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楚雄州加强彝族服饰传承 擦亮彝文化名片

作者:罗晓欢 发布时间:2016-11-02 原出处:云南楚雄网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彝族服饰是楚雄彝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楚雄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楚雄州一张靓丽的名片,为了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楚雄州文化馆、楚雄州非遗中心通过举办培训班、成立传习所等方式,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传承人及骨干制作技艺,加大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让这一民间的文化艺术瑰宝发挥出其璀璨的光芒。G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一部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G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楚雄彝族服饰于2014年11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彝族服饰沉淀着历史、文化、信仰、民俗、道德观念等内容,具有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和艺术价值;既是彝族人民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精神产品,也是联系彝族人民的物质纽带,是彝族妇女指尖艺术文化的反映,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部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G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楚雄州有彝族人口74万多,彝族服饰穿着人口30多万。楚雄彝族服饰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工艺精湛,纹饰精美,内涵丰富,是楚雄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山地农耕和畜牧生活中,在自生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手工绝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是楚雄彝族人民的文化符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强势文化的冲击,楚雄彝族服饰生存的空间环境和文化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使这一生动的民间艺术画卷正濒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G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举办彝族服饰传承人培训班:加强传帮带G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保护传承好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传承人及骨干制作技艺,增强传承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培养更多更好的彝族刺绣、彝族服饰传承人,宣传展示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魅力,做强做大彝族服饰产业文化,使之成为楚雄一张靓丽的名片,楚雄州文化馆、楚雄州非遗中心通过举办培训班,加强保护传承。近期就在大姚、永仁、武定三地集中举办了三期由大姚、永仁、武定、禄丰、元谋五县彝族服饰(刺绣)传承人及骨干参加的培训班。G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培训课程包括非遗法、非遗保护条例、传承人义务和职责等非遗相关知识,以及彝族服饰刺绣历史渊源、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彝绣选材、设计、绘图、制作知识、服装缝纫技术、色彩搭配、构图技巧、局部细节处理技巧、彝绣图案设计创作、彝绣技能技法、彝绣产品包装加工、彝绣产品市场营销等内容,课程丰富,知识面广,三地118人参加了此次培训。G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培训,增强传承人及骨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认知,明确如何发挥好传、帮、带的传承作用的重要意义;提高传承人及骨干彝族手工刺绣制作技能,在传承传统彝族服饰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制作技能,不断发展创新,不断出作品、出精品,不断吸纳更多彝族妇女从事手工艺品制作;从而进一步拓宽营销市场,做强做大彝族服饰产业。G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立彝族服饰传习所:擦亮彝文化名片G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照“十•三五”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楚雄州文化馆作为彝族服饰保护单位,将不断加大彝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培养更多的彝绣彝装制作能手,不断加大彝族服饰和其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传统彝装的研究与开发,让这一民间的文化艺术瑰宝发挥出其璀璨的光芒。楚雄州文化馆作为彝族服饰保护单位,下一步,将在全州10县市文化馆及大姚咪依噜彝族服饰制作有限公司、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共12个地方挂牌成立彝族服饰传习所。传习所建立后,楚雄州文化馆将在县市文化馆的配合下,在各传习所集中展示当地彝族服饰、刺绣品,宣传展示彝族服饰文化,并依托传习所举办培训班,开展各项民俗文化活动。目前已经完成大姚、永仁、武定三县彝族服饰传习所的建立工作。G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