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作者:吴向军 发布时间:2018-12-04 原出处:《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摘要】彝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人民古朴淳厚,热诚豪爽,极重情谊。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积累和创造下,彝族的居住环境、服饰图案、图腾、工艺品等别具风格、极富民族特色。在云南玉溪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朴实的彝族人民,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建筑;服饰;图腾;工艺品;艺术特征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玉溪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市级行政区域,在这些众多民族中最多的就是彝族。在玉溪地区中,峨山县、易门县、新平县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主要有彝族、苗族、回族等,其中彝族占了很大一部分。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浓厚的、有特色的彝族文化。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玉溪彝族的建筑形式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无论在选址和布局,结构和形式,彝家的民居都十分精妙。以易门县十街乡马头山村的为例:第一,彝家工匠,修房前没有图纸全凭经验及主人家的要求造屋;第二,屋梁及各种穿枋、斗拱等装饰都是地面完成后,择吉日再整体上柱;第三,整个房屋构成全是穿枋、斗拱,不用铁钉,不用粘胶;第四,装饰精美,屋檐大多数是吊牛角和墙壁隔板花纹,看上去十分美观。在屋檐下的垂柱和隔板上还雕刻有多种图案,垂柱下端的牛蹄上刻有山和月牙形,蹄头上刻有河流纹样,让蹄尖朝内,以示招财进宝;垂柱的底端装饰成线团型、灯笼型,牛头和牛嘴型,以示驱邪。更精妙的是,工匠修建十家房、百家房,却找不到两间完全相同的房子,即便同一间房子,在各部位的装饰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花纹图案,这是彝家特有的建筑风格,图案和纹样都是根据木匠的想法以及木材本身的图案雕刻出来的。它是彝族传统文化艺术作用的一种反映,体现了艺术的唯一性,从其精心的装饰可以看出,彝家对美的独特见解和应用能力。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建筑选址与总体布局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的彝族聚居地多数在高寒地区,是传统的农牧兼营经济,生产力还很低下。因此在建筑选址时,多选择“前面有坝可种粮,后面有山可放羊”。“并且地势较险峻,水源要充足,又能看到四周,即有险可守,有路可走的河谷山城,朝向向阳的地带,同时还把万事万物都有灵魂的思想融入其中,‘观青龙向虎,查朱雀玄武’,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1]彝族居民主要是沿山地的等高线依山设置,整个布局小而紧凑,建筑高低错落,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这种不规则的房屋以村寨首领的住房为中心,一般较为高大,其他村民的房屋则建在其周围,有的村寨则不分主次,都为简朴的平房。彝族的村寨,它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玉溪现在的彝族村寨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模式,选择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能看清四周的有利位置,依山而傍。从美学上说,彝家人民已经从封建的观念中走出,而用发展的眼光用更好更结实的材料使自己的房屋装饰的更漂亮。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单体建筑与结构形式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传统的彝族民居按平面一般分为圆形、方形、矩形三种。圆形平面的房屋出现在早期的彝家村寨,是自然向人工的一种过渡形式。在彝家祖先看来天与地都是圆形的,他们周围的世界如太阳、月亮、果实以及先辈居住的山洞也是圆形的,所以这些客观事物被先辈们凝聚成抽象的圆形表现在最初的建筑上。方形平面是圆形的变异,是原始观念简单的模仿向理性思维的迈进。矩形平面是因建筑功能的增加而出现的,它使房屋更易营造和更易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并且它与方形平面一起成为后来建筑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边远山区彝族民居多为一个单一的空间,室内功能分布没有明确界限,空间具有模糊性。由于气候寒冷,进入房间的右方是火塘,兼有厨房的作用,称为“锅庄”,由三个刻有图案的石块构成,它是内部空间的主体及全家聚集的中心。左边是牲畜间,圈内牛羊的多少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因此在空间上占有一席之地。火塘右侧是家人睡觉及堆放杂物的地方。这类民居在易门铜厂乡的部分村落还能看到,它是以人为中心,农具等环绕的一个大的整体,一般空间较大,与环境协调一致,表现为简单朴实,特点是人与牲畜共存在于一个内部空间里。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部分彝族与汉族接触较多,在汉族中散乱分布,生活条件较好。主要在地势平坦或靠近城市的地方,由于受地理、经济条件以及受汉族建筑和文化的影响,建筑不论在空间划分及空间组合等方面与边远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类民居主要由三间正房和两间耳房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正房的中间为屋堂,是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全家人起居的共享空间,堂屋两旁的次间是所有房间中最好的房间,用于长辈的卧室,这体现着彝族尊敬老人的一种传统风俗。对应上去的角楼是粮食的储备处。正房两侧是厢房,供晚辈或外人使用,这种居民有单独的牲畜圈和厨房,和山区、边远地区的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人与牲畜的分离,火塘与厨房的分离。这类民居受外部影响较多,因此在墙壁上会挂上装饰性较强的饰品以及更多的图画,以增加室内效果和气氛,使房屋更加温馨,其艺术特征与汉族融为一体。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民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群体建筑还是单体建筑,都能将其风俗文化和地理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建筑显示既有本民族文化艺术的鲜明特征,又有汉族文化的渗透痕迹。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玉溪彝族的服饰文化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传统的彝族服饰种类较多,色彩多样,不仅有性别、年龄、节日装、平时装,还有结婚服、祭祀服等各种专用服饰。具有雍容华贵、干净利落、娇艳富丽、潇洒大方的特点。由于彝族支系较多,所处地域广阔,自然环境较复杂,生产经济类型各有差异,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彝族服饰在其质地、款式、饰品、纹样等多种方面均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60周年县庆(原摄) - 藤子茶 - 藤子茶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传统彝族服饰,讲究实用并与地域风光、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审美特点。由于所住的地方环境多为山区半山区,气温较低,加之彝族尚黑,衣着服饰多以青、蓝二色为主调,但绝不会因此显得色泽单调、款式单一。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服饰中最丰富多彩的是妇女服饰。妇女的服饰雍容华贵,中青年妇女头顶一块绣花的瓦式方帕,用毛线或发辫缠绕,老年妇女头戴一盘包裹得非常整齐的黑布包头。双耳戴有银耳环,领口上贴一块银花,上身穿绣有花边的大襟衣,袖子很窄,衣服短了仅到腹部。下身穿用多层彩色布环绕拼接成的百褶裙,裙裾拖地,线条修长优美,显得非常大方。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男子的服饰比女性略显单调,但极富民族特色。峨山传统男子头顶留一绺三寸左右长的头发,缠一顶长达丈余的青、蓝布包头,并在右前方扎成一拇指粗的长锥形发髻。上身穿黑色窄袖并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身穿多褶的宽裤脚长裤,在左耳上戴一串用红丝线穿起来的耳坠,披上一件青黑色的羊皮披毡自有一种威武英俊的气概。在春夏之际,上身穿白色对襟短衣,外套一件黑色领褂,不扣纽扣,头上也不打包头,而是戴漂亮的野鸡羽毛,帽扣上钉有红黄绿色布料做成的飘带,看上去十分潇洒。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彝族有些支系妇女一般不穿裙子而穿长裤,衣衫也多为大襟衣,但对于头饰和围腰极为讲究。红塔区一带的彝族与汉族交往较多,妇女的服饰平时几乎与汉族妇女没多少差别,但一到庄重的场合,就用头巾打起包头,并在包头上插一排用红绿色毛线制成的绒球,系上一块有黑色或紫红色、墨绿色丝绒制成的围腰,上面绣上色彩鲜明的“喜鹊闻梅”“蝴蝶采花”等图案。围腰是用银链系在脖子上,腰后的飘带用绣有精美图案的白色或色布制成,看上去十分清新秀丽。峨山、易门一带深山区的彝族妇女,则比较注重保暖,头上都打着青黑布包头或戴顶用红毛线织成的“小红帽”。上身的大襟衣,在领边、袖口和衣服边上都镶有宽窄不一的多层色布和刺绣花边,并用银链系在脖子上。天冷时,外面还要加一件皮褂,看起来整个色调虽然比较艳丽且不俗气。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纵观彝族服饰之今昔,使我们看到彝族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其它民族的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彝族尚黑、崇虎、敬火、尚武、等传统文化特征”[2]。玉溪传统的民族服饰比较注重保暖,图案内容多为动物,颜色以青、蓝色为主调,以适当的颜色搭配,显得很协调又有当地的民族生活风俗特征。在节庆的时候服饰颜色更为鲜艳,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让节日更加的隆重,服饰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彝族服饰不仅对彝族人民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还以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国服饰的大家庭中显示出自己的魅力。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玉溪彝族的图腾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汉族把龙作为民族的图腾,而玉溪处的彝族则把老虎视为自己的图腾。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许多关于虎图腾的传说几乎和彝族的历史一样悠久古老。据易门县绿汁镇的传说,在远古时代,洪水淹没了大地,世间只剩下七个姐妹,七姐妹长大以后,由于世间没有男的,她们便与一只老虎交配,生下了九男四女,这便是彝族人的起源,每位彝族人都深信不疑,自己是虎的子孙。而在峨山部分彝族人家,有的在供奉祖先的地方供养着一尊像猫般大小的石虎,每天接受家人的顶礼膜拜。此外,虎图腾还通过对彝族文化心理的影响,让虎的形象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无所不在。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喜爱黑、红、黄三色,三者均与虎皮纹饰有关。“彝族孩子降生后,身上的衣着永远是虎头帽、虎头肚兜和虎头鞋,虎头帽上,还真的和虎头一般,在额头上绣一个“王”字”[3]。随着年龄的增长,衣饰仍然难离一个“虎”字,彝族小伙子衣服上绣着虎,彝族妇女的围腰上、背带上纹有四方八虎图,彝族老人则喜爱穿白色虎头鞋。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玉溪彝族的工艺品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漆器工艺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彝族漆器种类几乎包括了日常生活用的所有方面,有餐具、兵器、经师毕摩的法器等。漆器用竹木、皮木做成,也有直接用自然物,如牛角、猪蹄,按其本来形状磨制漆绘制而成。在制作漆器时,先经过锯、刨、粘等工序,然后在器具表面精心的漆绘上图案和纹饰而完成。彝族传统漆器的漆料多是植物类的“土漆”,以矿物质颜色调配,多用锅灰、石黄、朱砂等分别将“土漆”调成黑、黄、红三颜色构成漆器的基本色调。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银器工艺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彝族的银器除了器皿、兵器外,多为饰品。器皿中比较常见的是一种小巧的银碗和各类银质酒器,器具表面多采用阴刻、镂空、镶嵌等工艺。银质饰品有头饰、背饰、手饰和各式耳环;头饰是各种领牌;背饰用一块长方形的红布作底,上面镶有日月形等图案,衬在红底上,显得鲜明富丽,一般在女子结婚时才佩用;手饰主要是银戒指和银手镯。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擀毡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擀制毛毡是玉溪彝族传统手工制品之一。彝族擀毡的工具有弹弓、笆扎、竹帘等。工序是先把羊毛撕松,铺在笆扎上,用弹弓将羊毛弹成毛绒,然后将毛绒均匀地铺在竹帘上压实,制毡的人口含热水边喷洒边卷起竹帘,并用力搓揉,毛绒结成毡,将其置于笆扎上,用线织裙皱,用木版把毡夹紧,数月后解开木版即成。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刺绣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刺绣是彝族富有特色的手工艺,一般多用于男女上衣,妇女头帕、女裙、男裤、荷包、烟包等。刺绣手法较多:有垫绣、引绣,以及缠针、乱针、长短针等。多以挑、压、镶等工艺结合,根据图案的需要,以、白、青、绿、蓝、黄等线交替使用。图案纹饰有较为形象的动物、植物、山、大象和抽象的各种几何纹样。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制陶工艺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彝族村寨在烧制陶器的技艺、工艺过程及器具形状与周边其他民族相同,一般是就地取土和泥后,以手工轮盘筑成器形。陶器器壁较厚,器具表面以素面为主,器具形状多为一种形体较大的缸或罐。这两种陶器主要是用于水器和盛放粮食。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溪彝族的工艺品是极富特色的,绘制图案的纹饰,以黑、黄、红三色为主调,以白、青绿、蓝等交替使用,表现出玉溪彝族人民对色彩的理解与应用。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化如何在多元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彝族民族文化艺术是根植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民俗中传承发展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玉溪彝族人的物质生活环境日新月异,生活富裕起来了,彝族民间文化艺术,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各种艺术节、文化节、民族村等形式,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彝族民族文化艺术互相交流、吸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接纳吸收各民族和外来艺术文化的同时,保存自身的民族文化,发展本土民族文化艺术,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刘浩.从彝族的风俗文化看彝家民居[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常锐伦.美术[M].云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2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成云龙.关于我们民族的几点思考[R].彝人论坛.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单位】 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Aq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