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李新瑜:浅析“彝地甘洛首”之来源

作者:李新瑜 发布时间:2021-04-2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甘洛彝学 点赞+(

摘要:彝族谚语是彝族人民大众口头创作中一种颇有特点的文学体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题材广泛,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天神地祇”、“万物起源”和相关的“山川河流”、“名人故居”等多方面探析彝族谚语“彝地甘洛首,汉区省府首”这句名言的来源。
关键词:彝族  文化  谚语  研究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image.png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谚语中 “彝地甘洛首,汉区省府首”;“甘洛不返人,水塘不返石”这两句名言几乎所有凉山成年彝人都能背诵,但为何“彝地甘洛首”,“甘洛不返人”?就其来源就不一定人人都能知晓。故本文就“彝地甘洛首”,“甘洛不返人”这两句名言的来源浅析于后,以便彝人后代都能明了。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天神地祇甘洛大

1. 彝文古籍《天神地祇书》记载:“天神甘洛大,地祇甘洛大,甘洛这地方,吉日山上住着十二神(1),田坝这地方,基打姑上住着十二神(2)”。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天神甘洛大,地祇甘洛大”,所以,彝族毕摩在做祭祀活动时,都要首先请到甘洛地方的神。“天神甘洛大,地祇甘洛大,甘洛这地方,甘洛嘎朵方(3),神猪生铁牙的请起,起来咒魔鬼;甘洛吉日山,神鹞披红霞的请起,请与毕一道,来呼风唤雨,来呼雪唤霜,来诅咒魔鬼;吉日山腰上,神虎神豹九只请起来,来呼雹唤雨,来诅咒魔鬼;甘洛坝下方,甘氏木留请起来,拿着弓箭来,手臂沉甸甸,弯弓搭箭来,箭头亮闪闪,前来毕一道,来呼雪唤霜,来诅咒魔鬼;甘洛的首方,骑着白色公鹿的神请起,来诅咒魔鬼;……甘洛波波方,风卷黑土起着来,来诅咒魔鬼;莫尔古觉方(4),骑着长角水牛的神请起,德里瓦托方(5),猎狗来了猎尸堆,斯觉拉达方(6),骑着公牛的神请起,嘎日拉达方(7),英雄行如飞的请起,四积以日方(8),跨骑红水妖的神请起,来与毕一道,来呼风唤雨,来诅咒魔鬼;勒地街道上(9),大管小吏请来了,彝兵汉卒卷来了,枪杆林立的来了,打枪起白云的来了,遍地武装的来了,来与毕一道,来呼雪唤霜,来诅咒魔鬼;石海拉达方(10),小伙束铠甲的来了,来诅咒魔鬼……”。上述就是彝族毕摩请神的经文之一。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彝文古籍《万物起源书》记载:“远古的时候,天空遥远处,掉下一片红云来,落到了甲谷甘洛。三家天神居住甘洛首,三户地祇居住甘洛腰,三家魔鬼居住甘洛尾;甘洛上空雷神居三户,甘洛坝子有个不能抱的石。古候(11)衙门嘎日拉达建,嘎日拉达就在甘洛的旁边;曲涅(12)金屋石洛拉达建,石洛拉达就在甘洛坝子外;彝人斗笠卧迪尔曲山上挂,卧迪尔曲就在甘洛的背面;黑彝富豪阿觉伙木居,白彝衙门嘎日拉达建,这些都在甘洛的旁边;甘洛坝子外,白色山峰有四座,依哦粗曲是一座,阿渣尔曲是二座,迪克木曲是三座,石尔金曲是四座……”。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神地祇全为甘洛大,凶神三家甘洛山上居,凶门朝着婆哦拉达开(13),‘尔洛’‘尔各’两家来厮杀(14),‘阿吉达则’‘阿吉尔则’两家来厮杀(15);凶门朝着莫咪梭洛开(16),‘衣莫拉米’‘衣莫尔合’两家来厮杀(17);凶门朝着甲谷甘洛开,‘日伙麻康’‘日伙吉什’两家来厮杀(18)。勒古地莫方(19),母牛一年产三崽的在甘洛背面;阿寨衣觉方(20),母鸡一日产三蛋的在甘洛背面。毒住阁喔方(21),毒花黄灿灿的在甘洛背面,星住阁喔方(22),星星亮晶晶的在甘洛上空。奇怪的伙哦悬崖在甘洛列劈(23),甘洛有羊羊不跳,甘洛杉林无猎物,甘洛坝上有雉雉不啼,甘洛坝下有牛牛不吼,甘洛坝中青年无喊叫。奇怪的瓦噶街道在甘洛背面(24),铃脚铃手二双四只挂在甘洛列劈,彝地甘洛就是这样首”。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名山神灵甘洛大

甘洛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度的地带,全为山地,岭高谷深。县境东南部连绵数十里的特克哄哄山,由8座4000多米和6座3000多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中部最高峰马鞍山为全县最高点,海拔4288米;南部高山重叠与凉山中部大山相接,额颇阿莫山高3905米;西部横亘着3922米的碧鸡山以及大药山、小药山、荞顶山等。当然,上述这些山不说全国,就凉山境内来说也不一定算最高。但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彝文古籍《万物起源书》记载:“有名的大山一半在甘洛,天神地祇全为甘洛大”。由于神灵的笼罩,甘洛境内的德布洛莫山、吉日山、马鞍山等在彝族地区都很有名。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德布洛莫山  德布洛莫山位于甘洛县东南部拉莫乡境内,相传魔鬼之王“聪则书阿火”一家就住在德布洛莫山上,守护着德布洛莫山。“聪则书阿火”的妻子是有名的女鬼“木秋惹妮”,他家女儿就是变化无穷,吃人无数,十分凶残的阴阳鬼“兹自妮扎”(25)。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万物起源书》记载:“不吉不祥的德布洛莫山在甘洛上方,魔王老巢在德布洛莫,凶神三户德布洛莫居,畜鬼三口德布洛莫住。德布洛莫这地方,(是)凶神议会的地方,野猪磨牙的地方,公鹿磨角的地方,石板滑人的地方,水塘淹人的地方……,彝区四面八方的彝人,驱鬼赶鬼都朝德布洛莫赶,打狗杀鸡牛头马面都朝德布洛莫送”。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德布洛莫山森林密布,怪石狰狞,泉水多眼嵌于岩下,怪异之声常令人毛骨悚然,加之,传说中充满神秘和恐怖,被彝人称为“魔鬼山”,成为凉山的神秘之地。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甘洛吉日坡  甘洛吉日坡位于甘洛县石海乡和阿尔乡交界处,吉日坡虽然高不过2000米,但它俨然像一座金字塔。彝文典籍《勒俄特衣》有这样的记载:“远古洪水泛滥之时,洪水淹没了整个大地,世界仅剩几个山顶。汉区峨眉山,只剩卵石大一点;西昌的庐山,只剩一虎站立地;普格螺髻山,只剩一鸭站立地;沙马木洪山,只剩一簇竹林大;越西天鹅杠,只剩松果大一点;甘洛吉日坡,只剩秤星大一点……”。吉日坡也就成了甘洛彝民的繁衍之地。又云“吉日坡里生出十二神,十二神在守护着吉日坡”。由此,甘洛吉日坡成了彝人心中的圣山。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甘洛马鞍山  马鞍山位于甘洛县东南部,总面积28206公顷,高峰海拔4288米,是甘洛县的最高峰。山中森林植物达180科447属1500余种。栖息着包括国宝大熊猫在内的300多种野生动物。200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传远古的时候,吃人最厉害的一个撮邱阿蛮被彝族英雄惹迪所夫赶至马鞍山顶,撮邱阿蛮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息下来用脂甲劈柴烧火烤,待惹迪所夫骑马赶到时,撮邱阿蛮不慌不忙地对惹迪所夫说:你千万不能把我杀掉,假如你把我杀了,我的头发会变成杉林把你拦,我的血液会变成洪水把你阻,我的肉体会变成烂泥把你陷,我的骨头会变成悬崖把你堵……。惹迪所夫表面答应不杀它,并坐下来与撮邱阿蛮一起烤火取暖,暗地里却把火慢慢朝撮邱阿蛮面前移,叫它往后坐一点,撮邱阿蛮不知是计,往后退的时候就掉下悬崖摔死了。撮邱阿蛮死后,果真它的头发变成杉林,血液变成洪水,肉体变成烂泥,骨头变成悬崖。幸好惹迪所夫立刻爬到一颗杉树上,后来被猎人所救,他的骏马被洪水冲走,而马鞍却挂在了山顶的一块大石头上,洪水退去后山顶就变成了马鞍形,所以后人称其为马鞍山。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名人居住甘洛也给甘洛带来了名气

(一)有名的土司居住在甘洛

常言道:“名人就有名气”。凉山的彝族名人曾多位居住在甘洛,也给甘洛带来了名气。其中在甘洛居住过的名土司就有四位: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阿渥普普居住在甘洛  彝人所说的“阿渥普普”就是指安普卜,据说安普卜系云南大理人氏,随元军征讨凉山有功,被元朝册封为罗罗斯宣慰司宣慰使(从三品),以后世代承袭此职。管辖“北至大渡河,南到金沙江,东抵乌蒙山,西迄盐源盐井”。(26)有土司衙门在甘洛衣甲洛瓦屋(汉名红岩弯,距县城约一公里处)。彝人相传阿渥普普家除了有很大的衙门,无数的兵外,还有更厉害的是他家有“《百解经》”、“不拔的剑”和“黄金印玺”三件宝物。据说“《百解经》”一翻阅就能知道已经发生的事和将要发生的事。“不拔的剑”一旦拔出就要无数的人头落地。“黄金印玺”一旦拿出盖印,就要发生天大的事情。这些传说虽不可足信,但阿渥普普在凉山乃至整个彝区都很出名,这是千真万确的。史书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2年)罗罗斯宣慰使安普卜五世孙安配率众归附”。明封其为“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土指挥使”,(27)并代管建昌卫。在建昌郊外里许筑院居住,管原罗罗斯宣慰司的属地。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兹莫足吉依拉居住在甘洛  兹莫足吉依拉(汉名岭承恩)土司衙门有多处,现在甘洛县前进乡基打古村还有住房一栋。史书记载“邛部宣抚司传至清咸丰五年(1855)绝嗣,由带密土千户总岭承恩承袭”(28)。同治二年(1863)岭承恩截杀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先锋赖浴新及诱擒石达开有功,“清政府授予二品顶戴,建威将军衔,领土游击,并给予紫光阁绘像、亘勇巴图鲁的荣誉。”(29)“1871年后,岭承恩又继承了河西抚夷司和河东长官司(原利利土司之职)等职,‘掌管五印三司’。其辖地东起昭觉,西至冕宁,南到金沙江边,北止峨边、大渡河,有土司衙门五处,成为凉山显赫一世的最大土司”。(30)民国十五年(1926),土司职权由岭承恩的曾孙岭邦正(ꌅꃀꎺꉐ)承袭至1950年凉山解放。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兹莫慕理居住在甘洛  兹莫慕理(汉名岭光电)土司衙门设在甘洛县胜利乡斯补村。“清煖带田坝土千户后裔”,民国22年(1933年)考入国民政府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1937年回家,为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27军少将副军长。在家乡开办医院和学校,发展现代医疗和教育。甘洛县胜利乡现在还有岭光电先生开办的“私立斯补边民小学校4”(修葺过)。岭光电先生培养出来的200多名学生,很多成为解放凉山的骨干干部。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兹莫乌甲居住在甘洛  兹莫乌甲是凉山地区最残暴的土司之一,其土司衙门就设在甘洛县则拉乡踏足沽(距则拉乡约3公里处)。据说兹莫乌甲原系婆伙土司的后裔,以残暴出名,据老人们讲,他把百姓的小孩放在河心的大石板上,把小孩的母亲拉到河边,然后大声呼喊小孩爬到妈妈这里来,看小孩从石板上掉进河里为乐。为了威慑百姓的反抗,他把百姓母子拉到悬崖边,把母亲推下悬崖让孩子看,或把孩子推下悬崖让母亲看。在他统治的则拉一带,“彝、藏人民被他屠杀的约在三百人以上。人被杀死后,还不准家属收尸,将尸身抛在他门前的深渊里喂鹰喂狼。在他统治期间,每天都有成群的老鹰、乌鸦在踏足沽上空盘旋,等着啄食人肉,一听到枪声后,便向下扑去”(31)。兹莫乌甲恶贯满盈,于1934年被当地彝、藏人民杀死。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有名的黑彝、有名的白彝居住在甘洛

解放前,在凉山地区最有名望和权势的除了土司就是黑彝,黑彝自称“诺合”即高贵之意。到了清末民初,土司势力逐渐衰落,黑彝势力大有膨胀之势。黑彝阶层虽表面上看等级是一样的,而实际势力和名望却千差万别。有名望的黑彝在甘洛居住的较多,因而也给甘洛带来了一定的名气。《彝族克智》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很有名气的黑彝居住在甲谷甘洛,史毕普日居住在甲谷甘洛;苏格阿克(阿侯支)居住在甲谷甘洛;拉惹石达(阿侯支)居住在甲谷甘洛;尔呷摸格(勿雷支)居住在甲谷甘洛;吉日伟机居住在甲谷甘洛;比则拉觉(勿雷支)居住在甲谷甘洛;尔且沙合(勿雷支)居住在甲谷甘洛……。”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克智》书又载:“很有名气的白彝居住在甲谷甘洛,尔吉沙嘎居住在甲谷甘洛”。《彝族谚语》载:“尼维四十八,木苦阿吉数第一;黑彝八十八,嘎哈惹衣数第一;白彝一百二,尔吉沙嘎数第一”。尔吉和沙嘎两姓彝人是凉山地区所有白彝阶层中,唯独不受土司和黑彝管辖的独立白彝,所以在凉山彝区很有名气。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甘洛不返人,水塘不返石”

为何“甘洛不返人,水塘不返石”呢?其来源有三: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甘洛河多水深,无桥梁可过。甘洛除上述的山多山高的特点外,还有河多水深是古时甘洛的另一特点。甘洛境内的河流有:甘洛河、田坝河、两河、双河、斯觉河、色则河、尼日河和大渡河等。尼日河从西南入境,斜切全境,在境内接纳斯觉河、甘洛河、田坝河等水流,于东北境注入大渡河。据老人们讲,旧社会这些河流上除了在今岩润乡境有唯一的一座笮桥外(甘洛河上),其余河流上都无桥梁可过。而岩润的笮桥是白天昼夜都人把守着,无人敢过。外人一旦进入甘洛便很难返回。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甘洛岭高谷深,地势险要。甘洛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除重多的高山和河流外,还有岭高谷深是甘洛的又一特点。甘洛境内很著名的峡谷有吉米大峡谷,大渡河大峡谷等。特别是位于县境东北部的大渡河大峡谷,长约26公里,谷宽70—150米,局部小于50米,落差1000米至1500米,最大谷深2675米,为长江三峡的一倍,比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还深860米,气势雄伟,被中科院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现已入选“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解放前甘洛山河阻隔,交通不便,与外界闭塞,加之流管政府和反流管的土司、黑彝统治者各霸一方,彝汉相仇,彝族内部家支林立,外人一旦进入甘洛便势难身还。这就是“甘洛不返人”的主要原因。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甘洛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居住。“甘洛不返人”的另一原因是,甘洛属川滇地轴边缘地带,处于横断山脉北段东缘的大渡河以南尼日河流域,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在外地无法生活的人一旦进了甘洛,只要自己勤劳就可以慢慢富裕起来,不愿再退回去了。据了解现居住在甘洛田坝、玉田等地的汉人和海棠各地的高山彝人,都是在清朝中后期才从外地迁来,投靠当地藏人和彝人的。这些人来的时候两手空空,完全靠当地藏人和彝人或送或租或卖田地给他们种,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得到改善后,也成了当地居民。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无巧不成书,由于甘洛这个地方有上述众多的特色和名气,因而“甲谷甘洛”自古名声在外,“彝地甘洛首,汉区省府首”。“甘洛不返人,水塘不返石”的名言就是这样誉满凉山彝区的。oG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注释:
(1)-(10) 田坝、基打姑、甘洛嘎朵、莫尔古觉、的里瓦托、斯觉拉达、嘎日拉达、四积里衣、勒地、石海拉达均为甘洛县境的地名。
(11)(12) 古候、曲涅:均为凉山彝族的祖先。
(13) 婆哦拉达:指越西县普雄地区。
(14)(15)(17)(18) ‘尔洛’‘尔各’、‘阿吉达则’‘阿吉尔则’、‘衣莫拉米’‘衣莫尔合’、‘日伙麻康’‘日伙吉什’均为彝族家支名称。     
(16)(19)(21)(24) 莫咪梭洛、勒古地莫、毒住阁喔、瓦噶均为地名。
(22) 星住阁喔:指东方天空。
(20) 阿寨衣觉:指甘洛县嘎日乡阿寨村。       
(23) 甘洛利劈:地名,位于甘洛和美姑交界处。
(25)《凉山彝学》2008年第2期第118页。   
(26) 凉山史志第一节《古代至清末时期》第5页。
(27)(28)《凉山土司族属考一一附论土司制下的生产关系》詹嘉弘第7页。
(29)(30)《甘洛县志》第598页。
(31)《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资料选编》第1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