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礼仪习俗

腊湾彝村古婚俗

作者:张方玉 发布时间:2005-03-2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牟定县西部寨子山(彝语俄格博),海拔2750米,是县内最高峰。山脚以上覆盖着黑黝黝的森林,山顶有片平缓草地,摆着些石头,插着些木牌,这是腊湾彝族祭祖的神坛。在一条北南向的岭岗上,由低到高排列着龙鳞似的青瓦房,四周山峦起伏,云遮雾障。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就是我企盼已久的彝族山村――腊湾。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庙山、五更堡、拖湾、外弯、嘴子上、米鲁地、腊湾等8个自然村组成腊湾行政村,391户1748人,都是彝族。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腊湾人恋爱是自由的,办喜事结婚的程序仪式比较传统,极有民族特色。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男方家长要请媒人去说合,吃了订亲酒,就可以约定“办喜事”的日子了。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办喜事这天,男方迎亲的队伍由身穿黑衣的喇叭匠(唢呐手)在前面吹奏“迎亲调”开路,后面的人有的牵着一只黑山羊,有的挑着几升米,还要象征性挑着些蔬菜、肉、盐、糖、茶叶,而且一样不能少,否则就是失礼。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女家待客的酒席上,有两样菜不能少,一样是树花,一样是芭蕉。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女家院内也搭着青棚,青棚里铺着松毛,供桌上供着用油酥米花制作的彩绘喜神,迎亲队伍在女家的长号和鞭炮声中进门,进门先喝三碗拦门酒。女方村老向迎亲的客人敬酒、烟、糖、茶,这叫“四敬”。敬酒时每位客人都是双手各接一杯。新郎舅舅接过酒,代表新郎家,一杯祭天、地,一杯祭四方,然后敬客人。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敬酒后,在长号与唢呐声中,新郎跪在喜神前,女方舅舅为新郎披红,左右披成十字形。新郎叩拜喜神后,向新娘家的长辈敬酒,也是一人敬双杯,先敬长辈后敬客人。敬酒后新郎跪在喜神前,双手将铺着松毛的托盘举过头顶,女方长辈往托盘里放喜钱礼银。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青棚里有一个火塘,女方一位女长辈用筛子接过新郎家送给新娘的全套新衣裳,在火塘上筛过,然后送到楼上给新娘换衣裳。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换好衣裳后,母亲含着泪水为女儿洗脚喂饭,小伴们唱起悲伤的《哭嫁歌》。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离开父母的时间到了,新娘头上顶着黑色的盖头布(彝族崇尚黑色)。女儿出嫁由母亲为她盖上黑色的布,是对女儿最好的祝福。本家的兄长背着新娘下楼,新娘哭了几声,下楼后围着火塘转三圈,表示向祖宗、向火神、向娘家告别。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迎新娘队伍要在夜间进村,夫家燃起了迎亲的火把,入村的路口点燃了三堆火,一堆代表新郎家,一堆代表新郎家族,一堆代表新郎所在村。新娘从三堆火上跨过,表明新娘已被新郎的全家、全家族、全村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媳妇进门的时间要在午夜差一点,由伴郎背到青棚内,由伴娘陪着,时辰一到才进家门。堂屋门口拉着一根黑线,线上吊着两枚铜钱,拴着4个松毛纥,两端各插一柱香,这时长号、唢呐声起,新郎从屋内走到门口,新娘从门外走到门口,每人各解一个松毛纥,一人拈起一柱香并拢插在一起。新媳妇刚抬脚进门,突然一个躲在门后的妇女往地上摔碎了一个土瓦罐,新媳妇踩着碎瓦片进屋。立即有人将碎瓦片和解下的松毛扫起来端出门,一直走到村外不被人看到的地方倒掉。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人进屋后开始拜堂。拜堂过程中,父母不能露面,他们在楼上吃酒。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拜堂仪式结束,新媳妇在伴娘簇拥下走出新房与送亲的队伍合在一起。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子时已过,婚宴开始,宴席摆在青棚内,送亲的客人进青棚。青棚中间摆着一桌供品,喜神前供着一只煮熟的猪头。东家准备了一桌酒菜敬主客,其中有一碗是未切过的青蒜,客人入席后,男方的一位唱梅葛的歌手端着酒盘,一位装哑巴的负责斟酒、拈菜,先用筷子拈起长蒜苗送到客人面前,客人用嘴接着。这个仪式叫“弯遥”。梅葛手双手端酒敬酒,边敬酒边唱梅葛调,唱的是彝语,意思是:蒜苗是长的,看你扯得开;夫妻日子是长的,就像这长长的蒜苗一样。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喜宴进行中,要跳“玛咕”,也就是老舞,都是老人们在歌舞。之后,还要爬油竿。在众人欢呼声中,爬竿手终于爬到了竿顶,拿到了竿头上的两根羊肋巴骨后,顺利地滑下来。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两根羊肋巴骨是行酒的令剑。只见爬竿手手持羊肋骨指向谁,谁就抬起酒碗一口气喝下去。直到把摆在油竿下的一桌子酒喝个精光,结婚仪式才算结束。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婚仪式结束了,新媳妇不落夫家,跟着送亲的队伍回娘家了。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媳妇走了,新郎赶忙背上糖果、烟酒追着送亲的队伍去女家认岳父岳母。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认亲后,新郎在丈人家吃顿饭,就往回走。新媳妇也跟着走,但有一个女伴陪着,到了夫家才正式认公婆,新媳妇在婆家住3天,3天有女伴陪着睡。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天后新娘回娘家,新郎也跟着到丈人家。吃完饭回家,新郎新娘再回到夫家,夫家早准备了一帮年轻小伙把新郎新娘生拉活扯推进新房,从外面把门一关。这叫“圆房”。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此,这台婚事才算结束。但新媳妇不落夫家的传统习俗,使新郎在“圆房”后不得不送妻子回娘家。新娘回娘家后仍住姑娘房,要一直到有了身孕,才能正式到婆家与丈夫居家过日子。u0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所属专题:

彝族传统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