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Litera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苑动态

彝族青年诗人李毕诗作受海外读者好评

作者:刘艳花 发布时间:2009-01-3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彝族青年诗人李毕诗作极其重视继承彝族文化传统,对彝族的历史文化进行现实的关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他的诗作在港澳台报刊不断发表,得到港澳台读者喜欢,尤其深受海外华人青睐。QU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U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毕,1969年出生于《小河淌水》的故乡云南省弥渡县,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十二年,编辑职称,现供职于弥渡文联。他先后当选政协弥渡县六届常委、大理白族自治州青年联合会委员。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彝学学会会员、大理州彝学学会常务理事。李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少年文艺》上发表处女作至今,先后在新华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民族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香港文学报》、《世界华文诗报》、《澳门现代诗刊》、《澳门日报》、《台湾文艺》、《云南彝学研究》、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电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二百多万字。近年来结集出版了诗集《峡谷风》、《鹰的传人》,长篇小说《彝雄喋血记》(合著)、等4本诗歌、小说专著。几年来,李毕收集整理弥渡民间山歌、小调近2000首,民间传说故事20多篇。作品曾入选《呓语三塔》、《大理彝族民间故事》、《白子国传说故事》、《1994年袖珍诗历》等多种选本。曾担任《呓语三塔》、《小河淌水的源头――弥渡西山》副主编,参与编著《大理彝学20年》等。QU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U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毕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多祜村渡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他的母亲李彩凤是云南省文化厅命名的民族民间音乐师,能唱500多首山歌。李毕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和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近几年来,他在收集到的彝族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和和创作,其诗作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国际华文诗界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界有了一定的影响。新华网、《中国民族报》的《人物》栏目作了重点介绍。《文艺报》、《中国青年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电视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等30余家新闻媒体报道、评价过他和他的作品。《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辞典》、《彝族文化大观》、《彝族文学概论》等列入了他的辞条。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李瑛等名家对他这个“彝族后生”格外关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QU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U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吉狄马加等人的鼓励下,李毕把几首“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诗歌寄给了《香港文学》编辑部,并很快得到发表。随后《香港文学》又刊载了他的组诗,多家香港、台湾报刊进行了转载,并且不断向他约稿,他的作品在包括《香港文学》在内的《世界华文诗报》、《澳门现代诗刊》、《澳门日报》、《台湾文艺》等20多种港澳台报刊不断发表,受到港澳台读者喜欢,尤其深受海外华人青睐。许多读者来信说,李先生的诗自然、真挚,民歌般的优美,有着传统的写实和抒情风格;饱含真情、清新,厚实、深切;彝味十足,乡气袭人。李毕还被邀请参加国际诗人笔会,与世界120多位国际著名诗人学习交流,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涯。  
QU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