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Litera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

诗人气质,赤子情怀——我眼里的作家李智红

作者:吴安臣 发布时间:2012-07-1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用八个字来概括我的老师李智红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我希望自己写出来的是我眼中真正的先生形象。uv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v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早在读书时代就听说了李老师的大名,那时的我凭着感觉和潜意识认为李老师应该是一位柔情的女子,因为看到他写的《静夜》后我把它给辑录了下来,一揣摩发现风格竟然和婉约派的很是接近,思想上无由的就把他想成了一女子,而且是一位颇有才气的才女,才情赶得上张爱玲,不弱于三毛。我这真的跟一般以名取人者所犯的错误一样,后来在评论界听说李老师可是云南诗歌界有名的情诗王子,私下里才掩面大叹,看来我之所识真的是谬之千里了。老师的情诗可以说读来让人柔肠百结,缠绵之外,令人击节叫好,回肠荡气。uv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v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他的话说他在1982年至1992年的10年间,主要从事的就是诗歌的创作和研究。在这段时间里,他曾先后在海内外的各种报刊发表诗歌作品及诗歌评论800多篇
   
    他认为以前写诗,一方面是因为碰上了一个诗歌大爆炸的年代,各种诗歌流派极度张扬,各种诗歌刊物风行大江南北;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年轻,正处在一个激情飞扬的时候。所以他的诗作可以说是生当逢其时。
 
    李老师的诗作追去一种美。有的诗作充满一种柔情似水的美,而有的呢则充满一种刚烈的美,但是无论是那种形式的美,都必定让人感到刻骨铭心,美到极致,这种诗性的唯美甚至影响到后来他的散文写作。
 
    李老师写诗讲究推敲,简直可以和贾岛的苦吟相比,他经常朗读自己的和别人的诗作,记得一次我就是和他一起看云南昭通诗人陈衍强的诗,我俩一边读,一边赏,一起斟酌字句,其实这样读诗赏诗情况很多。
 
    作为诗更讲究用语的凝练和苛刻,李老师是一位在写诗上的唯美主义者,他几乎不容许自己的诗作有败笔出现,这就决定了他写诗写得很苦,为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作为他来说是常有的事,所以我们写的东西拿到他跟前往往经不起他的推敲,那时也方才发现李老师认真起来可是一个最较真的人,凡是拿到他跟前的东西,我都是斟酌了数次仍感觉诚惶诚恐。也许正是由于他的精益求精,他的诗发遍大江南北的几乎所有纯文学期刊,更有诗作像春日的繁花开在了异国他乡。
 
    他的散文组诗像《红土地》《高原神曲》《西藏的太阳》大气磅礴,读他的此类诗你仿佛可以看见烈日下的大旗豪壮的招展,像饮土酒,热血沸腾,胆气豪迈,酣畅淋漓。此时看他诗你能看出他的胸襟,看出他的气度,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他的人格特质的昭示,这种气质体现在每一首诗的字里行间。要真正了解他我想不认识他的诗,不了解他的诗人气质是不完整的。
 
    李老师的诗得到过国内像耿林莽,邹岳汉,于坚,雷平阳等著名诗人的推崇,记得李老师刚刚创办我县县报的时候,他就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面向全国征稿,今天我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的小县报上看到像耿林莽,皇泯等名诗人的作品,我想像他们这样的大家决不是为了几文稿费向一份边陲的小报投稿,更多的还是冲着李老师的人,首先是景仰他,然后也才放下架子来支持他,从这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李老师在当时的诗歌界的地位了,但是李老师面对这种荣誉很少在人前提及。
 
    记得他说名声是靠实力来显示的,不是靠说去争取的,诗要去写,要去炼,烈火里方见真金。在接触网络以后李老师曾在云之南社区担任过版主,凡是那时云南爱写诗的,就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接着中财论坛上他的诗作更是引来了无数的效仿者。
 
    他的诗综合了古典和现代的一些东西,古典的儒雅和现代的一些新的诗歌理念可以在他的诗找到注脚。也许是缪斯女神格外的眷顾,他的诗简直称得上工丽异常,那种唯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到无懈可击,给人感觉它是精心雕琢出来的,每一句都是心血的结晶,但是整首诗却又浑然天成。读过他的诗的人都会感觉那语言充满了一种灵性,那是从心灵深处流出的泉水,是一股荡涤灵魂的圣泉,仿佛观音手里玉净瓶里的甘露,纤尘不然,带着自然的璞玉之彩。浑然的美,自然的美也是老师所力求达到的,他的诗作的确也达到了这种境界。像《打量一朵菊花》。
 
    看到他我会不由得想到颇富儒雅气息的徐志摩,那种气质出自自身。“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我觉得再恰当不过了,到老师书房里最爱看的还是那和房子齐肩的书柜,藏书七千余册的书柜,让我想到了高山仰止,该当仰望才是,老师天天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沾儒雅书香,添无限灵气。那厚厚的《太平御览》以及诸子百家的作品稳踞在我们的上方,一显示先生的博览群书,二则让我等觉得先生之气质全来自书之熏染。那份气质看来学不来,正如苏辙在其《上枢密韩太尉书》里所言“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老师气质还是若干年苦吟之后修炼来的,我等仰慕之余,徒增慨叹。诗人的气质更是我等诗盲难以修到了。
 
    读过李老师散文随笔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故土情节很浓,浓到像台湾诗人们的化解不了的乡愁。在走出故乡以前他也曾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挣扎过彷徨过,这在他的随笔《希望是一辆转动的风车》里可以了解到,但在那块滇西高原大峡谷深处的家乡给了无限的营养,他走出那个地方以后并没有因为她的贫穷和落后而对她有什么微词,像写家乡地貌的《居住在三江并流之地》,故乡的山山水水给了他更多的是灵气和滋养,也许居住在水滨的都会有灵气似的,李智红老师的作品中不断的出现一个名叫初一铺的地方,而我州青年作家杨泽文则在他的《卑微者最先醒来》一书里不断提到一个叫马桑坪的地方。看来两者都是故土情深,像剪不断的脐带一样,而李老师的这份情结似乎更绵长些。
 
    虽然李老师而今已经来到城里,有好的工作单位,有好的待遇,但是他却用越来越多作品来表现故土,在他看来《滇西大高原》那种雄阔的景象只有家乡才会有啊!而《仰望老家的天空》则是怀念在老家那份瓦蓝的天空,那份端坐在高原之巅的澄明的心境。
 
    其实越是渲染那种美,我们就越能发现难舍的情结在左右着他。他虽然离开那片土地,但是每到丰收的季节都会想到家乡那些淳朴的人们,于是他就提起笔来不遗余力的歌颂,像《老家的十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看到城市里的污染越来越厉害的时候,他愈加怀念家乡的那种纯到天然的美景,像《故乡那条叫板桥的河流》《保卫一片老林子》《故乡河》《我们的家园》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身居小城的他每到闲时总要到田野里走走,看看春花,赏赏秋月,收获季节则体验农民们躬耕的艰辛,于是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像《到五月的郊外看麦子》《春蛙如鼓》《山基土》等,在他看来越是蜗居城市越是觉得老家的温馨和可爱,没有任何一处地方能代替他的穷家破院,像《穷家难舍》《老屋边的柿树》《在乡间的生活》等就是着力表现这个主题的。
 
    他的许多作品往往着眼于表现边地的民风的民俗,也许原始的风貌,表现那种恬静的美,这里可以引用甘肃巴陵先生《浅析李智红散文的诗学建构》中对他的评价“ “在一座巨大而陡峭的石崖根,在一条瘦瘦的河流旁,远远便可以看见一棵年迈的榕树,几丛懒懒的翠竹,掩映着一间简陋而陈旧的茅房,那就是我生活了二十八个春秋的老家。……乡间的生活并不像诗歌那样优美和空灵,但它所营造出的那种恬静的氛围和朴素的意趣,是任何一座物欲喧哗,人满为患的城市永远无法营造和复制的。……生活在乡间,需要一种毅力,一种耐性,一种胸襟,一种恬静的心态《生活在乡间》”。“在众多的高原群落中,滇西高原始终是沉默的,隐忍的,甚至是卑微的。但就是这片永远沉默着的高原,却把人类几千年的进化和发展的历史,简约地浓缩在了一幅幅古老的崖画与摩崖石刻之间。……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百转千回的大江或大河,无不或发端或取道于苍凉的滇西。金沙江、澜沧江、大怒江,像三根永远不知疲倦的鞭子,不分春秋昼夜地抽打着这片从不求饶的高原,抽打着这片任性的雄山阔土《滇西大高原》。”像这样充满神秘、幽静和诗意的散文,还可以举出《古道桃源》、《槐树》、《神树》、《本主是头小马鹿》、《诗意地栖居》、《峡谷听蝉》、《洗佛》等”。
 
    仔细阅读他的散文,你会发现家园、河流、树木、高原、土酒、燕子等意象频繁出现,这些象征意象加强了他的散文作品的形象感和诗意感,同时好好的想下,其实不难发现好像他的故土情结在牵引着他必须这样写一样,也只有这样写才会显示出个性的美来。所以说他的赤子情怀,看来的确是实至名归的。
 
    我的所见所识都很有限,仅仅因为我和他相交几年,而最近又读了他很多的作品,所以才萌生写点印象评论的想法,论评的水平自然远远赶不上巴陵和敬一兵先生,肤浅处请各位了解李智红老师的方家指正。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