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Litera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作家.访谈

彝族诗人|一只大凉山的“飞鹰”:吉克阿优

作者:吉木日哈 发布时间:2020-03-26 原出处:凉山日报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吉克阿优个人简介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克阿优,本名,解好此且,1985年3月生于四川普格县小兴场区瓦洛乡弯洛村。被赞誉为“中国彝族打工群中的第一个诗人”。曾就读于川西工业学校服装班、重庆师范大学服装学院,后因学费辍学。曾做过代课教师、个体户和啤酒代言形象大使,也当过厨工,从事过服饰包装、缝纫、充鸭绒等工种。2001年接触现代诗歌,2012年开始发表诗作。曾居浙江嘉兴市。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品散见于《环球人物》《杭州湾》《烟雨楼》《长风诗刊》《诗选刊》《天涯》《工人日报》等。出版有诗歌集《打工的彝人》、《所有归来的日子都是彝年》,著有长篇小说《索玛花》和《尼莫阿芝》,诗集《工厂的黑夜》,文论集《眼前总有一盏灯》。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hiren1.jpg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3年阿优获得首届“中国彝族诗歌新人奖”、2013年获“新工人杯”文艺大奖赛优秀奖,浙江省嘉兴市总工会“中国梦·劳动梦”主题征文比赛一等奖,2014年获得浙江省农民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嘉兴市“书香飘水乡”征文比赛一等奖,作品《漂泊的灵魂》获得“非常梦想——四川省首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诗歌二等奖等40个奖项。诗歌《迟到》和《彝年》入选《工人诗典》一书。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彝族打工群中的第一个诗人,吉克阿优受邀参加过“只是征行自有诗——《环球人物》创刊10周年暨2016中国当代诗会”,2015年,吉克阿优成为纪录片电影《我的诗篇》中的6个主角人之一。他和他的作品先后被《四川工人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北京青年报》《文汇报》以及香港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现正在创作长篇小说《归雁》、长篇报告文学《脱贫路上》、诗集《老家》、《迟到》等。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克阿优的个人诗观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诗歌是繁华演进的人类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滴血液。我对于诗歌,一直都有敬畏之心。诗歌没有民族之分,诗歌是心与心的一种桥梁,诗歌要写出人类共同的心声。于我而言,写诗成为了一种责任,当然,更多的是一种梦想的延伸。诗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体验及生活经验的艺术再现,不需要过后的“修饰”,也无需多少华丽的辞藻来包装,不拘泥于任何诗歌形式的束缚,是所思所想和现实状况的另一种艺术表现,诗中有波澜壮阔的现场,也有包含浓浓的个体经历与感悟。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首好的现代诗,首先要讲究意境美和语言美,其次才是诗歌的节奏之美妙以及和谐。我写诗,纯属自然流淌,从来都没有刻意去创作过。就像说话一样,诗歌,是我心底的自然流露。我创作诗歌,一般都遵循两个原则:布局上,尽量套用“起承转合”;文字上,尽量用平实的字句。再则,表达的内容要符合自己的现实生活。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好些年了,我的宇宙依然是老虎的形状。/一如引用古老《梅葛》的毕摩所说/颤抖的村寨跳进我的眼瞳/ 撕咬我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好些年了/ 我也回到了大地的中心 /我的土坯房 /三块锅庄石 /三根顶梁柱/父亲笑呵呵在火塘边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5年2月2日晚,身披擦尔瓦,头顶英雄结,穿着阿都彝族服饰的吉克阿优牵着儿子吉克赐鸿,精精神神地站在北京“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现场,用他带着浓重彝腔的声调,认真而又从容地朗诵着他的诗歌《迟到》。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天,《新华每日电讯》《新华日报》《北京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各大媒体纷纷大篇幅报道了“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有“彝族打工群中的第一个诗人”之称的吉克阿优的名字一夜之间为人所熟知。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鹰是彝族的图腾,作为鹰的后代,我们远离家乡。”近年,吉克阿优创办了彝族打工者的文学期刊《飞鹰》杂志,想用诗歌唤回一些失落的东西。如今。他就像飞鹰,翱翔于诗歌的蓝天白云间,歌唱着自己的世界,歌唱着自己的生活。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光着脚丫的童年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的童年是多舛的。那年雨季吉克阿优家在一场暴雨过后,因山体滑坡,阿优家灾了大难,因一块房子一样大的巨石正好砸中了他家的围墙而不得不搬迁。搬家后少了土地,二哥又接二连三生病,使他家经济更加困难。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阿优的记忆里,童年艰苦而辛酸。直到如今,他都还时常记起那些忧伤的生活片段。“最难忘和惨痛的是缺衣少食。因为只有在秋天收割稻谷时,才能吃上母亲槌打出来的大米饭,而平日里只能吃洋芋包谷饭。”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鞋子是阿优的奢侈品,在他的记忆里,童年都是光着脚丫的,脚底板硬如石板,不怕被山路上的荆棘刺伤,可是冬天一来,脚趾和脚背上会裂开一道一道的血口,不觉得疼痛,但鲜血淋漓。在18岁之前,阿优穿的几乎都是大人们穿过的旧衣裳。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的小学六年是“打游击”打过来的。那时,阿优大哥在村小当代课老师,他就跟着大哥去旁听,即便这样“噌课”,也如同在他眼前打开了知识的万花筒。后来,成绩还算比较优秀的阿优,终于得到校长的关心和爱惜,给了他一个“特许”,他才可以安心读书。但小学毕业后因学费没有着落,他没机会升学,辍学回了家。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辍学后,上山放羊和下田牵耕牛绳成了阿优的日常。穿上不合脚的破鞋漫山遍野追赶羊群,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山上的荆棘会刺破身子留下一道一道的血口,常年累积下来后形成永久的伤疤。至今阿优的大腿上都还有清晰可见的伤痕。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春播耕地时,被拉去牵耕牛的鼻绳那也是一件要命的活。还未驯服的耕牛不会自己走耕道,也不会识别犁铧在翻土时留下的痕迹,凭着一身蛮力横冲直撞,跑上跑下的,煞是费事。阿优为此挨了不少骂,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hiren4.jpg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养过蜂。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终于,好学的阿优盼来了机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政府要求必须把失学儿童重新送进学校读书,而且造了花名册,其中有阿优的名字。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迎来了新生活的曙光,命运也由此改变。好不容易重返校园的阿优如饥似渴读书,中考时以全校第一名的优越成绩被普格县中学录取。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历是人生的财富。艰难的求学经历,赐予了阿优坚强的意志,让阿优学会了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如今,每每遇到艰难的考验和挑战时,阿优都能坚强地面对。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诗歌,是他心底的自然流露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克阿优的家乡自古就是个出诗的地方。据考证,彝族优秀古典叙述长诗《妈妈的女儿》一书的作者阿尼莫阿牛就与阿优是同乡。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也许是家乡的灵山秀水培育了阿优,也许是《妈妈的女儿》优美的诗句滋润了阿优的心灵,阿优似乎天生就有写诗的天分。2002年上初二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二十年后的我》的作文题。他当时写了一首“诗”,为老师大加赞赏,还当着全班同学面前朗诵了一遍,夸他有诗人的潜质。于是,阿优爱上了诗歌,一直用汉语写诗自娱自乐。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看我喜欢文学,老师和校长给了我很多书,后来还免去了我的学费。”阿优回忆道。高一时,学校请来了一位本地诗人给全校师生开了一堂现代诗歌讲座,阿优第一次听到了这么精彩的文学课程,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的无穷魅力。同时也给了他莫大的启迪和鼓舞。点燃了阿优的诗人之梦。从此,阿优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当阿优急迫地想读大学,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进一步探秘诗歌的世界之时。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他家。临近高考,他的母亲去世了。贫穷的家境再也无力供他上学,彻底地打破了阿优的大学梦。之后,阿优上了中专后退学。从此,阿优就中断了学业。2007年外出打工,跑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阿优变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大军中的一员。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一个具有诗性与诗意的民族,写诗纯属天然本性,阿优说,他从来没有刻意创作过。就像说话一样,诗歌,是他心底的自然流露。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在浙江嘉义市做了3年鸭绒填充工。一开始他只想用诗歌表达自己。阿优说,每个打工者最初写诗主要的动机都是发泄自己的情绪,仿佛觉得唯有诗歌才不会辜负他们。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hiren3.jpg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右)第一次坐飞机。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真正自觉地去写诗是在2007年夏天去山东的潍坊、淄博、日照等砖窑工作时的日子。那些日子里,阿优看到很多人在哪里打工,像一头头耕牛一样的辛勤而不停劳作着……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说,他只想把自己看到的记录下来。后来,阿优的作品《工厂的夜有些黑》发表在《打工诗人》杂志上,他欣喜若狂地拿给工友们看,但工友们并不懂诗。他成了“另类”,工友们经常调侃他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打工群中的诗人”。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时出货才是硬道理。工厂不需要一线员工的诗才诗艺。生产部的领导知道后,就直接和他说“其实每个工厂的夜晚都是这么黑”。阿优问他,你懂不懂诗? 在工厂里,他常常成为被讥笑讽刺和打击的对象。阿优被调换到鸭毛房填充羽绒,于是诗歌创作也就只能成了“地下活动”。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说,“只有诗歌才不嫌弃我的身份和信念。”阿优更加坚定了写诗的信心和决心。“感觉自己有义务去关注除我之外的百万同胞的打工故事,这是对我的使命召唤!”他决定用诗歌书写彝族打工群体的生活境况。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常常把诗稿藏进鸭毛堆里,灵感来了马上写上几笔。诗集《打工的彝人》就是在鸭毛房里完成的,而且诗选《漂泊的灵魂》获得“非常梦想——四川省首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诗歌二等奖。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纷飞的鸭毛给了阿优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同时大强度的劳作也给了他病患。2013年,阿优病倒了。这一年,他没有进厂工作。阿优有了更多的写作时间。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2年,阿优的写作渐趋成熟。他写了《无语的工厂》《一个彝族农民工的烦恼》《逃婚的彝族打工妹》《在平湖放牧乡愁的彝人》《在城市,我是一只羊》《我的青春搁浅在鸭毛房》《麦子黄了的季节》《中秋节射落的诗》《徘徊在打工路上》《农民工与城市的距离》《加班,不需要理由》《进城的蛙》《彝年》《彝族姐姐》《打工,打工》等百来首诗歌。经过不懈努力,阿优的诗得到了业界与广大读者的认可。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将文学之梦进行到底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渐渐出名了,有人称誉他是“中国彝族打工群中的第一个诗人”。阿优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更重了。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名气的增大,阿优现在经常参加一些大型的诗歌朗诵会。2012年中秋之夜,浙江省平湖市举办晚会,晚会上朗诵了阿优的诗歌《在平湖放牧乡愁的彝人》赢得满堂喝彩。这是阿优第一次听到别人朗诵自己的诗歌。阿优被感动得热泪盈眶。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4年11月23日,阿优跟着《我的诗篇》摄影组回到普格老家录制节目,亲自朗诵了自己的诗歌《迟到》。2015年2月1日,阿优被邀请到北京参加《打工春晚》,和著名的打工诗人郑小琼、老井等同台朗诵诗歌。3月26日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生日,这天阿优又在北京录制了《鲁豫有约》节目,第一次看到著名主持人鲁豫。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岗位,能面对面地跟著名诗人杨炼、秦晓宇、吴晓波、郑晓琼、唐以洪、唐以波等对话,让我收益多多。让我不仅认清了当下打工诗歌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更使我了解到了主流文化的强大。解决了我诗歌创作中的很多问题。”谈到参加朗诵会,阿优觉得收获颇丰。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最遗憾的是以前家里穷,没有读完大学。他说,要想在诗歌路上走得更远,必须给自己的头脑充满“电”,只有这样,自己的创作才更加有高度和深度,也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优秀的诗作。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hiren5.jpg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回到小学时的母校。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生活背井离乡,但这不会影响我的人生追求。有梦才有方向,我心中的诗人梦文学梦必然决定了我人生的追求方向。”阿优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追求。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我必须要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寻找突破口。让自己过好才能更好地去实现梦想。”阿优在尽力调整自己的状态,迎接新生活的挑战。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彝族打工群中的诗人,吉克阿优从2002年写下第一首汉语诗歌《二十年后的我》,18年来,他的创作水准与诗歌写作发生了很多有趣的质的变化,也给阿优的人生增添了不少色彩。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说,未来10年,他打算一边自学,一边创作,一边打工,写出两部比较有厚度的作品。他将回到老家,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挖掘整理,继续做一个实诚的山里人!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往前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阿优正一步步实践着自己的梦想,脚踏实地追求着自己的未来。看,阿优又背着行囊出发了。在大凉山蔚蓝色的高空中,他的头顶上正好有一只远山的红鹰展翅飞过……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克阿优自述:打工路上,一只深呼吸的绵羊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诗歌让我收获了太多的友谊。我始终信奉的一句彝族谚语是,“出门骑骏马,回家推石磨”,拿得起,放得下,也算干一行,爱一行。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家贫生存之需不得不出门打工。但对知识的渴求似乎从未减弱。1996年,我小学毕业,在山里放了几年羊;2000年回小兴场初级中学“旁听”两月,后来,在一个深夜里,校长和班主任了解了我的境况,在两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入了学籍,终又回到了课堂。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位任教老师得知我的求学经历,又了解了我的文字基础后,一直暗中培养我的文学梦,即便之后调走了也陆陆续续寄书给我,真正是为我打开了文学大门的引路人。当班上同学们绞尽脑汁怎么写也写不出500字的作文时,我已经基本上轻轻松松就写可以出了几千字的作文。校长得知后赠送了我不少书籍,还说我能科科成绩都及格,免我一切费用。这成为我学习的又一动力,更加用功起来,初中三年,期末考试成绩年年都是全校第一。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初二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二十年的我》,我模仿了冰心《天上的街市》,交了上去。第二天,老师不仅没有取笑我不知天高地厚,反而在班上朗读了一遍我的作文,夸我有写诗的天赋,从此,我崇拜“诗人”,并开始把诗当作一种信仰。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3年,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普格中学,高一时,在教室里聆听过一位诗人的课外诗歌讲座,至此,开始走上了写诗的路。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hiren2.jpg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优做过商家啤酒代言形象大使。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7年4月开始,我转战南北、东来西去,先后赴浙江、山东,北京、广东、上海、吉林、内蒙古、宁夏、甘肃、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等全国16个省市,打工谋生是我这个时段的生活必须。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外省打工的日子里,每逢农忙时节,也常常回到老家,跟老父亲一起下地干活,手上磨出了茧子,晚上就烤一个洋芋烫一烫,这就是一种切肤之痛的简单治疗。生活虽然从小艰苦,但我始终没有刻意去追求过物质生活,只怕自己跟不上知识的更替和时代的变化,所以目前也还在不断地学习。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外打工了10多年,2016年我又回到了家乡大凉山。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土地,我更深刻意识到,四处飘零的生活如同羽毛一样飘荡着。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这些漂泊的日子里,我写下了一些文字。我的诗,大部分成形于忙碌的路途。它们记录下了我的所经所历、所思所悟以,然后继续赶路。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出生和成长于大凉山,这里的山风浸透了我的身体。我的文字里有这里炊烟的味道、生死的味道。对于我的所有语句而言,离开了这些浸入骨肉的味道,它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虽然我的身体可以离开,文字不能。所谓根,就是这个吧。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知道,一群人的命运和生活,离不开生存的土地和国家。我也知道,为了改变贫困和命运,无数的人们在努力着、奋斗着。我永远向他们致敬。感谢命运和所有相遇的人,感谢诗歌!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尽管生活压力很大,但是一直在学习,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有计划的生活心态。多少年来,我用浪漫的诗歌抒写打工的岁月和岁月打工的各种艰辛。我曾经写过一首名叫《在城市里,我是一只羊》的诗歌,我仿佛感觉到,在远山的瞳孔中,我始终是在绿叶上深呼吸的一只自由自在的绵羊。Nu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