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信仰及祭祀活动

走近美姑彝族毕摩

作者:列来拉杜 发布时间:2008-03-0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装满彝文古籍的簸箕放在屋檐下,由于年代久远,簸箕里成卷古籍的纸张、以及包装用的布块和羊皮都已发黄,有的古籍还露出内页的神秘插图和文字。几天来的连绵细雨,使山路变得更加泥泞,可是,喜爱彝文古籍的彝族老乡仍然冒雨赶来欣赏这些珍贵古书。头上蓄有“天菩萨”(长发)的曲比毕摩在一边讲解古籍,一边打开自己2米多长的天菩萨,让众人见识一番。这是我在凉山州美姑县巴普镇达戈村采访时所见的一个场面。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采访完这组稿子后,我明白了,在没有学校没有教材的年代里,彝族民间丰富古籍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因为有一批像毕摩这样热心于民间文化宣传的人。随着西部开发与传统文化旅游热,位于大凉山的腹心地的美姑县知名度越来越高,因为这里生活着许多美丽姑娘,她们多次在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选美赛上夺魁,这里有丰富彝文典籍和浓郁的毕摩文化。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事彝族民间信仰工作的毕摩,精通天文、地理,并有丰富的藏书,属彝族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和继承者。在彝族历史上,美姑曾是彝族文明的摇篮地,也是当前彝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以毕摩经典为主的彝文古籍版本众多,内容完整,品类齐全,藏量丰富,是彝族古籍珍品的重点分布区。县内有8000多毕摩,约占全县人口的4.2%。民间收藏的毕摩经典约达230多种,11.4万余卷,毕摩人均藏书16.7余卷。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什么原因使美姑毕摩保留下来如此丰富的彝文古籍?他们是怎样传播和继承这些古籍的?这些古籍的学说价值又如何?在采访这组专题时,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些问题。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姑是彝族毕摩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美姑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嘎哈石者说,“说落毕波攀(毕摩的源头在美姑的黄茅埂山上)”,凉山彝族历史上的毕摩始祖阿苏拉者?格粗的住地就在美姑县的龙门乡,他的子孙大多繁衍在美姑,据彝族古籍《勒哦特衣》、《毕波毕潘》等记载,这位阿苏拉者?格粗,距今33代,大约是晚宋元初的人物。他是彝族文字的创造和最早使用者,流传至今的毕摩典籍都有他事迹的记载。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5年中国和日本联合的“中国西南民俗”调查团到美姑县来搞田野调查,学者们被当地浓郁的毕摩文化所感染,建议政府部门成立一个彝族毕摩文化研究结构,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毕摩文化。于是成立了中国美姑毕摩文化研究中心,聘请国内外100多名专家作为研究员,并举办了多次毕摩文化研讨会。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年轻毕摩曲比尔日先生的陪同下,我走访了一些村寨的毕摩,发现这里的毕摩职业后继有人,有些村寨里成年男性几乎都学习过毕摩经典和礼仪。有的家庭里祖孙几代都是毕摩。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一个雨天,我们冒雨来到巴普镇达戈村,热情的村民走出山寨,到村口迎接我们。在介绍各自家里的毕摩情况,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没有什么,我们只是继承了祖辈的毕摩职业”。看得出来学习毕摩职业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达戈村有280位男性,是个典型家族聚居的彝族传统村落,生活在这里的人大多是吴其曲比家支的人,这家支是个毕摩世家,祖辈就是著名的毕摩。我采访了68岁的曲比古都毕摩一家,他有40多个子孙,其中男性13名,都在学毕摩,已经出师3名。古都老人说彝族毕摩也有流派,历史上毕摩属于统治阶层的一员,帮统治者出谋划策,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土司与黑彝也有做毕摩的。世袭毕摩的威望较高,彝族群众以拥有祖传典籍、法器、法铃的多少来衡量毕摩地位和法力的高低,拥有祖传东西越多越受人尊敬。古都毕摩的年酬金收入约1万元,属于高收入的大毕摩。毕摩的酬金要看他在群众中威望而定,酬金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事毕摩职业的人,生活上有许多讲究,不能随便吃污秽的食品,不能从事有损于毕摩形象的工作。毕摩职业一般是家族内传,传男不传女人。小孩子从6.7开始学习,跟随亲人学习,首先要过古彝文关,因为浩瀚的毕摩古籍都是用古彝文记录的,其次要学习经书内容、做法场仪式等。学习时间的长短要看个人天赋而定,快者3至5年就出道,期间要熟读50部左右的典籍。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拜师学习毕摩职业有一套完整仪式,学徒拜完师后要与老师吃住在一起,住在老师家里,白天帮老师家干活、晚上抄经书、背诵经文,师傅外出活动要跟着去。毕摩的重要经书严禁外传,为了加强保密性,毕摩们常在书中添加一些只有自己能辨别的图文符号。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肯定,为了保护这些民间文化,美姑县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一坐集毕摩文化展示、彝族信仰仪式的表演为一体的毕摩文化博物馆,届是古老的毕摩文化将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弘扬。 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达戈村采访时,听说曲比毕摩保存有一些古书,于是在县语委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他家,主人听说是北京来的记者,热情接待了我们,并打开一个大木柜,从里面取出一簸箕发黄的书,来到屋檐下,让我们观赏,这难道得的机会也让邻居们开了眼界,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Jo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