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蒙格”一个曾经几代彝人的童年梦境
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但“阿依蒙格”(彝文:ꀉꑳ꒜ꈿ)却是唯一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节日,因此也被称为彝族的儿童节。它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比现行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早了1000多年。举办“阿依蒙格”目的主要是为儿童祈求健康,让他们平安而茁壮地成长。
此外,在“阿依蒙格”的相关活动中,还会寓教于乐,培养孩子们勇于斗争、善于团结、追求光明磊落、树立男女平等意识等优秀品质。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意义上,“阿依蒙格”在世界各民族的儿童节中都是独树一帜的。
不过,随着现代文明的涌入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节日的形式和意义正逐渐弱化或消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阿依蒙格”也不例外。如今,它正慢慢离现实生活远去,成为父辈们昨夜失落的梦境,也成为即将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古老憧憬。所以,请留步,与“阿依蒙格”认真相遇。
“阿依蒙格” 是流传于大小凉山彝族民间的祭祀性节日庆典活动,于每年的初春时节,择彝历的 “史诺”日举办。活动以儿童为主体,形式为集体参与,分为“蒙格”“尔”“者普果”三个环节,以达到驱邪避祸、祈福安康、祭祀神灵的目的。2007年,“阿依蒙格”民间文化活动已成功申报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一个环节是“蒙格”,“史诺”日的早晨,母亲们带着孩子来到指定的山上,男子们则从山上采来蒿草搭架,蕨草盖棚,搭建彝语称为“但博依”的蕨草棚。孩子们聚在一起后,由一长者扮演魔王,另一长者扮演信使。“魔王”用甜言蜜语哄骗孩子,用美味佳肴引诱孩子,希望孩子们放恶魔一马。但孩子们聪明伶俐,始终都能识破魔鬼的骗局,最后,孩子坚决要求惩治魔王。此时,长者引燃“但博依”(蕨草棚),孩子则举起手中的“吉”(形似长矛),将魔窟即蕨草棚烧了,并用“吉” 把蕨草棚给捣毁。这一仪式结束后,母亲们拿出各家准备的醪糟、炒玉米,炒黄豆等零食给孩子们分享,奖励孩子们不信鬼、不怕鬼的精神与勇气,同时庆祝捣毁魔窟的胜利和喜悦。
第二个环节为“尔”,即分祭祀肉仪式。“蒙格”结束后,全村人要请德高望重的毕摩念《祭颂词》,宰杀牲口,将牲口肉按参与的户数平分。各家分一份祭祀肉回家供奉,并杀鸡、杀猪庆贺。彝族民间习俗认为吃了“尔” 的祭祀肉,能防害驱灾,预防疾病流行,保护人畜兴旺,保护五谷丰登,因此,祭祀肉必须全家人共享。
第三个环节乃“者普果”,即撵魔王仪式。根据彝族习俗,人间的疾病和村寨里的灾祸,都是由村子里潜伏的恶魔“者普”所为。因此,“阿依蒙格”当晚全村男女老少必须手持火把,将潜伏着的“者普”赶出村寨。届时,全村男女老少从各自家里打着火把,走到村口。各组各寨邀请的苏尼一边击鼓一边念诵咒语,带着手擎火把的村民从村头击鼓至村中河谷。此时,村子里到处都是熊熊的火把,无数的火把形成了长长的火龙,而村子里的吆喝声、鞭炮声也是此起彼伏,在全村男女老少的齐心努力下,将者普赶出了村庄。此后,全村老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阿依蒙格”才算结束。
“阿依蒙格”承载了彝族先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而活动过程中的游戏和“美食”却是彝人童年实实在在的快乐与梦想。
今天,我们重拾“阿依蒙格”这把童心锁,就是想要探讨其中的蕴含的自然教育、戏剧游戏教育,或许它对于今天的儿童教育有一些借鉴意义。
首先我们先从身体与心灵的关系视角,探讨这种最原始的自然戏剧教育于儿童身体与心灵教育的重要性。儿童在假装游戏的发展脉络中发现“戏剧”的萌芽,并在探讨模仿和想象的内在机制中去激发儿童对自己心灵与身体的有效衔接。比如,在“阿依蒙格”游戏开始前,儿童已经预设了角色,很明确的将自己设定为打败魔王的“小英雄”,这个时候对正义的认知通过角色扮演已经开始在孩子们心中萌芽,同时也开始了儿童灵性与人性的统一。
人性是大树的日月之精华,立于天地之间;灵性的草丛、花朵、藤蔓受雨露之滋养,与大树相生相伴。人性与灵性,构成一个充满生机、和谐适度、生生不息的小世界。在大自然中儿童以戏剧游戏的方式以人文精神追求为依归,更能让心灵与人性在儿童身上得以完满的保留与完美的体现。
当今许多家长因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而愤愤不平,为占据位置更好的“起跑线”打破了头操碎了心,而儿童们也深陷各种兴趣班,小肩膀,大书包,为了占据“起跑线”和“跑道”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美学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细细想来我们其实拥有着绝佳的自然、戏剧教育的资源,作为凉山孩子的家长应该庆幸,我们守着青山绿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样的稀缺资源是在大城市是无法用金钱买到。山顶间沁人心脾的空气,甘甜醇厚的山泉水,神秘丰富的动植物活本资源,岩壁上的山羊、泉水中的鱼虾、枝头间嬉戏鸣叫的各种稀有鸟类,都是最宝贵最富有的森林课堂。
为什么不尝试带着孩子们,放下手机,来一场属于我们独有的“阿彝梦舸”亲子游戏时光呢?
“阿依蒙格”游戏过程是相当丰富的,也多元地植入了美学艺术教育的各种元素,比如制作“吉”武器、“魔窟”草堆建筑,这些道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在大人的协助下完成,实现孩子们的协作与动手能力。
在“尔”这个环节德高望重的毕摩会念诵经文,各家分祭祀肉的环节是孩子们体验彝族古老诗词唱诵艺术的绝佳时机,毕摩念诵的经文即使孩子们听不懂,但是那种音律和唱词绝对是孩子们体验语言和音乐艺术的独特的课堂。
分祭祀肉时则是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合作与分享意识的最佳时机,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最直观的体现,每一个孩子心中的英雄梦都将被无限的包容与放大,小英雄们个个真实存在不用掩藏与胆怯,一种集体的认同也会极大地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和直面苦难的勇气。
最后的撵魔王仪式更是将游戏推向高潮,在苏尼的舞蹈和唱颂中,孩子们更是直接穿越追根溯源艺术的起源说中,感受苏尼的舞蹈魅力、彝族儿歌音乐、彝族火图腾、最重要的是男女老少所有的人和孩子们一起扮演角色共同游戏,试想哪个孩子能够抵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放下手中的工作和手机,彻彻底底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一场魔法世界的游戏,这种快乐给予孩子与家长的亲子间互动间的幸福感是很难用言语表述的。
这样的游戏是体验的、探索的和个人的过程与结果的对话,是以戏剧艺术素养启蒙为核心的审美教育,更是从哲学、戏剧学、教育学、儿童艺术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探索儿童教育的积极有效的实践。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各位家长们可以尝试重拾我们心中的童心钥匙,给孩子们一个美好快乐儿童节礼物,让我们自己也回到童年,重拾那些孩童时的美好。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面具(一)
- 2 彝族年
- 3 日记美姑彝年
- 4 彝族民间节日竞技活动
- 5 彝族年来历传说
- 6 彝族民间游戏竞技
- 7 彝族白倮人的龙树、龙衣、荞菜节
- 8 彝族节日之文山篇
- 9 新平彝族赏花节
- 10 彝家“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