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双柏毕摩罗有先:彝族创世史诗《查姆》传承人

作者:苏迎华 郎晓玲 发布时间:2022-04-27 原出处:​楚雄州文化旅游局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w4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6月13日,楚雄州双柏县彝族毕摩罗有先《查姆》绘画展在双柏县文化馆三楼书画摄影展厅开展,本次《查姆》绘画展是罗有先毕摩根据他对《查姆》的理解,怀着敬畏、敬守与尊崇的心,对书中所描述的场景进行以图画的形式表现《查姆》,本次展出罗有先毕摩绘制的图画22幅。此次展览,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唤起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查姆》的重视,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
w4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罗有先毕摩在颂经祈福

彝族民间文学《查姆》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创世史诗。在彝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关于起源,形成于哪个年代难于考证,是唯一一部用古彝文记载的反映史前社会的古典史诗,是一部古朴凝重的彝族古代社会演变发展的历史画卷,主要流传于楚雄州双柏县安龙堡乡、大麦地镇及周边彝族聚居地区。w4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罗有先毕摩在大麦地中心校教授彝文并与学生合影

双柏地处滇中腹地,是红河源头的重要生态屏障,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彝族“三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全县国土面积4045平方公里,辖5镇3乡,84个村(居)委会、1543个村民小组、1845个自然村。县内无一平方公里的平坝,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9.7%。境内最高海拔2946米,最低海拔556米,相对高差2390米,立体气候明显。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苗、哈尼等18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3%。高达84%的森林覆盖率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为双柏赢得了“滇中绿海明珠”和“中国彝族虎文化故乡”的美誉。彝族始祖在双柏境内繁衍生息,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丰厚。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叙事长诗《赛玻嫫》享誉海内外,被称为彝族“根谱”;彝族民间说唱《阿佐分家》被称为彝剧“始祖”;彝文医药书《齐苏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彝族传统舞蹈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被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文化艺术之乡”,传统舞蹈“ 彝族老虎笙”和民间文学彝族创世史诗《查姆》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乡,查姆文化的故地。w4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罗有先毕摩在教授弟子学习彝文

罗有先,男,彝族,初中毕业,1968年5月3日生于双柏县大麦地镇普龙村委会很本楷村毕摩世家,爷爷、父辈均是当地有名的毕摩,15岁开始和家人学习毕摩活动技艺,学习彝文,1988年起,拜下双柏县大麦地镇下莫且法村《查姆》国家级传承人方贵生为师,开始深入研习彝文。因为从小就对彝文古籍比较感兴趣,在大毕摩方贵生的指导下,掌握了绝大多彝文典籍。在老师的要求教导下,他又继续跟老毕摩学习主持彝族丧葬仪式的程序和丧葬经书,熟记了《查姆》中大量史诗传说,由于学习勤奋在1989年就开始做奔丧者家的主事毕摩了。w4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罗有先毕摩在位参观绘画展的观众讲解

彝族也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归纳起来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3大类。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三观,即三界观(天界、地界、地下界)、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w4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参观画展的观众嘉宾与罗有先毕摩合影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意为“有知识的长者”。“毕摩”就是指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人,学界大多称他们为祭司。彝族民众从古至今都认为毕摩是“智者”,是知识很丰富的人,他们识古彝文,掌握和通晓彝文典籍,通过念诵经文等形式和神、鬼沟通,充当人们与鬼神之间、祖先之间的矛盾调和者,并通过象征性极强的祭祀、巫术等行为方式处理人与鬼怪神灵的关系,以求得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说,毕摩既是彝族民间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代表人物。毕摩的主要职能:主持祭祀、除灾祛祸、治病疗疾、主持盟誓、传播知识。w4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罗有先毕摩在创作《查姆》绘画一

“查姆”是彝语译音,意为万物的起源,彝族人民把叙述天间一件事物的起源叫一个“查”,据说,“查姆”共有120多“查”,是彝族古代最重要的书面文学遗存,以古彝文记载于“彝书”和“贝玛经”中。它记述了开天辟地后,洪水淹天前,彝族祖先经历的独眼睛“拉爹”时代,直眼睛“拉拖”时代和横眼睛“拉文”时代。与此同时,对彝族祖先的生产劳动过程、各种自然现象和物种的起源,做了朴实的交代和解释。在彝族没有文字之前,人们用口头相传,它是彝族人民唱天地、日月、人类、种子、风雨、树木……等万事万物起源的长篇史诗,祖先创造了文字之后,通晓彝文的毕摩把流传在民间的这些作品用彝文记录成了书面文学。“查姆”相传共有120多“查”,是彝族古代最重要的书面文学遗存,以古彝文记载于“彝书”和“毕摩经”中。w4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罗有先毕摩在创作《查姆》绘画二

罗有先从2000年开始常年坚持为乡镇上的居民服务、进校园开展彝族文字教授工作,帮助和周济相邻相亲,深受村民喜欢,自己还编写彝文书籍,为传承毕摩文化留下宝贵的财富。通过不断的学习,罗有先毕摩全面的掌握了彝族的民间传统习俗、节日庆典、祭祀礼仪等知识,精习了古彝文字,对彝族本支系的历史文化,创世史诗、叙事史诗、故事传说、择日、配婚、历法等知识进行了全面掌握。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考核,2008年,罗有先取得了民族宗教部门颁发的彝族毕摩证书,在2015年4月被命名为双柏县县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w4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所属专题:

楚雄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