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服饰文化

彝族文化符号——瓦拉

作者:邓莉霞 发布时间:2019-11-28 原出处:火舞大凉山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在彝区一部广为传诵的叙事长诗《甘嫫阿妞》中有这样一段隽永的诗句:甘嫫阿妞哟,披着金色的瓦拉,来到山谷里,好像锦鸡展翅飞出林;穿上五彩百褶裙,来到山梁上,好像索玛簇簇开……
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彝文典籍译丛》第二辑  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jpg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总书记身披“擦尔瓦”与群众握手对话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外披件中传承历史最久远、分布最广、最具民族特色的当属瓦拉,汉语称“擦尔瓦”。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jpg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各惹曲(说各妞牛)在交流捻线技艺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至于汉语怎么把彝族瓦拉说成擦尔瓦,不得而知。有人猜测性解释说,可能汉族问彝族,你披的这是什么?汉语词汇中没有相应的词,彝族人只能按作用说“擦洛洛”(很暖和之意)。汉族听者似乎听懂了,喔,擦洛洛、擦尔而~,久而久之,瓦拉就成了擦尔瓦。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3.jpg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织布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瓦拉代表性传承人:说各妞牛(说各惹曲) 第五批国家级 凉山州昭觉县人;沙马阿西 第二批州级 凉山州昭觉县哈甘乡瓦西村人。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4.jpg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各惹曲(说各妞牛)在传授传统纺织技艺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瓦拉”选用高山绵羊毛制作而成,经过洗羊、剪毛、弹毛、捻线、搓线、设织架、织布,最后经缝制、搓穗、打领、染色、作花等多道工序,制作一件瓦拉,工期需要二、三个月时间。瓦拉形如披风,具有、挡风避雨、防寒、防潮等实用功能,披着飘逸潇洒之美感。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5.jpg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设置经纬线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6.jpg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缝制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瓦拉多为白、青、蓝三色,底边垂穗。根据样式可分为无穗和有穗两种;色彩上有毛色与染色的差异;手工方面有绣花与不绣花的区别。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7.jpg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捻线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色有穗瓦拉,原是甘洛县的特色,近年来已普及到凉山各县市,民间俗称“甘洛瓦拉”。圣乍次方言区和所地次方言区老年人的瓦拉身长穗短。义诺次方言区青年男女瓦拉穗部比其他次方言区的瓦拉要长一些。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8.jpg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搓穗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穗染色绣花瓦拉:圣乍次方言区的青年男女最喜欢绣花瓦拉。将瓦拉染成黑色或蓝色后,若是黑色瓦拉则在身的下部,穗的上边以蓝色布幅或白色布幅做底,若是蓝色瓦拉,以黑色布幅为底,先把花绣在布条幅上,然后,用紫色或绿色丝线在蓝色、或黑色宽布幅上做各种纹饰而成,衬底布幅一般只有瓦拉身长的四到五分之一。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9.jpg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编缝领口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穗灰色瓦拉。主要流行于义诺次方言区,义诺次方言区彝族老年人穿着的无穗瓦拉一般不绣花,而年轻人多数披着无穗绣花瓦拉。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0.jpg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马阿西的作品:白色瓦拉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瓦拉是彝族重要的服饰之一,象征着彝族的族徽和标志,具有彝人文化符号的特性。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源:火舞大凉山  邓莉霞BT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