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影视 > 影视要览

电视剧《金色索玛花》:脱贫攻坚“中国方案”的审美化呈现

作者: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20-12-29 原出处:新浪微博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金色索玛花》今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收官。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金色索玛花》以海拔三千多米的谷克德村为背景,讲述了驻村女书记万月等扶贫干部带领当地彝族村民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剧在思想上深刻回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的时代关切,把谷克德村作为决战脱贫攻坚最后几块“硬骨头”的典型缩影,审美化地展现了解决人类贫困问题的“中国方案”;在艺术上扎根当下彝区人民现实生活,从细节出发书写了扶贫工作的真实情况,诉说了当地人民的真情实感,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驻村干部和新时代农民群像,深刻反映了人在脱贫攻坚大潮中的觉醒和转变,并以独特的视角凸显了女性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歌颂了攻坚战役中的“巾帼英雄”。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金色索玛花》为大凉山彝族人民摆脱贫困枷锁、奔向美好生活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时代壮歌,是一部具有新农村建设历史镜鉴和审美启迪意义的佳作。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回应时代关切 审美展现扶贫“中国方案”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写农民、为农民是中国文艺创作的独特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围绕农村题材的“三部曲”出现,如上世纪30年代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新世纪以来的电影《喊过岭的故事》《海的故事》《清水的故事》和电视剧《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永远的田野》等。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致力于揭示农村问题、诉说农民“心史”,留下了一幅幅清晰、生动的时代画卷。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为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观众最多的艺术形式之一,电视剧承担着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神圣职责。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役的决胜之年,贫困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精准扶贫”成效如何?“中国经验”管不管用?各族人民的目光聚焦于此。作为扶贫攻坚题材重点剧目之一,《金色索玛花》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选择了大凉山彝族地区这一独具代表性的、精准扶贫的“硬骨头”,不仅深刻体现了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时代精神,更将治贫方略融汇于丰厚的情节之中,以艺术化的方式展现了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攻坚目标,《金色索玛花》将脱贫策略归纳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上的转变,并以丰富的故事情节指向脱贫工作的两大原则:一是要讲集体主义,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二是强调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性,避免“等靠要”的救济式扶贫,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理念融入剧情发展和戏剧冲突中,最终以村民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种叙事方式体现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历史内容和丰富情节的完美融合,不仅准确介绍了精准扶贫的科学方略,更彰显了“中国方案”的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扎根现实生活  艺术诉说扶贫“真实真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金色索玛花》敢于触碰精准扶贫中的真矛盾、真问题,着力书写了脱贫攻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细致描摹了干部群众在扶贫浪潮中的心灵轨迹。“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以谷克德村为代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区域性整体深度贫困的样本,这里环境闭塞、教育落后,是扶贫工作久攻不下的山头。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剧中直面彝区人民物质、精神生活上的突出问题,前者表现为资源紧缺、收入低下、劳动机会匮乏,后者表现为观念陈旧、意志薄弱、身份认同焦虑,一些陈规陋习如薄养厚葬、高价彩礼、迷信、赌博、酗酒等更是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具体的扶贫过程中,《金色索玛花》以凉山扶贫的真实情况为依据,在生产方式上变粗放农业为精细农业,实行产业扶贫;在生活方式上移风易俗、改掉陋习,实施异地搬迁扶贫;在管理方式上培养当地村民为带头人、负责人,落实群众自主脱贫。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剧中的扶贫干部不大包大揽、一味迁就,而是引导村民承担责任、讲究契约精神;村民也不愚昧无知、胡搅蛮缠,而是淳朴聪明、知恩图报、乐于合作。谷克德村轰轰烈烈的扶贫浪潮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珍贵朴素的情感,阿呷为养活一家五口争当项目带头人,吉乃为照顾女儿戒酒养猪,日火为心爱的姑娘回乡奋斗,村民为感恩驻村书记将“金索玛”的称号赠与她……尽管身处大山深处,彝族人民的地域文化、处世哲学却处处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驻村干部讲仁爱、重民本,当地村民守诚信、崇正义,精准扶贫从引导式的“以外导内”到合作式的“内外合力”,最终走向新农村建设“尚和合、求大同”的新境界,这便是脱贫攻坚“美美与共”的真实写照。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金色索玛花》以现实主义手法引领观众思考脱贫攻坚背后的历史价值,以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共同渴望感染观众体会精准扶贫中的人间真情,实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思想高度和人文温度的统一。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塑造鲜活群像 歌颂扶贫“巾帼英雄”

出色的人物形象是电视剧能够被观众记住并流传下来的关键。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三部曲”中,以“枣花”为代表的当代农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金色索玛花》塑造了鲜活的人物群像,其中以陈仪、万月为代表的扶贫干部忠诚奉献、勇于担当,剧中不仅刻画了他们在化解村民矛盾、落实扶贫政策时的工作状态,也描写了他们与家人、朋友相处时的生活面貌,塑造了有情感、有温度的扶贫干部形象;以阿呷、毛甲为代表的新时代农民个性鲜明、朴实善良,剧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他们积极向上、勇于变革的精神风貌,“就像索玛花即使生长在高山,仍然能够顽强地绽放”;以诗微、日火为代表的返乡青年思想前卫、思维灵活,剧中强调了他们对家乡的依恋之情和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不是家乡需要我们,是我每一个人都需要家乡”。扶贫干部、受助村民、返乡青年,这些各具特色、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展现了我国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脱贫攻坚的缩影。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外,《金色索玛花》还创新性地以女性为主要视角、主要人物来讲述扶贫故事,剧中女性角色往往坚强、美丽、善良、聪慧,驻村第一书记万月、州委副书记陈仪、技术员诗微、县教育局帮扶员张丽莉都为谷克德村的脱贫攻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人公万月驻村前是“治病救人,不求名利”的医生,驻村后则成为了“治村民穷根,改陈旧思想”的第一书记。她身上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在脱贫道路上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她在遭遇突发事件抗住压力与挫折,鼓励村民“只要我们人在,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她尊重、理解彝族文化,如同索玛花那般扎根大地,所以老乡们才信任他,把她当成彝族“最美丽的人”。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金色索玛花》以“小人物”见“大情怀”,通过对女性扶贫干部精神轨迹的细致描绘,歌颂了这场攻坚战中最令人敬佩、最让人动容的“巾帼英雄”。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是,该剧在审美化、艺术化表达上尚有升腾的空间;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生活化上还留有概念化、书面化痕迹;“金色索玛花”的意象营造及全剧“托物言志”“形神兼备”的中华美学精神彰显上都还须更上一层楼。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出大山是阶段性目标,走向世界才是最终目的”,《金色索玛花》饱含着对未来新农村发展的美好愿景。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11月17日,凉山州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也意味着四川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征程的起点。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水碟岩蜂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索玛花是彝族人民最喜爱的花,它成群地来、大片地开,象征着彝区人民团结一心、乐观向上、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期待更多扎根祖国大地、反映农民心声的好剧如索玛花般绽放,为波澜壮阔、浩荡向前的乡村振兴“中国方案”留下最真实、最赤诚的影像。Ot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