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各界精英

民族团结模范 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为国建言献策 、促民增收致富

作者:​龙正钱 发布时间:2024-05-2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马边各族群众,在改革发展和同步现代化过程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切实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的努力推动下,彝绣逐渐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彝绣逐步走出深山,走向全国,为更多的同胞所了解、所喜爱。依托彝绣这个载体,使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HA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jsmimage001.jpg

全国人大代乔进双梅在全国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展示她的刺绣作品《习总书记画像》HA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

乔进双梅,女,彝族,四川马边人,中共产党员,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她从事彝族刺绣工作20余年,从事彝族刺绣手工技艺传承和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走出了一条通过彝绣带动彝区农村闲散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新路子。她也因此被授予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2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20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2020年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0年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2022年四川省“追光执行·最美农民工”技艺精湛之美、省级非遗传承人、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刺绣、织染类)、省级非遗传承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成立马边县首个刺绣专业合作社——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2018年至今,乔进双梅在大小凉山地区带动了800多名妇女参与合作社,其中有400多人每个月基本收入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随着网络直播风起,乔进双梅还培养出多位“网红”绣娘,在镜头前绣花织布、直播带货,收入可观。HA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挖掘民族文化产业 助力脱贫乡村振兴

热衷彝绣产业发展,用针线带领妇女就业增收。乔进双梅热爱彝绣,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和创新,创办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分片区在6个乡(镇)设立工作服务站,在全县15个乡(镇)开设彝绣培训班,构建“1社6站15班”的网格化服务体系,累计开设彝族刺绣技能培训超过500场次,培训绣娘超过3万人次。合作社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零基础就业、零投入入股、零风险增收”的形势发展彝族刺绣产业,绣娘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现在的832人,人均纯年纯收入增加超1万元。她申请“双梅”彝绣商标,开展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培养绣娘老板7位自主发展实体销售,培养出网红绣娘8位开展线上“带货”,人均月收入超1万元。她主动把合作社除展示展销中心外所有的分社和厂房建在村上,主动接受镇村群众三级监督,让政府和群众放心。她主动以村集体经济或固定资产入股合作社,采取固定分红合作模式,杜绝村集体经济资产“睡大觉”,让集体经济“活起来”,“零”风险发展壮大。同时,合作社带动3乡(镇)4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3万元。HA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追求卓越,让彝绣变为脱贫奔康的产业。为统一彝绣标准,她先后在举办线上线下培训会300余场,培训人员超3万人次,让绣娘们零基础就业;她免费提供原材料,降低绣娘就业门槛,让绣娘们零投入上岗;她高于市场价回收产品,让绣娘们零风险增收。在她的带动下,合作社逐步探索出一条通过彝绣带动彝乡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新路子,带动绣娘超800人,人均年增收超1万元。在她的带动下,彝绣产业已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HA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jsmimage003.jpg

乔进双梅正在绣刺绣

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破局。特色产业如何走出“特色”的长效发展路径,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经常外出学习发展经验,不断拓展彝绣的品种和销路。彝绣从无人问、没人要,到现在供不应求,产品向伴手礼和旅游产品转型,从过去单一、缺乏现代元素,到现在的多元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发展,不断研究和开发新产品。聚合当地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形成合力,扩展更多民族文化消费场景,正是眼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乔进双梅希望能做一个“破局者”。进一步挖掘、提炼、开发彝区的优秀文化、特色产业,加速带动大小凉山群众稳定就业增收。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培训、打造非遗文创,“以文聚力”的背后大有可为。探索“彝绣+旅游”等模式。让游客在彝乡吃彝餐、穿彝绣、体民俗、赏美景。HA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把群众当家人 把难事当家事

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宜宾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合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的一个小县城。乔进双梅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彝族姑娘。HA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多年行走在彝族村寨的义务调解员。近年来,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会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案件调解,包括土地纠纷、邻里纠纷或家事纠纷等。不少当事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起诉到法院,关系就冷下来了,我们居中协调,更能帮助大家和和美美地解决争端。”“为人民服务是代表委员的职责所在,积极参与到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当中,就是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矛盾纠纷一端系着群众、一端连接着法治,自己居中协调,更有利于实现案结、事了、人和。2023年6月,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的“双梅调解室”正式揭牌,自设立以来,“双梅调解室”已化解各类纠纷180余起,调解成功率95%。HA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jsmimage005.jpg

乔进双梅正在调解老百姓纠纷

把群众矛盾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办。2023年9月,村民李某某家和吉胡家因为土地纠纷诉至法院,共同来到“双梅调解室”。双方互不相让,积怨越来越深。为了妥善化解双方纠纷,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乔进双梅联合“德古”一起到李某某和吉胡家进行了调解。让双方重视邻里感情,引导大家互相谅解、互相宽让,待安抚好双方的情绪后再从法理角度为双方分析利弊、劝解疏导。最终,乔进双梅只用了四十分钟就化解了两家人的矛盾。乔进双梅说“做好调解工作的关键就是把群众的矛盾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办”,她最擅长以“话家常”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让双方将彼此的矛盾纠纷看作是家人之间的小摩擦。纠纷调解过程中,通过“双梅调解室”推进了普法工作。依托深谙彝族风俗和通达村情民意的优势,她把“法言法语”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用语,并通过当地法院绘制的双语普法绘本《尼牧维科典》,用“图画+彝汉双语”普及法律知识。HA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团结先进模范 带头践行移风易俗

用一言一行破除彝乡陈规陋习,民族团结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陈规陋习一度成为对阻碍彝乡发展的“绊脚石”,要陈破除规陋习,除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更需要群众在思想上转变。近年来,她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每年把数十件彝区的建议意见提交国家相关部委,如结合小凉山地区实际提出的加强厚葬薄养、高额礼金、低龄婚育、铺张浪费、“尼沐措毕”等问题整治力度,开展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群众产业带动试点,延长退耕还林政策补贴年限,让高铁开进小凉山地区等建议,不仅让贫困地区的心声得以在国家层面发表,更让小凉山的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不仅如此,她还利用自己在彝族家支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民间大多彝族家支,以“控制彝区婚姻高额聘金礼金和丧事铺张浪费”为抓手,开展奖勤奖上奖优,协助当地党委政府纵深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让老百姓讲文明、树新风、养成良好生产生活习惯。她依托彝绣工作服务站,开展政策和感恩宣讲,搭建群众联络、纾困解惑平台,推动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实现脱贫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她通过合作社,影响全社832名绣娘、832个家庭,影响周围一带、一片的百姓,让大家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共同实现彝乡文明新风尚。HA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作者单位: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宗局龙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