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大姚赵家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姚县赵家店的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她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小伙子阿查倾心相爱着。而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魔哈四处选女作恶,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
分类: 传说 点击: 日期: 2022-12-05 19:26:14
论彝族文学的自然情结及社会功用——以云南楚雄彝族文学为例
早期彝族先民为华夏大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其中尤以彝族史诗为人所称道。早期彝族史诗反映的是彝族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朴素认知,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探寻彝族史诗中的美感现象和自然美、社会美等层面的美学价值,挖掘其中潜在着的美学规律,对于我们丰富、指导现代人的审美活动,挖掘、保护和发展彝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11-28 10:52:50
云南楚雄罗婺故地:文旅融合激活旅游产业新动能
近年来,云南楚雄州武定县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按照全州“一极两区”的总体框架,以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文旅融合为依托、以城乡统筹为方向、以旅游富民为目标,努力探索出一条“多彩罗婺·幸福武定”和“田园梦乡·闲情武定”旅游形象品牌,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州、全省、全国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武定旅游资源转...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11-17 05:38:36
金永锋:清代楚雄州彝族服饰研究
从旧地方志资料研究民族服饰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清代楚雄州旧方志有关彝族服饰资料进行收集梳理、归纳研究,力求探索清代楚雄州彝族服饰的基本概貌。...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11-01 05:28:21
云南楚雄武定县“绣”出彝家新生活
提起刺绣,人们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纤柔女子手执绣花针,牵引着五彩丝线,在绣面轻快飞舞。但是,在云南省武定县猫街镇雄冠彝绣厂的绣坊内,几十名绣娘却正向一位年过半百的婆婆拜师学艺。这位婆婆名叫普玉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的国家级传承人。...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0-09 05:58:19
情系“血地”——楚雄彝族作家刘存荣的故乡写作评析
进入90年代以来,近乎于神秘的楚雄彝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大批彝族作家(作者),刘存荣就是位土生土长散发着泥土气息在彝山土地上成长起来较有成就的彝族作家之一。...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2-10-08 21:17:54
刘存荣:“马旷源效应”与楚雄文学
莽莽苍苍的云南高原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用她汩汩淙淙流淌不息的血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高原儿女,创造了灿烂多姿内涵丰富的高原民族文化。近几年,“昭通作家群”拓展了云南文坛天空,成为云南文坛一束耀眼的亮光。在楚雄彝州,“马旷源效应”与“昭通作家群”两者异曲同工,却又犹如长江黄河各有千秋。概括的说,“昭通作家群”是...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2-09-26 09:43:46
央视发现之旅《美丽乡村》栏目编导王新辉一行到楚雄南华拍摄采访
2022年9月5~7日,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美丽乡村》栏目编导王新辉、曹君、王忠德、陈晓佳等一行四人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岔河彝村,对本土彝医彝药传承人李禄先生,进行了为期3天的采访活动。...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9-19 21:46:34
楚雄州非遗文化手绘图鉴
彝州楚雄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雄的每个县市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2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宣传非遗文化保护,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楚雄州下辖十个县挑选了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手绘方式专门绘制了生动的非遗图,以独特的方式宣传了非遗文化……
...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2-09-05 05:17:28
沪滇文化帮扶“楚雄样板”:让古老彝绣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一根绣花针,绣出了亿元大产业,这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高质量发展故事,也是沪滇协作谱写新篇章的缩影。
...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9-01 16:55:06
楚雄彝族服饰历史渊源及发展变化
楚雄彝族服饰和它的历史一样古老而又漫长,还在原始社会时期 ,彝族先民便开始了树叶为衣的历史。源于大姚的著名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在人类起源章中说:当时的“人有一丈二尺长,没有衣裳,没有裤子,拿树叶做衣裳,拿树叶做裤子,这才有了衣裳,这才有了裤子。”...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2-09-20 08:38:40
楚雄彝族服饰(刺绣)传承体系
近年来,楚雄州文化馆、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彝族服饰(刺绣)项目保护单位,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支持下,对全州范围内绣娘深入调查并层层筛选,认真开展材料收集、整理、评审、公示、申报等工作,先后成功命名了彝族服饰(刺绣)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共63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5人,州级57人。这一大批代表性传承人,常年在全州各地开展彝...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2-08-28 05:59:19
云南楚雄罗婺故地全力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有神秘诱人的“西南第一山”国家AAAA级狮子山景区,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伤痕”的己衣大裂谷,风光旖旎迷人的水城河,湖碧漪澜、翠色无穷的新村湖,云漫天际、林海苍莽的万松山,亟待开发的乌东德水库金沙湖……旅游资源天然禀赋。...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8-23 05:41:51
非遗名录:彝族左脚舞(国家级,云南楚雄)
左脚舞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三月会也从400多年前就兴起,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相传在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经常在民间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8-16 05:09:23
楚雄彝族服饰文化遗产类型及特征
楚雄彝族服饰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工艺精湛,纹饰精美,内涵丰富,是楚雄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山地农耕和畜牧生活中,在自生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手工绝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是楚雄彝族人民的文化符号,他传承的古老款式和纺织技术,是人类服饰史的缩影,为研究服饰起源和演变提供真材实料。...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2-10-07 05:07:54
非遗名录:彝族服饰(国家级 楚雄)
楚雄彝族服饰于2014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服饰是彝族人民在楚雄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的山地农耕和畜牧生活中,传承千百年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主要流行于楚雄市、双柏、禄丰、武定、牟定、元谋、永仁、大姚、姚安、南华等地的彝族聚居...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2-04-05 05:32:58
楚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羊皮鼓舞
彝族羊皮鼓舞是世代流传在楚雄市广大彝族聚居地区的一项集祭祀和歌舞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是彝族土主崇拜的重要组成份,在彝族歌舞艺术中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其主要分布在大过口乡、西舍路镇、树苴乡、新村镇、中山镇、八角镇、三街镇以及紫溪镇的彝族聚居地区,涉及人口众多,大约在10万人,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4-25 05:47:01
全国人大代表罗珺——用心用情助推民族文化发展
“作为一名彝绣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做好非遗传承工作,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珺,一直致力于推动我省非遗产业和民族文化发展。...
分类: 各界精英 点击: 日期: 2022-03-11 10:33:14
楚雄首个宗教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武定狮子山建成
为进一步弘扬宗教界爱国主义传统,楚雄州在武定县狮子山正续禅寺建成首个宗教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举极大的鼓舞了正续禅寺爱国主义的决心和信心,从而进一步增强和激发了广大信教群众爱国爱教的思想和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3-08 05:07:12
李汶娟到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调研
云南楚雄网讯(记者 笪永麟)2022年3月24日,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到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调研。在实地调研并听取工作汇报后,李汶娟指出,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作为全省成立较早、成果丰硕的从事民族文化专门研究的重要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具有较好资源基础和人才底蕴。全院干部职工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奋进新...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3-05 22:55:09
楚雄北京两地文艺工作者座谈交流
2022年2月28日,出席楚雄诗人帕男诗歌创作研讨会的楚雄州文艺工作者受邀到《诗刊》社、《人民文学》杂志社、《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文艺报》社和中国诗歌网座谈交流。...
分类: 动态 点击: 日期: 2022-03-05 11:46:15
楚雄州:倾力发展繁荣民族文化
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楚雄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发展作为一大战略,积极推动楚雄州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发展。...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2-28 16:55:45
彝州反腐长篇小说三部曲
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三位作家,竟不约而同写出了三部反腐倡廉的长篇小说力作,不禁让许多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他们是大姚县农民作家刘天良的《官市》(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禄丰县彝族作家毕增堂的《撵山狗》(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双柏县作家李忠的《情欲权网》(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体现了彝州人民凝聚反腐倡廉正能量,弘...
分类: 小说 点击: 日期: 2022-01-30 05:03:32
云南楚雄州着力推进彝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彝医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我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彝医药特色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楚雄州委、州政府把彝医药发展列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一种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来传承和保护、作为一个康养产业来发展、作为一项全民健康事业来推广,着力推进彝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1-22 19:10:26
云南楚雄:中彝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公示为2019—2021年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部分候选地区。彝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2016年以来,楚雄州把彝医药作为优秀民族文化来传承、支柱产业来发展、全民健康事业来...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1-20 23:27:17
楚雄州中彝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近日,楚雄彝族自治州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公示为2019至2021年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部分候选地区,标志着楚雄州中彝医药事业在传承创新中取得长足发展。...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1-20 19:40:54
楚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公园 感受彝族先民古老智慧播
在云南楚雄,有一种被称为“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古老历法保留至今,因为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精准性,它被广泛运用于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当中。12月21日,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坐落于楚雄市郊的“太阳历文化公园”,一起探寻“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奥秘,感受彝族先民的古老智慧。...
分类: 览胜 点击: 日期: 2022-01-05 05:05:39
楚雄紫溪彝村:原汁原味展现彝族文化风貌
2021年12月21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了有着“中国第一彝村”美誉的紫溪彝村。在这个搬迁而来的彝族聚居村寨中,在规划先行、文化引领之下,彝村群众不仅保留了原始的村庄风貌和文化精髓,同时,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人均年收入从506元到2.5万元的突破。...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1-07 05:26:16
新时期彝族文学回顾与反思——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
楚雄彝族文学四十年来的嬗变常引发我的思考和悲观,楚雄彝族文学被汉族同化。全国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学创作被汉族同化的趋势无法阻挡。当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的研究生常楠、张歆、马友呷莫三人来南华对彝族作家进行访谈,根据她们的调研主题,我开宗明义就给了她们三个楚雄彝族文学的结论:...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1-12-19 05:15:17
保护文化遗产 添彩美丽彝州——楚雄非遗十年结硕果
在楚雄这块神奇美丽的红土地上,彝州各族人民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创造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拥有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和彝族文化为代表的“三古一彝”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彝州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12-18 05:53:46
楚雄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近年来,通过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使旅游找到了路子,同时民族文化通过旅游的发展逐步得到了展示和宣传。但是楚雄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对民族文化的过度开发,在旅游中一些伪民俗的不断涌现,使一些民族优秀文化失去本色,加之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楚雄市民族文化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有些形势相当严峻,保护迫在眉睫,传承更为必要。...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12-13 12:50:37
彝族文化学者、文博专家钟仕民
钟仕民,彝族,1962年2月出生,籍贯武定环州,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文博研究馆员。现任楚雄州博物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州文物管理所所长、州古生物化石研究中心主任。...
分类: 学者 点击: 日期: 2021-12-10 11:13:27
云南楚雄的彝山酒歌
世界上最为霸道的酒歌恐怕就出在我们云南楚雄了,这首霸道的酒歌叫做《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在2006年云南省首届酒歌比赛上获得金奖,接着又唱进了200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1-11-16 05:18:53
云南楚雄的彝文摩崖和彝文碑刻
云南旅游地楚雄州境内的摩崖不在少数,但彝文摩崖却不多见,仅发现元谋江边乡卡莫彝村旁,当地人称“石城花园”的岩壁上有一处。该处摩崖共120字,内容主要是武定县环洲李氏土司自颂其家道兴隆,向子孙昭示李氏家族的发展历史。明清时期李氏土司曾称盛于元谋、武定等地,卡莫村曾为土司衙门所在地。卡莫崖未注明年代,近旁刻有“环洲主人”...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21-11-11 12:02:03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是目前云南省唯一从事彝族文化专门研究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州人民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业务上接受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州委宣传部指导。...
分类: 学会机构 点击: 日期: 2021-10-31 13:19:43
彝州艺苑马缨红——2019年《马缨花》文学戏剧创作培训纪实
2019年11月2日上午,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2019年《马缨花》文学戏剧创作培训班在双柏县金山城商务酒店开班,来自全州十个县市的51名学员参加培训。开班仪式由祁峻峰主持,州文化馆邵平馆长讲话,双柏县人大副主任苏燕等领导致辞。一本《马缨花》杂志,团结了全州这么多的基层文艺骨干作者,令人欣慰。四位老师在戏剧、小品、散文创作...
分类: 动态 点击: 日期: 2021-10-23 20:54:10
楚雄彝族文化的源与流
彝族是楚雄最为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滇中楚雄的彝族主体为武(慕雅切)部之后裔,主要居住谷窝(今昆明)、龙朵嘿(即滇池)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楚雄彝族父系氏族社会的缩影,“昆明”是楚雄彝族的主源之一,另一个主源是“濮”,但彝族的族源是多元的。爨氏是“夷化了的汉族。” 南诏时期,今楚雄州境的彝族分...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0-22 05:12:42
COP15 遇见楚雄丨让彝族医药走向世界
一年四季不断的食用鲜花、丰富的民族医药和香料……在cop15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展馆里,云南生物医药大健康的“秘密”一览无遗,令人叹为观止。在彝药展块,野拔子、臭灵丹、石松和产自楚雄州医院的民药胶囊,通过图片或实物进行展示。...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1-10-19 05:54:21
走近彝族古籍修复师:修书亦修心 救书如续命
欧丽、朱成彦是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第二代古籍修复师,师从研究院第一代古籍修复师王丽萍及云南省国家级古籍修复专家杨利群。早在1981年,该院(前身为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室)在成立之初,就深入滇、川、黔、桂四省彝区,采用收集、翻译、整理彝文古籍和深入实地调查获取活史料并重的调研方法,广泛开展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抢救、发掘、研究...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10-19 05: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