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各地彝族传统民俗

路不拾遗寻访神秘高原倮人

作者:刘芝凤 发布时间:2010-09-29 原出处:发现高原倮人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美丽的云贵高原南疆,在神秘的原始森林绿荫下,居住着一个自称为倮人的彝族支系,虽然有电视传输线和外界联系,但他们至今仍不与外族通婚。这里还是一方净土,路不拾遗,夜不上锁。善良、勤劳、聪慧体现在每一个倮寨人的身上。即使是不识一个字的倮寨女人,编织出的花衣裙,不用图稿,就能蜡点成色彩鲜亮协调,花案鲜活美丽的裙子。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透过裙子色彩斑澜的花样,不用问倮寨人,就知道谁是没谈过恋爱的姑娘,谁是新媳妇,谁生了小孩,谁做了“老人”(祖母)。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趣的习俗有许多,如果寨的孩子十岁前有剃头发的习俗。男孩把头上的头发剃光,只在后脑勺留一撮头发以示儿童未成年。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女孩子则是在剃头时,把全头的头发剃掉,只在前脑门上留一撮两寸左右长的头发以示女性。这种奇怪的成丁礼无不使人感到古寨的神秘和悠久。更奇异的是高原倮人奇特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全寨竟没有看到一个丑陋的男人和女人。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倮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其民族习俗与语言,却不同于本民族的其他支系,至今仍传承着许多原始的生活习俗与稻作文化。倮人是他们自己对外的称号,分布在云南东南部的麻栗坡、广南、西畴等县。麻栗坡县有白倮和花倮(近来也有学者认为花倮是占黑倮)。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倮聚居在新寨乡和新寨村和城寨村,有306户,1682人;花倮聚居在董干镇的马崩、永利和者挖村,有85户,410人。倮寨人至今不与外族人通婚,只在倮寨内部倮人与倮人之间联姻。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少有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保存原始、完整、奇特的民族寨人之一。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溯源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的历史无文字记载,不过据倮人口头流传,他们的祖先是从新疆南部的昆仑山区迁徒而来的。不知是哪朝代,哪年哪月,他们世居的昆仑山区遭受灾害袭击,他们为躲避灾难,便举族南迁。他们来到如今的文山州,便分成两路。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路往南连和麻栗坡走,一路往东边的广南走(广南和富宁两县至今仍居住着一些倮人)。迁到今麻栗坡县东北一带的倮人,见该地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便定居下来了。后来附近的人把倮人定居的这块地方称为新寨村和城寨村。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两个村寨的倮人主要有九个姓氏即陆、田、张、王、李、莫、刘、罗、陈,他们自称"倮倮",1958年进行民族识别时,将他们划归为彝族。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的木楼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寨、城寨两村,古木参天,几人合围的大树到处可见。树林里隐隐现出几幢一楼一底的木楼。倮人的木楼别具一格,它既不同傣族竹楼,也不像其他民族的楼房,它是由56或66根柱子支的一楼一底的瓦顶楼房。木楼长10米至20米,宽约10米,整座楼房全用木料,不用土墙,人住二楼,四周用木板合围;底层不满围,只有横栏,用于关养牲畜、家禽。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楼梯安装在木楼的正面居中处,上到二楼后,便见从正中横装一堵板壁将前后隔成两个大房间。前边这个大房间左边有火塘,右边安锅灶专供煮猪食用;后边那个大房间是内房,由两堵板壁隔为三个房间。中间的用来堆放各种家具和杂物;右边的房间是卧室也是厨房,但不设灶,火塘上简单地支着三个石头或一个铁三脚架,安口锅便可煮饭,晚上就在火塘两旁铺床睡觉,早上起来又将铺盖收好,所使用的铺盖也很简单,多数用牛皮或草席。倮人的床铺除在靠外的那个大房间的火塘旁铺一张专供客人睡的高床外,房内一般不铺高床。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的粮食不堆放在木楼上,而是在木楼旁另建有粮仓。粮仓由16根大小不等的柱子做支架,左右和后面用木板钉死,内部隔成方格,分别装包谷、稻谷等,正面用可拆开的木板封闭。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的服饰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的服装全用手工缝制而成,做工考究、色彩鲜明、古朴大方。服装的颜色主要以蓝、白两色为主,黑色衬底,用红、黄、绿等颜色装饰,再用银泡、银项圈、银项链、银钮扣点缀。妇女身上穿蓝,白混纺的土布,披肩和对襟绣有红、黄、蓝的方格花纹,袖口和下摆由蜡染的细花缝制,着装时,再系上根黑色腰带;下半身穿的是三路横细花的蜡染筒裙,间隔处红、黄、蓝、黑、白等三角块拼成图案加以装饰,再缝上一行近似披肩的花纹,头顶一块黑底土布加一块蜡染细花图案的帕子。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子的服装随年龄而改变,青壮年的衣服款式及花样略微复杂一些,节假日时,一般穿开口的太阳芒花面对襟衣,下身穿一条蓝色或黑的裤子,头戴桶型方格帽。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饮食习惯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吃饭不用桌子,饭菜摆在楼板上,碗一般竹子节取制成,吃饭时喜用手抓,很少使用筷子。在倮人家吃饭,好客的老人常常会拈菜给你,这时,你要用双手去接,不能用碗去接,否则长辈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倮人还有一个奇物的规矩,女人在未生孩子之前可以吃猪肉、猪油,生了娃娃后就再也不能吃猪肉、猪油了。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说这是因为:从前有一家倮人,男人外出打猎,在家的老婆因为生娃娃没有照管好家中喂养成的猪,猪锇跑了就再也没回来。男人回来时,见家中的猪全跑了,便狠狠地把老婆痛打了一顿,老婆受不住打,不停地向男人求饶:"不要打我了,不要打我了,我从此以后不吃猪肉、猪油就是了。"后来,倮人妇女生了第一个娃娃后,就再也不吃猪肉、猪油了。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的婚姻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不但不和其它民族通婚,而且至今还保留着近新婚配的习俗。有女儿的倮人家庭必须按顺序,优先许配给姑妈、姨妈、舅舅的儿子,直到这些至亲都无年龄相当的儿子,才可外嫁。结婚时,双方都不办喜酒不请客,也不要礼金,只要男方制套裙子、一只手镯,再去上两个人把女方喊到男方家便算完婚了。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婚后新娘不留住丈夫家,仍回娘家居住,男女双方可保持互相往来,男方可以在女方家居住,但女方不居住男方家,直到新娘怀孕后才到丈夫家定居。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婚后,如果夫妻之间发生矛盾不能共同生活,需要离婚手续也十分简便。只要请求双方的父母,到大树下杀一只鸡,将鸡血抹在男女双方的手上,再将煮熟的鸡肉请双方父母吃完后,就算离婚了。这些婚俗随着历史的前进而逐渐改变。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的节日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最隆重的节日数"荞菜节",荞菜节在当地又叫"过荞年",它的具体日期是每年农历四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倮人视荞菜如同汉族过大年,是祭祀祖先,娱神娱人的盛大民族节日。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人过荞菜节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传说倮人的祖先居住的寨子有一次起了大火,全家都化为灰烬,房屋、家具、家用具及粮食等无一幸免。正当悲痛欲绝的倮人一筹莫展时,有一个人发现在废墟的地基上倒扣着一只碗,翻开一看,碗下竟罩着几两荞菜。倮人们惊喜若狂,以为是祖宗在冥冥之中保佑着他们,赐给他们救命的荞籽。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们忙把荞籽播种在地里,荞籽播种不久,便发芽、长叶、,到四月份青黄不接之际,荞麦刚好成熟了,倮人们收获了荞麦度过了灾荒。后业,倮人们为感谢祖宗赐给的他们的这碗救命荞籽,便在每年四月的第一属龙日即荞麦成熟的时候,欢庆"荞麦节"。届时,穿着节日盛装的倮人们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涌到村边的的古树下,在铜鼓和皮鼓的敲打声中载歌载舞。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铜鼓是新寨陆仕发、城寨村孝刚两家的传家宝,每家各有一对。每对铜鼓一公一母,公小母大;公鼓声音宏亮,母鼓声音大而低沉一些。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年荞菜节和六月节以及寨中死了老人都要敲打铜鼓,平时不能乱敲。我们去到倮人寨的那天,荞菜节刚过不久,我们磨破嘴破想请他们敲打铜鼓,说什么他们都不肯。最后免强同意把铜鼓"请"出来,做个敲打的样子。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荞菜节那天,全寨的倮人还要跟随寨中德高望重的才经到村外的荞麦地里杀鸡看卦,占卜来年吉凶、念颂"荞魂经"。随众人回到寨中,以寨中最隆重的礼仪被各家各户请到神位上。此时,全寨片欢腾,各家开始祭祀祖宗和荞魂,荞菜节进入了高潮。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始的“成丁”习俗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寨的孩子10岁前要剃头,表示未成年,可以不谙事理。男孩在后脑勺上留一撮短头发,女孩则在前脑门上留一撮长头发。满了10岁后,男女少年都开始蓄头发。表示他们开始成长的劳动力,可以帮助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倮寨人的10岁成丁礼很明显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古老的习俗。同时也说明倮寨人历史上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部落。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侗族女作家、著名稻作文化专家刘芝凤简介:刘芝凤,女,1958年2月出生,侗族。1975年3月下放当知青,1976年开始写作,1979年第一次获省青年文学奖,1981年在省作协《浙江文艺》发第一篇散文,1988年读武汉大学作家班,1992年出第一部4集电视连续剧《风满吊脚楼》,1994年出第一部散文集,1999年出第一部学术专著《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人民出版社),迄今,共出长篇小说一部42万字、散文书3部、民俗学书2部及其它共300余万字。著有《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中国土家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寻找羿的后人》(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寻访原始部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长篇小说《风月》(民族出版社2000年),散文集《娜耶的爱》(民族出版社1994年),《私了术》(民族出版社,1993年),《消费者投诉指南》(大地出版社)。小说《山那边嫁来的新婚妇》1988年获全国少数民族侗族文学一等奖;散文《砂洲上》、《家乡有条青石巷》获1981、1982湖南青年文学竞赛二、三等奖;报告文学《党风卫士》获湖南省二等奖;学术专著《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获湖南社会科学二等奖,为省重点社科课题。1C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