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节庆与民间娱乐

楚雄彝族八月尝新节(切戏作璞)

作者:朱明贵 发布时间:2021-10-05 原出处:楚雄在线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花好月圆的日子,也是彝家人传统的尝新节,彝语叫“切戏作璞”。此时田里的早稻已经成熟,人们收回新谷,晒干扬净,用蔑囤萝储存起来。节日当天一定要春出新米,尝新过节。如果遇上阴雨夭气,就用炕展焙干,用杵臼春出新米,保证节日吃上新米饭。
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丰收时节 刘萍摄(来自楚雄网)

彝家人在过“尝新节”吃饭之前,先要舀一大碗米饭喂饱家里的狗,然后人们才能开始吃“尝新饭”。这种习俗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传在远古时代,洪水淹天,泛滥成灾,人世间生灵涂炭,万物绝种。彝族始祖阿笃兄妹带着自家的小狗和一只公鸡,在洪水淹天时躲到葫芦里漂流,历尽艰辛,最后漂泊到波罗海边的柳树湾。到洪水退去,阿笃兄妹藏身的葫芦挂在了柳树上,当五更鸡鸣犬吠天破晓的时候,从夭边飞来了一只神鹰,啄通葫芦,阿笃兄妹得以生还。从此人世得以延续。脱险后的阿笃兄妹惊喜地发现,在狗尾巴的绒毛上还粘着几粒谷子,在狗的膀子下还夹着两粒扁豆②,原来是洪水到来之前,狗曾经爬到五谷堆上嘻戏打闹粘上的。由于狗的功劳,世上的五谷粮种没有因洪水淹天而绝种,人的生计得以延续。从此,彝族视狗为福禄的化身,救命的伙伴。平日里悉心喂养,出门劳作牧耕形影相伴,而且忌食狗肉。每当年节或重大喜庆节日,都要先喂饱狗,然后人才能用餐。在家里,彝族对打鸣报晓的公鸡也是十分珍爱的,只要是喜庆节日或上山狩猎,都要先看鸡卦预测吉凶方才出行③。他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们认为鸡知晨懂时,能先知先觉,有预测未来吉凶福祸的本能。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过节宰鸡吃饭,鸡卦应由族内尊长者剥食看卦,如果有远方的客人同桌吃饭,鸡头鸡卦,一定得拈在客人碗中,以示对宾客敬重。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对葫芦和杨柳也情有独钟,视杨柳树为吉祥树,把葫芦作为崇拜物;鹰爪则作为毕摩祭祀做法驱邪的重要法具。彝族认为神鹰拯救过人类,锋利的鹰爪能刺破邪恶,祛恶扬善,具有无边的法力。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过尝新米节,要接回出嫁的姑娘,请来族内的长老,亲朋好友相互邀请,杀鸡宰羊,庆贺丰收,品尝新米饭。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吃新米饭时,长者为尊,宾客至上,长者和宾客要坐在正堂中央“上八位”,先由长辈举杯把盏,后生晚辈才能端碗拿筷,否则会被视为对尊长和宾客不敬。席间彝家姑娘会趁你不备,亲昵地给你的碗中添满新米饭,示意让你吃饱喝够,但忌讳泼洒浪费。宴席上族内长老还要说上几句祝福的话: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家有黄金万两,不如谷子收上场。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金黄谷子装满仓,荞麦甜酒斟满杯,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是白米不下锅,不是腊肉不动刀。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吃不完来用不尽,富贵满堂主人家。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是夜,男女老少在皎洁的月光下,吹起葫芦笙、笛噜,弹起大三弦,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切托咕④”。未婚青年男女则相约成对,吹着柳叶,唱着情歌,手牵着手在幽静的村旁竹林间幽会……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释: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①切戏作噗—切戏:新米。作噗:开始食用,开张。全意为开始尝新。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②扁豆—即蚕豆,相传蚕豆原来是圆的,是狗夹在膀子下把它夹扁了。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③看鸡卦—彝族的一种习俗。鸡肉煮熟后可剥离出若干头骨、胯骨。胯骨上通许多小孔,彝族根据所通孔的数量和组合排列情况来判断吉凶。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④切托咕—切托:打谷,抖谷。咕:舞。全意为跳打谷舞。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讲述:朱明贵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流传地:楚雄彝族聚居地区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源:楚雄在线LL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所属专题:

彝州楚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