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凉山州彝汉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作者:马文华 发布时间:2013-08-22 原出处:《凉山彝学》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国务院批准的《彝文规范方案》推行使用已经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来,在党的民族语文平等政策指引下,通过彝族地区各级各类干部群众的努力和从事彝语文工作者的辛勤耕耘,规范彝文的推行、使用和普及在彝族地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把彝族语言文字的发展使用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作为凉山州彝汉双语教学两类模式体系的设计者和实践者,见证了凉山州彝族地区开展彝汉双语教学三十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教育的角度证明了《彝文规范方案》自身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使用的基础性、广泛性;也为多民族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现实下,通过双语、双文的跨文化教育来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达到既能保存和发展本民族传统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又能融入现代化主流社会的理想境界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突出的贡献。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凉山州彝汉双语教学发展历程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语言文字,彝族文字与汉字、东巴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三种自源文字。彝文记载了彝民族自身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社会发展以及人生观、道德观、自然观和价值观。举世闻名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和卷帙浩繁、博大精深的典籍文献展示出彝族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教育,彝族的教育大致分为家庭教育、毕摩教育和学校教育,本文主要叙述彝汉双语教学的学校教育。据史料可查,1907年,安宁土司岭镇荣(彝)曾在小相营办过18个学生的学堂,他提供办学经费,自己摹刻印刷彝文课本,课本内容为彝文传统教材《玛牧特依》和欧洲知识摘要。1937年3月,土司岭光电捐资兴办甘洛斯补小学,卓有成就。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是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双语教学发展的黄金年代,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彝族错过了这个机会。当时有关部门对老彝文深厚的社会基础估计不足,对老彝文的不完善看得过重,而错误地把老彝文误判为“不够实用条件的宗教文字”,将彝族归入“没有文字的或没有通用文字”的民族内,纳入“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的范围,为彝族创制了拉丁化的新彝文,在彝族地区开展扫盲和部分学校进行实验教学。到1956年,凉山有40多所学校进行新彝文实验教学。由于新彝文没有群众基础,加上方案本身的缺陷而导致多次修改,1960年5月14日,凉山州第四届人民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撤销凉山彝族拼音文字方案的决定,从而停止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双语教学,在民族中小学“直接过渡”教学汉语文。“直接过渡”造成的严重后果是教学语言和学生的语言基础严重脱节,教学质量低下,在校学生大量流失。群众意见大,强烈要求重新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省委(1975)72号批准的《关于〈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的报告》精神,从1976年起,在彝族地区开展彝文扫盲工作。规范彝文在彝族群众学文化、学技术、脱贫致富中取得奇效,引起国内外仁人志士的关注,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展出了反映凉山彝族农村用彝文扫盲取得成效的文字和图片。1978年秋,规范彝文正式作为一门主科列为凉山州民族中小学教学计划并实施,当年在全州93所小学的123个班级2554人进行彝汉双语教学。在取得明显效益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彝汉双语教学;1984年元月,省教育厅在西昌召开了“四川省中小学彝文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审定通过了《凉山州彝文教学发展规范》,凉山州人民政府以凉府发(1984)182号文件下发实施,从而确定了彝族地区中小学实行以彝语文为主要教学语文同时开设汉语文(简称一类模式)和以汉语文为主要教学语文同时开设彝语文(简称二类模式)两种模式并行的方针。1985年9月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的决定》和1988年省教委、省民委《关于彝、藏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肯定和重申了彝、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两类模式并行的工作方针。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省州的安排部署,1984年秋在全州10个彝族聚居县25个乡的64所小学开办一类模式小学,并在全州彝族学生占50%的中小学校和班级开设彝语文课。1990年开办10所一类模式初中。1993年在昭觉、喜德两所民族中学开办一类模式高中班(2009年西昌市民族中学开办一类模式初、高中班),分片招收一类模式初中毕业生。1996年秋,全州第一届一类模式高中毕业生130余人参加高考,20名升入本科,18名升入专科,47名升入中专,升学率65.38%,大大高于同期二类模式的升学率。至此,终于开通了从小学到大学用彝文教学现代科技的路子,完成了彝汉双语教学探索恢复、初步通车两个阶段性任务,进入了以两次“接轨”为标志的第三阶段,在彝族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高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凉山彝汉双语教学受到较大的冲击。2000年8月,州上出台了《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双语教学体制,强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并调整了部分学科教学用语和教学计划,使凉山州的双语教学得以巩固。2001年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凉山州教育部门抓住难得的机会,在校舍建设、设备配备、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师资培训等方面对实施双语教学的学校给予优先、重点扶持,从而使凉山州彝汉双语教学健康顺利地发展。2005年元月,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从政策措施上保证了双语教学的顺利发展。2005年秋,在省招委和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凉山州一类模式高中毕业生高考与全国普通高考接轨,通过汉语文实行MHK考试,其他学科翻译全国普通高考题,单列高校招生计划,单独划线录取等办法,顺利实现了凉山州彝汉双语教学一类模式的第一次接轨。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截至2011年底,凉山州开展彝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822所,接受双语教学的在校生29万余人。其中,一类模式小学40所,在校生4854人,初中6所,在校生927人,高中3所,在校生2504人;二类模式小学659所,在校生21.86万人,初中95所,在校生5.6万人,高中7所,在校生3483人。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凉山州彝汉双语教学成效与经验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地区用规范彝文实施彝汉双语教学经历了30多个年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少数民族技术援助项目”成果《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认为“凉山彝族社会双语教育自始至终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涉及地域广阔、学校众多、人口数量众多,而且持续时间长久的人类教育史上一项浩大的工程,该工程的经验与教训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世界各国的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将有其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彝汉双语教学贯彻落实了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政策。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国以来,国家在各民族自治地方实施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和双语教学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凉山彝族地区实施彝汉双语教学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是国家有关民族语言文字与双语教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具体落实,是国家民族教育实施“民汉兼通”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实施彝汉双语教学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改革开放,推广科技成果,发展生产经营,加快脱贫致富,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民族素质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彝汉双语教学探索和开辟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新途径。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北方的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这些民族的语言文字基础较好,早在建国初期就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民族语文教学体系;南方的少数民族多数是建国以后,国家才帮助创制和改进了民族文字,本民族语文作为教学辅助语文或只在小学阶段开设。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地区彝汉双语教学自实施起就根据法律政策、科学规律和实践作为依据,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1984年制定的《凉山州中小学彝文教学发展规划》就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学校布点、政策措施、教学计划、教材编译、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科研等涉及双语教学的重大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凉山州就提出了“双语教学、两类模式、两次分流、四级规划、两次接轨,二十年分三步走”的基本思路。“双语教学”即在彝族地区同时使用彝汉语文教学;“两类模式”即根据语言环境、群众意愿和办学条件等因素,在彝族地区中小学实行以彝语文为主要教学语文同时开设汉语文课(简称一类模式)和以汉语文为主要教学语文同时开设彝语文课(简称二类模式)的两种教学模式;“两次分流”即两类模式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可以根据语言转化情况和学生意愿相互渗透、相互分流,以拓宽升学和就业渠道;“四级规划”是指一类模式的小学以乡规划,初中以县规划,高中由州规划,大学由省规划;“两次接轨”是指一类模式高中毕业时对译全国高考题,单独划线录取和统一划线录取,分两次完成与全国高考录取工作的接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二十年时间内完成恢复探索、初步“通车”、两次接轨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从而建立起基本适应凉山州实际的彝汉双语教学体系。现在回过头来看,除第二次接轨因师资和教学质量原因未完全实现外,当初设计的主要目标任务经过艰辛的努力已完成。应该说,彝汉双语教学无论从理想与道德、理论与实践、法律与科学的角度,还是站在捍卫人类文化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立场上来看都具有不可否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彝汉双语教学成功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正确性,而且还将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探索和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彝汉双语教学历史性地完成了彝文教材建设。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教材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彝文教学的发展要求教材建设必须先行。根据彝汉双语教学发展的要求,加强了教材编译机构、编译队伍和彝文教材的建设。1978年初组建“彝语文教材编译组”, 1983年更名为“彝文教材编译室”,1991年经省批准定名为“四川省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人员定编40人,下设语政、数理、生化、史地教材编译科和行政秘书科。该室1989年完成了小学各教材、教参及初中各科教材的编译工作,1994年完成了高中各科教材的编译任务,并系统地整理规范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文理科名词术语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彝语词汇,填补了彝族理科名称术语较少的空白。三十多年来,彝文教材编译室已编译900多种中小学彝文文理科教材、教参教辅读物和中师教材,共出版发行500万册,约9720万字,基本满足了全省彝族地区实施彝汉双语教学的需要。从1990年起,四川省中小学彝文教材审查委员会成立,每年两次定期审查彝文教材编译室送审的各科教材,严把教材质量关。彝汉双语教学促使彝文教材建设取得了创造性、历史性的进展,在彝族语言文字发展史和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一页。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