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节庆与民间娱乐

磨尔秋:濒临灭绝的非遗民族体育

作者:​尔古阿木 发布时间:2021-08-1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磨尔秋,被当地彝族称为“格丛”,“格”彝语意玩耍,“从”彝语原意为独木上行走,后来延伸为玩具之意。属于秋千类,因绕杆转动酷似推磨而得名。 它是广泛流传于甘洛县及其周边的彝族地区,在彝族年庆活动期间开展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具有娱乐表演性质的传统民俗。磨尔秋的产生与古代西南夷巫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磨儿秋 古道伦摄)

据彝族古籍《勒俄特依》记载:在母系社会,有个勇敢的彝族青年石尔格铁,外出寻找父亲时,遇到了美丽漂亮的彝族姑娘自里石色,两人一见钟情,建立了家庭,男的不再外出打猎,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有一年粮食大丰收后,石尔格铁在兴奋时灵机一动发明了磨儿秋,同乡亲们一道庆贺丰收。从此,每年秋后,择定日子作为彝族年,杀猪、宰羊、玩磨儿秋,流传至今。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尔秋的制作方法

在彝族年来临的前两天,由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带酒上山敬过山神砍回木料。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木料需2根,应结实、少结而笔直,以山野的李子树为最佳。直径约20—30厘米左右、一根长约3米,用于制作磨尔秋的立柱;一根长约8米,用于制作磨尔秋横杆。立柱:将立柱备料去皮,两端用刀斧劈尖即可;横杆:将横杆备料去皮,用刀斧等工具使横杆两端粗细一致,再在横杆中部凿上一个深度15厘米左右的臼即可;安全楔:在离横杆两端端点1米处各楔上1—2根解释的木楔,供表演者抓捏。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尔秋做好当天不能用,一般要在彝族年的第二天举行。在正式使用这一天,人们相聚在一宽阔的草坪上,先由承办人放鞭炮以示庆贺,由两位未婚小伙子先玩,承办人再次观察磨尔秋,确认没有问题就敞开由寨子里所有想玩的人参与进来。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尔秋的表演方法

先将磨尔秋立柱打入地下约1米后加固四周,再在横杆的臼里抹一些猪油(有的干脆放进一些肥猪肉)起润滑作用。表演者先站在横杆两端,其中一端的人将腹部贴于横杆上,一手握紧安全楔,一手把住横杆顶端;另一端的人则由辅助人员将横杆压至地面,和前面的人操作动作一样,触地的人推着横杆向前跑步,使劲蹬地升起,另一端的人亦如此动作,循环往复,绕柱转动,状如推磨。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尔秋运转此起彼伏,时快时慢,横杆上的彩带与表演者的盛装迎风招展,如雄鹰展翅,飘逸中暗藏惊险,悠闲中饱含刺激,表演类型有:两人、四人、正步、坐骑等。趣味无穷,令人神往。无论男女老少均可上杆表演,可单人对演,也可双人对演,甚至多人对演。在玩磨尔秋时,技艺娴熟的表演者会做出吊手、翻坐等惊险动作,令观者喝彩不断。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尔秋的表演规则

玩磨尔秋的胜负一般取决于双方的蹬推技巧、耐力和是否晕落等,但主要还是以横杆上停留的时间长短而定,停留时间长者获胜。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尔秋是甘洛彝族青少年最盛行的体育活动,也是彝族年期间最具文化内涵的一项文化活动。它是彝族人民进行情感交流,展示自我,表达美好愿望,增强体质,自娱自乐的一个重要载体。甘洛彝族磨尔秋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是研究彝族传统竞技体育和民俗文化十分珍贵的活化石。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比赛规则要求参加比赛的人体重大约相等。磨尔秋的胜负一般取决于双方的蹬推技巧、旋转速度、高度、耐力、有无晕落、表演动作难度和姿态优美等。动作看上下动作是否灵活、优美,步子以三步为准,速度看分钟能转几圈,耐力看一个人能摸几个人,技巧看谁难度大,富有创造性的优美动作,技艺娴熟的表演者会做出吊手、翻坐等惊险动作。有时还加以口琴、笛子、芦笙等乐器的伴奏,深受彝族人民的喜欢,每逢彝族年和火把节都要举行,久盛不衰。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尔秋受到濒临灭绝的威胁

甘洛县的海棠、田坝、斯觉、吉米、玉田、普昌、阿尔等乡镇“彝族磨尔秋”核心内容保持最为完整。但“彝族磨尔秋”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要靠民间老艺人口传亲授、耳提面命才能传承。因此,会“彝族磨尔秋”制作和表演的彝族青年男女数量并不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城市化、外来文化、商业强势文化的不断渗透,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审美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现代文体活动的盛行和彝族青壮年外出打工、求学等因素,使磨尔秋的原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这项富有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正面临着消亡在历史长河中的挑战。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然甘洛县政府重视对“彝族磨尔秋”的传承工作,在彝族乡镇成立相应的传承和保护办公室,并落实专人,开展保护工作。开始全面了解和掌握“彝族磨尔秋”的种类、数量、分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但效果不明显,由于参与人数少,参与面不广,人员不稳定,待遇无保障,使用性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吸引诱惑力不大,而造成喜欢、愿意传承彝族磨尔秋的人越来越少,能否把这项独特的民族体育传承发扬下去面临更大的困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承发扬好磨尔秋的思考

不可否认,“彝族磨尔秋”的传承和保护与现代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彝族磨尔秋”只是在特定的彝族年中才使用,使用频率较低,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经济效益;“彝族磨尔秋”是彝族古老传统,年轻人感觉到在学习过程中很枯燥,实用性不强,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所以“彝族磨尔秋”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在其内容和形式上既要传承和保护原有优秀、厚重的文化内涵,又要在新的形式下,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也就是说传承和保护过程中,有选择地传承和保护优秀的部分,放弃和现实不相符的部分,让“彝族磨尔秋”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甘洛“彝族磨尔秋”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说,“彝族磨尔秋”已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彝族磨尔秋”的传承和保护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在了解过程中发现,很多了解和正在传承“彝族磨尔秋”的民间艺人根本没有参加进来,所以对“彝族磨尔秋”的普查清理工作要重新开展,要在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入、扎实开展“彝族磨尔秋”的普查和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和掌握“彝族磨尔秋”的种类、数量、分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真正摸清 “彝族磨尔秋”的家底。并在普查后认真做好登记、记录、整理、展示、研究、传承以及合理利用,并建立完整的系列化档案数据等工作。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目前“彝族磨尔秋”的代表性传承人作为该项目带头人,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方面,能按要求带动一批传承人,在经费上也得了一定的支持,切实解决他们在普查、登记、记录、收集、整理过程中的生活补贴问题。但这远远不够,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在彝族乡镇成立相应的传承和保护办公室,并落实专人,开展保护工作。同时专职机构要积极争取,多方筹措,每年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用于“彝族磨尔秋”的挖掘抢救、保护开发。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还可以让民间老艺人走进课堂,以讲座的方式加强对彝族青少年民族传统文化的引导教育,让他们从小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村寨,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eu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作者简介:尔古阿木,工作单位:甘洛县团结乡人民政府,系作家协会会员,凉山日报社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