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毕节市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精粹展示

作者:​张晓佳 发布时间:2020-11-10 原出处:《毕节日报》2020年11月09日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精美的漆器制品、古老神秘的彝族“撮泰吉”、绚丽多彩的苗族服饰、清润悠长的三眼箫……这些承载着毕节各族人民文化传承与记忆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节这片神奇、美丽、富饶的土地,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也保存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非遗文化的百花园中,毕节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织、融合,璀璨绽放……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威宁彝族撮泰吉

image.png

彝族撮泰吉(阿铺索卡 摄)

“撮泰吉”被誉为“人类的祖宗戏”“人之初,戏之始,彝之源”。中国戏剧家曹禺先生说:“撮泰吉”是戏剧“活化石”。曲六乙先生说:“撮泰吉”是中国戏剧珍贵的“活化石”。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汉语言释义翻译,“撮”为“人”,“泰”为“进化”“变化”,“吉”为“玩耍”“游戏”“表演”。从整个演出内容看,“撮泰吉”应翻译成“人类变化(进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的主要内容是向后人传授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知识并保存祖先取得的劳动经验,是原始村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从猿转变到人的真实记录,是模仿古人类进化过程的一种历史意义上的“情景再现”,令人惊讶地吻合了“劳动把人类从猿转变到人”的科学定义。其演出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内容包含祭祀、农耕、麒麟舞、扫火星四个部分。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撮泰吉”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和挖掘,至今已有30余年。如今,“撮泰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顽强的生命力,从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倮嘎村走向各地彝族村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5月20日,“撮泰吉”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纳雍苗族芦笙舞 (滚山珠)

image.png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罗 园 摄)

头戴野鸡翎帽,身着绣花服饰,或以头为足,或以人攀肩,年节、民族节日或农闲时节,苗族同胞们就在盛满水的碗与碗之间,边吹芦笙边表演舞蹈动作。这便是苗族芦笙舞“滚山珠”。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滚山珠”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是苗族迁徙舞中技巧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一个舞种。在表演过程中,不管舞蹈动作难度多高,表演者都要手持芦笙,口吹芦笙,芦笙不离口,吹奏不停顿。舞蹈与芦笙吹奏自始至终协调配合,同时体现“步要轻、转要圆、踢要直、力要稳、跨要开、体要快、蹬要轻”等多个要领。另外,“滚山珠”还有一些炫技性的高难度表演,诸如“旋仰击鼓”“刀丛滚身”“倒挂金钩”等。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滚山珠”最大的艺术特征,在于它汇集了奏与舞两个元素。声与形的契合,口与手的协调,个体与群体的交融,成就了它最耀眼的亮度。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5月20日,纳雍“滚山珠”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大方漆器是贵州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明、清时期曾列为贡品,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下发,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位列其中。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史载,大方漆器制作始于东汉年间,彝族先民常以生漆涂髹马鞍、箭筒等物品,进而又以牛皮制成胚胎,用生漆涂髹,制成酒具、乳具、茶具等革器。明洪武年间,大方形成了一套以皮胎漆器为主的漆器制作工艺,成了地方特色产品,并开始向朝廷进贡。清代《乾隆通志》载:“黔之革器以大定(大方)为最佳。”清道光年间,大方漆器盛极一时,家庭漆器制作作坊遍及大方大街小巷,从业者达千人之众,故大方又有“漆城”之美誉。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官府向民间征集精品,大方县髹漆界特制的朝珠盒、朝帽盒、凤冠霞帔盒、满汉全席餐具等都被列为贡品。其中,贡品皮胎描金葫芦,现仍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方漆器制作工艺独特,制作要求高,工艺流程繁杂,主要有制漆、胚胎、灰底、漆地、罩面、装饰5大工艺,需50多道工序,80多道生产环节方得以完成。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方漆器图案典雅逼真,质地坚实耐用,造型古朴雅致,漆色润泽生辉,色彩艳丽动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制作技艺精湛,表面绘有龙凤、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并书有古代名人诗词歌赋,古雅庄重;装饰多以写实与夸张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地方色彩。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大方漆器除了保留隐花、明花、退光等传统手法外,还发展了明光、印漆、台花、描金、刻银、填彩等品种。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赫章彝族火把节

image.png

彝族火把节(郑桂洪 摄)

在黔西北广大彝族聚居地区,多年来均有过“火把节”的传统习俗。2010年6月,赫章彝族“火把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火把节”,彝语称“朵扔吉”,实际上,是根据彝族十月太阳历来定的。在彝族十月太阳历中,一年以十个月计算,一月以三十六日计日,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定季节,斗柄正下指南为大寒,在这段时间过十月年节,即彝族十月年;斗柄正上指北为大暑,在这段时间过新年,即火把节,又叫作“星回节”。后来此种仪式经过发展演变,增加了歌舞表演、服饰展示、斗牛、赛马、摔跤、打陀螺、荡秋千等内容,成了今天的“火把节”。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期间活动丰富多彩,村寨里飘着咂酒诱人的香味,百听不厌的旋律由唢呐、月琴、口弦等各种乐器弹奏而出。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夜幕降临时,彝寨的每户人家都不约而同点燃火把,进行象征性的驱虫活动。火把绕自家住房一圈后,大家又把举着的火把汇集到一起,顺着村寨转两圈后,移至田间地坎,山坡林下。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会儿,山上的人们陆续回到村寨边,燃起一堆堆篝火,并围着篝火,在唢呐、笛子、月琴的伴奏下,拉开圈子跳起《阿西里西》《撒麻舞》《乌蒙彝舞》等欢快的舞蹈,一次次将火把节推向高潮。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纳雍苗族服饰

image.png

箐苗服饰(祝 绯 摄)

纳雍箐苗服饰是一朵凝聚着苗族记忆与思想的艺苑之花,随便拿起一件服饰,仿佛就能洞见箐苗一部厚重的历史。纳雍苗族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200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纳雍“苗族服饰”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光荣上榜。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箐苗服饰的刺绣手法有数纱绣、剪纸绣、编织绣、蜡染绣、拼贴绣、卷纱绣、滚绣、盘绣等。箐苗刺绣的色彩搭配元素丰富,包括红、黑、青、白等颜色;刺绣图案最富人文内涵,基础花纹有圆形、半圆形、葫芦形、圆勾形、圆勾藤串形、花瓣形、漩涡形、梯形等,花纹有疏有密,花簇有繁有简。箐苗刺绣图案还包含了具有图腾含义的“族徽”式动物图案,如牛、龙、凤、鱼等。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代代相传中,箐苗妇女们以针当笔、以线作墨,把经历的苦难和坎坷绣在衣裙上,组成一部画卷般的史诗。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块绣片植入众多刺绣文字,承载了苗族的历史信息。服饰图案代替了文字,使服饰艺术真正成为苗族传世的“无字史书”。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箐苗服饰作为延伸到文化系统层面的“民族语言”,它所附着的文化灵魂,实质上就是箐苗历史的一个缩影。这些“民族语言”,这部“无字史书”,记录了箐苗的生命起源、民族迁徙等历史,吟唱出了苗族同胞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祖先的崇敬。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赫章“彝族铃铛舞”

image.png

彝族铃铛舞(杨元德 摄)

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流传于赫章韭菜坪山麓,由护送阵亡将士的战斗舞演变而成的祭祀歌舞——“彝族铃铛舞”,便是彝族文化中一朵耀眼的花。2008年,赫章“彝族铃铛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铃铛舞”,俗称跳脚,彝语“恳合贝”,意为灵体告别之舞。其具有载歌载舞的显著特色,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仅以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来统一动作,伴奏乐器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通过祭祀活动,跳铃铛舞,唱祭祀歌,以祭奠逝者,安慰生者。过去,雄浑悲壮、粗犷豪放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学习、在祭祀活动中演绎,随着时代发展,女子也加入其中,而且场景不限,节日、丧葬嫁娶、农闲时均可以跳。舞蹈内容也融汇了彝族先民们曾经跋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艰辛与男耕女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美满。舞时,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来回旋转晃动,双手左右上下转腕摇铃挥舞彩绸,时而抬头后仰,时而弓步前倾,时而骤然下蹲,时而贴地翻滚,一走一停,缓急有序。男子刚健豪放,女子柔美内敛,男女搭配相互配合,使得原始粗犷的“彝族铃铛舞”更加绚丽多彩。wD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所属专题:

毕节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