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传承非遗技艺 留住浓浓乡愁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武定县文化和旅游局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7-08 05:33:27
大凉山非遗:独特的金阳彝族泥染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项目名称:彝族泥染名录级别: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里其么日作、阿苦么牛作 (省级)保护单位:金阳县文化馆泥染成品彝族传统印染技术历史悠久。生活在大凉山的彝族先民很早就探索出了利用植物制成染料,染制嚓尔瓦、毛裙、衣褂、头帕、披毡等羊毛、葛麻、丝织物的技法。南诏时期,彝族人就已掌握了包括练、浆、浸、煮、媒、...
分类: 科学 点击: 日期: 2023-06-25 05:42:27
非遗图片:楚雄州彝族服饰
楚雄彝族服饰还有一大特点,即一方面传统古典和现代时尚同时具备,一些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古典服饰,刺绣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另一方面与时代同步与汉族服饰交融的服饰也广为流传。在新的、世界的、传统的、时尚的在这个地方奇特的呈现给人们,堪称奇观。...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3-06-19 05:10:01
论非遗彝族银饰中的民族文化特征
彝族非遗银饰的造型艺术风格很好地保留了彝族传统地区的民族文化性特征,其装饰艺术以图案为主,而在图案的设计上通常以大自然赋予的创造性灵感为设计创意基础,同时表现出彝族文化中的毕摩文化,例如鬼板神图、毕摩绘画、十月太阳历、图腾等内容,结合其独特的银饰制作技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从而享誉全国。...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3-03-07 05:55:53
诺苏哦首:彝族服饰文化活态传承的承载者——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头饰作为彝族服饰的“眼睛”,其形成、发展与演变深受彝族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地理环境和审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诺苏哦首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所迪彝族妇女佩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头饰,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诺苏哦首在传承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同时,呈现出随彝族社会演进而变迁的活态发展特点。深刻剖析...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2-08 05:29:55
武定彝族酒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定的彝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辰,特别是彝族酒歌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酒歌,借酒咏歌,以酒为媒,以歌为形,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12-14 05:10:05
楚雄州非遗文化手绘图鉴
彝州楚雄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雄的每个县市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2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宣传非遗文化保护,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楚雄州下辖十个县挑选了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手绘方式专门绘制了生动的非遗图,以独特的方式宣传了非遗文化……
...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2-09-05 05:17:28
攀枝花仁和非遗:鼓点上的民族文化——羊皮鼓舞
节奏明快的鼓点、敏捷矫健的舞姿、充满民族特色的服饰……在平地镇白拉古村的阿腊么社,至今还流传着具有原生态的毕摩祭祀舞——羊皮鼓舞。羊皮鼓舞不仅是当地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更是传承着俚濮彝族人世世代代的历史变迁。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这份民族传承该如何延续?...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7-15 05:03:29
四川省彝学会“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调研组”赴凉山州甘洛县调查研
2022年6月30一7月2日,四川省彝学会“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调研组”赴凉山州甘洛县开展调查研究。会长沙马拉毅、副会长摩瑟磁火、伍中敏、沙日史等一行7人参加了此次调研工作。6月30日上午调研组到达甘洛县海橖镇,在甘洛县委常委、宣传部倪部长丶文旅局张局长等领导的培同下,参观了海橖镇的腊肉加工坊、釀酒厂等,下午到前进乡参观...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2-07-03 11:10:26
叶佑天:藏羌彝动漫非遗文创产品开发路径的几点思考
国家又大力建设以“藏羌彝文化走廊”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产业带,可见国家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迫切愿望。而藏羌彝文化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本身具有十分优质的文创产品开发潜能,对其进行动漫化重塑将反映出各民族人民的心声与愿望。本报就藏羌彝动漫类文创产品开发与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学者型设计师、青年视觉...
分类: 影视要览 点击: 日期: 2022-06-24 05:47:24
泸西非遗著作——葛颇创世史诗《莫棉巴》出版上线
葛颇创世史诗《莫棉巴》,由红河学院博士,彝族文化专家,泸西籍白彝人平慧主编,泸西县文联杨俊,泸西县阿庐文化研究会会员詹学达等老师参与收集、整理、编辑。该书于2022年5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印数2000册。泸西,将以此资料作为突破口,大力弘扬本土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实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白彝乡村的文化振兴工作...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2-06-15 16:43:27
凉山非遗:彝族式传统弓射箭
彝族式传统弓射箭是一项集智慧、力量和技巧于一体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相传为彝族著名英雄支格阿鲁发明,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作为武器在彝族先民中进行传承,用于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彝族文献中有关彝族优秀射手的记载多如繁星。...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2-05-11 05:20:25
非遗毕节:百里杜鹃祭花神
在百里杜鹃百纳乡,明朝年间已流传下来一部彝族《祭花经》,经文有3000多字。说明明代以前这一带就有了祭花神活动。据说受历史上“吴王剿水西”事件影响,祭花神活动停止了好些年,后来又兴起。改革开放后,当地人们又自发组织起来开展“祭花神”活动。...
分类: 信仰 点击: 日期: 2022-05-03 10:52:30
文山非遗:彝族跳拳 以武演道
彝族跳拳,2020年被列入文山州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彝族跳拳前身为防卫性民间传统武术,随着时代发展演变为集武术、杂技、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彝族民俗文化表演艺术。每逢节日,阿猛彝族村寨都会表演跳拳,各族群众衣饰一新,前往观看表演,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4-26 09:37:17
彝族撮泰吉:穿越时光的永生花
地处黔西北高原的威宁自治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这块神奇绚丽的民族文化高原上,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彝族撮泰吉,恰似穿越时光的永生花,从远古盛放到今天。...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4-24 05:53:14
红河州两部非遗纪录片海外展映
近日,由云南省广电局推送,云南省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作的宣传片《哈尼铓鼓舞》《建水小调》参与“非遗纪录片展映周”海外展映,生动对外宣介云南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文化。...
分类: 影视要览 点击: 日期: 2022-04-23 10:49:14
彝族漆器,藏在大山深处的历史印记
彝族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手工制作的漆器,是彝人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皿。在灿烂的文化艺术中,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漆器工艺,至今传承着独特的技艺。2008年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类: 工美 点击: 日期: 2022-04-19 05:51:35
凉山非遗传承人讲述彝族蓝染的故事
在凉山,彝族利用蓼蓝来染制衣裙已有千百年的历史,这种技艺虽然至今仍存在于部分彝族地区,但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却越来越少。米金红通过几年时间,掌握了从种植蓼蓝到制作染料、染制成品的一系列技艺。她从对蓝染一无所知到如今成为凉山传统天然染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程,也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米金红在直播后说...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2-04-10 21:55:26
昭觉彝族服饰 传承古今辉映天下
彝族,是一个把自己的文化穿戴在身上的民族,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展示着其古老的民族文化,诉说着悠悠的历史岁月。昭觉独特的彝族服饰风格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凉山彝族服饰的特色,不仅是凉山彝族服饰的经典荟萃,更是中国彝族服饰的“窗口”。如今,在这个“窗口”,厚重的传统文化不断与现代文化相碰撞和融合,正向着世界舞台开放。...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2-04-12 05:06:05
蒙自市:承古出新 彝族剪纸刺绣的非遗传承之路
剪纸和刺绣是彝族用于服饰的传统工艺,把剪下来的绣样粘贴在布料上,绣娘在布料上进行刺绣,描摹心中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彝族剪纸刺绣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精妙的剪纸刺绣技艺著称的云南省蒙自市成立了剪纸刺绣文化传承基地,作为传承彝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文化传承基地给当地彝族人和外来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推动...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2-04-04 13:07:18
毕摩人生——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顺发
1936年,普顺发出生在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高峰乡大花箐村的毕摩世家。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普顺发幼年念私塾,又跟着伯父学习彝经和祭祀知识,既懂汉文又通晓彝族传统文化。2012年12月,普顺发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2-04-04 05:24:40
非遗江湖:详解凉山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风格独具又多姿多彩,其种类有近百种。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辅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2-04-02 05:24:19
保护文化遗产 添彩美丽彝州——楚雄非遗十年结硕果
在楚雄这块神奇美丽的红土地上,彝州各族人民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创造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拥有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和彝族文化为代表的“三古一彝”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彝州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12-18 05:53:46
非遗名录:彝族花鼓舞(国家级 云南)
彝族花鼓舞,彝语称“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和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区的新平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表演。表演者都是男子。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就请花鼓班子来跳。人们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所以办丧事要跳花鼓,相反办喜事是不能跳的。...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1-11-12 05:51:40
武定县:非遗文化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古老的彝族、傈僳族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最让环州少数民族引以为傲的便是传承千年、绚丽多姿的指尖技艺—刺绣,刺绣历史悠久,是环州少数民族的闪光点,在环州这块丰腴的土地上,从不乏出色的绣娘,她们穿针引线,游刃有余,用双手织出一幅幅美丽的民族画布。...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1-10-22 05:10:16
峨山彝族花鼓舞入选国家非遗项目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峨山彝族花鼓舞入选!...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09-29 12:50:54
磨尔秋:濒临灭绝的非遗民族体育
磨尔秋,被当地彝族称为“格丛”,“格”彝语意玩耍,“从”彝语原意为独木上行走,后来延伸为玩具之意。属于秋千类,因绕杆转动酷似推磨而得名。 它是广泛流传于甘洛县及其周边的彝族地区,在彝族年庆活动期间开展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具有娱乐表演性质的传统民俗。磨尔秋的产生与古代西南夷巫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1-08-19 08:38:12
非遗名录:毕摩绘画(省级 凉山)
彝族毕摩绘画是由彝族祭司毕摩画在纸张或兽皮、树皮、竹简、石头、木板等载体上的图画,是一种通过绘画与文字相互配合的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反映历史生活、表达志向和愿望的艺术体系,是彝族远古绘画艺术的“活化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分类: 信仰 点击: 日期: 2021-04-12 05:27:52
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在西昌举行 评出10件优秀作品
2021年4月7日下午,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西昌举行,精美的首饰、服装、包袋、床上用品等众多手工艺品在现场进行展示,共有28个参赛选手活动通过视频播放、实物展示、问答环节、评分、报分,上百件作品精彩纷呈,经过评委认真评选最终评出10件优秀奖作品,其中6号选手的彝族服饰获96.35分, 10号选手的彝族服饰获95.42分,优秀作...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1-04-09 10:19:35
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现代手法挖掘非遗价值、促进创新式发展,工作站启动“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本次大赛活动旨在发掘一批具有彝族文化元素的产品。这批产品经过创意设计,提升产品质量,既能体现非遗传统文化之美,富有现代时尚感,又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市场推广价值。同时发现、吸引、挖掘凉山传统手工艺...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21-01-01 05:27:14
大美永仁!永仁非遗生态精品线路——看遍仁山仁城之美
永仁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诸葛方山、直苴赛装、苴却古砚、彝族刺绣最富盛名,在假日里,你可以和家人、朋友、小伴一道,自驾车、坐动车、乘公交或者其他你喜爱的方式到永仁。
...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0-10-26 05:48:21
非遗档案:毕摩绘画——远古绘画艺术的“活化石”
毕摩绘画分布于川、滇、黔、桂四省区的彝族民间,以大小凉山为分布重点。在大小凉山范围内又以美姑、昭觉、布拖等彝区为代表,尤其以美姑县以毕摩人数多、文化积淀深厚、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享誉国内外。...
分类: 工美 点击: 日期: 2020-09-23 12:40:31
四川凉山走出一条“非遗+扶贫”致富路
近年来,凉山着力将彝绣、银饰、漆器等众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转化为脱贫生产力,既带动了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走出了一条“非遗+扶贫”的致富道路。...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9-19 10:28:56
孙学元 瓦西木一:试谈美姑县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
美姑县自从本世纪初大规模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认真按照国家、省、州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明确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开展非遗搜集、整理、研究、申报和保护利用工作。...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0-09-19 10:08:03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毕跃英,无一日不刺绣
昆明市石林县阿着底被称为彝族刺绣之乡,刺绣、织布、缝衣裳几乎是所有彝族女人必备的技能。在石林县最大的绣品店里,一个小钱包只要10元,三四十元就能买到刺绣手包,款式较旧的还能打折,新品略贵,价钱在几十到上百不等。...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0-09-03 16:52:52
云南曲靖师宗:彝族干彝人的婚俗
在师宗县境内,彝族(干彝)婚俗主要流传在漾月街道、雄壁镇、彩云镇、龙庆乡等街道、乡镇的干彝支系居住的自然村........
分类: 礼仪 点击: 日期: 2020-08-23 14:18:48
“凉山彝族非物质遗产振兴与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凉山西昌
2020年8月20日下午,由中国服饰报社、艺术与设计杂志社主办的“凉山彝族非物质遗产振兴与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邛海宾馆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平安集团、西南民族大学、西昌学院、凉山日报、凉山州非遗保护中心的多位嘉宾及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参与了研讨。...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20-08-23 13:54:40
非遗记录影像:彝族撮泰吉传承人文道华
本视频是关于贵州威宁彝族撮泰吉文化的专题片,记录了国家级非遗彝族撮泰吉代表性传承人文道华为了传承和发扬撮泰吉文化的点点滴滴……...
分类: 纪录 点击: 日期: 2020-08-20 12:23:40
阿妹戚托:大山里的“非遗”助搬迁群众稳得住
“阿妹戚托”,是彝族姑娘出嫁时跳的一种原生态舞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的阿妹戚托小镇,因这种舞蹈而得名。每天晚上,只要不下雨,小镇的金门广场上就有一群盛装的“姑娘”,围着篝火“踏地为节、以足传情”,欢快的阿妹戚托舞点燃游客的热情。...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6-17 1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