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研究30余年,看彝族漆器的民间传承
作者: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9-05-07 原出处:北京日报客户端
今年55岁的高光友家住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理化乡,从小目睹父亲用自己家漆树产出的土漆制作旱烟盒,原本就喜欢绘画的他对漆器产生了兴趣。
图为4月2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高光漆器厂,高光友在木模上固定牛皮。
1985年参加当地举办的漆器文化培训班后,高光友经老师介绍进入国营漆器厂拜师学艺,开始接受传统漆器文化的熏陶。
图为4月2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高光漆器厂,高光友整理木模。
30多年来,高光友潜心研究漆器髹饰技艺。他介绍说,从生漆收割、胎坯制作到漆器形成,彝族漆器制作需要数十道工序,都由手工完成,虽然制作难度大、工期长,但这项彝族文化财富不能丢掉。
图为4月2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高光漆器厂,高光友(中)指导学员上底漆。
2013年,高光友吸纳了一批民间漆器艺人,专门从事彝族漆器工艺品设计,还定期举办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培训班,有效推动当地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图为4月2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高光漆器厂,高光友查看制作好的皮胎。
2008年,“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4月2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高光漆器厂,高光友查看制作好的皮胎。
4月2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高光漆器厂,高光友(中)指导学员给漆器描线。
4月2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高光漆器厂,高光友给漆器上彩。
4月2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高光漆器厂,高光友查看漆器制品。
新华社供图(罗大富 摄)
所属专题:
彝族漆器 专题相关内容
用户评论
共有
条评论,查看更多>>
本站仅限会员评论。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
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