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三官寨——守住彝族扯勒部落的最后文明!
三官寨,彝语叫“协阔迪”,春秋、战国、秦时属古夜郎国(其时土著民族为古濮人、羿人,依附于古夜郎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西南夷”,以夜郎为主体,分巴割蜀置犍为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分犍为郡隶属牂牁郡。汉桓帝建和、灵帝光和年间(公元147年--178年),恒部(始祖为穆阿卧——彝族六祖之一)第十九世哦海德赫(德赫辉)率部90...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3-06-24 05:43:07
钟山区“彝族铃铛舞”:一幅史诗般的历史画卷
彝族铃铛舞,欲称跳脚,彝语称“恳合呗”,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
分类: 特写 点击: 日期: 2023-06-05 16:52:35
关于2023年毕节市彝语文培训班报名的通知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具体实践。经过毕节市彝学研究会调查得知,毕节彝族学生、部分在毕节工作彝族同胞,彝族文化爱好者,均有学习彝语彝文的愿望,鉴于毕节市拥有很多彝学专家学者,决定由毕节市彝学会主办,在每周日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民族文化暨彝...
分类: 学会机构 点击: 日期: 2023-05-10 18:38:59
毕节彝族古文字档案列入“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备选项目
2023年5月7日,在“贵州毕节彝族古文字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从国家档案局传来喜讯:“贵州毕节彝族古文字档案”已被国家档案局列入“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备选项目。...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3-05-09 09:42:05
贵州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简介
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创立于2011年,学校位于贵州省威宁县海边街道银龙社区滨海大道旁(八中旁边,工贸学院斜对面)。在校园内可见草海湖全景,视野开阔,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文化气氛浓烈。是全国唯一一所民汉双语中等职业学校。...
分类: 学会机构 点击: 日期: 2023-04-05 21:12:59
壮观!百里杜鹃“祭花神”热闹非凡
2023年3月28日,百里杜鹃管理区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祭花神传承、展示活动,各族儿女身穿节日盛装,在金坡景区迎接索玛花神。...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3-03-29 06:05:32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一家“彝学研究院”。它的前身,是2003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成立的“彝文古籍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是毕节师专内设的一个学术机构,没有正式编制。2005年毕节师专升为本科的毕节学院后,2006年将原毕节师专的“彝文古籍研究所”更名为“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仍然是一个内设学术机构。...
分类: 学会机构 点击: 日期: 2023-03-14 05:04:07
标签:王明贵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毕节 彝学研究院
毕节“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综述
早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藏羌彝文化走廊”这个民族学概念。2014年,中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出台。...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23-03-11 05:36:08
余达父:毕节历史上杰出的彝族文学家
余达父是大屯彝族土司家族第十一代传人,也是大屯彝族文学家族“百年家学”的第四代传人。他上承叔曾祖余家驹、伯祖余珍、祖父余昭、祖母安履贞、生父余一仪祖孙三代,下启次女余祥元、侄孙余宏模等两代,以自己在诗歌、散文、楹联、学术随笔等方面的创作成就,集“百年家学”之大成而且发扬光大之,成为毕节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
...
分类: 各界精英 点击: 日期: 2023-03-12 05:21:37
10年打磨!毕节这件“珍宝”填补一项“国家宝藏”空白
近日,国家档案局发文公布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结果,毕节市一组共55部“彝族古文字档案”与中央档案馆珍藏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乾隆《京城全图》等55件(组)档案文献同时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直接填补了毕节市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的空白。...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3-02-24 11:36:02
川黔彝族社会形态比较研究
本文从人类学、历史学的研究角度,就汉族封建社会中的少数民族社会形态进行论述。主要通过对四川凉山和贵州毕节两个彝族聚居区的历史社会形态进行比较,进一步论述我国历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由于多民族国家、多层次的生态环境、“士流并治”的政治实践所造成的。它贯穿中国社会形态始终,对中国政治、经济、...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12-18 05:30:12
大屯土司庄园的前世今生
在毕节市268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像大屯土司庄园一样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古迹已经不多了。大屯土司庄园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东北隅90余公里的大屯乡。庄园依山而建,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独具彝族文化特色,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族土司庄园之一,相传是彝族扯勒部君长奢氏后裔的土司余保寿所建,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2-07-25 05:25:35
贵州毕节“水西大营”疑发现“彝文石刻军事沙盘”
2022年2阅,由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多部门联合组成的调查组在大方小屯乡大田村屯上千年“水西大营”遗址进行不可移动文物田野调查时,不仅发现了4公里长的残存“古城墙”还发现了罕见的“彝文石刻军事沙盘”。...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2-07-14 05:52:48
赞美劳动之美——毕节彝族民间“撒麻舞”
彝族《撒麻舞》彝语译音“木丝史”或“木丝恳”,据彝族古籍文献《万事万物的来历》(《喽娄独则烁》)的记载,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撒麻舞》是彝族同胞在长期种麻的生产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民间歌舞,是彝族先民生产生活的原生再现和提升,真实反映了彝族先民的生活状态与生产方式,具有重要的艺术文化价值。于2016年1月入选毕节市...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6-18 05:51:30
清至民国时期的毕节彝族历史文化
清朝初年,水西地方政权还继续了一段时间的宣慰使统治时期。雍正年间开始,彝族在贵州境内已经失去统治地位,经过改土归流的重大历史变革,彝族不但在政治上彻底改变了,在经济生活、风俗习惯与文化传承、人口结构等方面,都全面转变了历史的走向,直到民国结束,才与中国各族人民一起翻身作了主人。...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2-05-16 05:40:22
非遗毕节:百里杜鹃祭花神
在百里杜鹃百纳乡,明朝年间已流传下来一部彝族《祭花经》,经文有3000多字。说明明代以前这一带就有了祭花神活动。据说受历史上“吴王剿水西”事件影响,祭花神活动停止了好些年,后来又兴起。改革开放后,当地人们又自发组织起来开展“祭花神”活动。...
分类: 信仰 点击: 日期: 2022-05-03 10:52:30
彝族撮泰吉:穿越时光的永生花
地处黔西北高原的威宁自治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这块神奇绚丽的民族文化高原上,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彝族撮泰吉,恰似穿越时光的永生花,从远古盛放到今天。...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4-24 05:53:14
毕节市彝学研究会2022年度工作计划(要点)
2022年市彝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已进入第四个年头,我们将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克服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学会工作原则和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持党对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坚持学术研究正确的政治方向...
分类: 学会机构 点击: 日期: 2022-04-21 15:15:33
非遗毕节:让大方漆器走进寻常百姓家
贵州省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制品厂坐落于大方县城西郊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这是一幢三层现代风格小楼,显得格外宁静,这里有一位具有33年漆器工艺制作经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毕节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大师——高光友。从最初对漆器的懵懂到之后对它的狂热...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3-22 05:02:26
毕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思考
毕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毕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出发,分析非物质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途径,对于弘扬和传承毕节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3-13 05:39:23
非遗毕节:赫章“彝族铃铛舞”的传承
今年64岁的苏万朝,家住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铃铛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2岁,苏万朝和父亲学习铃铛舞,至今已有50多年了,是家族里的第五代彝族铃铛舞传承人。1977年,苏万朝开始带徒弟,走上了传承彝族铃铛舞的道路;目前,他已先后教授了300余名彝族铃铛舞舞者。...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2-03-04 05:38:33
比跻和毕节与裸革和龙更译介
在滇川黔桂彝区用汉字写“阿诗玛”、“阿惹妞”、“阿西里西”、“阿妹戚托”、“阿里里”等影视片名和歌舞名,为世人多见,且易理解。但古往今来用汉字写的很多彝语地名,却容易被不懂彝语者望文生义地予以解释。...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03-01 05:07:15
毕节市彝学会暨赫章县彝学会赴省彝学会开展工作交流
2022年2月23日,毕节市彝学会及赫章县彝学会赴省彝学会开展工作交流活动,在贵阳阿西洛姆举行座谈会,大家围绕对新形势下彝学会工作的推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分类: 学会机构 点击: 日期: 2022-02-25 13:26:55
毕节彝族奏谷《八大水库十大渠》 入选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网络
2月17 日,记者从毕节乌蒙演艺集团了解到,近日,经过专家遴选,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个节目入选第17届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网络展播。其中,由毕节乌蒙演艺集团创作演出的彝族奏谷《八大水库十大渠》作为贵州省第十五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金奖节目位列其中。...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22-02-19 12:59:16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 建院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毕节举
2021年12月7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建院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该校乌蒙书画院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研究院院长王明贵主持。...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1-12-09 20:27:07
建国以来毕节彝族历史文化概述
毕节是全国彝族聚居区之一,彝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新中国成立以来,毕节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了主人,为推动毕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彝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弘扬,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彰显了独特的个性,对该时期毕节彝族历史文化进行简单的梳理,对于打造地方民族旅游文化品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1-09-08 05:05:58
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举行《北部古彝文字典》审稿会
2021年4月8日,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举行《北部古彝文字典》文稿审稿会,校长禄绍康主持会议。...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1-04-14 17:11:55
毕节之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宁“彝族撮泰吉”
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现代戏剧泰斗曹禺先生说:“撮泰吉”是戏剧“活化石”。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主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的曲六乙先生说:“撮泰吉”是中国戏剧珍贵的“活化石”。...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1-03-24 05:31:21
毕节发现两本奇书,学了60年,用了60年
两本书,一本用羊皮作封面包卷,一本用牛皮作封面包卷,叫做《大通书》。据陈生付说,《大通书》在他之前,经历了三代传承,再往更久,老人也说不清楚,反正,很久很久了。...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1-03-06 10:29:33
从彝族猎手到人民专员——李仿尧的传奇人生
李仿尧,他赤胆忠心,身经百战,为解放金沙作出较大贡献;他嫉恶如仇,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他关心穷苦人民,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他曾被政务院任命贵州省人民政府毕节区副专员。解放后,他还被推选为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虽然他已离世近十年,但在金沙、威宁、毕节等地,仍流传着很多他的故事。这就是极富传奇色...
分类: 英杰 点击: 日期: 2020-12-23 05:57:40
毕节市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精粹展示
精美的漆器制品、古老神秘的彝族“撮泰吉”、绚丽多彩的苗族服饰、清润悠长的三眼箫……这些承载着毕节各族人民文化传承与记忆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毕节这片神奇、美丽、富饶的土地,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也保存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非遗文化的百花园中,毕节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织、融...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0-11-10 05:23:17
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2020年招生简章
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位于威宁县城郊的滨海大道旁(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内),在校园内可见草海湖全景,视野开阔,环境安静,交通便利。2020年8月20日至9月4日开始报名。...
分类: 网站公告区 点击: 日期: 2020-08-24 13:13:46
毕节之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屯土司庄园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坐落于七星关区大屯民族乡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屯土司庄园,如同一首凝固在山间的华美乐章,以其古朴典雅、庄重宏伟的建筑风格,瑰丽多姿、技艺精湛的艺术魅力,令游人叹为观止,如痴如醉。...
分类: 览胜 点击: 日期: 2020-08-07 08:05:53
毕节市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彝语诗歌格律研究》
《彝语诗歌格律研究》于2015年由国家民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毕节市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0BZW121)的研究成果。...
分类: 文献 点击: 日期: 2020-04-23 17:12:26
毕节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毕节地区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落后地区、喀斯特地区于一体,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如何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4-01 09:57:46
毕节 | 文艺之风吹响时代前进号角
自毕节撤地设市以来,毕节市文艺事业佳作迭出,华章频现,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市文联系统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履职尽责,动员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为繁荣文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文艺创造,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1-05 19:32:57
毕节 | 决胜脱贫攻坚的“高铁引力”
与四川云南隔赤水河相望、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市,因长期交通闭塞“养在深闺”,丰富的生物、旅游、气候等资源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属于贵州的贫困区域。成贵高铁的开通,对于推动沿线七星关、大方、黔西、织金等县区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只争朝夕的发展机遇。...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9-12-15 17: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