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各界精英

大山之子――吉狄马加

作者:张永昌 发布时间:2002-11-18 原出处:《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0610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走近吉狄马加,你便看到一位大山之子的心。OL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秋天,收获和播种都在同一个季节里忙碌。马加为了工作和事业忙碌,要找半个小时的闲空也难。他说:“刚刚离开了繁忙的码头,又来到一个陌生的车站,一生中我们就这样追寻着时间,或许是因为旅途被无数次的重复,其实人类从来就没有一个所谓的终点……”这是一个彝族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概念。当你看到厚道而又透着诗人灵气的他,你就会想起巴山蜀水人才辈出的天府之资。OL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出生在凉山州,成长在彝族村。他的故乡,南截金沙江,北抵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的三江五岳。既有金沙、大渡、雅砻之江水的养育,又有泸山、螺髻山塑造的性格,龙马湖的俊逸,邛海的深沉,开掘了他的智慧和灵气,使他成为一位名气远扬的诗人。OL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历史沉淀了人类进化的坎坷,一个由奴隶制社会一步跨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后踏着20世纪的长桥进入21世纪——这就是马加和他的民族经历的跨越和激动。OL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加的生活道路如同他的民族一样,也经历了几个大的跨越:198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带着一个青年学子火样的创作热情走进了凉山州文联,不久被选为文联副主席兼《凉山文学》主编。当时四川有人说,有一颗诗坛新星从凉山的山坳里升起。是的,吉狄马加的诗以其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意韵、深邃的思想与敏锐的观察所构筑的审美高度,赢得了读者与评论界的赞赏,使他在中国当代诗坛上有了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OL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狄马加说彝族有自己的彝文,彝文古籍极为丰富,有近10部史诗流传于世。民间口头文学流传甚广,充满着智慧。他就是在这片深厚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所以才有了一种诗的特质。OL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谈到一个彝族诗人如何对汉文化有如此精深的造诣时,他讲了这样一段话:我是吸吮着人类优秀的文化乳汁、在多重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除了继承彝文化的优秀传统,我十分重视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的吸入,花了超出汉族诗人几倍的精力和时间,学习研究古典文学以及“五四”以来那许多令人瞩目的现、当代文学。OL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狄马加认为,人类的情感是息息相通的,色彩斑斓的世界,是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作为一个民族诗人,不应有排他性,这样才能有更宽广的视野。OL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狄马加把自己对诗歌的觉醒,对文学道路的选择,归之于广博的人类文化的赐予。正因为如此,他有了《鹰之杯》、《死去的斗牛》等一批注入了彝民族强悍不屈、自尊自爱的民族精神的诗篇。他的诗不仅被国内青年人广为传抄,还被译成了英、法、日、意、罗马尼亚等文字。尽管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和《民族文学》杂志主编,身兼数职,如秋天的农夫一样忙碌,可吉狄马加始终没有放弃写作。他的诗更加老道了,可以说,他的人生之旅顺畅,创作成绩卓著,为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学事业作出了一个诗人应有的贡献。OL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所属专题:

吉狄马加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