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音乐舞蹈

毕节之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宁“彝族撮泰吉”

作者:罗德显 发布时间:2021-03-24 原出处:云上毕节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现代戏剧泰斗曹禺先生说:“撮泰吉”是戏剧“活化石”。
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主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的曲六乙先生说:“撮泰吉”是中国戏剧珍贵的“活化石”。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被誉为“人类的祖宗戏”,“人之初,戏之始,彝之源”。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5月20日,“彝族撮泰吉”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229;项目编号:IV-85;项目名称:彝族撮泰吉)。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天,彝族“撮泰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顽强的生命力,从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倮嘎村走向各地彝族村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17年2月11日,毕节彝族古剧《撮泰吉》赴法文化交流团在法国尼斯参加了有名的尼斯狂欢节开幕式及花车大巡游,并在12日下午在法国尼斯国家大剧院举行彝族古剧《撮泰吉》的专场演出,13日至15日连续三天参加了尼斯社区的联欢演出及巡游活动。作为中国唯一一个被邀请参加尼斯狂欢节的文化交流团队,彝族古剧《撮泰吉》以其神秘独特的故事情节、精湛的舞台技巧和精彩的舞台展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阵阵掌声和一致好评,引起了极大轰动。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古老的彝族“撮泰吉”(博林 摄)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让我们一起来回溯彝族“撮泰吉”的前世今生。20世纪80年代初期,“撮泰吉”被发现挖掘出来,至今已有30余年的时间。其间,各种关于“撮泰吉”的研究成果颇多,内容丰富,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06年5月20日,由威宁自治县申报的“彝族撮泰吉”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出台,条例明确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进一步为“撮泰吉”的科学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具有彝族人民的唯一性、独创性。“撮泰吉”的主要内容是向后人传授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知识而保存祖先取得的劳动经验。其内容是原始初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从猿转变到人的真实记录,是模仿古人类进化过程的一种历史意义上的“情景再现”,令人惊讶地吻合了“劳动把人类从猿转变到人”的科学定义。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然时光过去了30余年,但社会各界对“撮泰吉”的热爱仍然不减当年,甚至可以说“撮泰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各种“创造性”的解读与开发利用也随之泥沙俱下、良莠同存,不得不令人担忧。一个土生土长的彝族经典古戏将会走向什么样的发展?能不能在尊重传统与艺术规律的基石上得以光大?又会不会“剑走偏锋”,最终以讹传讹?作为一名多年跟踪研究“撮泰吉”的彝学研究工作者,本文力图从彝族“撮泰吉”保护与传承的角度梳理其来龙去脉。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古老的彝族“撮泰吉”(博林 摄)

一、“撮泰吉”三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撮泰吉”是彝语音译,演出时间是每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其内容包含:祭祀、农耕、麒麟舞、扫火星四个部分。现在见到的文字音译名称有:“撮衬姐”、“撮寸几”、“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几”、“撮泰紧”、“撮藤吉”、“撮藤景”、“撮泰吉”等十多种,但仍然无法表达确切的彝语译音。现用的“撮泰吉”,是1987年8月笔者陪同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到板底乡倮嘎村作现场演出翻译时,与时任贵州省傩戏研究院院长庹修明、贵州民族学院彝学教授王子尧、威宁自治县原民委主任杨全忠等共同商议提出的,现在已经得到“约定俗成”,广泛使用。彝汉语言释义翻译,“撮”为“人”,“泰”为“进化”、“变化”,“吉”为“玩耍”、“游戏”、“表演”。从整个演出内容看,“撮泰吉”应翻译成“人类变化(进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如果我们把“撮泰吉”理解为“鬼的游戏”或“鬼戏”,那“撮泰吉”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不把“撮泰”分解为“撮”、“泰”,那“撮泰”一词在板底彝区也是指“非人非鬼”的“原始人”或“原人”。单独的“撮”只能表示“人”,而“撮补”才是“鬼”。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演出台词中描述当时“撮泰”的形象和生活状况是:“阿欧那巨惹,撮唷撮麻叟,撮唷尼啰叟,糯秃第,哈哲早,省蒙足姆组,周吐一姆夺,省土补姆偎,撮斗戳叟斗,撮菊戳叟菊。”翻译为“远古直眼人,模样不像人,模样似野兽,长猴脸,生鼠牙,野果当饭吃,露水当水喝,树叶当衣穿,人类如此产,人类如此生”。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南彝志·创世志·天地进化论》载:“古时的人类,人与兽相随,人的模样像猿猴,吃的是野果,穿的是树叶。”《查姆》是彝族讲述万事万物起源的一部创世史诗,它独特的想象把史前人类的发展分为“拉爹”(独眼人)、“拉拖”(直眼〈纵目〉人)、“拉文”(横眼人)三个时代。用大量的篇幅反映了前两个时代向第三个时代的过度,展现了一部史前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四川凉山彝文古籍《勒俄特依》也描述了古人类的特征:“古时的人类,形状虽像人,叫声似猴音,树叶当衣穿,野果当饭吃,有眼不看路。”……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肯定了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把人类史前史的发展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根据恩格斯的肯定,我们可以把彝文古籍《查姆》的记载看作名叫“拉爹”的独眼人代表人类的“蒙昧时代”,名叫“拉拖”的直眼(纵目)人代表人类的“野蛮时代”,名叫“拉文”的横眼人则代表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查姆》、《物始纪略·撮泰的蓑衣草》、《西南彝志·撮泰扛耙》、《实妁糯摩赠(实妁做猴斋)》等彝文古籍对古人类的描写和“撮泰吉”刻画“撮泰”的形象是完全一致的。结合彝文古籍记载和从“撮泰吉”粗犷的面具、行动艰难的罗圈腿步伐以及用抽气声带发音,并发出猿猴般的叫声看,“撮泰吉”所表现的应该是人类从树上下到地面正练习直立行走时期的生活,也就是从“直眼(纵目)人”向“横眼人”过度的阶段。这在惹嘎阿布的装扮中可以得到结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人类史前史的宝贵资料,“撮泰吉”是人类发展初级阶段的原始人形象。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古老的彝族“撮泰吉”(博林 摄)

二、“撮泰吉”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撮泰吉”产生于何年何月?彝文古籍没有确切的记载。那时候彝族先民还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类,更不可能有其他民族文字记录彝族“撮泰吉”的产生。但据威宁龙场资深布摩田正朝先生说:过去,“撮泰吉”是在彝族做大型丧祭“苏载”活动仪式里用的。本人94岁(已故)的父亲也曾说过,他小时候到板底乡新官寨一户人家“苏载”时作为“阿安(小孩)”的扮演者参加过“撮泰吉”演出。从彝文古籍《实妁糯摩赠》等对原始人的描写内容看,结合两位老人说的彝族“苏载”活动中有“撮泰吉”表演,还有“撮泰吉”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祭祀,那么“撮泰吉”作为彝族远古部落实妁时期丧祭活动的产物结论是可以成立的,因而可以推论出“撮泰吉”和彝族祭祀活动的出现是紧密相关的。彝文古籍记载:人类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哎哺”、“尼能”、“实妁”、“米靡”、“举偶”、“六祖”等时代。“哎哺”传90代后尼能部族出现,实妁也紧随其后而产生,尼能兴起婚姻,实妁兴起祭祀。《实妁糯摩赠·人死的由来》一文记载:古时候人类只会生不会死,年老的人很多,白天太阳出来时背到场坝去晒太阳,晚上又要背回家,每天要背出来晒太阳的老人有满满七场坝。有一天人们出去打猎,不小心射死了一只猴子,模样很像场坝里晒太阳的老祖人,便误认为是老祖人,于是为其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丧祭声震天动地,惊动了至高无上的天神策举祖。经过三次派遣使者下凡巡查,确定人们是在为猴子做祭祀活动。于是策举祖下令,既然人类想祭奠亡者,就给他们送死根病种吧。从此,人类有了生与死,祭祀也从此兴起了。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中除了惹嘎阿布没有年龄,因为他是神的化身,其他四位撮泰老人都是千岁以上的人物,以这种高年龄的寓意提示人类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进化而形成现代人。据有关专家对彝族父子连名谱系进行研讨后,有的认为“撮泰吉”的产生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有的则认为有八千年以上历史。总而言之,“撮泰吉”的产生年代较为久远。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古老的彝族“撮泰吉”(博林 摄)

三、“撮泰吉”的人物角色到底代表了啥?

阿布摩和阿达姆两个角色几乎没有异议,有争议的是惹嘎阿布、麻洪摩、嘿布三个角色有被误解的现象。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惹嘎阿布

“惹”为“箐林”,“嘎”为“上方”,“阿布”为“老爷爷”,意为“山林爷爷”,即传说中的“山神”。“撮泰吉”中惹嘎阿布这个重要角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在彝族生产生活中都是一个无事不通的“神”,是先贤和智慧的化身。在人们无法认识自然,无法理解变幻莫测的自然规律的古代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依赖“神”。惹嘎阿布是一个无产者,威宁彝族形容穷人就说:“穷得像惹嘎阿布”,但他却是为人类无私奉献,为民排忧解难,不取任何报酬,惹嘎阿布是保佑人民平安、人丁繁衍、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神”的化身。表演时,演员用鸡蛋壳做眼镜装扮成“纵目人”。近年来,对三星堆出土文化的发掘研究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然而谁也没有把惹嘎阿布这个角色和三星堆出土的“纵目人”联系在一起。“纵目”代表“千里眼”,是智者的象征。《华阳国志》载:“蜀王蚕丛者,目纵,居石室”。 “蚕丛”即彝文古籍中的“武洛撮”,有的文献也记作“洛错”,是彝族始祖希慕遮(汉文献记作孟晢)第29代孙。《爨文丛刻》载:“武之十二子,十一过河变,武洛撮不变,传下了彝族。”《华阳国志·蜀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蚕丛居石室,其目纵”。(“武洛撮”三个字也证明了这解释,“武”是部族名称,“洛”是“石头”,“撮”是“人”,可以理解为“居石室的武部族人”)。“撮泰吉”中惹嘎阿布的外表形象与古籍记载的蜀王“蚕丛”如此相像绝非偶然。除此之外,《彝族创世志》中对实妁时期掌管祭祀的“普土”(总管)在祭祀场合使用的“权杖”、“先角”、“金铃”等都有详细的描述,而“三星堆”也出土了“权杖”。“撮泰吉”中惹嘎阿布手中也有“权杖”、“先角”等这些道具,这不是巧合,而应该是历史关联遗存。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麻洪摩

“麻”是“兵”,“洪”是“养”,“摩”是“长者”、“智者”,其角色是“养兵、带兵的长者(将军)”,是以其职业取名,也可以说是对其职务的尊称。他是阿布摩的带兵将领,而不是苗族。据《贵州民族志》载:苗族先祖最早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安史之乱”后,特别是唐后期至五代 ,由于战乱等原因迫使苗族从武夷五溪地区经黔东、川南迁徙到黔西北和滇东北地区,苗族迁徙到贵州大致六七百年左右的时间。而毕节“撮泰吉”的迁徙路线是从撮泰沟奏法嘎(云南境内)——谷仇贝谷(昆明坝子)——阿余斗弥(云南东川)——古闹录居(贵阳)——纳娄祖谷(威宁盐仓)——板底洛嘎。因此,已在云贵高原流传数千年的“撮泰吉”是不可能贴上苗族这个标签的。由此,把“麻洪摩”翻译为“苗族”是没有依据的。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嘿布

“嘿”是“嘴”,“布”是“吹嘘”、“ 夸夸其谈”、“诙谐幽默”的意思,“嘿布”的名字是以其角色自身性格取名。但是“嘿布”这个人物不知为什么许多文章都把他译成“汉族”。其实“嘿布”这一角色无论从其装束或名字音、意都与汉族毫无关系。“撮泰吉”从遥远的实妁时代走来,那时侯全人类都没有民族之分,更没有族称,显然一个历时数千年,全用彝语台词对话的“撮泰吉”是不可能有汉族这个角色名称的,把“嘿布”译成“汉族”同样是不负责任的,更是不正确的。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撮泰吉”面具与其他傩戏面具有何不同?

面具是“撮泰吉”的表现形式,它与其他傩戏面具不同。主要以长脸、高鼻梁、高眉骨、深眼窝,轮廓突出,造型粗犷古朴;色彩单调无华,极少雕琢装饰,黑底白纹为其显著特色;眼睛眉角上扬呈倒八字形,半月形横开嘴,没有耳朵,显得有些稚气、原始、古朴。面具上用粉笔或石灰画出白色各式线条,象征人物高龄的皱纹。其大小宽窄自成规矩,过份改型便会失去其“灵魂”。材料一般用杜鹃树、漆树或杂木树制作而成。根据所需大小尺寸将圆木锯下,并一分为二,取其一半用斧子等工具粗略加工,挖出背面,再将正面的眼、口、鼻凿出来即可,然后用墨水或锅烟将其涂黑。面具上的条纹是有区别的,横波纹是阿布摩专用,贴白胡须;斜波纹是阿达姆和麻洪摩专用;麻洪摩的面具贴黑胡须;竖波纹是嘿布所用。面具的大小也有区别,阿布摩的面具最大,阿安的面具最小。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如何看“撮泰吉”中“麒麟舞”?

“撮泰吉”中的“实则”在彝文古籍中普遍记载。彝文文献《支嘎阿鲁王》中,“实则”是支嘎阿鲁的坐骑,在“撮泰吉”中也是惹嘎阿布的坐骑,它是神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彝文文献中把“实则”翻译成麒麟。无论彝文古籍还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都认为“麒麟”是神兽,《山海经》中描述“麒麟”是传统祥兽,性情温和,传说寿命两千余年。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常把麒麟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并称五大祥兽。麒麟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这正是“撮泰吉”中“实则”的形象,麒麟乃吉祥之宝,从古至今都是公堂上的装饰,以振官威之用,也是权贵的象征。古人认为龙有代表着神灵、天、帝王、交泰等意,所以龙渐渐被皇家所垄断。而凤凰也有贤明、调律、志向等意。因此民间把麒麟作为自己的吉祥物广泛发展传播。所以,“撮泰吉”中的“实则”更合符神兽“麒麟”的描述,而决不是狮子。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如何看清“撮泰吉”中“铃铛舞”的来龙去脉?

“铃铛舞”在“撮泰吉”中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被误认为是“为了热闹、好看才加进去的”,其实不然。在彝文古籍《彝族创世志`金铃》一章中记载:“岱土博山上,实祖尼史死,在岱土俄举,为他做大斋,在今天晚上,无玉铃引歌,斋场哑静静,灵位昏沉沉,天地二长子,开北方银门,拾来银碎片,日月二次子,开南方金门,拾来金碎片,云雾二幼子,开中央铜门,拾来铜碎片,快速转回家,送给阿娄去,巧匠苟阿娄,工艺多高超,别的他不做,只做只金铃。银片打内珠,金片打外壳,铜片打铃柄,男儿举着它,站在歌场上,会跳铃铛舞,金铃响铛铛,若是不会跳,响铃变哑铃,所说的金铃,就是这样的”。《彝族源流》、《细沓把`额索祭母》等古籍中都有关于“铃铛舞”的最早记录。云南省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古滇国鎏金青铜四人铃舞的形象里也可以找到彝族古代“铃铛舞”的形态。铃铛舞是彝族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实妁时期实部落给自己的祖先“尼史”举行祭祀活动时就已经有了铃铛舞。显然,铃铛舞不是后来加进去的,它是自古以来彝族祭祀活动必不可少的祭祀舞蹈。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撮泰吉”与彝族“火”文化有何关系?

彝族崇拜“火”,有“火”的民族之美誉。火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是“火”的功劳。熟食需要火,避野兽需要火,冷了需要烤火。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古代,火是人类的伴侣,火是原始初民唯一的依靠。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扫火星”活动还得从彝族先民发明用火开始说起,人类最初过着巢居生活,慢慢地队伍越来越壮大,树上的野果越来越不能满足类人猿的需求,于是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捡拾落地的野果充饥。有的坚果干硬无法食用,已下到地面生活的类人猿不得不腾出双手去抱石头等重物砸开坚果取食,在长期的锻炼中,脚和手的分工开始了。在抱石头砸坚果时,由于石头与石头相撞而摩擦起火,并引燃了树叶和枯草,山火的爆发吓坏了原人,树上地上的野果被烧光了,遍地都是被烧死的动物尸体,在没有食物来源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被火烧熟的食物。吃了火烧熟的食物后更容易消化,也很卫生,提高了原始人的体质和寿命。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不仅能取暖,还可以烧在洞口恐吓野兽,避免野兽入侵。氏族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火把提高了人类的夜生活能力以及打击野兽的能力。不灭的火堆,激发了人类的艺术想象力,激发了创造艺术的感悟。原始人的大脑受到了正在萌芽的原始艺术的刺激,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使人类第一次掌握了供自己自由享用的自然力——火。彝文古籍《物始纪略》载:“天下凡间人,用石头相撞;碰撞出火星,火星闪一下,朽木与枯草,见火就燃烧;是这样的哟。尘世间的人,有火不怕冷,有火不怕饿;有火就铸铜,有火就生铁;天下凡间人,学会使用火”。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是神圣的,火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用火的过程中难免也要发生一些因失火而给人们造成伤害,因而彝族人敬火,畏火,崇拜火。“火”在彝族人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生活中有很多关于“火”的禁忌。如:不能跨越家里的锅庄;房子被火烧了不能说被火烧了,要说“被水泡了”。看见流星飞过,要举行“扫火星”仪式;看见流星(扫帚星)飞过就要说“苦笃苦笃”(意为:羞耻羞耻),这样流星落地的地方就不会发生火灾了,这种传说直到现在民间仍然有保留。彝族民间普遍流传着有“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的说法。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要进行“撮泰吉”活动,要进村入户给村民进行“扫火星”仪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要举行祭火仪式等等,这些民俗一直沿袭至今。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社会发展滞后的古代,原始初民认为火灾是那些不规矩的火星失散而发生的,后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民俗活动。看见流星也要进行“扫火星”仪式,“撮泰吉”中的扫火星就是把不规矩的火星收去埋掉。每年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惹嘎阿布领撮泰阿布们到寨子中各家各户去扫火星时要鸡蛋和麻,四个撮泰阿布每到一家,都把木棍插在火坑上摇来摇去,祈祷一番。扫一间要一个鸡蛋一匹麻,扫三间要三个鸡蛋三匹麻。走时惹嘎阿布在各家草房四角扯一把房草,同四人来到村寨边建有灵房的山上,首先将三个鸡蛋埋于土中,然后把扯来的房草点燃,将其余的鸡蛋烧吃后,把火扑灭,并齐声同呼:“火星走了!火星走了!”所以说,“火”在“撮泰吉”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撮泰吉”与其他彝区民俗活动有何血缘关系?

在彝区,还有许多与“撮泰吉”相似的民俗活动。在云南楚雄自治州双柏县小麦地冲村的彝族“罗罗濮”支系中,有一以老虎笙、大锣笙和小豹子笙合称的三笙的民俗活动,多年来一直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彝族古傩戏的“珍存”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云南楚雄的“跳老虎笙”、“跳豹子”、“哑神舞”与“撮泰吉”有许多相似之处,为此,我们把“撮泰吉”和云南“跳老虎笙”等进行对比研究,看看它们的渊源关系。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举行活动时都要化妆

“撮泰吉”举行活动时用白布把头缠成锥形,脸上戴粗犷的木制面具,面具上用粉笔或石灰画出条纹,身上用白色布条缠紧,以示裸体;手持木棍(泡木树),双腿弯曲,走路踉踉跄跄,用抽气冲击声带发音,类似猿猴般的叫声,不能相互叫喊生活中的名字,只能叫戏中所扮演角色的名字。“跳老虎笙”也要化妆,过去是裸身,现在用黑色披毡裹身以示虎衣,头上扎出两只虎耳、身后下方把披毡捆成粗壮的尾巴,用锅烟、红土、白土泥画满全身,脸和手用红、黄、黑三色画出条纹,额绘“王”子,颈系铜铃。化妆后,人即成虎,不能再说话。跳“豹子舞”的全是小孩,所以全裸体演出。“跳哑神”过去也是裸体演出,现在着裤子,四肢画上斑纹象征裸体。“撮泰吉”虽然着装,但仍用白色布条缠紧象征裸体。其次,不论是“跳老虎笙”中的 “老虎”还是“豹子舞”中的“豹子”,以及“哑神舞”中的“哑神”化好装后就不能说话。“撮泰吉”中也除了惹嘎阿布用常人语气说话外,其他“撮泰”只能用抽气冲击声带发音。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其活动内容相同

“撮泰吉”是正月初三正式开始,演出时,有四人手执灯笼,四个“撮泰”拄着木棍艰难的从原始森林走来,放下木棍,双手抱拳作揖以示祭祀祖先,思念故土。然后手摇铜铃,跳祭祀舞蹈“铃铛舞”。阿布摩率众找惹嘎阿布,耕作主要有:驯牛耕地、撒种、薅草、收割、脱粒、背荞子等内容。正月十五“撮泰吉”在惹嘎阿布(山神)的带领下进村入户进行“扫火星”活动,惹嘎阿布唸一句撮泰们跟着唸一句“斩扫祸祟、驱鬼除邪、禳灾纳吉、扫火星”等,什么活动都听阿布摩安排,铃铛舞和麒麟舞用鼓伴奏。“跳老虎笙”时间是正月初八开始,都是正月,场上有四只灯笼。最初也是四只老虎入场,手摇铜铃,内容有:驯牛耕地、撒种、薅草、收割、打谷等。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生殖崇拜相同

“撮泰吉”在丰收后坐下休息抽烟时,嘿布调戏阿达姆,并从后面与阿达姆交媾,阿布摩发现后,追打嘿布,又与阿达姆交媾的过程。“跳老虎笙”有“虎亲吻”、“虎交尾”“虎护蛋”等生殖舞。“豹子舞”和“哑神舞”没有直接的交媾内容,但在含蓄的表演中都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含义。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都有驱鬼除邪的活动

不论是“撮泰吉”、“跳老虎笙”、“豹子舞”还是“哑神舞”,到最后都是挨家挨户为村民驱除邪恶,消灾纳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平安。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有专家提出疑问,既然说“撮泰吉”何等的古老,为何云南、四川彝族地区没有类似的戏剧呢?殊不知在相隔几百公里的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就有这么多与“撮泰吉”神似的彝族古戏。所以说“撮泰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跳老虎笙”、“豹子舞”、“哑神舞”如此相似,这绝非偶然,它们应该是同源异流。“跳老虎笙”、“豹子舞”、“哑神舞”有的,“撮泰吉”都有,它们没有的,“撮泰吉”也有。如今我们只能通过这些神秘的面具,粗狂的舞蹈动作,遥想一个民族分分合合的遥远从前……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撮泰吉”是彝族远古时期生产生活的产物,历经沧桑发展至今,并被列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属不易。因此,希望本文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在保护与传承中忠实“撮泰吉”原型,忠实“撮泰吉”的真实含义,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历史的宝贵遗存,也无愧于时代的创新发展。27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原载:云上毕节;文:罗德显;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媒体编辑:吴春妹;编审:秦恒;监制:王应军。

所属专题:

毕节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