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玉溪新平:毕摩李加荣与他的百部彝文古籍

作者:饶平 发布时间:2018-01-15 原出处:​玉溪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前不久,新平县民宗局等部门先后深入彝文古籍收藏较多的村寨,发现散存于民间彝族毕摩和彝文古籍爱好者手里的古籍达1500多卷(册)。其中,仅平甸乡的毕摩李加荣就有100余卷(册)。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加荣在读彝文古籍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加荣在读彝文古籍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日,记者来到李加荣家里,看到百部彝文古籍大多被束之高阁、尘灰蒙蔽,有少部分他经常要用的古籍则装在背箩里,带到各地吟诵。他诵经的声音低沉、沙哑,有一股浑厚的力量,让人一听便印入心底。现在,学彝文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叫人担心他的声音会不会成为一代毕摩最后的绝唱。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特殊的年代里用生命保护下百部彝文古籍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加荣,1944年出生于平甸乡梭克村委会马场。2007年他被云南省文化厅和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祖上为世传毕摩,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彝文和彝族礼俗。7岁时进过学堂,学习汉族文化,可是到9岁就没有读书了,回家务农后至今一直攻读彝文。他熟悉彝文经典、祭祀礼仪,19岁时出道做了道师。文革期间,他的姐夫(也是毕摩)在县上开会,听说要烧彝文书籍,悄悄回来告诉他。他冒着生命危险把家里的部分彝书藏在蜂窝洞里,然后用泥巴糊上。第二天,县里来人,从他家搜出三挑彝书,一把火全部烧了。直到改革开放后,他才从蜂窝洞里取出那些藏了十多年的彝文古籍。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去,毕摩传授彝文的方法,一般有如下三种形式:一是父子相传,密传私授,故古今都有“世袭毕摩”“毕摩世家”之说;二是以类似汉族私塾的方式传授,徒弟仅三五人,只收毕摩本家或亲朋好友之子;三是各村寨兴办彝文学校,请毕摩讲学,报酬由寨里各户分摊。李加荣说:“那时,在我们这里,毕摩文化的传承属于前者,传男不传女,只能教给自己的儿子,如果没有儿子的话,就不能传了。毕摩死时,家人会把他平生所学的彝书烧了让他带走。另外,每个毕摩都要在家里安放一尊神位。按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自己不能安神,自己安了神会短命。所以,我是请我的兄弟李永材毕摩来安的。”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承上百年的毕摩法器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承上百年的毕摩法器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版的李氏家谱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加荣翻开他们家的彝文家谱。据这本抄于光绪年间的家谱记载,他们家是从南京来的,他们的祖先姓吕,在南京生活了13代,最后一代生了三个儿子,长大后都当了官,一个是军官,一个是文官,一个是银厂的官员。有一年,开矿时山体被打通,为了争矿,几家人打了起来,死了很多人,他们的祖先因此被充军到昆明,遂改吕姓为李。后来,其后人又到了峨山塔甸,在那里生活了两代人,育有九个儿子。再后来,不知何故,九个儿子于光绪年间来到新平的细牙甸河(即现在的磨皮河)。树大分枝,人大分家,九个儿子决定在这里分家,怕后人忘记祖先的历史,嘎九宝写了此谱。嘎九宝的儿子洒野后来到了磨皮的阿者大寨。嘎九宝在家谱的最后写道:“阿爹阿妈,兄弟姊妹,我读书不好,写得不好,不要笑话。”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去,梭克的马场是古驿道上一个重要驿站。从峨得河一带到新平县城的人要走两天的路,来到马场刚好天黑,须在这里歇一夜,第二天一早再赶往新平。那时,当地有众多的马店和食馆,为了做生意,李加荣的爷爷酒波把带着15岁的儿子李得森把,从阿者大寨搬到马场,在这里开馆子、做生意。李加荣和大哥及四个妹妹均在这里出生。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内容丰富多彩的彝文古籍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加荣是新平县保存彝族古籍最多的毕摩,收藏了100多部彝文古籍。历史类的有《数说远祖》《祭祖之书》等;占卜类的有《白夺书》《称命书》《择日书》等;天文类的有《星相书》《历法测算》等;祭祀类的有《祭酒魂》《切尼白书》等;礼俗类的有《迎客词》《接名》等;民歌类的有《阿色调》《殉情调》等;叙事诗类的有《人类起源》《造天造地》等。此外,李加荣还有一部独特的彝文经典《书至莫》,它把相同的彝文作了归类,约成书于明代,十分珍贵,对学习彝文颇有帮助。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介绍,其中还有一部讲述八卦的古籍,成书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至今已有707年的历史,曾经有人出价上万元购买,但被他拒绝了。他说:“文革的时候,有一部分被烧了,这些书是偷偷藏着保存下来的,父亲曾经说过书就是传家宝,是祖先传下来的,我要把它保管好。”目前,他打算把手上的彝文古籍一一翻译成汉文,以便让儿子和孙子们都可以阅读。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文界曾引起过反响的《吾查们查》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加荣熟悉各种彝文古籍和祭祀礼仪,以及各种古籍的吟诵腔调。他常在磨盘山、迤阻山和双柏一带从事祭祀、祭丧和巫祝等毕摩活动,他能用汉语翻译彝文,会唱各种彝族小调,懂一定的天文地理,会看风水、日子和掐算凶吉等。除此之外,他还能讲述本村的来源、村子搬迁来此的传说及远古时发生在村里的一些民间故事。由于李加荣在村里具有很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他受到村人的尊重并公认为村里的“龙头”。他能用彝文唱天地来源、民间叙事长诗和一些谈情说爱的歌谣,会弹三弦、四弦,还会吹奏芦笙和葫芦丝,在村内有一间小医务室为人治病。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7年在玉溪市民委的组织下,他对自己的藏书《吾查们查》中的白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汉文初译,他的初译成果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并进行再次整理。这部涉及彝文历史、宗教、哲学、文学、工艺、天文等各方面的30万字经典,1999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彝文界曾引起过反响。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加荣是毕摩中保存彝文古籍较多的一位老人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新平民宗局的普家学介绍,新平属滇南彝族的聚居地,也是彝文古籍的重要蕴藏地之一。彝文古籍大多散存于民间彝族毕摩和彝文爱好者手中,古籍数量较多,收藏分散,民间散存的较多,馆藏数量较少。新平彝文古籍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数量庞大,内容涵盖哲学、经济、宗教、军事、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医药、农事、伦理道德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就地域分布而言,主要散存在平甸乡、新化乡、老厂乡、扬武镇的民间毕摩手中,戛洒、漠沙、建兴等乡镇有零星散存,在县民族图书馆和县档案馆有少量古籍收藏。彝文古籍的载体可分为石刻、崖画、木牍和纸书,其中纸书是现存古籍的主要形式,数量最多。彝文古籍按内容和用途主要分为毕摩祭祀古籍、民众古籍和其他古籍。毕摩祭祀古籍最为常见,且数量最多,体系最庞杂,内容最丰富,还在民间普遍使用,它可细分为祭祀类、丧葬类、婚仪类等,如《指路经》,这类古籍具有较高的民族风俗文化研究价值。民众古籍可分为传说故事类、伦理道德类、情歌类等,如《唐王书》,这类古籍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其他古籍可分为医药、农事、建筑、艺术、天文、地理类等,如《寻药经》,这类古籍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实用价值。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家学说:“李加荣是健在的毕摩中保存彝文古籍较多的一位老人。他收藏的彝书可以分为十大类别、上百部古籍,为当地文化、民宗、旅游等部门提供了许多不可多得的材料。特别是毕摩文化在文革中受到很大冲击,很多毕摩的彝文经典被大肆焚烧,留存不多。现今,大多数毕摩都已风烛残年,随着他们的离世,所存的毕摩经典大多流失。经历了那段疯狂的年代,李加荣能保护、收藏如此众多的彝文古籍,少见而难得。”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日报记者 饶平 文/图)1p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