗母题探析
“支嘎阿鲁”史诗,有着其他英雄史诗所具有的英雄奇特诞生母题、与恶魔争斗和征服母题、英雄的神奇婚姻母题、英雄救母母题等等,并有自己的独特性,体现着南方英雄史诗的文化英雄特征。这些母题充分说明了“支嘎阿鲁”史诗的英雄史诗特性,也反映了彝族民间文学与世界英雄史诗的可交流性。对跨省传承的“支嘎阿鲁”史诗母题进行...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11-04 05:50:51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凉山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研究
《勒俄特依》是凉山彝族流传广泛的一部创世史诗。其中对天地万物的形成、人类的产生,彝族先民迁徙,以及其内部各支系之间的纷争都有着形象生动的描述。《勒俄特依》作为民间智慧的结晶,它反映着凉山彝族人的地理认知、体现着独特的自然意象,并且受地理变迁的影响,其内容和风格也有着明显的变化。本文拟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对以上问...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10-29 05:33:41
李世武:彝族洪水史诗《慕颇密约》论析
史诗是一种记忆历史的特殊文本。《慕颇密约》是一部经毕摩不断创编而成的洪水史诗。毕摩以现实生活经验、神魔小说《西游记》及外来文化中的历史知识为素材,建构族群历史记忆,并阐发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9-27 07:06:38
彝族史诗《阿黑西尼摩》中所蕴含的民俗信息
彝族创世史诗《阿黑西尼摩》(又名《万物的起源》)是流传于滇南哀牢山下段彝族地区的一部彝文古籍,为今存彝文典籍中罕见的一部巨著。在认识彝族文学、探讨古代哲学思想、考察古代社会形态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分类: 文献 点击: 日期: 2020-09-19 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