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地方标准《石林彝族(撒尼)刺绣技法》培训班开班
(掌上春城讯)2023年7月22日,云南省地方标准《彝族(撒尼)刺绣技法》培训班开班。培训旨在推广普及《石林彝族(撒尼)刺绣技法》,规范、引导石林彝族撒尼刺绣企业、从业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标准技法和传统纹样,促进石林刺绣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利用自然和文化遗产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确保世...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7-26 05:03:20
创新精准普法特色路径 “阿黑哥”“阿诗玛” 双语来普法
4月10日早上7点多,昆明市石林县公安局长湖派出所所长姜忠敏和平常一样,往他负责的一个村委会警民联系微信群里发了两条语音,一条彝语、一条汉语,提醒村民注意遵守交通法规。对姜忠敏来说,彝汉双语普法宣传已成为习惯,这得益于石林公安立足本地民族特色,将双语服务融进了服务全县群众的细枝末节中。...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4-21 21:57:15
民族文化经典的“再地方化”——“阿诗玛”回归乡土的个案
借用人类学的“再地方化”概念作为理论工具,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解读自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已被“去地方化”的“阿诗玛”如何被“再地方化”,并成为地方和族群的文化资本的过程可以发现,在先后涉及国家建设和全球化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地方文化既有“去地方化”式的挪用,也伴随着“再地方化”型的重塑。地方与国家、...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2-18 05:17:11
杨慧玲:再思非遗视阈下的“地方主位视角”——石林大海子“阿诗玛
2006年,《阿诗玛》以“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的性质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类为“民间文学”,正式进入非遗语境。而《阿诗玛》当前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玉芳,石林县长湖镇宜政村委会下属的大海子村。怀着对非遗实践中社区民众角色问题的疑虑,我选择了此地作为田野调查点。...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2-12-27 05:09:58
云南石林彝族摔跤运动文化探析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相结合,对云南石林彝族摔跤运动文化进行研究,通过探讨彝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体育、宗教信仰、民族风情等来分析彝族摔跤运动的发展现状,探寻石林县传统摔跤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深入研究得出石林县彝族摔跤运动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推广彝族摔跤这一传统体育运动提供参考,使得该传统体育...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2-11-28 05:09:02
《阿诗玛》的传播历史,见证石林的成长变迁
上世纪50年代以后,《阿诗玛》从四大作品(《阿诗玛》《逃到甜蜜的地方去》《圭山彩虹》《放羊人小黄》)中胜出,-花独艳、一花独大,成了撒尼民间文学的代表作。这与它不同时代的传播方式有莫大的关联……...
分类: 特写 点击: 日期: 2022-10-24 05:47:35
石林游记:糯黑石头寨的一场彝族撒尼婚礼
彝族撒尼人是一个神秘的彝族支系,她们是如何结婚的?她们的婚宴是什么样的?这次在云南石林石头寨,我全程参加了一次彝族撒尼婚礼,感受了他们精彩纷呈,热情而又质朴的婚礼仪式,今天分享给大家。...
分类: 游记 点击: 日期: 2022-06-30 05:02:41
“五一开村”!矣美堵:石林县生态旅游乡村振兴实验示范村
矣美堵村小组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东南部,属圭山镇和合村委会。全部为彝族彝青人,是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4-28 12:22:19
多姿多彩的石林民彝族民间艺术
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富有无穷文学艺术天才的彝族人民,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创作了闻名于世的叙事长诗《阿诗玛》、风靡全国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震撼人心的大三弦舞等艺术珍品。...
分类: 各地 点击: 日期: 2022-01-28 05:59:41
彝族(撒尼)刺绣:藏在大山深处的高级定制
在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旅游小镇,她开了一间名为“方寸间——毕跃英彝族(撒尼)刺绣传承点”的彝绣工作室,为当地妇女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传授刺绣技艺,用自己的力量传承彝族刺绣文化。...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1-12-26 05:40:28
阿诗玛不仅是遗产——《石林阿诗玛文化发展史》序言
阿诗玛的美丽传说可以称之为彝族撒尼人的心灵之音,文化之精粹。这部广泛流传于石林县彝族撒尼人中的民间叙事长诗,是撒尼人代代相传的民间创作,瑰丽非凡,美不胜收。它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撒尼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和撒尼人的道德伦理追求。阿诗玛的传说对撒尼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都有重大的影响,是撒尼人最具代表性的...
分类: 文献 点击: 日期: 2021-12-04 05:09:30
杨福泉:阿诗玛文化是一种欢乐文化
如今,阿诗玛的故事在云南之外的地区已广为传播,几乎已经成为美丽清纯的云南姑娘的代名词。而且,随着阿诗玛故事和各种相关文学艺术作品和歌舞剧、电影等的广泛传播,《阿诗玛》已由原来比较单纯的民间叙事长诗逐渐发展为一种含义更为丰富和宽泛的广义文化。...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1-10-30 05:45:50
毕恒光,把石林彝族歌舞首次送上大舞台
1946年5月24日,石林彝族歌舞在昆明国民党省党部礼堂正式公演,这是石林彝族音乐舞蹈首次登上省城的舞台,石林民族民间艺术也是第一次登上了大雅之堂。彝族舞踊会在昆明受到广泛欢迎,演出一票难求,取得巨大成功,轰动昆明。促成石林彝族歌舞登上省级大舞台的人,是中国共产党员——毕恒光。...
分类: 英杰 点击: 日期: 2021-10-22 05:35:33
中国石林阿诗玛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战略初探
石林阿诗玛文化发展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尽快制定实施《中国石林阿诗玛文化发展战略》,以此作为顶层设计,指导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导城乡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全域旅游等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全面统筹,各方联动,重点推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石林阿诗玛文化创新发展成为与石林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具有国内国际影响...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0-06 05:55:29
大力培育和树立石林阿诗玛文化自信
作为中国阿诗玛文化的发祥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何培育和树立文化自信,保护、传承、弘扬、创新、发展好阿诗玛文化,深入推进文化的全方位融合发展,促进“美丽石林 幸福彝乡”建设,是摆在石林县委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和重大工程。...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1-09-04 05:08:44
石林火把节:从彝族文化的传承说起
在撒尼人的传说里,火烧死了天神降下的蝗灾,从而五谷牲畜得以保全。火,延续了撒尼人的幸福生活。现今的仪式,也具有禳灾驱祸之意,是对流传下来的仪轨最真实的传承。万人围着上下撺掇的火焰载歌载舞,放声高歌,颇有“披发长歌揽大荒”的古意。彝人的火,沿着豪健的血脉,震颤着全身的骨节。参加节庆的人们,纷纷将手中的火把点燃,随着狂野的节...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1-08-20 05:40:18
石林彝族撒尼人纪录片《话.三弦》
彝族大三弦流传于云南石林和弥勒、泸西等彝族地区。本片是关于石林彝族撒尼人的大三弦文化记录片,记录了大三弦的制作和大三弦歌舞表演等精彩内容。...
分类: 纪录 点击: 日期: 2021-08-12 05:01:24
保禄·维亚尔:种瓜得豆的“撒尼通”
保禄·弗利克斯·维亚尔1855年生于法国,1876年加入法国外放传教会,1879年被派往中国传教。1880年,保禄·维亚尔抵达云南盐津,在龙启接受传教训练并学习汉语,之后被派往大理漾濞县,5年后转赴嵩明得泽村传教。为了融入中国社会,他自取中文名“邓明德”,而传教区域民众则多称其“邓保禄”。...
分类: 学者 点击: 日期: 2021-08-08 05:38:22
关于石林本土彝族语言文化保护发展的思考——国际母语日设立十周
保护母语,政府有责。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尤其是彝族的同志关注、监督甚至参与这项意义非凡的重要工作。我可以毫不谦虚和非常肯定的断言,如果石林彝族的母语不保,石林今后即便有再大的发展,那也一定不是科学发展观所指称的发展,那也一定是包裹了挥之不去的遗憾和打了折扣的发展。保护和开发利用好石林彝族母语,乃是彝族之幸,石林之幸,中...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1-08-06 05:49:58
百图话百年,石林儿女心向党(上)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在中央民族大学石林籍彝族撒尼人黄建明教授的策划和主笔下,“圭山谣”微信公众号隆重推出专刊“百图话百年 石林儿女心向党”。百幅老照片,昭示的是石林各族儿女追随中国共产党的铿锵步履;百幅老照片,浓缩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石林的百年奋斗史!百幅老照片,形象生动具体地为我们展示历史、讲述历史、证明...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1-06-22 22:30:48
一组新老照片看彝乡石林的百年巨变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小编精心整理了多幅摄影作品,共同回顾石林彝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1-04-02 05:18:38
经过历史的沉淀 流传千古的石林彝族文化
石林彝族民间艺术和工艺源远流长,叙事长诗、民间传说、民歌谚语、绘画、音乐、乐器、舞蹈、民间工艺等各具特色。 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富有无穷文学艺术天才的彝族人民,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创作了闻名于世的叙事长诗《阿诗玛》、风靡全国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震撼人心的大三弦舞等艺术珍品。...
分类: 各地 点击: 日期: 2021-03-17 05:34:29
石林“毕摩”陈润德:骑行3万里,成为摩托车上的“扶贫人”
陈润德,是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研究所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彝族文化传承人——毕摩,同时,陈润德还是石林街道小密枝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他身上既肩负着传承、保护、发展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还担负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使命。...
分类: 纪事 点击: 日期: 2021-01-31 05:43:12
云南古彝文字库建设座谈会在石林召开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为用现代科技手段抢救、保护、开发,达到资源共享、古为今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目的。2020年12月23日,红河州彝学会、曲靖市彝学会、禄劝县彝学会齐聚石林,共商云南古彝文字库的建设。...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20-12-27 05:18:33
石林圭山镇雨美堵村彝青人民风民俗调查研究
彝青人是中华民族中最古老的一员,拥有渊远的历史和古老迷人的彝青人风情。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彝青人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民族节日灿烂多姿。此外,他们还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尽可让人返朴归真,体验到古老的文明之韵味。彝青人文化是彝青人的灵魂。彝青人深厚...
分类: 各地 点击: 日期: 2020-11-30 05:21:13
论当代撒尼人的族群认同变迁:对云南省石林县一个彝汉杂居村落的个
运用弗雷德里克·巴斯(Fredrik Barth)的族群边界理论,以云南省石林县一个撒尼人与汉族杂居村落中撒尼人的族群认同为个案,对标识撒尼人族群边界的情感归属、服饰、语言等6个文化要素的内涵及其变迁进行分析,探讨当代多族群杂居村落中撒尼人族群认同的变迁及其特点。...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9-15 22:07:29
彝家山村——五棵树村富起来
在昆明市石林县,有一个邻近石林风景名胜区的小乡村,依靠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8-29 16:48:43
“知味云南、腾上云消”——石林特色出滇入粤
2020年彝族火把节“知味云南·腾上云‘消’”——云南民族文化展演暨“云品”直播销售系列活动,于8月14日至16日在深圳金碧酒店举办。活动征集20余家优秀云南企业参加线下活动,共带来80多款绿色食品和手工艺品进行展销,同时线上同步直播售卖超过138款云南特色产品。...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8-19 13:45:09
一曲《乡恋》唱尽乡愁,彝家阿诗玛为石林温情献歌
“月光恋湖水,我也思故乡,回头一问仙人 说你叫石林……”这是石林彝族歌手杨琼在最新单曲《乡恋》中所唱。杨琼用甜美的歌声,让浓浓的乡情从歌中流淌而出,有长湖的旖旎甜美,有撒尼彝乡的醇厚真情,有秀美石林的幸福与温情。
...
分类: 流行 点击: 日期: 2020-07-21 17:03:36
天下第一奇观——云南石林景区宣传片
本片是一部记录石林景区的宣传片,从地质自然演变和景观形成的角度,通过精美画面和充满人文历史的解说,向世人展现了石林景区神秘的地质变迁和迷人的风光景致……
...
分类: 览胜 点击: 日期: 2020-05-24 11:23:56
终老石林的法国传教士保罗.维亚尔:向西方传布石林彝族文化的第一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法国人保罗•维亚尔(PaulVial),中文名字叫邓明德,到原路南一带传教。他写出了一本关于彝族社会文化调查的书《彝人的历史和宗教》,这是石林彝族文化向西方的第一次传布。...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0-05-15 08:56:42
王玉芳:活在当代的“阿诗玛”
在石林,有一位老人因为会唱多种版本与演唱形式的《阿诗玛》而被认为是活在当代的“阿诗玛”,她就是2007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阿诗玛”代表性传承人的王玉芳。...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0-04-01 11:50:20
普建勇: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石林县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依托石林旅游产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文化生命力和经济价值。...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0-02-26 09:39:08
石林音乐协会创作“战疫”歌曲《我们出征》
为了共同抗击疫情,石林县音乐协会创作了公益歌曲《我们出征》,致敬全国奋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们。词典由曹永庆作词、高磊作曲,孙瑚霙、毕路达等人合作演唱。
...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20-02-06 20:56:41
石林“彝汉”双语大喇叭吹响防疫最强音
石林彝语播音员方劲松正端坐在播音台旁,他用纯正的彝语认真地在“村村响”公共应急智慧广播系统播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信息后,又开始了彝语顺口溜防疫宣传的录制,这是石林县“双语”防疫宣传进村寨的一个缩影。...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0-01-30 23:18:50
石林 | 文旅融合 彝族原生态表演队同台竞技选拔
近日,来自石林县各村镇的20支演艺队伍在石林风景区日月广场同台竞技,参加彝族原生态表演队选拔赛。参赛队伍在大三弦舞、小三弦舞、月琴弹唱、情歌对唱、小竹笛、闷笛等石林特色民间文艺项目上展开角逐,展示丰富的撒尼文化。...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0-01-06 17:37:23
石林 | 50余名记者研讨脱贫攻坚摄影报道案例
2019年11月29至30号,新华社摄影部第四次脱贫攻坚摄影报道案例研讨会在石林县鹿阜街道清水塘村委会召开,50余名摄影记者齐聚一堂,专题分析2019年脱贫攻坚典型报道案例,研究确定2020年重点选题。...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9-12-05 18:15:47
石林大可乡“45度上的”花椒梦
在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大可乡水尾村委会一直是贫困的“代言”。人们劈柴、喂马、耕作在45度以上的斜坡耕地上,山高坡陡,地瘦人愁。近年来,水尾村在村支书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成立了花椒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通过种植花椒脱贫。...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9-12-05 17:55:11
石林大可第二届枇杷文化旅游节开幕
2019年12月1日,第二届大可枇杷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在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时节,石林县内外宾朋、社会各界人士齐聚石林枇杷之乡——大可,共庆丰收佳节,助力脱贫攻坚。...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19-12-02 18:41:07
标签:石林 大可 第二届枇杷文化旅游节 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