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服饰文化

凉山彝族服饰 质朴与考究竟同出一炉

作者:阿牛史日 发布时间:2017-11-13 原出处:​凉山日报全媒体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凉山彝族的服饰,在民族内部基本一致的同时,因方言土语的差别,种类繁多,色彩纷呈。凉山彝族服饰可分为三个方言服饰区,一是以美姑为代表的包括雷波、峨边、马边等和昭觉、金阳、云南巧家、永善等县的部分地区的义诺土语服饰,因其男子裤脚宽大,又称为“大裤脚区”;二是以喜德为代表的包括冕宁、越西、甘洛、盐源等和西昌、木里、德昌、盐边、石棉、九龙、泸定和云南宁蒗、中甸等县的部分地区圣乍土语服饰,又称为“中裤脚区”;三是以布拖为代表的包括普格、宁南、会东、会理和金阳、昭觉一部分等所地土语服饰区,又称为“小裤脚区”。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鲜艳明快活泼的儿童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鲜艳明快活泼的儿童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服饰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与载体,是一张无声音的文化名片。其蕴含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情趣、品味,从中可以解读一个民族的节庆、婚嫁、丧葬、崇尚、信仰、礼仪。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的服饰,在民族内部基本一致的同时,因方言土语的差别,种类繁多,色彩纷呈,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的区别,还有婚装、丧服、祭司装、征战装等不同场所的专用服装,其服饰特点一直承袭汉代以来“披毡、着贯头衣、右衽、着拖尾裙”的遗风,基本保持了男性服饰的凝重大方与女性服饰的色彩斑斓,图案多样、精美的特点。在同一性别中,根据不同的年龄、身份、地位、场所等尽显差异。孩子服饰讲求鲜艳明快活泼,青年人讲究色块的搭配与色彩的鲜艳夺目,中老年的讲究色块搭配的凝重、讲求宽松舒适。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服饰在彝族的物质民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凉山彝族无论男女老幼,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披擦尔瓦,着披毡,冬天裹绑腿,套毡袜。男子传统发式为“天菩萨”,头戴帕并饰高高指向天空的英雄结,左耳戴一串蜜蜡珠或银饰耳环,下身着长而宽大的似裙裤,手饰以银制手镯。同时,根据不同的需要,身上的饰物各有不同,如抽烟的男子一般斜跨烟包,再佩带火镰等用具,大都喜欢佩带匕首,特定的祭祀、老人死亡场所男子们喜欢佩剑。妇女服饰的主要表现为戴头帕,有孩子以后的妇女改为大鹰帽或缠帕,女子均佩带金、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颈部喜欢戴银领饰领牌。传统服饰在用料上以自织的毛麻织品为主,喜用黑、红、黄等色,其做工精美,往往图案丰富,制作工艺有挑、绣、镶、滚等多种技法。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凉山各地服饰的特点,凉山彝族服饰可分为三个方言服饰区,一是以美姑为代表的包括雷波、峨边、马边等和昭觉、金阳、云南巧家、永善等县的部分地区的义诺土语服饰,因其男子裤脚宽大,又称为“大裤脚区”;二是以喜德为代表的包括冕宁、越西、甘洛、盐源等和西昌、木里、德昌、盐边、石棉、九龙、泸定和云南宁蒗、中甸等县的部分地区圣乍土语服饰,又称为“中裤脚区”;三是以布拖为代表的包括普格、宁南、会东、会理和金阳、昭觉一部分等所地土语服饰区,又称为“小裤脚区”。由于行政区划的一些原因,在一些县份也有同时存在几种服饰的情况,如昭觉县既有义诺服饰区,也有圣乍服饰区,还有所地服饰区,在同一个土语服饰内部,也因地域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色彩斑斓的女性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色彩斑斓的女性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 大凉山三大服饰种类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义诺土语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俗称大裤脚区,以美姑为代表,内部又分为三个亚服饰区;即以古典美著称的柳洪型,以色彩搭配艳丽、明快为著称的牛牛坝型,以精细、小巧著称的瓦候型,与地理位置相适应其周边县的服饰也趋于这些亚服饰,如乐山地区的峨边、马边两县与瓦候毗邻,其服饰大都呈瓦候型,雷波大部呈牛牛坝为中心服饰型,瓦岗、红莫等地方与柳洪毗邻,呈现出柳洪型特点。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义诺土语服饰区,男人服装从头到脚,体现出古朴、大方、适用。典型的为成年男子装与中老年装。成年男子装,其头饰喜用青色或蓝色细纱布或青丝缠绕头帕,并扎英雄结,左耳穿孔,挂三颗串成一线的宝石,小饰黑须,胸前喜挂麝香包。上着绣有不同图案的均不加领的衣服。下装是大摆的大裤脚,一般用三四十尺布做成。脚缠绑腿,腰系匕首,喜披擦尔瓦与毛毡,喜欢在擦尔瓦下边镶加一层宽约三十公分左右的黑布边以为饰,无须者居多。特别一提的是,男子头顶的“天菩萨”,为男子古老的装束,彝族人认为是其护佑神之居所,神圣不可侵犯,有的则几十年不剪,可长达五六米。中老年装在式样上与成年装没多大区别,主要体现在色块选择上以平和、朴素为主,青年人高耸的英雄结指向天空,越有力越好,而中老年装则以成熟为美,英雄结已不再高耸而直指天空,而是改为粗壮的结,服装的色彩也不需要明亮艳丽,老年装的胸饰已明显减少,或者在色彩上不再用鲜艳的线条为饰,而以黑色、白色居多。少年服饰则体现出强烈的信仰,儿童多戴绣虎、猫等动物图案的帽,同时,根据生辰选用铜制的手镯,以示避邪。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女子服饰,与年龄相适应,年轻女子上裳以紧身、艳丽为美,多讲求胸饰,喜戴蜜蜡珠串和银制耳饰、领饰,下身着红、黄、绿相配的鲜艳的百褶裙,裙带上挂一三角形荷包用于装针线或小饰品,外绣精美的圆形或半圆形、牛眼形等图案,并饰以流苏,胸前喜佩饰纹精美的竹制口弦盒或针盒,内装铜制或竹制口弦,头顶由蓝或黑布叠成的长方形头帕,已婚育后女子头帕改为大鹰帽。相传大鹰帽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说的是彝族射日英雄祖先支格阿龙时代(母系向父系过渡时代),支格阿龙骑骏马路过嘎嘎乃拖的地方,遇到一对夫妇在犁地,支格阿龙想考一下夫妇俩,就问“那犁地的男子啊,你真行,犁了这么多地,请问一下你的牛今天耕了多少转?”男人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时,妻子悄悄向男人耳语道:“你反问他的马儿一天行了多少步?”男人如此回答后,支格阿龙顿时语塞,决定戏弄一下那女子。几天后,阿龙牵着一头公羊来做客,到门外,遇那妇女,便说“这是一支公山羊,就送给你家生羊崽,请你家男人出来吧,那妻回道“好心的格阿龙啊,我家男人正在生孩子,不能前来迎接”,阿龙听了感到好奇怪,说:“你这女就是不明事理,哪有男人生孩子的,”妇女见状,反问道“既然男子不能生孩子,那公羊如何下崽啊”。支格阿龙顿生妒意,于是缝制了一顶大鹰帽让妇女戴上。据说,从此以后妇女便不再聪明了。当然,这仅是民间传说,今日的彝族女子依旧冰雪聪明。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老年女装色彩淡雅与线条的朴素、平和,老年装裙子也不再选用鲜艳的色彩,相应地以素色为主,耳饰上也不再带蜜蜡珠,而改戴佩圆形玉耳佩。值得一提的是,女子在未举行成人礼仪前,裙子以镶黑边的白色百褶裙为主,辫子是单辫,耳饰多为海宝,举行了成人礼仪后,改为鲜艳的百褶裙,耳饰也改为蜜蜡珠串和银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圣乍土语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圣乍土语服饰,俗称中裤脚区。不论男女,多披白色、黑色、蓝色流苏的擦尔瓦,衣饰选料以黑、蓝色为主。男子衣饰分内衣、坎肩、外衣三种。内衣多为白布褂,外衣与义诺土语服饰一样,无领右衽开襟,图案较义诺服饰大块、简单,青年男子装以紧身袖窄为美,环肩、襟、摆均用有色布镶饰细牙条花道,中老年男子外衣有对襟、大襟之分,一般较为宽大,既不饰边也不绣花于上。坎肩装饰较多,一般为中青年男子在聚会、婚礼等重要场所穿用,男子裤子较义诺土语服饰窄,约60至100公分。女子衣饰,青年女衣身长过膝,袖窄,坎肩多饰美丽花纹,袖笼及衣摆镶一雪白的兔毛皮为饰,头顶帕为瓦盖型,多为几层,较义诺土语女子多层帕轻而薄,上绣精美图案,耳饰一般选用黄色的大块蜜蜡珠、流苏,裙子与其它服饰区差异不大,但未成年女子与成年女子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银领牌,未成年的银领牌为九泡银饰,成年的为七泡。冕宁等一些地区的青年女子还在头帕后还缀一条约50公分左右的飘带。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所地土语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裤子较其它方言区的小而称为小裤脚区。男装多先用黑布为料,其特点是腰大、裆宽、而裤脚却很小,多在裆中心饰一太阳型图案,与现代汉装裤子无多大差异。上衣为紧身而短小的款式,往往要露出肚脐为美。多镶长排银扣装饰,裳边饰黄色或红色条边,男子多披羊皮缝制的擦尔瓦,缠头帕,蓄天菩萨,但不像其他方言区一样扎英雄结。据巴莫彝学小组调查,女装多于衫外罩短袖大襟衣,衣短不过脐,衣身乡饰涡纹或波纹传统纹样,以贴花为主。裙多为羊毛织成,质地厚重,透气性好,除裙脚为百褶外,裙身皆无褶或少褶,外佩三角形荷包。青年女子服饰以花线琐边的青布巾,折叠后立于额顶,少女有时戴牦牛毡笠。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 品类丰富的饰品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不仅绚丽多姿,丰富的饰品成为服装最具特色的亮点。彝族服饰的多样、品类的复杂是在众多民族服装中罕见的。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着不同的服饰,这在区别年龄段、婚否等一些隐私问题时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男性饰品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老人头顶的天菩萨。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老人头顶的天菩萨。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头饰 头饰是不同的民族的外部标志之一,往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彝族男子喜蓄一绺头发于顶,彝语称“柱尔”,俗语叫“天菩萨”,为彝族古老的装束,象征男子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个别中老年男子的“柱尔”终生不剪,裹盘于头顶,有的长达7至8米。“天菩萨”,表示人最高贵的地方,是附佑神居住之所,严禁他人触摸,倘若有人触摸,则被认为是最大的侮辱,轻则赔礼道歉,出牲畜让其做清除污秽仪式,重者可能大打出手,如果不小心抓掉了他人的一点“天菩萨”,则须行赔偿,故在彝族习惯法中有专门论及“天菩萨债”的规定,且赔偿金额很高。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时,彝族男子头饰显著的标志为“英雄结”,即用兰色或黑色的飘带状细布或绸带在头上缠绕成扁圆状或柱状的“头帕”。头帕的左前部分中间缠一长约20至30公分,粗若大拇指的圆锥形“柱提”斜指天空,代表彝族男子的威武不屈精神。根据年龄不同,头饰也有区别。青壮年的头帕一般呈圆形,左额端扎一又细又长的椎形结,以显示俊美、勇武,“英雄结”下根部稍粗,顶尖而细,呈圆椎形;老年人的头帕则呈桶状,“柱贴”粗大偏短,昂于左额前方,以显示老练、成熟、豪壮。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耳饰 装饰耳朵,大概源于一种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不少原始民族中曾经存在过,因为在耳等显著部位装上名贵的诸如兽骨、宝石、金银铜等类的饰品,在彝族的观念中不但是威武雄壮的,而且这些宝物还可避邪、护身,使人免受伤害。彝族男子三岁左右时就在左耳垂中间穿一小孔,以备适当时候戴其饰。穿耳工具很原始,一般不用铁针,而是选用黄连刺一扎即成,然后用中草药敷之(多用嫩蒿柔碎至流液)即可,再用小蒿枝插入,以防感染或粘合。彝族男子常以左耳下垂悬挂三颗红黄相间的玛瑙珠或蜜腊珠,并垂以黑线流苏为美。同时也有带银制耳环者。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胸饰 分童年、成年两种,老年人一般不太讲究。彝族认为老人是子孙的老师,应当身先垂范,故老年人更多地是以自己模范的行为来教育子女,其衣饰较为简单。童年男子胸前喜欢挂银锁、铜锁或木锁,据传是为了避邪、除凶、除秽、护身,求得平安。成年人常从右肩经胸前挎一皮条编制镶白色海螺骨片并经红布沿边的佩带,佩带下挂一把剑或战刀。一般举行大型超度送灵仪式、家支会议、出远门或打冤家时佩带,以示威武和示鬼神见了也愁之意,胸前挂虎牙、獐子牙、野猪牙或三角形麝香包为饰,彝语称“格比”,据说具有避邪护身、招得好运等很多功用,至今彝族民间仍有不少人相信集各种雌雄物经毕摩念过咒语的“格比”还具有十分特殊的作用,这种“格比”只要在女人头上一转,即可以使女人失魂落魄,主动投怀送抱。甚至有人还相信,这种“格比”在冤家械斗中可起到使子弹让路,刀刺不进之神力,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饰品在最早的功能是以巫术信爷仰为重的,甚至在一些时候,巫术信仰重于御寒和审美。正如朱狄先生所说的:“原始狩猎者用动物的某些器官作装饰,最初并不是因为它们有一种象征意义,而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器官的力量在脱离动物身体后是不会丧失的,因此,谁佩戴了这些东西,谁就能和动物一样的有力和灵巧。”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手饰 佩戴手镯与戒指是许多民族都具有的习惯,与其它装饰一样,最初的文化意义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多可能还是功利性信仰目的,降至现代,逐步形成了以装饰为中心的一种艺术,反失了最初的意义。戴兽骨、铜、银、金手饰,在彝族中普遍流行。手饰,彝称“洛古洛毕”, “洛古”即“手镯”,“洛毕”即“戒指”。从文化意义而言,彝族民间认为铜是支格阿龙用来降雷电的武器,它具有使人免遭雷击的作用,同样,猛兽的骨与猛兽具有同样的力量,还可防凶除邪。金银作为一种财富的象征并不是最初的意义,而是后来人们附加的,故民间始终相信戴金银手镯之人不但美丽、勇武,而且还可防邪恶,福佑人生。彝族谚语道:“如果手上不美丽,戴上镯戒则美丽”。彝族的手镯质地主要有银、铜、骨等,有专门的工匠从事这种加工。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腰饰 腰习惯佩一鱼肚形带花纹图案的匕首,刀鞘用木质而后用皮包制而成,最早为防身或狩猎专用,降至现代,多变成了一种装饰,以显英武,据传也是种鬼神见之愁的武器。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凝重大方的男性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凝重大方的男性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披毡 彝语“史尔”,俗称“擦尔瓦”,日当衣穿,夜作被盖,具有遮风挡雨保暖之功效。一般分为三种:一为毛毡。毛毡分两种:即有流苏的和无流苏的。其工艺为用3至4斤灰白色或白色羊毛捻成线后在织机上纺织而成,下端留流苏的还需专人编织打结,以作装饰。一件擦尔瓦需用11或13幅毛毡制成,每幅宽20公分左右。“擦尔瓦”多为本色,也有染为深蓝色或黑色的。无流苏式,彝语称“帕波息勒”,意为“无须擦尔瓦”,多在下端衬一排宽约20公分的黑色或蓝色布,并装饰一定的线条、图案,美姑地区青年男子多着此装。二是泡毡,彝语称“史杜”或“史尔”,一般请制毡匠用3—5斤羊毛洗净弹松后喷水杆压而成,多为白色,也有染制成黑色或蓝色的。精制而成的泡毡质地松软、结实,防潮功能极好,与擦尔瓦合而披之,可防三冬严寒。三为多层毡,彝语称“史吉”,一般以三层泡毡重叠后按一定图案,用密线绗而成,具有美观、耐用、保暖性、防潮性强的特点。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女性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女性服饰是彝族服饰中最为娇艳的一支奇葩,以色彩艳丽、图案丰富、制作精巧、复杂而享有声誉。彝族女装分为童装、少女装、成年装。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形如瓦片的女性头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形如瓦片的女性头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头饰 头饰依年龄的不同而有区别,分为童年、青年装、壮年、老年装。童年女子的头饰多为女童发辫上系红头绳,插一小木质或牛角梳,头戴蝌蚪形童帕,彝语称“帕子”。童帕布料多选用黑色作底红色作衬,前面部分绣以牛眼形、回环形、折线形图案,有的还绣虎头,牛头的,以示避邪。未婚青年妇女戴青蓝布头帕,形如瓦片,覆盖于头顶,多以数十尺布折叠成瓦状而成,长30公分许,厚度10公分左右,宽约20公分,戴时用辫反缠加以红头绳固定,并在发辫上插金、银、铜或骨质簪子和梳子作装饰。已婚妇女怀孕或生育后,不再戴这类“帕子”,而是改换为黑色“荷叶帽”。如果已婚或生育后再带“帕子”,则会被众人嘲笑,意为不知大小规矩。故在生活中女子头饰是区分婚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荷叶帽是根据形状来翻译的,也有译为“大鹰帽”(彝谚有“俄尔若鹰飞翔,帕子若鹰展翅”)或“锣锅帽”的,彝语称已婚妇女的这种头帕为“俄尔”,多选用黑色布料,其直径大约为40至50公分,其顶多缀一圆形银牌,后方用红线或黄线或黄布条绣双线平行似箭头的图案(老年者不绣)。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这仅是一种传说,不足可信,但至少让我们感受到了女性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曾占主导地位时代的印迹和女权的衰落。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耳饰 耳饰也因年龄差别而有所不同。彝族少女一般双耳戴贝壳或银制耳坠,彝语称“克只”。青年妇女一般戴珍珠般大小每串长1.5尺左右的玛瑙或珊瑚珠,每只耳戴5至7串耳珠,每串再系数片弯月形银片,老年人则戴饰有太阳形图案的圆形玉质耳环。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针一线缝制精美的图案。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针一线缝制精美的图案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衣饰 依年龄分为青年服饰、老年服饰两种,是彝族女子服饰中最为复杂的部分,不但图案复杂,而且缝制工艺非常讲究。青年服饰以紧身且图案丰富、做工精致为美;老年服饰以宽松图案简结、朴实、厚重为美。图案装饰经肩绕背采用丝线绣成半弧形图案,再配以红底黑边的衣领。衣领不与衣服相连,而是单独绣制,领高约7厘米,经泡银饰成平行或三角形图案,也有不缀银泡而用彩线挑绣的。领口接处缀一长方形银制压花领牌,彝语称“盖”,用以托颈,更增美感。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胸饰 胸前常垂挂刻有花纹等图案的长约5公分的竹筒,用以装口弦和针。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手饰 彝族有自己传统的银匠、铜匠,金、银或玉制手镯是彝族妇女常戴的手饰,做工精美、图案丰富,不但作为理想的饰品,也视为避邪物。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腰饰 即荷包,彝语称“举比罗丝”,呈三角形,用料以黑色为底,里衬以红色,外绣圆形或方形连续或花形图案,上端斜开口,下端缀五至七条吊须,做工十分精美,是彝族妇女挂在腰带上用以装针线的用具,吸烟者还有单缝一小袋用于装烟杆。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现实中,男女服饰也有共同的,如披毡,这里为了叙述之便归入男子服饰。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口众多的彝族遍布中国的西南部,大凉山的彝族服装在整个彝族服装中独树一帜,其精美的加工,讲究的用料,完美的组合使这个智慧勤劳的民族拥有了一张绚丽的民族名片。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图 阿牛史日)Zt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