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三官寨——守住彝族扯勒部落的最后文明!
三官寨,彝语叫“协阔迪”,春秋、战国、秦时属古夜郎国(其时土著民族为古濮人、羿人,依附于古夜郎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西南夷”,以夜郎为主体,分巴割蜀置犍为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分犍为郡隶属牂牁郡。汉桓帝建和、灵帝光和年间(公元147年--178年),恒部(始祖为穆阿卧——彝族六祖之一)第十九世哦海德赫(德赫辉)率部90...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3-06-24 05:43:07
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对滇黔边陲的贡献
奢香夫人是元末明初彝族历史上伟大的女政治家。她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从奢香夫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励精图治为祖国边陲融合,为人民安居乐业做出杰出的贡献等方面出发,展现这位六百年多年来彝族历史上伟大的女政治家对西南边陲发展所做出的丰功伟业。...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3-06-03 05:38:52
罗婺彝族文化历史概要
武定是彝族先民罗婺部的故地。武定来源于彝语,在《新纂云南通志》土司考载:“武即婺之转音也”。婺即罗婺部,罗婺系部族首领法瓦的远祖,以人名为部族名,又由部族名“婺”转音为“武”。彝族称坝子为“甸”,元代由“甸”转写为“定”,后人即以“武定”为历史沿用名至今,所以武定的意思是“彝族先民罗婺人居住的坝子”。...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3-05-31 05:27:37
在兹莫依果听丛木阿娟讲彝族的开挂人生
到各地去旅游,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落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风俗民情,可以说是一项必选题,也是一道得分题,因为大家都希望脚踏实地、亲身深度体验一下。这次成都行,我们是2023年5月13日上午来到峨眉参观彝族风情园的,算是一次蜻蜓点水般的体验。...
分类: 游记 点击: 日期: 2023-05-26 20:20:06
罗勇:民族史的他者表述和自我表述:以巍山彝族史为例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自称为“腊罗拔”“迷撒拔”、他称为“土家”“罗罗”的群体在民族识别中被确定为彝族。巍山彝族史的表述围绕以上群体的历史来源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展开,分为他者表述和自我表述。他者表述是以地方志为主的历史文献以及非彝族学者撰写的民族史;自我表述是彝族自身关于本民族历史的表述,包括普...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3-21 05:00:55
《勒俄特依》中的兹祖蒲与部分彝区历史琐谈
《勒俄特依》(ꅺꊈꄯꒉ)是在彝区民间流传广泛的口传古籍,有些零星的手抄本。后来,由冯元蔚先生收集整理出版发行,为研究彝区历史和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兹祖蒲(ꌅꋦꁋ)—可以译为土司寻找理想居住之地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值得研究和阐释。...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08-18 05:01:35
罗希吾戈:彝族“六祖分支”刍议
据彝文文献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在战胜洪水之后,由始祖笃慕主持,将其子民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每两支人为一联盟形式,向一个方向迁徙、拓疆,将彝族先民分向各地,形成古代南中具有影响的民族。后世的彝族把这一次重大的历史活动称为“六祖分支”。弄清“六祖分支”的史实,对于编写彝族历史和中国古代...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07-01 05:46:02
彝文历史谱牒档案探析
彝族先民素有修谱记史的传统。“谱者, 牒也。所以记祖宗之由来, 使后人知其本始, 所 以记祖宗之籍贯, 使后人知其创考也; 所以记祖宗之基业, 使后人知其支派也, 传所谓数典 之不忘祖者欤! ”[3] 由此可知, 谱牒在维系彝族家支血亲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6-17 05:27:38
清至民国时期的毕节彝族历史文化
清朝初年,水西地方政权还继续了一段时间的宣慰使统治时期。雍正年间开始,彝族在贵州境内已经失去统治地位,经过改土归流的重大历史变革,彝族不但在政治上彻底改变了,在经济生活、风俗习惯与文化传承、人口结构等方面,都全面转变了历史的走向,直到民国结束,才与中国各族人民一起翻身作了主人。...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2-05-16 05:40:22
彝族历史源流简述
关于彝族的来源学术界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西南土著说等几种,各方均有相应的论证,这也是中华彝学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重要开端。...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05-13 05:27:05
武定彝族历史沿革与传统文化
武定彝族与古代分布在从西北到西南一带的氐羌及其后的叟、昆明有关。《史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据道光《云南通志》,靡莫为今昭通、镇雄一带,滇区为汉代益州郡的基本区域,包括今昆明地区。这和武定彝族中的纳苏、纳罗、乃苏来源于昆明、昭通的传说相吻合。...
分类: 各地 点击: 日期: 2022-04-20 05:07:02
确立彝族“云贵高原土著说”的依据
从出土文物看 ,在中国最古老的古人类发现于云南。彝族祖先生息繁衍于云南滇池周围地区 ,以后向北进入巴蜀盆地 ,形成以滇池周围和成都平原为中心的两个生息繁衍区域。以后随着历史的变迁 。...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04-12 05:04:17
阿索拉毅:以诗“镌刻”彝族历史
“阿索拉毅作为彝族的一名年轻诗人,对彝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自己的诗歌书写,赓续了彝族古典长诗传统,继承并阐释了新时代彝族文化的血脉,在地域景观的反复书写与历史渊源的反复追述中实现文化还乡,在‘再造神话’中重构彝族的精神文化传统。”...
分类: 诗人 点击: 日期: 2022-03-02 05:06:15
邓海春:20年痴迷彝族史及南丝路研究
2021年5月,邓海春调离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到凉山州博物馆工作。临行之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第三次改展刚刚完成,从2002年6月进入这里,整整19年的时光已经过去。回头遥望,那个青葱的身影仍然朝气蓬勃;穿越时空,在文博领域有一番作为的想法仍清晰可触。...
分类: 各界精英 点击: 日期: 2022-01-25 22:46:41
夷吉.木哈:彝族根源暨贵州彝族历史探寻
笔者童年在彝家山寨操着半生半熟的汉语背诵私塾古汉语启蒙课文时,试着吃力地转换思维,把寨老们摆谈的彝族历史故事内容向先生请教,先生指点说:“我们彝家六祖先人的根源,要读得懂呗摩师人的彝书才讲得清楚”。从此启发了我要学彝文探索先民古事的欲望。...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2-30 05:24:23
毕摩文化在彝族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步分析了彝族毕摩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载体,探讨了彝族毕摩文化中的彝族史学。认为彝族毕摩文化为研究彝族历史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为研究整个彝族历史不同阶段的提供了详实的史料,也填补了古代彝族天文历法、生产工具的铸造及农业、手工也、医药卫生等自然科学的研究空白,以及研究古代彝族社会政治体制和西...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1-14 13:19:42
曲比兴义:纵览彝族传统文化,传承彝族古老文明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北至四川大渡河,南至云南南部边境,东至乌江,西达澜沧江的纵横千里的区域内,其最集中的地方是大小凉山,乌蒙山、无量山和哀牢山地区。总人口据2000年统计有700多万,据今己有800多万人口,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占第6位,目前在西南地区建有彝族自治州3个,自治...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10-28 05:57:46
楚雄彝族文化的源与流
彝族是楚雄最为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滇中楚雄的彝族主体为武(慕雅切)部之后裔,主要居住谷窝(今昆明)、龙朵嘿(即滇池)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楚雄彝族父系氏族社会的缩影,“昆明”是楚雄彝族的主源之一,另一个主源是“濮”,但彝族的族源是多元的。爨氏是“夷化了的汉族。” 南诏时期,今楚雄州境的彝族分...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0-22 05:12:42
马昌达:彝族根源暨贵州彝族历史探寻
笔者童年在彝家山寨操着半生半熟的汉语背诵私塾古汉语启蒙课文时,试着吃力地转换思维,把寨老们摆谈的彝族历史故事内容向先生请教,先生指点说:“我们彝家六祖先人的根源,要读得懂呗摩师人的彝书才讲得清楚”。从此启发了我要学彝文探索先民古事的欲望。...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2-01-06 05:59:49
大凉山地区彝族的部分家支迁徙
本文由沙马加甲收集整理,介绍了大凉山部分家支的迁徙过程和相关的历史事件。包括:岭岭土司、马家的迁徙、阿尔家的来历、阿尔马家联合攻打沙马土司和姐觉土目、阿尔家瓦库支和马家孤惹支的械斗、阿尔家砥窝支和马家补陀支的五年械斗、阿尔家与阿侯苏呷等家支的关系、补尤家和尔恩家的迁徙、尔恩家的由来、尔恩家土目的盛衰、罗...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1-09-01 14:53:56
宣威、会泽彝族历史上的教育状况简析
宣威、会泽彝族历史上的教育,主要受到汉文化和南诏大理文化的影响。其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仍是以言传身教为主,由家族长者、部落酋长、宗教巫师、圣衣班、老君头、艺人等,对本民族成员进行生产劳动技能与社会生活知识的教育。...
分类: 教育 点击: 日期: 2021-05-21 05:33:21
文山州彝族文化与历史宗教习俗
彝族先民大批进入文山地域的时间,远在1200年前的唐代。彝族先民的“乌蛮”支,元代分化混合组成37部,其中的王弄山部就住在今文山县的回龙;教化山部居住在今文山城西。文山州的彝族自称繁多,他称可分黑彝、白彝、倮、仆、撒尼、孟等,他称支系多达21种。文山州的彝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现有人口323229人(2003年统计)。...
分类: 各地 点击: 日期: 2020-11-15 11:05:49
温春来:明初贵州水西君长国与中央的关系——奢香故事之考证与解读
奢香是彝族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历来备受关注。现在学术界及其它社会各界所熟知的奢香形象,是明中叶以来逐渐建构起来的,其中不乏史实错误的《炎徼纪闻•奢香》一文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奢香故事的考证与解读,展现出明初水西地区进一步整合进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过程。...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10-17 05:27:31
存在700多年的楚雄武定县彝族那氏土司
武定彝族凤(那)氏土司,曾经在武定乃至西南地区彝族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也是彝族历史上一个比较显赫的家族,在其存在的700多年中,对云南乃至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发展历程在西南彝族中最具有代表性,是西南彝族土司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明清时期,武定土司与东川、沾益、丽江、水西、建昌、乌蒙、芒...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0-05-25 12:09:25
彝族地名应纳入文化保护
彝族地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彝语地名含义的解释是工作中遇到的新课题。弄清彝语地名,首先就要学习、掌握彝族历史和相关知识。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多元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因此,重视地名文化的保护,就是重视我们的历史,保护地名就是保护每一个地方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0-05-03 19:05:06
漫谈彝族的语言文字
彝文最早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半坡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与其出土陶器上刻划符号同出一母体”的观点得到了部分佐证。西安半坡出土陶器碎片上的怪异刻划符号所表达的意思一直是考古界的谜,但这些刻划符号被云南、贵州、四川的彝族祭师认出了其中的20多个字...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20-04-30 10:32:25
巴蜀史志:探觅筠连彝族历史
说到宜宾的彝族,人们往往会想到地处宜宾西部屏山县的屏边、清平2个彝族乡,其实在宜宾南部筠连县团林苗族乡也有彝族聚居,彝族也是筠连县四大世居(汉、苗、彝、回)民族之一。...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0-02-23 11:18:30
从历史起承的嬗变到时代叙事——彝族女作家马黑阿嘎的长篇小说《
彝族本土女作家马黑阿嘎的长篇小说《奴迹》就是立足这样一个历史和时代,以大小凉山的历史起承、嬗变及时代节点为背景而创作出的反映大小凉山彝族的特殊社会历史与文化题材的文艺作品。...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19-04-04 10:56:05
阿木李富:路,彝族文化之路!
一个团体慢慢演化成了一个民族、很多次这样民族的重复叠加成了一个国家、再继续这样叠加成了一个世界。今天这样的艺术仅仅是彝族的吗?这条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谁来走这条路?
...
分类: 散文 点击: 日期: 2018-11-05 18:46:56
禄文斌:为彝族历史文化寻根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产生了强烈兴趣,特别是1998年正式退出领导岗位后,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上。在主持贵州省彝学会工作的20余年时间里,我和其他彝族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一起,为推动中国彝族通史编写、彝文古籍整理、通用彝文字典编撰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18-09-14 17:45:46
彝文与彝族历史文献
彝文是彝族具有古老文化的象征。从彝文的造字方法来看,它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除有义借法之外,在与汉字相同的“六书”中也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基本造字法。从其字形、字义来看,特别是从较早出现的象形字来看,尽管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都是经过长期演变的字体,有些已经脱离了其原始的形态,但是仍有一些保持原形或者形体结构改...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18-06-26 16:52:08
罗婺凤氏土官世系录
近年来,罗婺凤氏历史引起了本土文化人士的热衷和关注,一些彝学专家、本土文化人士致力于罗婺文化的研究,陆续出版了一些专辑和刊载文章,掀起了罗婺文化热。许多相关罗婺凤氏史料陆续见于民族文化书刊、读物,但由于史料缺失或记载不详的缘故,系统记述历代罗婺凤氏土官的资料并不多见,虽然很多资料里也涉及凤氏土官的相关记载,但比较宽...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18-06-19 13:20:57
彝族的历史演变与年代概要
彝族是一个生息繁衍在云贵川的土著民族。早在八千多年前就在中国西南这片热土上孕育了彝族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范围涉及华北、华东、华南和缅甸、印度、老挝、越南等地。近年来,随着彝学研究不断朝着广度和深度拓展,彝文典籍和有关考古资料证明:彝族文字已经有八千年以上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六种文字之一;彝族...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16-09-12 23:04:25
民国时期余若瑔的彝族历史遗著《且兰考》
《且兰考》——是一部从周朝至清末几千年以来,描写西南少数民族的宏大史书!是一本述说西南彝族的发展、成长之书!民国时期“贵州第一史学家”余若瑔先生,花了将近十三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上下两卷,从而刷新了这部研究文献的广泛关注,为我们带来了这本历史学巨作!留下了不菲的价值,也是他一生研究彝族史成果的结晶。余若瑔先生逝世后,此...
分类: 文献 点击: 日期: 2016-05-15 18:37:03
水西彝族的三大突出历史建树试析
水西彝族有三大突历史出建树:其一,建立政权,且体系完善世袭千年的政权史堪称世界之最;其二,本民族文字的使育较之各个彝区,更显成熟;其三,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民族团结蔚为传统。...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16-04-13 00:00:00
窥探清代蒙自县志中的彝族
汉文《史记》开为少数民族立传之先河,其体例、编撰思想、对后世历代的修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修志沿袭仿效。汉文方志之鼎盛则在清朝,除了全国性的一统志和分区性的分省志外,地方性的府、厅、州、县的志书编修也得到普及,地方性类志书为清代志书之...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15-01-04 00:00:00
万年彝族历史 哎哺九十代谱系
据《彝族源流》和《物始纪略》等彝文文献记载,彝族社会先后经历了哎哺、尼能、实勺、米摩、举偶、六祖六个前后相继的历史发展时代,总称“哎哺世系时代”。其清晰的一脉相承的父子连名谱系,以六祖之一的恒部后裔古侯支系什列氏族计算,自哎哺时代有 名有姓的祖名计,至公元二十纪世中叶,已有717代。如每代平均以20年计,约有140...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14-05-05 22: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