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彝族“撮泰吉”保护与传承的相关问题
中国戏剧家曹禺先生说:撮泰吉是戏剧“活化石”。曲六乙先 生说:撮泰吉是中国戏剧珍贵的“活化石”。被誉为“人类的祖宗戏”,“人之初,戏之始,彝之源”。总之,彝族“撮泰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顽强的生命力在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洛嘎村传承着。...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3-05-29 05:50:59
传承彝族文字的时代价值
彝族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彝族文字对保护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本文通过介绍彝族文字发展现状,探讨传承彝族文字的必要性与时代意义。...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3-05-24 05:20:09
传承彝族文字的时代价值
彝族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彝族文字对保护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本文通过介绍彝族文字发展现状,探讨传承彝族文字的必要性与时代意义。...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3-04-07 05:22:49
浅析彝族毕摩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利用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精神文化内容也开始日益受到关注。在众多民族文化中,彝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正所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传承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更好的得到传承、开发与利用,便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彝族本土文化中,毕摩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文化传承,有...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3-03-24 05:13:13
耿福能代表:加强对彝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四川的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在对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深入调研后,带来了加强彝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建议。...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3-13 10:49:52
彝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流变
本文拟就神与毕摩的起源说,通神灵的毕摩,具有巫术能力的苏尼为内容,对彝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流变进行分析。纵观彝族宗教理念和宗教现象,以自然崇拜为基础,信仰祖灵为核心构成了全部彝族的宗教观。根据宗教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和传承的史料分析,彝族宗教观中自然崇拜产生于母系氏族时期,祖先崇拜产生于父系氏族时期。宗教、祭祀、仪式...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2-16 05:55:34
试论阿细跳月的传承
文章介绍了彝族阿细人的民间舞蹈——阿细跳月的渊源,分析了数千年的“阿细跳月”传承方式和现代传承方式提出了新时代“阿细跳月”保护、传承、创新的路径。...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2-13 05:27:08
浅谈彝族村落彝族文化的传承与抢救
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冲击,甚至造成个别支系的彝族文化消亡,人口减少,其他的彝族大村落如垤施、大新寨、宝华以及偏僻一些的彝族村落的有彝族文化的保护也面临类似危机。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抓紧时间、积极行动,为保护将要消失的这些民族村落和文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考虑村落和文化的延...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11-25 05:56:02
彝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
彝族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彝族不但文化悠久,服饰亦别具特色,其服饰上的图纹更为精妙绝伦,为我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介绍了彝族服饰的美学特征,通过对彝族传统服饰结构的分析与探究,提出了在保留其民族特色与文化的基础上,将该民族服装的二维平面结构改良为三维立体结构,创新其服饰特点,提高时代审美性,为我...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9-11 05:18:17
透过彝族服饰看基于现代生活方式导向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冲击。基于此,本文以彝族服饰文化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彝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说明了现代生活中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基于现代生活导向下的彝族服饰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9-09 05:14:16
彝族毕摩与彝文的传承
彝族布摩,在云南、四川称之“毕摩”,其职能与属性在彝族地区都是一样的,但在贵州地区,还从毕摩一职里分出了称“摩史”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毕摩文献和摩史文献两大类彝文文献,有着内容交叉和风格稍异的突出特色。...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8-02 05:32:34
口语文化中《阿诗玛》的传承与传播
口语文化中的《阿诗玛》,以其特有的口语说唱形式,进行着文化传承。通过对《阿诗玛》口语传承要素的分析和《阿诗玛》传播特点的概括,我们发现在口语文化中,《阿诗玛》的传承呈现为一种身体的文化,一种亲密的文化和一种活态的文化。...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7-22 05:30:41
论彝族文学的传承、借鉴与创新
彝族自古以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千百年来,沉积了卷帙浩繁的彝文文献,创作出了像《阿诗玛 ꀊꏂꃀ》、《妈妈的女儿ꀉꂿꅩꌺ》《玛木特依ꂘꃅꄯꒉ》、《查姆ꍈꃀ》、《勒俄特依ꅺꊈꄯꒉ》、《梅葛ꃀꇭ》等一批历史性经典作品。 彝族先人们运用前人创造的彝族文字,进行历史记录、文学创作、宗教活动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了著...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6-28 05:07:14
马泽博:让彝族服饰在传承中绽放
我的母亲从儿时便开始从事彝族服饰制作,至今已近六旬,仍未停止。2014年彝族服饰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我的母亲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而我也在2013年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全身心加入到彝族服饰领域中,2013年成为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级非遗传承人。...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2-06-15 15:37:00
大姚县多措并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大姚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方针,强化非遗保护措施,完善非遗传承机制,建立非遗名录体系,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良好实效。...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2-05-27 17:01:39
昭觉彝族服饰 传承古今辉映天下
彝族,是一个把自己的文化穿戴在身上的民族,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展示着其古老的民族文化,诉说着悠悠的历史岁月。昭觉独特的彝族服饰风格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凉山彝族服饰的特色,不仅是凉山彝族服饰的经典荟萃,更是中国彝族服饰的“窗口”。如今,在这个“窗口”,厚重的传统文化不断与现代文化相碰撞和融合,正向着世界舞台开放。...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2-04-12 05:06:05
蒙自市:承古出新 彝族剪纸刺绣的非遗传承之路
剪纸和刺绣是彝族用于服饰的传统工艺,把剪下来的绣样粘贴在布料上,绣娘在布料上进行刺绣,描摹心中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彝族剪纸刺绣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精妙的剪纸刺绣技艺著称的云南省蒙自市成立了剪纸刺绣文化传承基地,作为传承彝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文化传承基地给当地彝族人和外来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推动...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2-04-04 13:07:18
非遗毕节:赫章“彝族铃铛舞”的传承
今年64岁的苏万朝,家住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铃铛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2岁,苏万朝和父亲学习铃铛舞,至今已有50多年了,是家族里的第五代彝族铃铛舞传承人。1977年,苏万朝开始带徒弟,走上了传承彝族铃铛舞的道路;目前,他已先后教授了300余名彝族铃铛舞舞者。...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2-03-04 05:38:33
云南民族村彝族村寨村长李虎:热爱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高马尾,黑皮肤,一身颇具彝族特色的民族服饰,随身携带一把月琴,仿佛一个节拍响起就能载歌载舞。这就是云南民族村彝族村寨村长李虎给人的初印象。...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2-02-28 21:55:52
张宇锋:对彝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彝人的文化传承的确陷入了困境,虽然许多同族人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事实毕竟就是事实,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掩盖都是徒然的。去撕开彝族文化传承的伤口不是为了在伤口上撒盐,而是要直入腠理探病因,深入骨髓找病根,通过不断的清洗伤口治症完善,让彝族文化传承之路顺畅坦途。...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02-25 05:28:22
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以南涧彝族文化传承
彝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本文以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具有的现实意义为根据;以南涧彝族传统文化传承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提出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同化、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多元民族文化教育、加大研究保护...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2-19 05:03:07
彝语文在现代生活中的使用、传承与发展
我们的语言和文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经受住了数千年的考验,和我们的民族一同走到了今天。然而,今天我们却非常清楚的看到,我们彝族对彝语文的使用已经在走下坡路。...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01-24 05:36:50
楚雄州中彝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近日,楚雄彝族自治州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公示为2019至2021年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部分候选地区,标志着楚雄州中彝医药事业在传承创新中取得长足发展。...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1-20 19:40:54
双柏:“一心一品,双核驱动”传承彝族文化
近年来,双柏县采取“一心一品,双核驱动 ”模式,加强彝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切实激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断提升文化自信。...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1-12-26 05:05:05
楚雄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近年来,通过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使旅游找到了路子,同时民族文化通过旅游的发展逐步得到了展示和宣传。但是楚雄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对民族文化的过度开发,在旅游中一些伪民俗的不断涌现,使一些民族优秀文化失去本色,加之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楚雄市民族文化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有些形势相当严峻,保护迫在眉睫,传承更为必要。...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12-13 12:50:37
影响毕摩传承的主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各种现代生活方式不断渗入彝族群众生活之中,多元文化共同作用于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彝族群众对生活、生存、幸福的理念和理解发生了转变,毕摩的作用范围逐渐缩小,毕摩的定义也发生了改变,一般指彝族文化的继承、传播者和祭祀文化的实施者。不仅如此,连毕摩本身的传承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就...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1-11-20 05:40:30
彝族火把节与火文化:第五章 彝族火把节保护与传承
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象征,是彝族的年节,是彝族最为传统、最为重要、最盛大的节日。它不仅包涵了彝族的火崇拜、原始崇拜以及歌、舞、乐等诸多文化现象,同时还包涵了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习俗、禁忌习俗、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做好彝族火把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对地方民族经济...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1-11-12 22:52:12
四川凉山彝族的“尼”与我国北方萨满的传承比较研究
凉山彝族的宗教和我国北方萨满教都属于原始宗教,凉山彝族的宗教职业者之一尼与北方萨满在传承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因此也带来了各自的区别与特色。...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1-10 05:48:45
凉山州彝族达体舞的传承与发展
为了使凉山州彝族达体舞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达体舞的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促进发展的策略,为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达体舞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11-10 05:26:06
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永善“彝族服饰”
永善县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异彩纷呈,隶属北部方言区服饰文化。主要分布在永善县务基镇锦屏村、伍寨彝族苗族乡、马楠苗族彝族乡及周边区域,由于山高险峻,荆棘丛生,气候属高寒地带,制作服饰使其具有遮风挡雨御寒的功能,是彝族群众适应自然、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1-08-26 05:48:45
石林火把节:从彝族文化的传承说起
在撒尼人的传说里,火烧死了天神降下的蝗灾,从而五谷牲畜得以保全。火,延续了撒尼人的幸福生活。现今的仪式,也具有禳灾驱祸之意,是对流传下来的仪轨最真实的传承。万人围着上下撺掇的火焰载歌载舞,放声高歌,颇有“披发长歌揽大荒”的古意。彝人的火,沿着豪健的血脉,震颤着全身的骨节。参加节庆的人们,纷纷将手中的火把点燃,随着狂野的节...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1-08-20 05:40:18
武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实效
武定是罗婺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罗婺儿女传承千年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积淀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歌、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代又一代的罗婺各民族中延续文脉,薪火相传。以武定彝族酒歌为代表的...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07-08 05:37:59
李浩磊:坚守漆心,传承匠人精神
今年26岁的李浩磊(彝名阿涅阿木里富)是甘洛县彝族皮胎漆碗传承人,家住甘洛县普昌镇哈木足村,李浩磊从小目睹爷爷用土漆制作的皮胎漆碗,原本就喜欢绘画的他对漆器尤其是皮胎漆碗产生了兴趣,开始接受传统漆器文化熏陶。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这些年他进步很快,皮胎漆碗技艺也日渐精湛,逐渐成为甘洛民间公认的皮漆器佼佼者。...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1-06-03 05:23:16
杨正权:探秘中华文明源头 传承彝族优秀文化
彝族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彝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彝族人民为世界和平、人类文明、中华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书写过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1-04-09 05:35:10
传承于姚安马游不老的“梅葛”
随着各级各界重视,保护力度的加大,梅葛文化的生存危机有了明显缓解。在姚安县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名录中,马游梅葛名列保护区之首。全县5名被省文化厅命名的全省民族民间艺人中,马游就占了3位。他们是民族民间音乐(梅葛演唱)艺人郭有珍,民族民间音乐(芦笙制作)艺人郭自林,民族民间美术(彝族服饰制作)罗玉芳。...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03-13 05:33:21
从斗舞到竞赛:彝族花鼓舞竞技传承论
彝族花鼓舞是一个典型的仪式灵舞,其传承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在彝族传统丧礼与地方开新街节俗上,彝族花鼓舞存在一种源于家族竞争、财富炫耀、两性交游的斗舞竞技传承,自然推动着彝族花鼓舞艺术的创新发展。随着当代彝族花鼓舞日益被资源化、遗产化,地方政府策划、举办了各级别彝族花鼓舞现代舞台比赛,它强有力地推动了彝族花鼓舞...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02-10 05: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