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浅谈彝族古傩舞“老虎笙”的表演及文化

作者:sandy的博客 发布时间:2021-10-26 原出处:新浪网 点赞+(

内容摘要:老虎笙,亦称“跳老虎”,彝语称“倮麻则”,属双柏彝族罗罗颇支系舞种。它是彝族人民上百年来一直孜孜不倦传承并演绎着的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傩戏傩文化的“珍存”和彝族古傩仪的“活化石”。它包含了彝族原始信仰的主要内容,即虎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融为一体,呈现出多层次的文化特点。可以说是彝族的祖先为了生存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依赖平台。
关键词:老虎笙、古傩、内涵、保护、传承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大凡某种文化的产生都与某种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都凝结着某种民族习俗和信仰崇拜,或是直接从图腾习俗中衍生出来的。很多名族将动物或植物视为与它们直接有关的图腾加以崇拜。这种崇拜是不同地域生活的人群在其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中对客观世界的心里感应,也是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对大自然所产生的巨大能量的恐惧和敬畏之心所引发的一种崇拜。因而“图腾”是氏族的标志,是崇拜同一图腾的氏族的一种精神支柱。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图腾崇拜渐渐成为一种遗迹融化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之中。但某些图腾文化却在一些偏僻的地方保存下来,云南双柏彝族的“老虎笙”就是保存下来较为完整的一种,它不仅是彝族虎崇拜的象征,同时也呈现出来古代傩文化的深邃内涵。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老虎笙”的基本概况

双柏地处滇中腹地,哀牢山以东,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彝族文化较富集的一个县。其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在这些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就是彝族虎傩文化 ——“老虎笙”,它是彝族人民上百年来一直孜孜不倦传承并演绎着的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傩戏傩文化的“珍存”和彝族古傩仪的“活化石”,小麦地冲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地”。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老虎笙”最初是一种消灾驱邪、祈福迎祥的古傩仪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融汇着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的集合体。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虎笙,亦称“跳老虎”,彝语称“倮麻则”,属双柏彝族罗罗颇支系舞种。它既是祭祀性舞蹈又是自娱性很强的舞蹈,现流传于发脿乡小麦地冲和大庄乡杞窝村等地。这里的彝族人民虔诚的崇虎,每年农历岁首过虎节。虎节从正月初八接虎祖开始,至正月十五送虎祖结束。届时,村民饰虎跳虎欢度节日,迎新辞旧操演生产、生活技能,祈求虎神保佑村民平安。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老虎笙”的起源及角色分配

按照彝族人的传统规矩,有节就要祭,有神就要拜。小麦地的彝族人对每年虎节中的“老虎笙”格外重视,跳虎活动由村中德高望众、明白礼数的老毕摩主持,从正月初八请虎神选虎,到正月十五送虎神为止,各种礼数都按古传逐一进行。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老虎笙的起源

彝族罗罗人自古崇虎,“倮”即虎。它们奉虎为始祖,并自称为“虎族”。老虎笙具体起源于何时,无记载也无法考证。但关于老虎笙的来源却有多种,以下简述两个传说: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一,相传古时候,有一仙人,身背一块巨石去堵泛滥的江水,路经小麦地冲时,东方发白,天已快亮,仙人将现原形。不能走动,于是将大石头分成几块,丢到麦地冲附近,变成三道石闸门,仙人也在村子两头化作两只石虎,守护着小麦地冲上下两村。从此这里的彝族人民安居乐业,坏人不敢进,魔鬼不敢入,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六畜平安。人们为感谢这两只石虎,也为了祭祀祖先,就按照虎的习性和爱好,模仿老虎的动作、舞蹈。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的继承、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跳虎形式的祭祀活动。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二,远古的时代,没有天,也没有地。是彝族的祖先俄罗布用一张纸做成了天,又用另一张纸做成了大地。由于做天的纸又圆又小,而做地的纸又方又大,天与地就合不拢了。于是,彝族的阿祖俄罗布只有把做地的纸搓叠起来,搓叠起来的大皱纹就变成大地上的高山、平川、湖泊和河谷。做天的纸又小又圆,所以就形成了天地方圆的样子。阿祖俄罗布把天地做好以后,还教会了彝族人如何狩猎和种荞麦。由于俄罗布是老虎的后代,它死后就变成了老虎。虎的尸体变成了世间万物:皮肉变成了肥沃的土地,毛发变成了草木树木,骨骼变成了山脉,肠胃变成了江河湖海,筋络变成了道路,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牙齿变成了满天的星斗,虎身上的喊垢变成了人类和动物,虎吐出来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彩,虎闭上眼睛就是黑夜,虎睁开眼睛便是白天……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老虎笙中的角色扮演、服装及道具

跳老虎笙的人,由16名男性组成。这16个人分别装扮成8只老虎、2只猫、2个山神、1个道人、2个击鼓者、1个敲锣者。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饰虎的人,颈挂一只铜铃,赤裸上身,下身仅穿一条裤衩或用稻草在下身围一圈,背上用黑色的羊毛毡或毡子捆扎成即形象有夸张的有虎耳和虎尾的虎皮披在身上。每只“虎”颈挂一只铜铃。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饰猫的公母猫人服饰则为象征性衣裤,脸上画成猫面,手抬方盘,背一羊皮口袋。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饰仙人者身穿披一件羊皮褂或灰毡,头戴农家用在稻田里驱赶顾雀用的赶雀帽。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饰道人者身穿身穿一无领大面襟衣衫,头上系黑色包巾,手持长竹竿,竿上吊有一药葫芦。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饰山神者头戴草帽,身披披毡,手摇铜铃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老虎笙”的表演程序及主要动作套路

1、“老虎笙”表演程序

虎节的八天中,老虎笙都按照“接虎神”、“跳老虎”、“驱鬼除魔”、“送虎神”的古老仪式程序进行。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选虎 ——“接虎神”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农历初八的凌晨,由朵西(彝族巫师)带领全村男子牵羊抱鸡到土主庙前祭祀卜卦。朵西在神位处做一个简易的神座,中间放一枝正面削去皮的三叉松枝,松枝前摆放装有米、盐、腊肉的升斗,点三炷香,献茶、酒后,拜神,成年男子都跪在朵西身后。朵西用约5~7公分长的一枝松枝从中间剖开,作为占卜用的卦(称为公母卦,占卜时把卦抛到一米高左右,落到地上若两面一样为不吉利,相反为吉利,即公母相配或阴阳搭配为吉利),朵西边占卜,边喊跪在身后男子的名字,如果叫到该男子时卦为吉,即选中;如果连卜三次都为不吉,认为该男子“神”不喜欢即被淘汰。这样选出8名男子为本年虎的扮演者。朵西给被选中的人披上用毛毡扎成的虎皮,并用锅底灰、黄泥、血或从山上找的有色物质做成各种颜色在脸、手、脚上绘制成虎纹,装扮成老虎的样子。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虎舞 —— “跳老虎”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月初八傍晚,在跳舞场上燃起篝火,鼓师敲响羊皮扁鼓,4只“虎”静候在四个角落。这时虎首阔步绕场,摇晃手中的竹竿,抖动葫芦,用彝语高叫:“卖药!卖药!卖防治壁虱蚤、癞子、摆子药(疟疾),头痛发烧、漂沙(妇女不孕)药……我葫芦里有99种药,能医99种病,镇99种邪,克99种魔,快来买药……”刚一念完,大吼一声“罗麻!”(老虎)。4只老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跳出,各自抖动着脖子上的铜铃进场,鼓师敲打着羊皮鼓跳到中央,“山神”、“山猫”和鼓铓锣者依次入场,虎队跳起了原始虎舞。虎队不断的变换舞蹈套路,每套舞蹈动作都由慢到快,力度由弱到强,直至接近狂欢。虎步如此循环直至深夜。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虎队退场后村民在丝弦、月琴、三弦的旋律中围圈跳脚,开始是“悠悠步”、“跺脚”、“颠颠脚”等轻慢舞步,随着弦声激昂,动作快起来,“挺胯”、“箐鸡晒腿等回转跳跃动作。人们边舞边唱,有粗犷的放羊调,有情意绵绵的“阿苏则”情歌,也有老人低沉的酒歌,直到雄鸡拂晓方散。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次日之后,每日傍晚都有跳老虎,程序、套路相似,担每隔一日增加一虎,直到正月十五日晚“八虎”到场,虎节达到最隆重、最热烈的“八虎舞”高潮场面。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虎驱邪 ——“驱鬼除魔”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月十五是“老虎送祸祟”的日子。彝族罗罗支系崇拜黑虎,黑虎是其图腾,黑色为正色,白虎是灾星。驱邪这一天,所有参加日子的人都要遵守小麦地冲彝族的古规:一是不准穿白衣、戴白帽、打白帕子、穿白布鞋;二是不论天晴下雨,不准打伞、披蓑衣、戴蔑帽;三是不能有男女纠缠不清,不能斗嘴打架。违反规矩者,由老虎队打出村去,上午,虎首抖动竹竿上的葫芦,向众人撒灶灰,并高声叫卖消灾免难“药”,8只虎从四个方向跳跃入场,随着羊皮扁骨打击声跳虎舞,动作形式与前几日相同。跳毕,虎队由二“猫”带路,挨家挨户驱邪逐祟,虎队在院子里围圈跳虎舞,公、母二猫逼进户主的堂屋门,公猫“嗷!嗷!嗷!”叫三声,母猫倚贴在公猫身后与之眉来眼去,用又细又长的女音“喵——”地拖声应答,并用手指堂屋正中供桌上的贡品,公猫会意,拉着母猫一起跃进屋内,将主人备好的腊肉,钱(一般需带6,如3角6)和米抓起装进公猫背的羊皮口袋中,之后公母猫双双蹿出门外。这时,两只老虎匍匐在堂屋的门槛上,两个“山神”各靠一边门枋,手拿点燃的香火,各搭一只脚在虎背上,朵西在屋中边跳边念诵:“邪恶鬼祟快出来,大吉大利快进去,金银财宝快进来,各种恶鬼快出去……”念毕在堂屋两边各插三炷香,与虎一起退回加入虎队跳虎舞。主人抬出酒、糖水,虎首高呼“老虎招待外客”,虎队便停止跳舞,替主人向各位围观者斟酒、递烟,又在院子里跳3圈虎舞。朵西把主人家原来放在供桌边的一碗水端到大门外的墙脚边摆着,之后,众人跟着虎队便离开,主人家放鞭炮,把门锁上,表面邪恶已驱走。接着再去第二家、第三家……,不论贫富都要户户去到。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晚上,全村人在跳虎舞场跳舞,直到午夜12点左右,举行送虎仪式。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送虎 —— “送虎神”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月十五夜里,全村15岁以下童男童女,每人点燃6炷香,每只手各持3炷,两只手腕相并,左右来回旋转,6个香火点成一道火环在胸前环绕,互相跟随,练成一个很长的香火队,跟着虎队跳舞前进。虎队和香火队不断以“交蔑舞”、“倒流舞”能够舞姿变化着队形、层次和方向,跳虎场犹如翻腾的火海,歌舞的世界。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入夜子时,虎首一声吆喝,煞时乐停舞止,在虎首带领下全村人跟随虎队和香火队走出村寨,登上村南的一座名叫“叫魂梁子”的山头,村民和虎队在专用来送鬼的三个台地上狂舞3圈后止。香火队随朵西在一尊天然石虎前插下数百炷香火,“虎”和“山神”卸妆,有朵西念经赞颂虎神,“消灾解难。兴顺万事!”“祛除百病,人畜安康!”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祭送完毕,全村人都要参加彝族世代相传的一个古老礼仪:上山赶肉(打猎),见者有份。大家都参加与平分两只“猫”从各家拿到的贡品——腊肉,煮熟后每人一份,只能用手捧着吃,吃完后仪式结束,村民回家。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老虎笙”的主要动作套路

过去小麦地的虎舞有很多种,1952年,曾视虎笙为封建迷信取缔,禁演了三十多年后,1988年恢复,动作只有根据几位老人的记忆,经过加工整理,现保有两套。正月初八迎虎到正月十四表演的内容有虎娶亲、虎亲嘴、虎交配、虎孵蛋、虎护儿等传授生殖繁育活动模拟人世伦理生活的动作。传说老虎孵蛋孕育了天地、人类及一切生灵。在农历十一到十四的跳老虎中又加入虎搭桥、虎开路、虎盖房、虎烧荒、虎作田、撒种、栽秧、虎蒿草、虎收割、虎打谷等模拟表现农事活动与农业生产过程的一系列动作。虎舞仅以单面羊皮鼓打击乐声为伴奏,除“虎首”外,其余“老虎”及“猫”等自始至终不说话、不唱歌、其气氛十分肃穆神秘。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舞者大多成为一纵队,开始从逆时针方向行进,最前者是持长竹竿,上挂葫芦的道人,第二位是手抬方盘的母猫舞者,第三位是背羊皮口袋的公猫舞者,第四位是敲羊皮皮鼓的舞者,第五、六位是山神舞者,以后是众老虎。队形成圆圈舞时,二猫和道人不时跳进圈内自由变动,以羊皮鼓鼓点为伴奏而舞。连接动作主要以“跳走步”和“颠跳步”为主。以下简述几种: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颠跳步(四拍)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1拍:手臂在身体两侧弯曲微微向上抬起,左脚向前踏一步,同时右脚离地。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2拍:手保持1拍时的造型,左脚颠一下,同时右脚提起。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3、4拍:做1至2拍的对称动作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动作放大或横向运动时则开胯提腿,身体则向两侧略倾。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跳走步(两拍)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1拍:手臂在身体两侧弯曲微微向上抬起,左脚上前一步,在落地前,向上跳跃,同时右脚小腿向后勾起。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2拍:做1拍的对称动作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5~8拍:做1至4拍的对称动作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搭桥(八拍)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1拍:左脚踏一步,同时右腿向右旁抬起,将前脚掌踏于所对舞者的脚背上。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2至4拍:保持第一拍踏脚姿势,上,下颠三次。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5至8拍:做1至4拍的对称动作。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老虎抱蛋 (自由动作)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虎双手双脚着地,保护着身下的蛋(松球),其他虎舞者围着找空去抢蛋,不能让抱蛋虎的手脚碰到,而抱蛋虎为了不让蛋被抢去,则盘旋飞脚的扫踢抢蛋虎。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老虎种稻(自由动作)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真实的农具、犁 、耙、箩筐为道具,模仿人犁田、耙田、背粪、割谷、打谷动的虎队集体舞蹈,只有手脚比划,不发出任何声音。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跳老虎的动作套路很多,由于禁止活动了三十六年,至今一些动作不甚清楚,恢复不完整,加之初学舞者无法很快掌握跳老虎的动作,现今很多动作在慢慢流失。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老虎亲嘴(八拍)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虎围成一圈,每两虎面对成一对,各向前三步,以小腹相碰,然后转身,向另一虎前进三步,也以小腹相碰,来回三次,共六次碰腹,即称老虎亲嘴。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老虎笙”的文化内涵

双柏小麦地冲的“老虎笙”,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节日祭祀娱乐活动,但在祭祀和娱乐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它包含了彝族原始信仰的主要内容,即虎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融为一体,呈现出多层次的文化特点。同时被被誉为彝族虎图腾崇拜的活化石,吸引了国内外傩学、名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社会学、舞蹈学等的众多研究者。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老虎笙”是否属于傩文化

小麦地冲被国内外许多家学者称为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地”,这一点早已为学术界形成共识,并无多少争论,但是小麦地冲彝族的“老虎笙”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傩戏傩文化的“珍存”,很多名族学者还有一些异议。有人把傩的特点归结为是否有“面具”,即是否是面具舞,有的称为“假面舞”,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傩舞就是以“面具”为显著标志的。“老虎笙”在参加“中国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虽然引起了关注,但很多专家学者的看法还是有很多差异。原因就是“老虎笙”不像别的傩舞那样有“面具”。有很多专家对“老虎笙”算不算傩舞提出了异议。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傩,又称“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是一种古老的驱疫逐鬼的巫术活动,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仪式的产物。巫、傩活动都是沟通人和鬼神的一种手段。而“傩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它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代,就已经有了全国范围的“国傩”和全民祭祀性的“大傩”。宫廷中有专门主持傩祭活动的“方相氏”,“傩祭”已是一种固定的宗教仪式。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傩”,人所以逐疫鬼也。”(《礼记》)傩仪就是“索室驱疫”。疫即瘟疫。可见,傩的出现就是为了驱疫逐鬼。古代,人们为了祈求平安,遇事往往要举行隆重的跳傩。“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觋之风俗也。”(《尚书·伊训篇》)傩仪就是人们以欢愉的形式,通过歌舞宴乐和巫师的祈祷,将恶鬼和灾难顺利的驱逐的仪式。双柏县小麦地冲等第的“老虎笙”完全具备了这些傩文化的特征。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我们把古代文献记载的“大傩”与“老虎笙”的基本因素及文化背景做一比较: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   傩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 虎 笙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间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春、秋、冬各一次;汉后为年末年初“腊祭”的前一天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月初八至十五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持者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方相氏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朵西、虎头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持者形象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半人半兽装扮,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盾①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为普通人装扮,仙人穿黑衣裳、戴蔑帽、持挂葫芦的竹竿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演者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0名罪隶;汉以后由10至12岁的120名黄门子弟为侲子,赤帻皂制、执大鼗②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卜得上卦的8位男子、披黑毡、项系铜铃,绘虎纹装扮成唬人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演内容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祭祀、咒语、歌舞、戏谑等方式进行驱邪纳吉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舞蹈、嬉闹等形式展示生产、生活、生殖繁衍等内容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的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索室驱邪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各家驱邪祈年、斩扫祸祟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承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文献记载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耳相传、传统习俗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 ①、选自《周礼·夏官·方相氏》;②、选自《后汉书·礼仪志》,鼗(táo):长柄的摇鼓,俗称“拨浪鼓”。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相比较可见,相隔三千多年的祭仪,其基本要素和目的是一致的。“老虎笙”虽然没有面具,但是服装、舞蹈、化妆都古朴原始,在裸露的脸面和四肢上绘制虎纹,象征着人虎合一,展示了虎图腾最初的神话为虎神,是彝族先民古傩仪中保存最完整的一种典型的“化妆跳舞”;更重要的是“老虎笙”表演中敬山神、地神、虎神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典型的古代“傩礼”。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老虎笙”古朴的文化内涵

“老虎笙”作为彝族最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存活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把请神祭祖,生息繁衍,生产作业等融为一体通过一年一度的跳舞祭祀活动达到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团结发展的目的,可以说是彝族的祖先为了生存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依赖平台。其内涵包括: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老虎笙” —— 追忆族源、缅怀祖先、凝聚民心的有力标识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社会里,祖先和神灵一样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有什么节祭,首先得上香敬酒敬祖先,祖先是要好好供养的,每年的跳虎祭祀活动首先必须在本族本村的土主庙进行祭拜,毕摩的祭词中除了请神许愿外,还追述宗谱,缅怀祖先,并祈求各路神灵及祖先保佑族人无灾无难,兴旺发展。同时虎节是小麦地冲彝族与他族的标识,是它们组成名族集团团结的社会手段。据说,1984年恢复虎节时,它们强调,只要支持参加过虎节的小麦地冲人都是罗罗人。后来有几个到小麦地冲上门的汉族,也要求承认他们是彝族。可见,虎节是小麦的冲彝族最基本的名族标识,它以虎节为载体,通过祭祖这个外显的行为模式,使虎成为本名族的共同精神依托,从而来加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维护了本名族的权益,起到了整合社会的作用。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老虎笙”—— 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麦地冲长期以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其传统文化中融入了不少汉文化因素,但最基础的任然是传统文化。在原始信仰中,自然崇拜十分盛行。在它们看来,一切植物,动物,生灵都有灵魂都会对人类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因而必然时时加以祭祀。彝族老人过世后,要请毕摩用代表本家族象征的树木刻成亡人像,写上姓名,捆上亡者的头发作为“灵位”。灵位的选择多为竹根、松柏根、吗樱花根其它树木的根枝。只有寄托物相同,才能说是同一个家族。另外,祭祀山神也尤为突出。小麦地冲彝族原在第一道闸门后建有山神庙,庙里供有三个石头,农历二月二全村集体祭山神。正月初八选“虎”要杀鸡宰羊祭山上呢。正月十五送“虎”要杀羊祭山神。虎舞中,虎首与山神地位并列。山神可以骑“虎”,“虎首”可以指挥“虎”,却不能指挥山神。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老虎笙” —— 生殖崇拜和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虎笙”的生殖意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生殖;二是农作物生殖。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最初小麦地冲的人口较少,为抵御外族及农业的开发,增加人口便成了其先决条件之一。“老虎”模仿人世伦理生活,从老虎“搭桥”、“做窝”、“结亲”直至“性交”等行为,都是赤裸裸的人类生殖行为的在现,它们借“老虎”的生殖行为隐喻人类的生长行为,以促人口增长。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一方面,小麦地冲的彝族说:“祖先嘱咐我们,只有一代接一代的跳老虎笙,种的五谷才会丰收,人口才会繁衍发达。”彝族先民认为,农作物的生殖与人的生殖是一样的,因而把人类的生殖崇拜和农耕稻作紧密在一起,企图通过人类的生殖行为促进农作物的生长。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老虎笙”—— 生产生活的教育链环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彝族原始的物候节令,正月才算是一年的开始,正月十五后春暖花开,水稻播种的季节到来,因此,虎节就成为当地农耕稻作生产的信号。在辞旧迎新的时候,召集族人请神祭祖,镇祸驱邪,凝聚以下民心是必不可少的,虎节之后,人们开始耕田,撒秧,专心从事农业生产。因此,“老虎笙”中从“虎”犁田、耕田、背粪、撒秧、拔秧、栽秧、割谷、打谷等小麦地冲农耕稻作的动作都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表演体系,同时昭示着人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要象“老虎笙”所表示的那样去生产、生活,只有勤劳无畏,才会有新的收获。颇有难度的虎表演也是一种对热爱生活,培养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精神的教育。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老虎笙的现状与传承

小麦地冲地处偏僻的群山之中,生产力水平不高,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整个地理环境较为封闭,这也成了“老虎笙”能够存在至今的客观因素。自小麦地冲“老虎笙”恢复以来,由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有效保护和有意开发,“老虎笙”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经过十几年来的不断努力,目前小麦地冲的“老虎笙”早已蜚声海内外。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不完全统计,“老虎笙”应邀到省、州、县表演和参加影视的拍摄共50多次,还应邀到日本、法国、菲律宾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除了节日活动外,小麦地冲的“老虎笙”到2008年已接待中外、港台学者100多场次。一部份村子村民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可就因为如此,“老虎笙”的未来越来越让人担忧。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民间文化,它本身就是当地彝族人民生活的组成部分,与它们的生活情感联系在一起,形成他们自足互动的组成部分,它是民间的一种自主行为,民众是他的创造,传承、享用主体,并赋予它生命的内驱力。它是活态的,它有自己的灵魂,它必须依靠其传承主体(民众)的实际参与,在特定的时空和世间老实现。反之,并失去了其活态性,也就失去了其的生命力。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果说过去的“老虎笙”的表演是娱神为主的话,今天的“老虎笙”表演则加进了跟多的娱人成分,其神圣性淡化,世俗性增强。尤其是近年来,外界的关注和介入,使其表演更多地从艺术表演的方向发展,从为本土村民服务的自然活动变成更多为他人表演的展示。目的从驱邪祈福变为发展旅游。它的庄重和严肃已被轻松愉快的舞蹈所代替,“老虎”也从乡村的房前屋后跳到了都市舞台。传承这活态文化的人变了,正在传承着的文化的改变也就在所难免了。更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它也会象其他傩舞一样被旅游项目所庸俗化,也会成为广场舞蹈。“老虎笙”是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然中途中断了36年,恢复起来不容易,我们应该好好的把它保护并传承下去。但如何在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背景下,较好的保存、保护好彝族虎文化的共性特征,就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者思考的问题。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舞蹈专业中,提起“鹤步”就知道是朝鲜族舞蹈,提起“马步”就知道是蒙古族舞蹈,我作为舞蹈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会积极的进行“老虎笙”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期待着某一天,提起“虎步”就能够让大家知道是彝族舞蹈。mG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楚雄民族文化论坛(第二辑)》2007年10月出版、云南大学出版社
2. 杨甫旺、刘祖鑫   《云南双柏小麦地冲彝族跳虎节历史文化考察》
3.《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双柏卷》1991年10月出版
4. 罗国蕊    《彝族虎文化和中华名族精神》
5. 石裕祖  《云南民族舞蹈发展史》

注:本文为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原出处和作者不详,欢迎提供相关信息。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