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宁蒗60年县庆专题:走进宁蒗——宁蒗风貌

作者:县庆指挥部 发布时间:2016-11-10 00:55:48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地理气候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宁蒗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林立,沟壑交错,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绵绵山以西属金沙江高山峡谷地貌,群山争峙,河谷深切,海拔悬殊。绵绵山以东大部属山原区,山势较浑厚。主要高原平坝分布于这一带,较大的有永宁坝(面积56.5平方公里)、白渠坝(县城坝,面积20.5平方公里)、红桥坝(面积20.4平方公里)。境内最高点白岩子山主峰海拔4510.3米,最低点为宁利乡金沙江畔子补河口海拔1350米。境内大小河流20余条,主要有宁蒗河、永宁河、碧源河,均属金沙江水系。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20毫米,年均日照2298小时,年均无霜期190天,年均气温12.7℃。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9℃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将达到30℃左右。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物资源 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宁蒗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2℃,海拔高差极大,立体气候明显,是云南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孕育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仅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就有60科155种,藏量达3610.6万公斤;有松茸、木耳、羊肚菌等25种珍稀野生菌;农业以水稻、玉米、荞麦、马铃薯、豆类等粮食作物和苹果、花椒、烤烟、酸梅、油料、香料等经济作物为主,有天然牧场447.15万亩,可载畜5.7万个黄牛单位,是云南省重要的商品牛羊基地县。全县森林覆盖率43.4%,是金沙江流域的重点林区县。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矿产资源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煤储量约在1.5—2亿万吨左右,已探明储量达3500万吨。还有丰富的铁、铜、铅、锌、铝土、锰、金、银、钨、钼、镍等金属矿及石膏、石灰石、白云岩、大理石等矿藏资源。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水1万立方米,水能资源藏量仅小水电就达20万千瓦以上,目前尚有8万千瓦未开发,开发前景十分广阔。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旅游资源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宁蒗风景名胜众多,有以“情、山、水”融为一体的高原明珠泸沽湖和摩梭母系文化;有集高山湖泊群、万亩杜鹃林、万亩草甸、高山石林等景观为一体的青龙海生态旅游区;有望乡台高山草甸、女神幽谷、吉意溶洞、永宁温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有古老灿烂的彝族“毕摩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等各民族独特奇异的文化;还有永宁扎美喇嘛寺、元世祖忽必列南征屯兵日月河、土司衙署等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珠联璧合,融为一体,形成了以泸沽湖为中心,南连吉意溶洞、县城、青龙海,北接永宁坝、三江口的景点群体。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风情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宁蒗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内陆县,居住有彝、汉、摩梭人、普米、傈僳、纳西、藏、白、壮、傣、苗、回等12个民族,民俗民风纯朴、独特。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节日。第一、火把节。火把节(彝语称杜责),是彝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日期,原则上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但有的在此前后另择吉日过节。第二、过年节。过年节(彝语称库施),是彝族又一盛大传统节日。彝族过年日期各异,一般视农活完成的情况决定。1988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农历11月16日—18日定为彝族过年日。第三、二月八节和三月三节。二月八节,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三月三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第四、初十五节。彝族一般不过春节,但到农历正月十五日有打鸡断口嘴、打猪头驱邪活动。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饮食。第一、饭食。彝族居住在山区,食品主要有马铃薯、荞麦、燕表、大小麦、玉米、圆根、青菜等。第二、肉食。彝区的肉食类主要有牛、羊、猪、鸡等,以羊肉为贵。杀猪,以火去毛,也可用开水去毛。杀绵羊,用一木棒猛击颈部倒地后,捏其咽喉窒息而死。杀牛,用斧头猛击头部,待牛昏倒后,割断咽喉,放血剥皮。杀鸡,捏其颈部窒息而死后,烧毛或烫毛。第三、饮酒。彝族以酒为贵,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设宴待客、调解纠纷、驱鬼求神等都离不开酒。彝人好酒,尤喜烈酒,习惯饮“寡酒”,即饮酒不吃菜。彝族有规矩,男子路遇背酒妇女,亲戚朋友带酒登门拜访探望,须赠一份礼,或为钱币、衣物,或为牲畜、粮食等。第四、饮茶。彝族好茶,凡中年以上男女均有饮茶习惯。以陶制小砂罐熬煮,以精制制小瓷杯作茶盅,以荞粑、炒面为佐食。有的还在茶水中加食盐。第五、吸烟。彝族爱吸自种的兰花烟,且有吸烟不能断代之说。彝谚说:“烟为子孙烟,吸烟子孙旺”。彝族成年、老年男女几乎都吸烟,青年男女也有吸烟者。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服饰。建国前,宁蒗彝族的装饰品以金、银、铜、玉、骨、贝等为原料制成,品种繁多。女子,特别是青年女子喜戴饰物。男子有穿左耳戴珠习惯。彝族服装以毛麻制品为主,女子服装式样随年龄而变化,特别是下裙和头帕。男子服装式样,小孩、青年、中年、老年都差别不大。色调和绣花镶边程度则与年龄大小和身份有关,一般年纪大者较素淡,年纪轻者较艳丽;诺的服装较为素淡,即使青年女子也很少镶边绣花,以示庄重、高贵。百姓服装较为艳丽,富裕家庭青年女子服装镶边绣花,艳丽炫目。无论是女子、男子服装,还是诺、百姓服装,季节性都不强,寒暑不变,终年身披披毡既为避雨又为御寒。建国后,大多数男子和少数女子改穿汉装。穿彝族服装者,其服装已以棉、丝、纤维制品为主,款式新颖,缝制精细。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婚姻。建国前,宁蒗彝族实行严格的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制度。男女婚事由父母包办,指腹为婚和幼时择配偶极为普遍,男女双方均无恋爱自由权和婚姻自主权。解放后,彝族原有的婚姻制度已逐渐改变,异族通婚及由于奴隶制的消亡过去所谓的不同等级的男女通婚者已渐多,男女青年已有一定的恋爱自由权,但仍有父母包办和买卖婚姻现象。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丧葬。宁蒗彝族除对未满周岁夭折的婴儿实行土葬,对患麻风病死者实行裹牛皮盖锅土葬外,其余皆行火葬。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摩梭人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节日庆典和祭祀礼仪。第一、春节。摩梭人称库史,意即新年。摩梭人过春节,隆重热闹。第二、端午节。摩梭人过端午节,除象汉族一样,采草药、喝雄黄酒以及摆宴外,还要烧松枝,烧糌粑,洒敬酒净水,念经文,祭祀山神、水神和日、月、星、天神以求保护庄稼,保佑人畜平安,不要下冰雹刮狂风,降瘟疫闹灾害。第三、转山节(包括泸沽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是,是摩梭人的转山转海节。第四、祭祖节。农历十月,摩梭每户人家由打巴或喇嘛择定吉日杀年猪。杀年猪这天,即是祭祖节,请打巴念经,敬神祭祖,仪式隆重。第五、祭牧神节。农历正月十二日这天,所有摩梭家庭都要做很丰盛的早餐,而且一定要煮猪心子。吃饭前先烧香祭供,专门祭祀牧神。第六、祭土地节。农历十一月三十日,摩梭村寨以某一家为重点,请打巴念祭土地神的经,同时也念咒各种害虫的经,请天、地、山、水神禁止风、旱、涝、雹、洪、虫等灾害,保护地里的庄稼正常生长,获得丰收,在以某一户为主的请打巴念经的同时,每家都要用树枝在田边地角烧大塘烟火,全村烟雾迷漫,祭祀天、地、山、水神,摩梭人称这个仪式为“地补”。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饮食。摩梭人以玉米、稻谷为主食,其他还有大麦、洋芋、燕麦、青稞等,夏秋季节有青白菜、萝卜、蔓菁、莲花白、胡萝卜等蔬菜,冬春有酸腌菜、干萝卜丝、干鱼和酸腌鱼。正餐前,喜欢喝酥油茶,以糌粑为佐食。摩梭人家家会挤牛奶,制作酥油,会做印花饵块粑粑、油炸米粉片以及豆腐、凉粉。肉食中,以猪膘(又称琵琶肉)为贵,喜欢灌制香肠、灌猪脚、米灌肠、干猪肝。男女老少喜喝苏理玛。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服饰。摩梭男女在13岁以前穿长衫,系腰带,13岁行成丁礼后,男女皆穿金边大襟衣,钮扣喜用银币和彩珠,钮扣在右边,颈项中心有领扣,右肩胛骨旁有一副,右腋下有两副,每副两颗。女性的金边衣内,还穿领和袖口为黄色或绿色的绸缎内衣。下穿百褶裙,裙布至少二丈四,多达三丈多,裙长至踝。用各种彩线绣上花边。传说,不绣花边,死了找不到路,其实是为了美观。摩梭妇女还讲究首饰,头上加以牦牛尾做的假辫,尾上配有一大束彩丝线,以青黑为主,辫长4—5尺,挽成盘髻,配以彩珠串,彩丝束尾垂在左耳鬓,戴耳环、手镯,腰系红花色带,戴戒指,胸前配银链,耳环戒指以银质为多,手镯有银有玉。摩梭男子头戴宽边呢毡帽,上穿金边大襟衣,系腰带,配腰刀,下穿宽脚裤,长统皮靴,裤脚折放在靴筒内,扎上彩丝带,这与祖先是游牧民族有关系,是古代牧民的遗风,与藏族来往多了以后,摩梭男子的服装也就与藏族相似,有的也穿冲巴(即藏服)。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丧葬。摩梭人行火葬,丧葬仪式繁杂,一般分为洗尸、捆尸、安魂超度、停尸、起尸装棺、打巴开路、交待祖谱、洗马绕村、谢别乡亲等几个步骤。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母系大家庭。母系大家庭的特点是家庭中男子不娶,女子不嫁,家系以母系计算,家财由女子继承,祖母在,祖母为家长,祖母不在,母为家长。男子外出经商、挣钱,女子操持家务和负责农业生产。与摩梭家庭结构相对应的阿夏婚姻,即通常所说的走婚,是摩梭人最富特色的文化资源,也是滇西北最具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资源。阿夏婚又可分为阿夏异居婚和阿夏同居婚,前者的特点是双方平时各居母家,男子只在夜晚到女阿夏家居住,清晨返回母家,所生子女属女方家庭成员,姓氏随母,这就是男不娶女不嫁。阿夏同居婚则是男到女家或女到男家共同居住。无论阿夏异居婚还是阿夏同居婚,感情是基础。双方一旦感情破裂,阿夏关系即宣告结束。自主婚姻、注重感情、有情则合无情则分、聚散自由是摩梭人阿夏婚姻最显著的特点。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普米族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节日。普米族主要节日有吾昔节、大十五节、端午节、七月半、尝新节、转山节等。“吾昔”节(“吾”意为年,“昔”意为新,即新年)为普米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腊月初六或初七、初八举行。腊月十五为大十五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秋收尝新节,把新粮酿成美酒,先祭“宗巴拉”神,后祭祖先,随后家人尽情畅饮,谈论当年丰收情景。转山节日期不固定,有的选在农历十月的一天,有的选农历七月的一天。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饮食。普米族普遍食用大米、小麦、青稞、荞子、洋芋、蚕豆、碗豆、四季豆等。蔬菜以蔓菁、瓜、辣椒、萝卜、青菜、西红柿等为主。肉食常用猪牛羊肉,喜喝牛奶,并制作酥油、乳酪。宁蒗普米族喜以酥油茶就炒面。特别有名的是“猪膘肉”,其制作方法是:将宰后的猪掏去内脏,抽去骨头,用盐巴和花椒撒在猪腹内,然后把猪腹缝合,风腌起来,就成了一头完整的腊猪,普米语称“咱贡”。因外形犹如琵琶,也叫“琵琶肉”,是招待客人的上品。普米族喜欢喝茶,吸烟和饮酒。茶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酥油茶、化油茶、盐茶、核桃仁茶、雪茶等。烟有旱烟、鼻烟、卷烟等。酒分甜酒、黄酒、白酒三种。酒是祭祀和待客的重要礼品。普米族热情好客,每当客人来访,总是导入上座,捧上酥油茶和炒面,接着端上一大碗苏理玛酒待客。等到用饭时,主人端出热气腾腾的牛、羊肉和猪膘肉,另加一碗有葱、蒜、辣椒以及花椒和香椿的酸辣汤,主人在旁殷勤陪侍,等到客人用餐毕,家人才开始用饭。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服饰:1949年前,普米族男女幼童时都穿麻布长杉,系麻布腰带。13岁举行成人礼后,男子穿大襟麻布衣,着宽大裤子,披羊皮领褂。富有人家穿黑、兰灯芯绒上衣,外穿氆氇和呢质大衣,膝下用布裹腿,腰间佩刀系囊,大多赤足,有时也穿自制半筒猪皮鞋,手戴镯圈和戒指。普米族女子包头帕,编发,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穿红、白、兰、黑等色金边大襟衣,着百褶长裙,喜青、白、蓝等色。以宽大的红、白、兰、黄等色的彩带束腰,背披洁白羊皮。胸前佩戴银链,手戴镯圈和戒指,还喜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或项链,耳戴银环或玉坠。普米族老年男女服饰与成年男女服饰基本相同,只是服装色彩不再鲜艳,一般选用兰、黑布料,不戴饰物,亦不用假发,缠数米长的黑色大头帕,扎素色腰带。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普米族人民和内地人民一样,穿上了棉质、毛质、化纤质料的服装,但普米族服饰的民族特色并未改变,只是服装色彩更加艳丽,布料更加讲究,款式更为新颖。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丧葬。普米族认为人死后灵魂将永远脱离尸体,尸体作焚烧处理,但灵魂还存在,因而形成一套安置灵魂和处理尸体的丧葬仪式。宁蒗普米族实行火葬,其葬仪各地有所不同,但都实行二次葬。WN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所属专题:

宁蒗60年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