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彝族撒梅刺绣非遗传承人——张从仙

作者:都市时报 发布时间:2023-08-19 原出处:昆明经开女声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张从仙,女,彝族,1968年5月2日出生于昆明市经开区阿拉街道普照社区普照小村,自幼受母亲和祖辈的艺术熏陶,偏爱刺绣手工制作技艺,其祖母张氏、母亲张美凤都是村里颇有名气的刺绣艺人,张美凤更是当地彝族撒梅刺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mei-5.jpg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彝族支系撒梅人是昆明最古老的原住民族,经过发展和积淀,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其中,撒梅妇女刺绣尤为突出,一针一线无不体现着撒梅人的古老智慧。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mei-7.jpg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撒梅妇女刺绣,繁中有简,特色鲜明,撒梅人日常穿戴的鸡冠帽、小瓢帽、兔耳帽、勾勾鞋、连连鞋、皮腊踏、系腰、围腰、背被等生活服饰用品,都用刺绣工艺装点得生动丰盈,绚丽夺目,给人以明亮脱俗的美感。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mei8.jpg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从仙生长在刺绣之家,从记事起就对母亲张美凤以及祖母张氏制作撒梅服饰、刺绣、剪纸样等技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爱好。对刺绣工艺耳熏目染的张从仙,12岁向母亲正式拜师学艺,至今已有40年。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张从仙很快掌握了彝族撒梅刺绣的风格和技法,其作品形式多样,不仅具有实用生活价值与艺术观赏价值,同时也是精巧的工艺美术品,成为了当地公认的刺绣能手。撒梅刺绣通过世代家族口传身教的方式,得以完整地传承至今。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mei9.jpg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撤梅刺绣颜色搭配讲究“鮮亮”。在绣片底布颜色的选择上,随着时代发展,已经从单一的黑色,又增加了绿色、橙色、水红色、金红色等主色调,再配以棕、黄、粉、蓝等颜色做点缀。主要的刺绣针法有平绣、挑边绣、扯疙磨、锁边绣等。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mei11.jpg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平绣一般使用5号针,多用于繁复的图案刺绣工艺,以牡丹花为例,其图案以中心为对称轴,先确定刺绣的中心,从内花瓣边最上方下第一针,由里到外,由上至下,顺序平绣,讲究花瓣两边对称,针脚细密均匀,线头左右两侧需平齐,呈圆形的花瓣饱满灵动富有视觉立体感。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mei12.jpg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挑边绣是诸多针法里最常用的一种刺绣手法,选用尖细、小巧的3号针和4号针,使用金线、丝线挑花做装饰,在鞋帽、系腰、背被都要用到。挑边绣根据金线数量分可为三针花,五针花、九针花。以五针花为例,丝线间隔五针之后,从金线背后挑过,按照“一、二、三”“三、二、一”的顺序针法,金线、丝线相间交替织线,以此形成一朵五针花。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mei14.jpg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扯疙瘩,形如渔网,常用于装饰鸡冠帽边缘。通常有三个、五个、七个为基数的疙瘩,先五个平针,之后,以两个疙瘩进行走针,丝线从每个针眼穿过,拉紧,形成四方形的小疙瘩,讲究针眼齐整、细密、均匀。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mei15.jpg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锁边绣多用于小瓢帽、鞋子的锁边。以小瓢帽为例,沿着帽子边边缝下第一针,之后,采用两个长针一个短针交替刺绣的技法,主要起到装饰作用。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从仙对撒梅刺绣针法可谓是信手拈来、运用娴熟。她的刺绣作品讲究色彩层次少而精,偏重图案用色的韵味,追求严谨对称,丰满华丽,有着独特的风格,尤其擅长绣牡丹花、扭扭花、四瓣花、小鸟、石榴、歪桃、佛手、童子坐莲等花色。出自张从仙的刺绣制作,工序过程复杂精细,一双鞋子三四个月才能绣完,一幅系腰则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mei16.jpg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过不断积累、提升,张从仙制作的绣品至今已有500多件,参与彝族撒梅刺绣、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达10余次,先后在昆明经开区文化馆展厅、阿拉街道文化站展示厅、普照社区刺绣培训基地展示厅、“舌尖上的撒梅”文化节、撒梅文化传袭馆展出。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mei17.jpg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坚持并传承一份技艺,张从仙不仅先后培养了张瑞、李丽香、陈惠辉、张芮嘉4名徒弟,同时,积极投身公益,2017年起参与普照社区撒梅传统技艺传承基地开展的培训和学习,担任老师教学撒梅传统绣法。自2018年9月起至今,坚持在经开五小“第二课堂”撒梅刺绣班担任老师,教授小学生彝族撒梅刺绣基本技法。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从仙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撒梅刺绣能够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传下去、走出去!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美普照,锦绣撒梅。Vc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原载:都市时报;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昆明经开女声。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