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德:父亲的烟锅
我家拥有一杆三尺多长的烟锅,铜烟锅头可装一撮烟毛,烟锅脖子呈八方形状,铜嘴圆溜溜的。烟杆子是金竹,比大指头还粗,磨得金黄油亮,泛着金黄金黄的色泽,光可鉴人。 母亲后来跟我说:她嫁到李家,父亲就只有这唯一的家产。母亲还说:“那是李家的传家宝哩!” 是的,这烟锅传到父亲手上已是第三代了。父亲视它如同家珍。每每悠悠然抽罢了一杆,就用...
分类: 散文 点击: 日期: 2023-05-29 05:54:46
白鸡姑娘(彝族民间故事)
远古的时候,在罗婺故地大黑山下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孩子天生聪明,只可惜父母早亡,变成了孤儿,为了得到一口饭吃,他今天帮这家放牛,明天为那家放羊。孤苦伶仃地打发着日子。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牛,突然听到“救命啊!救命啊!”的呼救声。他赶紧跑去一看,原来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一只恶狼正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扑去,老馆东躲西闪,眼看快让狼抓住...
分类: 传说 点击: 日期: 2023-04-08 05:26:30
云南罗婺故地:全力守护好绿色明珠
进入防火期以来,只要你进入云南罗婺故地武定县境内的万松山、大黑山、狮子山或每一个山头进山路口,一群穿黄马甲、戴红袖套的护林员会提醒你“进入林区注意防火”!林区路上不时看到穿着防火服,开着巡护车,放着大喇叭,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并对辖区范围内重点防火部位及火灾易发点进行全方位巡查。“现在天气干燥,很多群众对森林防火知...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3-13 08:52:06
云南罗婺彝族婚礼上的古歌
在云南罗婺故地武定、禄劝一带的彝族婚礼至今还比较热闹,都在传承着古老的习俗,虽然大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但婚嫁中的古歌,还在传唱、并一代代的沿袭下来。...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3-02-27 05:47:59
云南武定:绿美县城更宜居
如今,“路平、灯亮、水通、景美”,生态宜人、生活宜居、生产宜业……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公园城市”“山水如画”“宜居生活”等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武定县一笔一画将“公园城市”从理念绘成绿色发展画卷。...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3-02-24 05:13:04
彝歌声声动人心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近日,夜幕下的云南武定县白路镇张家村文化广场上,华灯璀璨,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彝歌演唱宣讲,在初春的融融暖意中缓缓拉开帷幕。“东方日出万物生,十月十五暖人心,党的光辉照彝乡,彝家儿女心向党……”笛子声声、彝歌阵阵,不一会儿的工夫,宣讲现场便围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大家跟着调子轻轻哼唱,唱到动情处欢呼鼓掌...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2-16 14:44:28
李绍德:家乡之变
一辆辆小汽车停在路边,一幢幢崭新的小洋楼吸引着路人的眼光、多种出行方式方便村民出行……春节期间,笔者通过在老家走访发现,脱贫后村民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农村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老家位于罗婺故地武定禄劝两县交界处,这里群山巍峩、绿水长流,房后尖山银群峰高耸,连绵不断,从乌蒙山奔来,再从禄劝云龙坝子起程(现在云龙水...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3-02-16 05:05:06
彝族小伙肖会龙奋勇救人受表彰
近日,在武定县召开的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彝族小伙肖会龙奋不顾身救人的英雄壮举受到表彰。生于1994年5月18日的肖会龙,男,彝族,系猫街镇猫街村委会村民,现为武定县风生水起广告公司员工。2022年10月31日上午11时许,正在人工湖边聚精会神地修理绿化管道的彝族小伙肖会龙,突然听到急促的呼喊声“有人落水了!”肖会龙循声望去,在距离岸边1...
分类: 纪事 点击: 日期: 2023-02-15 05:44:56
沪滇有爱山水情深——云南罗婺故地沪滇扶贫协作结硕果
这是一组鲜活的数据,更是一串温暖的符号。自2016年12月楚雄彝族自治州州与嘉定区签署扶贫协作协议,嘉定区与武定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以来,上海市及嘉定区先后投入财政援助资金8069.8万元,携手奔小康结对帮扶资金84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206万元,援建各类项目156个,超过9.6万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帮助3326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1...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2-03 05:39:21
云南罗婺彝绣:传承在指尖的千年瑰宝
在云南,关于彝族刺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边的彩霞飘落在彝家老祖母的心上,使彝家女子拥有一双灵巧的手,让彝家女子把心中的歌,用手中五彩的丝线,绣成了穿在身上的彝家彩霞!从此,彝绣成为传承千年穿在身上的符号、捏在指尖的瑰宝。...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3-01-31 05:02:14
毕摩:彝族文化的守护神
彝族毕摩——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毕摩作为彝族人的祭司,不但为族人主持祭祀,编造典籍,医治疾病,还担任黑彝奴隶主的家庭老师(1956年民主改革前),是彝族奴隶社会五个等级中最受尊重的人。...
分类: 信仰 点击: 日期: 2023-01-14 05:27:16
罗婺故地彝族纳苏颇哭嫁习俗
在西南边疆罗婺故地,彝族支系纳苏颇至今还沿袭着彝女哭嫁的习俗。时辰已到了开始哭嫁的时候,第一次哭嫁开始,新娘、伴娘在姑娘房里,娶亲的要去请来堂屋里,新娘子由伴娘陪坐中间,女伴们围笼坐,这时,众姑娘逼着娶亲的,领唱一曲哭嫁歌,由”红猫醋”领头,如果真的不会唱,哪怕是学什么叫都要表示一句,否则,过不了这一关,一般都是有备而来的...
分类: 礼仪 点击: 日期: 2023-01-12 05:19:23
李绍德:罗婺彝族杀猪饭
进入腊月,随着娶亲嫁囡的鞭炮声,彝家人就开始选杀猪的日子了。彝家山寨的杀猪饭,不仅气氛热烈,菜肴也特别丰盛,吃肉、喝酒、唱调子、跌脚,别有一番风味。...
分类: 科学 点击: 日期: 2023-01-07 05:23:05
云南罗婺故地彝家山寨核桃树小桥流水人家
走进武定县插甸镇哪吐村委会下核桃树村民小组,道路平坦宽阔、农家小院清雅朴素、古老核桃树下绿意盎然,小桥流水人家,河边石磨木椎石缸记住乡愁,老年人在亭子里闲聊,孩子们在文化广场上嬉戏……以前脏、乱、差的小山村变得整洁美丽。...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2-28 09:45:23
云南罗婺故土白鸟栖息地——武定县插甸镇哪吐村彝家山寨的美丽蝶
哪吐系彝语,哪(鸟)吐(白)白鸟之意,相传,远古时候,云南罗婺故地插甸坝子人烟稀少,人迹罕至,各路神仙就云集这里,谋划着要把插甸坝子变成一个美丽的高原湖泊。...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2-26 05:25:36
彝家山寨守护神——记云南省武定县白路镇派出所
在荣获“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云南省武定县白路镇,活跃着一群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为己任的公安民警。他们用艰辛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坚守着莽莽彝家山寨,为保护绿水青山、村寨安宁、交通安全做出巨大贡献。在这个蕴藏着无数彝族民间文化的大山里,有这样的保护神,人民生活才安居乐业。...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2-14 10:35:18
云南武定县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彝族群众心坎上
在云南省武定县田心乡,为引导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原原本本研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到彝、苗、傣、傈僳族村组、全体党员中,乡党委印发“口袋书”,助力营造“人人学、处处学、时时学”的浓厚氛围,推动学深悟透、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2-08 13:16:02
云南武定县田心乡奏响幸福生活新乐章
进入这个享誉罗婺大地“鱼米之乡”的武定县田心乡,首先感受到的是这片热土上彝族、苗族、傣族、傈僳族人民的勤劳与聪慧、发展与变迁,一个个养殖基地、一处处项目工地、一片片果园、一畦畦田垄,满是人们忙碌的身影。用辛勤与汗水酿造着幸福甜美的新希望。...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11-22 05:50:13
云南武定县田心乡:彝山苗寨土瓜种出好日子
“大婶,姐妹们我们乘着晴好天气,抓紧点,有的挖、有的装袋,有的搬到地头,收购老板还在候着呢!”武定县田心乡火嘎村委会大水箐村民小组张成芬满面笑容地催促着。...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11-18 05:00:42
云南武定县田心乡早青蚕豆装点彝山傈寨新模样
进入立冬节后,云南武定县的气候明显地下降,而田心乡温润的气候十分宜人,公路旁和村组却显得异常热闹,前来收购早青蚕豆的商贩络绎不绝,小货车、皮卡车、三轮车有序停放在公路旁,农民们正在田间采摘蚕豆,彝族、傈僳族村民忙得不亦乐乎。...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1-15 00:55:01
云南武定县:彝家山寨宣讲秋冬种两促进
党的二十大代表,州委书记刘勇率先来到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后,武定县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第一时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每一位党员群众的心中,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1-07 21:43:18
云南武定己衣镇以吐庄:稻丰鱼跃彝家山寨乐融融
金秋时节,稻米飘香。走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己衣镇己衣村委会以吐庄村水稻种植区域,远远望去,到处金黄一片,像是在广袤的土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金黄色的稻穗在风中摇曳,与正在收割稻谷的村民们紧密相连在一起,呈现出一幅金色的丰收画卷。...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0-28 05:05:10
云南武定高桥镇:万寿菊装点彝家新生活
几场秋雨过后,金灿灿的万寿菊在云南武定县高桥镇老滔村彝家山寨竞相开放,蜂飞蝶舞,引领很多游客,彝家女在万花丛中边赏花边忙着采收,在秋日暖阳下鲜花、绣装、姑娘们的笑脸交相辉映。幸福生活绽放在妇女们的笑脸上。...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0-26 05:30:10
云南武定县“文旅融合”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武定县文旅局组织全县12个乡镇举办送戏进村组活动,节目通过民族歌舞音画、原创音乐、舞蹈、吟诵等艺术融合表演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了武定县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这场文旅大戏是全县依托“喜迎二十大,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文旅繁荣和乡村振兴,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的缩影。...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10-25 19:23:48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云南罗婺故地各族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武定县各族人民,各地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后纷纷表示,十年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新征程上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争取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0-18 19:40:41
云南武定万德多志力村:创建绿美乡村 留住最美乡愁
罗婺故地,碧水流波,云南武定县万德镇多志力村是一个景色宜人、自然条件优越的小山村,在共同缔造绿美村庄试点工作中,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引导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到共同缔造活动中来,美化村居环境,留住最美乡愁,让这个古老的彝村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0-12 05:48:55
云南武定发窝乡:技能培训交给彝族农民致富“金钥匙”
乡村振兴,人才、技能培训是关键。今年以来,武定县发窝乡坚持以“党建+人才+产业”为着力点,不断加强阵地建设,结合乡情实际,将落实“短平快”技能培训,交给农民致富“金钥匙”。...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10-11 10:41:46
木高古彝寨:红色旅游成时尚
走进云南省武定县波澜壮木高古彝寨,映入眼帘的是保护完好的红军标语,标语正对面,红石浮雕墙上镌刻着红军到木高古时与群众握手交谈、帮群众挑水砍柴的场景;踏入木高古红军长征纪念馆,展板上40多幅照片从红军长征在中国,到云南,过武定,夜宿白路镇木高古……“夷民们同红军联合打龙云去”和“夷民们团结起来,实行不交租、不还债”的宣传...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2-09-20 05:48:50
云南武定县一家两代人圆了从军梦
在2022年新兵入伍欢送活动中,一位“老兵”送“新兵”的感人场面在武定县精彩上演。“儿子,在你即将踏上军旅征程的时候,我对你说,进入军营,没有了七彩的世界,没有喧闹的环境,没有繁琐的生活,更没有斑斓的人生;军人的脊梁和军人臂膀撑起的家国的雄伟,守边固防,手持钢枪,是军人的责任与荣耀,从现在你一定要牢记,你是一个兵,笑傲展雄风,勇敢向前...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9-19 21:40:16
武定县乡村旅游激活“特色经济”
近年来,武定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为契机,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立足产业优势,突出“乡、野、土”的农家风味,打造以农、菜、果采摘为主的农业休闲旅游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活乡村“特色经济”。...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9-06 05:35:40
武定县依纳格彝村:山村换新貌 百姓笑开颜
2018年开始,依纳格围绕墙面美化、村道田间路硬化、村庄美化、水库除险加固等内容,对村内人居环境进行了整治。通过整治,依纳格的“颜值”越来越高的同时,乡村的“气质”也不断提升。假期里、省、州妇联、大学生为村里孩子开展各种活动,在农家书屋里读读书,在文化广场上跳跳舞,早已成为依纳格村民的日常习惯。...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2-09-03 05:02:46
武定彝家山寨的彝族扎熊舞
在乌蒙高原余脉,金沙江南岸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罗婺故地武定县境内彝家山寨,至今还沿袭着一种传统的习俗——扎熊舞,又叫祭熊舞。说起扎熊舞,彝家山寨一代代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9-01 05:52:45
罗婺彝族婚礼中的古歌(那耶)
一、棚门迎亲你家有女儿,有女不见男,有女不成妻。缘分腾起时,认识一媒妁,看见一媒妁。不请呀不请,主家请媒妁。邀请一媒妁,欲撮合姻缘,姻缘合不成。不行呀不行,被媒妁搁置。不说呀不说,媒妁来介绍。媒妁介绍后,媒妁介绍成。姻缘合心喜,姻缘合荣耀。时到这一年,到这年之时,年也这年好,月也这月美,日也今日吉,夜也今夜耀。你家舅君子,引领送女儿...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8-06 05:12:23
罗婺彝族古歌(吃肝生调)
远古无人类,远古那时代,远古咱不知,远古咱不见。若要讲古史,老人有口传,口传远古史,老人讲咱听。在那远古时,天没有地大,不翻呀不翻,地翻遮盖日。不出呀不出,七天不出日,七夜不出月,人七天不出,七天不出门。不亮呀不亮,天七天不亮,到处看不见。习阿勒荣他,不说呀不说,天神告诉他,天地天神者,天地有道理,天地理不像,天地理不成,天地理不吉。一边理成...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8-05 05:59:20
火把欢歌迎盛世——云南武定县万德镇自乌村火把节系列活动见闻
7月22日,云南省武定县万德镇自乌村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阳光灿烂,恰似彝族儿女远迎八方来客的热情;彝族儿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村间文化贯彻上,欢度属于他们的节日——火把节;斗鸡、传统民歌对唱、跌脚、火把狂欢等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活动不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2-07-28 16:21:25
激情火把 尽情狂欢——2022年罗婺彝族火把节见闻
火把节是罗婺故地民族风情最浓郁的时节,城乡处处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祈求来年丰收。各族群众涌动火的血脉,燃烧火的激情,唱响火的赞歌,融入火的狂欢。7月20日至22日,各地游客相聚罗婺故地,欢度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2-07-25 18:50:16
一部《罗婺文献长卷版》问世
经过罗婺彝族呗耄李继雄多年的艰辛努力,滇中北彝族毕摩经典《罗婺文献长卷版》终于问世。此经书共145页8000多句40000余字。含三大类100篇(章),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历算、原始宗教、哲学、自然、医学、祈福、谱碟、语言、文字、经济、农牧、法典等十多个学科类目,其中侧重于常用部分,另附插图5幅。开本规格为长40公分,宽23...
分类: 文献 点击: 日期: 2022-07-15 05:04:31
武定县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有声有色
武定县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中,开展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的宣传展示活动,向市民群众宣传展示了武定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6-20 18:51:17
武定县狮山镇:万亩樱桃花盛开
春节过后,风和日丽,万物复苏,虽然遭受到一场罕见的大雪,但也没能阻碍狮山镇樱桃花盛开的节奏,惊蛰节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眼下,当你驱车前往老108国道,武定县狮山镇吆鹰片区、山居境内,就会被万亩竞相开放的樱桃所吸引。我们不妨约上亲朋好友来这世外桃源,在一朵朵悄然绽放的蓓蕾里,轻嗅春的气息;在一树树繁花锦簇的枝头上,拥抱温暖...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3-07 0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