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音乐舞蹈

解读巍山彝族民歌——彝族民间小调

作者:​阿有高 发布时间:2023-03-15 原出处:​巍山潮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巍山彝族是一个古老土著民族。巍山彝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创立风靡一时的南诏辉煌历史,也从南诏以来留下许许多多深邃的彝族历史传统文化,彝族民歌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人善于乐观,富于浪漫,生活极具诗情画意。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巍山彝族小调

什么是小调?通俗地说,具有固定的音韵格律,具有相对固定的唱词,可以在街头巷尾等任何地方哼唱的小曲子,就叫小调。巍山民间小调流行于各民族地区,多流行于广大彝族地区和半山半坝城郊地区。
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调是中国民歌体裁类别中的一种民间歌舞小曲。民间小调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提炼加工,具有结构均匀、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转柔腻、歌词严谨、定腔定调等特点。除了用彝语唱词的部分田野小调如割麦子调等不严格规定唱词以外,绝大多数汉语唱词的小调,都有着固定的格式。这也就是小调与山歌的区别。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调具有独立的音乐体裁和特征。一是小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色。二是曲调不受外在因素影响,根据旋律内在要求,追求词曲协调一致的均衡性和表现手段的灵活性,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不强烈,富有很强的动力感。三是小调的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无论篇幅长短,曲体结构都以起承转合为原则,形成整齐的平衡关系,稳定感较强。四是小调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和规整化,在分节演唱时,虽然每段唱词不同,但衬词、衬腔却是原样重复,成为加强整个作品统一性的有力手段。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调来源于民间社会中低阶层。小调源于劳动和生活,遍及城市和乡村,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反映的是百姓日常生活,特别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者居多。随着历史沿袭,因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延续传唱,汉语小调词曲较定型化,即兴性少,从而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照内容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等类别。巍山的民间小调,未须严格界定,简单划分为四类。一类是彝语小调,如牛歌(牛曲)、羊歌(放羊小曲)、割麦子调、出嫁敬酒调、懒腔等;一类是山歌式小调,如赶街调等;一类是由感而发的抒情小调,如砍柴调、薅秧调、挑水调、赶马调、赶嫁妆(丝线花十八朵)、看郎调、苦媳妇、干哥干妹、二月八朝山调等;一类是按月份、季节唱的时序小调,如采花调、送郎调、十二属调、放羊调、劝赌调等。时序小调一般从正月唱到十月或十二月,多一月少一月都不行。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调多有小曲特征,深受人们喜爱,它是人们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以及婚丧节庆之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民间小调多数属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十二月、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常以花名等形式联缀,多侧面、较细致的陈述内容。为适应多段词的需要,其曲调则概括、凝炼地表达某种情绪,或柔美、或哀怨、或欢快,旋律流畅,表现力强。小调的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也可进行小合唱。小调多有乐器伴奏,引子和过门巧妙运用,使小调乐曲更为优美动人。民间小调的歌词格式多样,除七字句外,也有长短句式,除四句常见外,也常有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等结构,加上衬词的格律化,使小调的曲式结构更为稳定。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间小调各地都有,有的流传面广,有的流传在一定地区。仍因歌词格式多样而富于变化,并用衬字、衬句扩充音乐结构,加强感情表达。民间小调题材广泛,从社会事件至日常生活、风俗、爱情等,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民间小调是旧时代流传下来的,对旧社会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奴役的苦难生活反映居多。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间小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长期以来,伴随着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小调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成熟阶段。一方面,从广大农村传入城市的许多民歌小曲,经过城市职业艺人演唱、加工,变为小调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小调又经过城市职业艺人的传唱交流,流传遍及广大农村,因此,小调的分布极其广泛。就巍山而言,许多小调原传于小城市或城郊,可是现在反过来,只有城郊和广大山区仍有流传,很多民间小调已经在城市频临失传。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间小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广泛。它不受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和具体劳动环境的制约,它所反映的不仅包括农民的苦难生活,而且还包括其他各种阶层的爱情婚姻、离别相思、风土人情、娱乐游戏、自然常识、民间故事等,其中有不少小调的唱词还往往能够以高度的概括力和尖锐的批判锋芒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主题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意义。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调与山歌一样,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笔者走进民间、贴近百姓感受到,比起年轻人爱唱流行歌曲,民间有多少喜欢唱歌的中老年人,他(她)们更喜欢唱民间小调。月光下的夜晚,山乡人民不因劳动而困倦,摆开院子里的八星桌,只要有一壶老酒助兴,笛子、二胡随便伴奏,吹吹树叶也行,小调便开始脱口而出,欢快愉悦的场景非小调莫属。小调不小,唱响古今酸甜苦辣人生故事,歌若是歌,方能引奏鼓弦琴笛和谐之音。烦恼之事,寂寞之时,倘若能有小调助兴也是幸事。山歌在山里流行,小调在家里唱开,各有各的兴趣。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巍山彝族小调之“牛歌”

牛歌,民间又叫牛曲,是在犁地吆牛时专门唱给牛听、让牛解除疲痨的彝语曲子。唱牛歌又叫做“喝牛曲”,指的是吆喝。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所有家养的牲畜中,牛和马是干活最多、最最辛苦的家畜。在漫长的传统农业时代,牛在地里耕,马在山里驮,没有牛和马,人将忙碌无帮手,苦累无依靠,生活寸步难行。人其实没有天大的真本事,本事就在于能把牛马驯服,服服帖帖为人而劳动。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牛和马,是需要用一定的语言来沟通的,否则它不听你的话。俗话说“牛土马汉”,说的是“牛”只听彝语,“马”只听汉话。那么,彝族人吆骡吆马说汉话没问题,而汉族人犁地对牛说彝话是否有障碍?其实,汉族人犁地吆牛也用彝话,不过只用常用的简单几句罢了。比如:“哦唔”是走了的意思;“哈扎扎”是爬坡上去的意思;“哦——嘎哦唔”是转回来的意思,“吥!吥!吥!”地咂嘴皮是叫停的意思,等等。只要能用这些常用语,一天的犁地吆牛就能完成。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唱牛歌、喝牛曲是犁地人不可或缺的语音沟通。牛看起来很温顺,可是牛的天性是很“牛”的,牛可以任命为人活着而躬耕,但他不可容忍人在小看他、欺骗他、责骂他。因此,牛必须好好地哄他,正所谓“拽骡可用鞍压,犟牛不可抽鞭”。怎样让牛心甘情愿地在田间劳作,乐意为人类付出,就是要唱牛歌好好地哄他。比如:犁地人常常用“喔咧阿嘎”或“阿嘎哩”称呼大牯子为“阿哥”,就是要对他有个尊称。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犁地人一般都是全副武装。身上穿着棕匹蓑衣,用来扛犁杖垫肩,或下雨防淋;头戴一顶下雨帽或草帽,用以防雨防晒;间腰挂一把刀具别一把砍刀,以防犁地遇上树根藤蔓把它迅速砍断以免伤犁;手里拿一棵1米长的“挽手棍”,棍上系一棵棕索细绳子,用来抽打不听话的犟牯子。有时,为了加快犁牛的行进速度,犁地人往往用“挽手棍”空甩一下,让挽手索“嗖”地空响一下吓唬吓唬,不到万不得已,总是舍不得使劲抽打。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歌不分民族、不分地域,无论水牛、黄牛,只要有犁牛耕作的地方都有牛歌,只不过彝族人凭借自身的彝语习惯,牛歌唱得更细腻些。彝族人犁地耙田,就是用长长的牛歌,来哄牯子使气出力的。从吆牛出厩门开始哄唱,一路唱得让牛开心,直到驾牛犁地,几趟几歇,一天唱到晚。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歌是任何用牛犁地的人都必须唱的一个曲子,但由于各地的条件不一样,黑惠江边一带沙坝土地宽阔、平整、疏松,犁起来很不费劲,唱起牛歌要更沉长、悠扬、轻松一些。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面一段就是《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中来自漾江边上的彝语牛歌剪贴,意译如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喔哩!喔!喔!阿嘎!
不好好地哄你你就不想走。
要让小牯子与你平排走,
你要慢慢地走,顺顺地拉,
不要让小牯子掉犁沟。
喔!转过来!
太阳已经偏西了!
今天的活计快要完了,
大牯子你慢些走好了。
你真的听话啊!
你要挨着田埂子走!
耙过的地方就不要再去踩。
哦!小牯子呀你真能干!
活计马上就要完了。
太阳就要落山了,
回家就可以吃草喝水了!
哎!回家了!

就这样,一天到晚、日复一日地唱下去,太累了唱不动,还可以用吹口哨打“嘘嘘”继续着牛歌的曲子。多么人性化的人畜情感交流,多么愉快的劳动和生活情境,让牛与人一样,不屈不挠。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在田里心甘情愿地为人而躬耕,几千年来都在默默为人们服务着。牛是忠心的,它总是紧紧地走在主人的犁杖前躬耕,贴近主人的身前身后。牛是守信的,它不忘自己的使命,全神贯注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为迎接丰收而奋斗。牛是无所苛求的,它从来不追求荣华富贵,只求主人给它一堆杂草,给它一个窝棚有个安身之处就行。牛是毕生的,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注视着尚未耕完的土地,直至带着遗憾闭上明亮而又清澈的双眼……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是一种能与人心灵沟通的家畜。它从来不炫耀丰功伟绩,只是踏踏实实地干活。它见过人间冷暖,它也会感受到人类真情。它会淌眼泪,那是与人心灵碰撞挤出的热泪。“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应当唱好这首牛歌牛曲,高声赞美牛的品格。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善待它,它也会对人们忠心耿耿,与我们结成最最忠实的朋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巍山彝族民间小调之“割麦子调”

割麦子调,流传于牛街瓦妈伍、立马村一带。“割麦子调”用彝语唱调,每一个调子为三个句子。比如,开腔先唱头两句:“嘛皆底哪阿咱闭,罗幕密几嗯仨可”;中间唱上一句衬词:“啊密阿佬底比五”,再唱完最后一句:“喀里幕塔弃怒啊!”这个调子的汉语包括中间衬词的全调汉译意思是:“不开心呢做什么?干活锄地三五年,我要说给阿郎你,嫁人时候都到了。”这其中,头两句和最后第四句是正调,只有第三句是衬词,衬词调调都一样,“我要说给阿郎你!”割麦子是女人单方面的活计,“割麦子调”只有女人唱的调。马鞍山一带喜欢唱“薅荞调”,其调门与“割麦子调”相近似。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瓦妈伍、立马一带,地处漾江边的高山岩头,亚热带气候特征明显。春天,微微江风吹向山顶,暖风凉风交织,催熟蚕豆麦穗。夏天,山头坡脚艳阳高照,见证节令交接,催促中耕薅锄。秋天,滚滚乌云坐落山头,狂风暴雨交加,催促秋收秋种。冬天,江雾茫茫环绕山脚,预约山头交峰,催生越冬繁殖。一年四季,大春种包麦,小春种小麦,妇女们都在麦地里干活,任由风云摆布。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江边的气候始终要比中高海拔地区炎热得多,庄稼成熟来得更早。每当过年以后的仲春至孟夏,山坡上那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是那么的美,又是那么的香,让多少割麦子妇女都沉醉在浓郁的麦香之中。麦地里的妇女,用镰刀或锯刀割麦子,弯着腰,左手抓住一把麦子的上半部分,右手拿住镰刀锯刀,一把一把地割,割了一大把就抬起头来开始绕把子,抬头绕把子的时候就开口唱“割麦子调”。你割一把我割一把,你唱一调我唱一调,场景非常活泼愉快。妇女们尽管劳累得再精疲力尽,不管天气有多么的炎热,只要是丰收在望,也多么希望可收获的麦田再多一点,干活的时间再长一点,好让人们能够多收割点麦子,多唱几个割麦子调。难怪白居易《观刈麦》里说“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妇女们在地里干活,谈天说地唱调子,甚是愉悦。阅历多者,知识长者,唱调能者,总是用调子唱天生万物,唱水火无情,唱人情世故。这个时候,中老年妇女就给年轻妇女教各种各样的调子。干重活时,妇女们使劲流汗,顾不上唱调子,而割麦子时,做的是手头上的轻巧活计,不用费力,于是你一首我一调地竞相唱调,比试比试肚才口才,因此祖辈就唱下了许多深奥的调子,虽然唱的内容不一定完全是与割麦子有关的词句,但用这个腔调唱在割麦子时节,人们就把这种调子叫做“割麦子调”。割麦子调大多是一语双关,唱的是割麦子的调,而实际上在教年轻人怎样劳动、怎样生活、怎样谈情说爱、怎样做人等。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面这一段唱词是这一带妇女人人会唱的调子。老年妇女把着唱,中年妇女经常唱,年轻妇女学着唱。我们把它收录到《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里的“割麦子调”,汉译如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家麦子都绿了,我家麦地还没犁,麦种不知撒哪些。
麦菜不能混着种,割菜带起麦叶子,别给菜籽乱撒些。
要割麦子怎么割?锯刀头上割着 来,把子还要绕紧些。
岩巴底下那块地,去年麦子很不好,看来今年更好些。
河边那个小阿郎,去年前年不挂你,今年更要挂你些。

含蓄委婉、耐人寻味是割麦子调的最大特点。比如上述调子:“麦种不知撒哪些?”,说的是“我的对象是哪个”;“别给菜籽乱撒些”,说的是“打靶不能乱枪法,找对象不能乱点鸳鸯谱”;“把子还要绕紧些”,说的是“不能随便放风,说话做事要稳妥”等等。最后两个调子前后关联,先指“桑”说麦子,“看来今年更好些”,一转语气就说“槐”,直言“今年更要挂你些”,道出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的秘底。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人说“割麦子调”是打歌调,是 山歌,其实也对也不对。咬文嚼字地看,“割麦子调”的语句结构与打歌调相似,它用彝语唱调,而且三句正调一句衬腔,只不过打歌调衬腔在后,而“割麦子调”衬腔在中,表达的内容也很像打歌调寓意,说它像打歌调也对。另外,“割麦子调”的中间衬腔用彝语唱“我要说给阿郎你”,说它像是山歌语气也对。但是严格地讲,像与不像是一回事,是与不是又是另外一回事。确实从唱词单方面讲,说它像打歌调也行,像山歌也罢,从唱腔音韵角度看,它完全是独立一调,而且在田间地头脱口便唱,不需要跑到山上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完全属于小调小曲性质。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唱了调子心发热,不唱调子心头荒。一个老年人,割了一辈子的麦子,唱了一辈子的“割麦子调”,她说:“习惯了的活计成了瘾,不割麦子就不像做活计,不唱调子就不想割麦子”。她把割麦子与唱“割麦子调”联系得如此密切,不可分割,属于地地道道的麦子情感。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特别记得一件事。我小时候在瓦妈伍村读高小,住在一个亲戚家,春季周末总要去看守一块麦地,孔雀常常到麦地里啄食麦穗。最爱唱“割麦子调”的那个老大娘特别交代:猴子来了要撵走,孔雀来了切忌不能撵。她说:“金黄的麦子是金子,是财富,孔雀满身都缀满了铜钱花,也是财富来临的预兆,要给孔雀多吃点麦子”。我听得认真,毫不含糊。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古喻言,成熟了的金黄色麦子它象征着财富。或许大概没有多少人真正体验过,感觉那股麦地里成熟的热流,便会感受到那股劳动所获得的满满成就感,享受那般财富临门的征兆。老年人唱“割麦子调”是情,年轻人唱“割麦子调”也是情。老年人唱的是对粮食的珍爱与土地的眷恋,而年轻人唱的是对劳动的热爱与成果的憧憬。我们不须做任何比喻,假若能听得懂彝语,“割麦子调”真的回味无穷。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巍山彝族小调之“羊歌”

羊歌,是牧羊人在山上把羊群集中拢来时哼唱给羊群的一首小调,实际上是一首牧羊小曲。羊歌不是放羊调,放羊调还另有唱法。羊歌用彝语唱调,流传于广大彝族地区,特别流行于黑惠江流域江边一带。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江边一带,多生长橄榄树、压条树、羊粑粑树等速生阔叶權木林,山羊爱吃树叶子,养殖山羊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条件,于是江边自古以来就有着养殖山羊的传统。然而,江边山高水险,坡陡阱深,山羊喜欢爬山勾树,一出羊厩门就拼命往山上跑个不停,牧羊人只能跟着羊群顺势而为。羊群跑得很快,一下子就钻到树林里,追也追不着,看也看不见。牧羊人只要把握山羊习性,守住口子,便可以让羊群任意窜行。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羊天性爱吃盐巴、花椒、石碱,也爱吃包谷籽、豌豆籽。牧羊人掌握羊子习性,随身带上盐巴或包谷籽,见羊子将要翻山过岭的时候,就对着羊群大喊一声“嗷——吔——嘶!”,羊群听到主人的呼叫声,就“咩咩咩”地答应,然后主人又叫“吔塞——吔塞——!”,不一会儿,羊群就先先后后、争先恐后地跑到主人面前。主人要等到羊群全部到齐才能撒盐巴,先到的羊子就眼巴巴等待主人撒盐巴。羊群全部到齐,主人在大石板上撒些盐巴让羊子舔了吃,在平摊草皮地上撒些包谷籽让羊子找了嚼。这时候主人也得讲究公平,适当把占抢些的健壮大羊子扒开,让瘦弱些的奶妈母羊靠到自己身边来多喂上点盐巴,或把小羊羔抱起来单独喂上一点点。羊群要在主人面前停留很长一段时间,这时,主人面对羊群唱起羊歌,摸摸大羯羊,搂搂小母羊,抱抱小羊羔,唱着始终让羊群听得懂的歌。对牛弹琴也罢,对羊哼歌也好,反正主人悦意,羊群喜欢。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阵子,主人又要赶羊群上山,因为羊还没吃饱,不能光靠那几颗包谷籽。羊群又一次进山,钻到深阱树林里,隔个时候,羊群失踪不见了,主人又再喊“嗷——吔——嘶!”,羊群答应“咩咩咩”,听到主人喊“吔塞——吔塞——!”,羊群又陆陆续续跑拢主人,再作第二回合的盐巴、包谷、羊歌……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四个回合过后,羊子已经吃饱,大羊子或许已经在路过的阱沟里喝了水。主人担心有些羊子特别是小羊羔没喝过水,于是把羊群统统吆到阱里再让他们喝一次水。所有的羊子已经吃饱喝够,看看天时还早,主人把羊子吆到一块平堂地,让羊子卧睡,闭目养神,反刍打回草。主人推推这只羊,又摸摸那只羊,唱着一段接着一段的羊歌。眼看天色渐晚,主人催羊群起身,准备回家,主人再唱最后一曲羊歌。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牧羊人在山上整天放羊,羊歌一次接一次地唱,一段接一段地哼,一天到晚几个回合,唱的内容也很多。《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里,简单收录这么一段,彝音汉译内容如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吆噢!吆噢!
羊啊!快来!快来!
来这里舔盐巴,舔盐巴!
好好地舔,认真地舔,轻轻地舔!
甜甜蜜蜜吃进去,高高兴兴跳起来!
靠!大犬羊,靠边站!
让喂奶的奶妈舔上一点点盐巴!
舔饱了!舔够了!
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

“羊歌”,说白了就是在山上放羊时专门哄羊子归群入队的吆喝曲。羊歌要用彝语来唱,唱得轻松愉快。听一位老大娘说,会唱羊歌的人放羊,喊喊叫叫一阵子,摸摸唱唱一阵子,好不轻松就把羊群饱饱壮壮吆回家,不会哼唱羊歌的人放羊,抓着帽头追赶羊群,到头来,人累了不说,羊反倒没吃饱,人畜两亏。因此,这一带的小孩从小就跟着父母爷奶上山放羊唱羊歌。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羊歌”唱的内容较多,它以人们放羊言语的音乐元素,用优美动人的人声,形象演绎了牧羊人在山间原野欢快放牧的生活场景。通过音乐艺术合成,歌曲中以“人唱羊答”为主基调,伴有鸟鸣声、水流声、山风声的优美旋律,生动描绘了一幅人与家畜亲密相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歌曲中彝语唱词和彝风旋律的巧妙运用,使歌曲具有了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具有浓浓的乡土韵味。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统民歌自有它的生命力。羊歌是活泼动听的土音土调,据有关资料介绍,巍山彝语幼儿合唱歌曲《羊歌》,曾在多个场合获多个奖项。据悉,2018年12月,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我县选送的巍山县民族民间传统歌调无伴奏混声合唱《羊歌》惊艳亮相,深受赞誉。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黑山羊养殖是江边人的当家产业,放羊唱羊歌也是江边人的行家里手。江边人少不了养羊,养羊少不了唱羊歌。放羊的活计轻松而又愉快,吆羊的小曲活泼而又甜美。小羊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在山上累了一整天,也多么想让女主人抚摸一下。羊是极其温柔善良的,我们赐之以歌也是理应如此。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常常在江边的山坡草地上,能够看到这样一幅美景:漫山遍野的羊群就像黑豆籽一样撒落在半坡上,一旦太阳偏西主人呼叫,大大小小的羊子奔跑着靠拢主人,与主人争盐巴嬉戏,西沉的太阳已经歇在山头上不愿落去,放牧晚归的年轻小姑娘走在山间小路上,吆喝着长长的羊群队伍,哼着那清脆流利的放羊小调,盘算着她的全部嫁妆就在这羊群身上,脸上挂满了惬意,心里却是满满的收获。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巍山彝族小调之“出嫁敬酒调”

“出嫁敬酒调”流行于巍山坝子以东广大彝族地区,是当自己的姑娘将要嫁出门的这一刻,当着家族亲戚众人的面,伤心抹泪的老母亲唱给疼爱的姑娘,也唱给所有亲戚聆听的一首敬酒送别小曲。“出嫁敬酒调”用彝语唱词,句子或长或短,内容格调基本固定,具体唱词因唱调人的阅历、肚才、水平而异。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人总是要嫁人的。父母供养儿女真可谓操心磨肝,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大,可转眼就该嫁人了,母女之间难以割舍的心情无以言表,只有几滴眼泪、几声鼻涕连声,依依送别。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农村讨婚嫁娶的礼数是相当认真的。每当三访五次上门求婚、三回九转提亲过礼之后,男方父亲领着本家要人和最亲的亲戚,到女方家里商定娶亲日期。按照民间习俗,女方过门的日子,是要请当地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择吉日良辰定夺日子,什么时辰出门迎亲,什么时辰娶亲进门,都有严格的时辰掐算。娶嫁当天,女方一般都待早饭客。早辰,男方的迎亲队伍按照择定时辰出门迎亲,按时辰来到女方家大门外吹唢呐等候,女方待客“总理”根据时辰,要么席间暂停摆席准予迎亲队伍进门入席,要么待客宴席礼毕之后,准予男方迎亲队伍入席。全面宴毕,女方父母要作揖邀请本家亲戚要人上楼,在祖宗灵牌前排排就座,然后领着新婚男女在祖宗排位灵前下跪,执掌的先辈长老向祖宗灵牌点香作揖祷告,面对祖宗念念有词代为发誓,再让男女双方向祖宗磕头表示认同誓词,让三亲六戚来见证这一刻。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嫁敬酒调”分姑娘自己亲唱和母亲送别相唱两大类内容。首先是姑娘自己唱。姑娘在嫁出自家门槛之前的这一刻,是要用酒敬天、敬地、敬祖宗,还要给父母双亲敬酒。嫁人的姑娘自己唱的“出嫁敬酒调”就是唱在这个敬酒时候,多唱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之类的唱词。接下来是母亲送别相唱。在姑娘即将嫁出门槛时,女方的父母亲又一次把本家和亲戚们全部邀请在大院子里排排就座,这一次不在楼上而在院子里,不是本家亲戚要人而是所有宾客全部,父母领着姑娘向所有亲戚致谢,让姑娘双手端着酒盅托盘,母亲唱着“出嫁敬酒调”,父亲端着酒盅一一敬酒。这个时候,母亲唱的唱词与姑娘唱的唱词完全不一样,母亲唱的则是舍不得把姑娘嫁出门之类的唱词。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将“出嫁敬酒调”收录到《巍山彝族民歌》第二集,我们请一位与我同时学驾的小师妹提前联系,约定到梧岗山参加一次嫁姑娘婚礼现场,现拍实录。小师妹告诉我,那是凹老师通情达理,换作另外人家,绝对不会同意我们拍摄。我们来到梧岗山,凹老师已经早已安排妥当,等待我们。他说本该让我们先入席吃饭,但择定的出嫁时辰逼近,他们要完成他们的程序,也需要满足我们的拍摄需求,出嫁的仪式只能如期举行,为了抓紧拍摄,只得让我们挨饿一阵子。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凹老师赶忙作揖邀请所有宾客按主次入座,叫“总理”安排鸣炮,鼓吹手引奏大筒长号,接连吹三调唢呐。演奏礼毕,父母领着姑娘从主房正堂走出,姑娘端着酒盅托盘,一一端到宾客面前让其自取美酒一盅,父亲端着酒盅一一敬酒,母亲唱起响亮而又伤心的“出嫁敬酒调”。母亲每唱完一节,所有的宾客就在中间齐声加唱一句“唔暇——唔暇!”。我明知故问,问小师妹“唔暇”是什么意思?他说就是“知道了!”或“我懂呢!”的意思。母亲唱了很久,唱了许多调子,唱得母女双双流泪,唱得所有在场人都暗自偷偷揩眼角。我大体听懂唱词意思,小师妹说,唱了些什么内容待会再告拆我们。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嫁的时辰到了,大家都紧张起来。“总理”又安排鸣炮,大锣紧敲四下,鼓吹手引奏大筒长号,吹起唢呐走在前面,骑鞍压马、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的娶亲队伍送走了,母亲同送亲队伍一起,懒心没肠地跟在后面,送姑娘去了。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凹老师赶忙安排酒席要我们入座吃饭。席间他又是敬酒又是唱调,唱了一遍“唔暇”又是一遍遍“唔暇”。小师妹要他把刚才师母唱的调子翻译给我们记录,他对我说:“做碟子用不完那么多镜头,我把最关键要害的几句告拆你们,小阿你懂彝语,照着内容剪辑视频就行了!”。他把母亲唱给姑娘的“出嫁敬酒调”结束前那一段唱词意译给了我们。唱词汉译为: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啊!我的老幺姑娘啊!你今天已经嫁人了。
将要把你嫁到另外一个地方了,妈妈是多么的舍不得呀!
你这一去呀,你就像天上的月亮,高高在上,
阿妈只得看看,摸也摸不着呀!
你这一去呀,要翻多少支岭岗,过多少条河水啊!
过着大水井的时候,你要记得喝口水呀!
啊!阿妈的老幺姑娘啊!今天真的嫁人了。
阿妈是真的舍不得呀!舍不得!
不说了,请酒!
……

说着说着,凹老师的眼角湿润了,我们多不好意思。我们经历了出嫁敬酒的现场,亲眼目睹了母女亲吻与揩泪,耳朵里注满了“唔暇——唔暇——”的亲昵与贴切。我们深深感受到,此时此刻,此景此情,母女情深,难以言表,心底之音,只有以歌相赋。彝族人的歌舞文化就是如此宽厚,总是把哽塞于喉难以出口的言语,常常用坦荡开朗浪漫的歌赋把它表达出来,仿佛为自己阐开一扇明亮的窗户,夺得一缕阳光直射心头。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凹老师从事小学教育一辈子,有着深厚的古老文化底蕴。不知出自何书何文,他用几句父子情结、母女情深的经典句子跟我们作别。他说: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父爱是贴身的背心,时刻包围着儿女的心;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刻关爱着儿女的身体。儿女苦诉声声泪,父母悲吟字字血。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巍山彝族小调之“懒腔”

懒腔,流传于牛街江边一带,是怀念已故宗亲追忆往事、借酒解愁,大伙儿围着火塘碰杯相唱的一个懒洋洋的平腔调子,所以叫做“懒腔”,当地也称“献祖敬酒调”。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懒腔用彝语唱调,一调三句,调子结构和唱法与五印打歌调基本相似,唱的是前三句正调和最后一句衬词“意思些呢瞧着”。至于“意思些呢瞧着”这个衬词,没有可解释的实质性字义,只不过是唱腔尾声过度衬词而已。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懒腔主要在祭祀场合祭祀礼毕后,在火塘边饮酒追忆时唱调。懒腔唱腔低沉,多有伤感味道。祭祀常常勾起往事,念念不忘,于是几个男主人在火塘边越想越起心,越喝越来劲,眯缝着眼睛相互对视,酒碗频频相碰,调子一个接一个,唱不完的调子喝不干的酒,让人沉醉于历历往事之中。“懒腔调”彝语叫作“阿嗯唼呀”,意思是“吆老黄牛牯子上祭”的意思。过去早些年代,彝族人的女方父母逝世时,当姑爷上祭的礼数不止于猪羊上祭,还要吆上一头牯子才算隆重,所谓的“阿嗯唼呀”懒腔调由此而来。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懒腔歌词结构与五印打歌调相似,因此也可以在丧事打歌场上唱调诉说,但仅限于丧事打歌场,其他场合打歌不唱懒腔。在丧事打歌场上,打歌打到后半夜,眼看打歌人渐渐散去,几个“主丧”们就端起酒碗,搂肩搭脖,一个搀扶着一个,唱起这首怀念祖宗的“懒腔”。打歌人完全散去之后,干脆就围拢火塘,端起热酒,点上烟锅,唱起所思所念,意境深远。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懒腔的节律可以与五印打歌调相一致,也可以不拘一格地自由表达。为了将“懒腔”收录入《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我曾经经历了许多周折。因为懒腔不是人人都会唱,我父辈那些会唱懒腔的老人多数已不在人世,即便还会唱点的,也已经上了年纪记不起调子来,所以收集起来难度较大。我一连走访了几个老人,才把“懒腔”的脉络搞清楚,成功收录“懒腔”入碟《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懒腔”唱词直译看来简单,但真正的寓意远不止于此。《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里的“懒腔”唱词直译如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嗡嗡嗡嗡嗡嘀嘀,憨斑鸠是发汗药,只需苦荞地里捉。
天还没亮公鸡叫,是要拿来献祖宗,只需鸡厩笼里捉。
火龙边上老烧酒,那是要来敬祖宗,一家一口来喝它。
打个火镰点烟吃,吸一口顶值十口,不吸一口真可惜。
过年以后氧雾起,一年一度起惯了,你也不需太难过。
过年以后鹧鸪叫,一年一度叫惯了,你也何必太伤心。

……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需要解释一下:“嗡嗡嗡嗡嗡嘀嘀”是憨斑鸠的叫声;“憨斑鸠是发汗药”,它是一剂民间偏方,用的是斑鸠翅膀的紧硬羽毛,用炭火烧胡碾成细末后开水冲服,可催热出汉,治寒郁;“火镰”是一种撞击摩擦取火的工具,祖上没有火柴,更没有打火机,用烟锅台咂老草烟的老人家,常用一种特意制作名叫“火镰”的钢材捏在手中,一手捏一块白色玉石或青色坚钢石材,石材口放一点专用的絮状火草,与石材一起紧捏在手中,然后另一支手用“火镰”钢材使劲撞擦捏在手中的坚硬石材使之起火,火星撒在絮状火草上冒烟,取火便已成功。歌中唱到的“打火镰点烟”就是这样一个取火过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懒腔的唱词具有连贯性特点。比如上述这六个调子,一个接一个,唱的都是想念祖宗的意思,“斑鸠是捉来做药的,公鸡是用来献祖的,白酒是拿来敬祖的,点烟想起老祖宗,氧雾起时想祖宗,鹧鸪叫时想祖宗……”一连串都是怀念祖宗的想头。当然再唱下去,不一定都唱祖宗,但它始终是追忆往事,只有追忆往事,才是懒腔调子的真正内涵。懒腔跟其它调子不一样,声音唱得非常低沉,又往往是在夜间时分唱这个调子,显得十分凄凉。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爱国大村有个老人,他一辈子住在江边打鱼为生,也唱了一辈子的懒腔。他常年住在岩洞里,借着岩巴大石块当作滴水出厦,厦下随便围点栅栏,编块篱笆做门,用电线圈扭成门扣挂一把铁锁,这便是他温暖的家屋,过着自由浪漫的独居生活。他性情开朗,爱人爱客,只要遇上会唱懒腔的睦昵二老倌,就碰杯唱调,尽释情怀。他打鱼的门路非常多,打鱼技术非常好,栅鱼塘、撒鱼网、放虚笼、放长钩,样样都来,收入不薄。他有儿女,可他没给儿女积攒多少大钱,总是让儿女们自食其力。他性情中人,生活自有节律,只要有人跟他一起唱懒腔,他大鱼大肉侍候;只要看到拖衣落食的穷苦人,他慷慨解囊。为了懒腔,他什么都愿意付出,成了当地有名的“懒腔大爹”。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天,我从爱国下乡回老家,夜间路过他门口,听见里面两个老人在唱懒腔。我注意咳嗽一声,有意让老人家发现,想进去看看听听。老人家打着电筒看见我,硬拉我跟他们一起喝台酒。我也会唱懒腔。我们端起酒碗,半碗酒下肚,两个老人又接着前面的懒腔调子唱起了下半曲,唱什么“月亮弯弯照岩巴,岩巴底下闪阴影,那是祖公到面前,意思些呢瞧着;要是祖公到面前,帮我阴间说好话,端起酒碗来敬你,意思些呢瞧着……”他唱了许多许多,我也听得入耳入脑,听出了他想念祖宗的真情实感。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懒腔自有讲究。女人不兴唱懒腔,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不兴唱懒腔,大白天一般不兴唱懒腔,独自一人很不兴唱独腔。懒腔一般是两人以上合唱,唱出威风,唱出尊严。懒腔只是一首彝语小调,他能唱出深奥的人生大道理。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得我才六、七岁的时候,爷爷就教我唱懒腔。爷爷别有用意,名上是在教我,实际是让父亲听。在爷爷的影响下,父亲晚年也最爱唱懒腔,只要场合合适,父亲常常跟几个大伯唱懒腔。说实话,爷爷过世得早,我的“懒腔”不是爷爷教下的,而是从父亲那里耳濡目染聆听来的。因为年轻人不兴唱懒腔,所以我唱懒腔也是父亲过世后才慢慢开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懒腔”,彝语唱词,寓意深远,典故深奥,它在民歌小调中确实非常有特色,音韵节律十分独特。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传唱,现实的懒腔,已经成了连彝族人都感觉陌生的古典小调,真正成了难以传承的文化遗产。 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巍山彝族小调之“赶街调”

赶街,在农村非常普遍,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人们蜂拥而至做买卖,或采购商品,或甩卖土产杂货,大到牛马猪羊,小到油米酱醋茶、山货土产、水果蔬菜、针头线脑。街子或大或小,品种自然齐备。在网购时代到来之前,过去的街子再小,那也是买卖双方不得不去的地方。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赶街调,流传于牛街、大小湾子、格邓、住路把、瓦妈伍一带。自古以来这里有个牛街街场,赶的是十二属“牛”“羊”街,原先的牛街在高高的山岭岗上,后来才搬到现在的垭口子。赶街调就是意中情人赶街约会,散街之时情深意长唱下的一首小调。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赶街调有着山歌的味道,但它又是小调的属性。说它有山歌的味道,是因为“赶街调”也是对偶句式汉语唱词,前面“情哥呀!”开头,中间又有“实话说给阿表哥”衬词,亦可以随意填词,因此就具有了山歌的一般性质。说它是小调,是因为它可以在街头巷尾随便唱开,不需要回避人群,躲躲藏藏,因此把它归为小调。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去年代,社会和家庭总是对婚姻问题约束过多,非父母主宰不得随意谈婚论嫁,公众场合不得谈情说爱,未经三回九转提亲不得私奔等。有了意中人,打歌唱调和赶街约会是极好的见面机会,虽然偶遇,但也不可能见面泼水、吐露真情,总是羞羞答答,难以倾诉。于是,姑娘背着父母跟着情郎,转一阵街子,吃了油粉锅巴“宴请”,也买得了缝鞋子的花邦布,甚至还塞给了点零花钱。可是,“心会跟爱一起走”,姑娘心飞神往,总是想给情郎说句实在的话,却没机会直白,走到街尾快要分别的时候,就唱起了这首“赶街调”。这是一首初恋中的少女唱给自己心爱情哥的小调,只有在这个短暂的机会,脱口唱上两个调子,然后等待下个街子再来相遇。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起山街,改革开放以前和新时代大不一样。现代的山街,要什么有什么,大城市里有的东西,山街上都有;省外、国外的新鲜水果,山街上遍地都是,的确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在过去年代,商品匮乏,经济死板,交易艰难,人人手头没有钱,个个赶街甩空手。在我小时候,印象中的牛街就是一个土杂场。城里面的“货郎哥”挑着扁担步行百十里,来山街上卖几口土锅或几个草烟锅嘴上的“瓦锑特”,一天也卖不到几毛钱。山里面的农民起早贪黑搅一锅油粉,压几捋豆腐,或捏压一簸箕谷花糖,背到街上卖几文零钱,再到国家的供销社货店里买几盒火柴或打几斤煤油。街上不准卖肉和成品粮,那些国家统购统销的商品都只能在国家店铺里产生交易。街上除了土杂商品外,较高价值的活禽活畜往往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成交。每当买的遇不上卖的,买卖双方擦肩而过,当天赶街就只能空手回家。那么冷落的街面,爷爷他们还说牛街在当地所有街子当中是最热闹的山街了。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街是十二属中的“牛、羊”街,空五赶六,当家人隔三插五就得赶街。年轻小伙子、小姑娘也想赶赶街,见见世面,长长见识,物色物色对象,可是一般情况下都得不到赶街机会。赶街理事是父母的事情,轮不到儿女出头露面去操心。只有父母将要卖猪卖羊需要儿子帮忙吆喝时,小伙子才有机会赶街;只有母亲背油粉、豆腐上街需要姑娘帮忙时,小姑娘也才有机会走上街头。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年轻人赶街,想在父母手里要点零花钱的确不容易,往往要等到赶街人快散去时,货币交易才能完成,小伙子小姑娘总是要在街尾等父母半天,那还不如悄悄唱上一段赶街调。有了一次难得的赶街机会,又恰恰遇上意中人,就有了想不完的念头。论规矩,街头市面男女不得嬉嬉哈哈谈情说爱,那就只好到街头巷尾唱几句“赶街调”了。赶街调是要避开父母,但无须避开众多人群。因此唱赶街调是注意唱给大伙听,然后传到父母的耳朵里,让父母早点知道儿女的心事,用意如此精灵。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赶街调的唱法与山歌大体相似,但它不象山歌叫得高高的,拖得长长的。它唱得轻声轻气,干脆利落。比如:开头先唱如意称呼:“情哥呀——”,然后唱第一句正调“板凳有灰地下坐”,接着唱“实话说给阿表哥”的衬词,再唱完第二句正调“草地无灰坐拢来”。“赶街调”曲子简短,出调清脆,落腔利索。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赶街调”可以女方单唱或男方单唱,也可以男女对唱。我们在做《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时,一位瓦妈伍村64岁的老大娘给我们唱了许多“赶街调”调子,收录到《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里的,是一段女方单唱的唱词。调子这样唱道: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日赶街你回去,二日赶街你又来。
山上不有山板凳,折枝叶子坐拢来。
三股弦线难调合,世上难找合心人。
要做子妹长年做,莫学杨柳一季绿。
河边杨柳根不串,花盆栽花根串根。”

“三股弦线难调合”,这是一语双关的词句。喜欢弹三弦的人都知道,要把三弦弹出合格的音准、标准的旋律、和谐的音符,总得先把三股弦线的音准调合,再弹唱之。而调中所指的“调合”,指的是男女双方自己要“调合”,男方父母之间要“调合”,女方父母之间要“调合”,这三方六个人都需要“调合”。事情总是多变的,往往夜长梦多,偶尔顺利,多数时间障碍频出。婚姻问题,“调合”难度的确也大,双方都需要为“调合”尽其努力。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俗话说:“人生尤如山头菌,出土根也烂;人来世上如赶街,街散人也散”,说的都是人生短暂,时日不算久远,实际上是在提示人们不要浪费时间。人们爱唱“赶街调”,是要把“三股弦线”唱调合,架构美满幸福人生。歌中唱出做人情理,一生一世的为人情感绝不能像“河边杨柳根不串”,而要像“花盆栽花根串根”,串出心底盘根结瘤,串出人生绚丽花朵。 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巍山彝族小调之“砍柴调”

“砍柴调”流行于巍山坝子以西的广大山区或半山半坝广大彝族地区,南诏镇河西、新村、自由一带,巍宝山乡建设、龙潭一带,庙街镇营盘、新云一带都会唱“砍柴调”,特别是二台新村一带,男女会唱,老少皆知。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砍柴烧火煮饭,是过去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家庭活计。千古如常,那时候哪来电和气,家家户户都要烧柴,城市人也不例外。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我们在巍山一中读高中时,县城市民还都在烧柴煮饭,大的厂家偶尔用点煤。那时候,大理洱海出水口西洱河发电站供给巍山县城的电,专供县城市民家庭照明,而且电力很弱,还时常断电,夜间没有路灯,谈不上生活电器,生活起居都用柴。那个年代,县城部分市民和城郊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匹驴子作为上山砍柴专用,一到下半夜,满城驴子叫天喊地,天亮拂晓,石板路上的驴蹄声和驴背上砍刀与鞍子的敲击声哐哐作响,一派沸腾,那些都是上山砍柴的马帮队伍。市民都得烧柴煮饭,何况农民。可想而知,柴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砍柴的人叫樵夫,是指上山砍柴、劈柴的人,或是从事与山林工作打交道一类人的总称。农村居家所用的柴禾,指的是能燃烧以提供热量的树枝、秸秆、杂草等。很多农家自己也舍不得烧柴,一方面上山砍柴耗费劳动力,另一方面大量烧柴也耗费资源,于是农家尽量用秸秆当柴。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杆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玉米、高粱、油菜、红花、豆撷和其它粗粮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作为居家生活,必须具备“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柴”是第一位,“米”才是第二位。有柴无米可烤薯,有米无柴不食生。当个殷实农民,多少人常年奔波在这条砍柴的路,人们多为这挑柴,辛辛苦苦一辈子。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没有电气的年代,城里市民即便是大富人家也要烧柴,可是他们没有精力去上山砍柴,于是市场上就有了柴禾买卖交易。山里人砍柴卖柴,一是为城市居民生活服务,二是自己赚取必要的生活零用钱,一举两得。在重男轻女旧社会,绝大多数农民家庭的女人都没有上学机会,只能帮助父母做点家庭活计。本来,上山砍柴往往是大男人的活计,可是进城卖柴的轻巧活计又常常支给了自己的女儿。山上的农民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砍一挑柴背到城里街上去卖,城里面的人碰上卖柴的担子就叫停,讲讲价钱,合适就买。出钱的人总是不会大手大脚,买卖之间总要磨上一阵子,是否能成交还是个未知数。山上的农民为了卖一挑柴,总是要经历许多口水,磨来磨去,磨出口才,边说边唱,于是就唱出了这首多么有志气的“砍柴调”。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砍柴调”唱腔是这样的:“十个山头绕九个,小情哥!绕九个,小情哥!
砍得一挑(么)阿依哟!干松柴(呢)情甘哥!
干松柴(呢)情甘哥!”

“砍柴调”中间有“小情哥!”“阿依哟!”“情甘哥!”等很多衬腔,唱起来干脆果断,听起来清新入耳。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古以来,城里人常把砍柴卖柴的穷苦人视为下贱,只有穷苦潦倒的人才会沦为樵夫,因而砍柴卖柴的红花姑娘常常受到城市人的冷眼和数落,有时碰上傲气十足的大款泼妇,便会伤了年轻少女的自尊。这首祖上流传的“砍柴调”,歌词简短,唱出特点,唱出气质,我们把它纳入《巍山彝族民歌》第二集。简单明了而又曲折的歌词这样唱道: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接上述介绍唱腔时的歌词,省去衬词,挑柴人唱: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个山头绕九个,砍得一挑干松柴。
今日挑出东门外,明日挑进闹市街”。
买柴大妈唱:
“你这挑柴是哪个卖?哪个卖?连人带柴我要买!”
卖柴姑娘唱:
“这个大妈说话好斗胆!我只卖柴来不卖人!
总有一天时运转,我会骑马坐轿串街前。
买柴大妈请让开!买柴大妈你请让开!请让开!”

听了这首“砍柴调”,觉得砍柴唱调人多少有气度。砍柴唱调,唱的是旧社会不公平、不平等现象,砍柴卖柴人长期处于社会低层,受人歧视。汗流浃背砍一挑柴挑到街上,不值小钱还被他人百般挑剔。在旧社会,人口也可以买卖,富豪家庭往往要把贫穷女童买到家里,一方面给予基本生活,好心供养;另一方面女童渐渐长大后当作丫环、奴仆使用,侍候别人,还说不定嫁个富贵人家,收受厚重彩礼,赚上一笔。买柴大妈问“这挑柴是哪个卖,连人带柴我要买”,用这种极端的口吻想收养女童。卖柴姑娘有骨气,“我只卖柴来不卖人,买柴大妈请让开”,她还想有朝一日“骑马坐轿”给人看。当然,“时来运转、骑马坐轿”只是一种愿望,在旧社会砍柴人是万万不可能骑马坐轿的,只有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才有可能实现轿车梦想。歌中简短唱词,它是愿望之呼唤。小小少女,她多么希望找个慈心婆家,过上不被歧视的安祥日子。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砍柴调”是一首诙谐风趣的歌调,它确实反映了旧时代的社会生活。如今,砍柴卖柴的时代已经早已过去,社会进入全面电气化新时代,砍柴卖柴的日子再也一去不复返了。“砍柴调”作为故事传唱下去,让唱调人好玩,让后辈人见笑。再过几代人,“砍柴”一词都将在生活中逐渐淡忘,在词典中慢慢消失。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巍山彝族小调之“薅秧调”

“薅秧调”流行于巍山坝子以西的城郊半山半坝地区,是一首边薅秧边唱调的欢快小曲,它既是劳动颂歌,又是调情小调。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炎炎盛夏,茫茫稻海。古时巍山没有人工水库,一场播种雨后,忙栽忙插使农田变绿。据老人们讲述,巍山坝子东高西低,西河水灌溉着西河两岸大片稻田,西岸多用引水沟渠自然排水,而东岸多用水车抽水,充分利用水流的自然动力将水提灌。每到夏天,坝子到处是一片片绿茵茵的稻田,年轻漂亮的姑娘在田里薅秧,英俊潇洒的伙子在田口放水改水,下意识地在田埂上走来走去,挑逗生趣。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理生成,巍山坝子东高西低,因而东边旱地多于西边,西边稻田又多于东边,故“薅秧调”在西边流行更多。西山脚下的彝族姑娘,天性活泼,爱劳动、能吃苦,砍柴挑水背粪样样来,下田薅秧已经算是轻巧活计,唱点调子开开心,方能提高劳动情趣,还能提高劳动效率。于是,一首活泼轻松愉快的“薅秧调”由此产生,从祖上传承至今。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充实《巍山彝族民歌》第二集,我们把“薅秧调”拍摄的地点选择在云鹤、碧清一带。拍摄当天,天空无云,天气特别爽朗。碧清村干部提前放风,邻里百姓纷纷来到田边看热闹,田口公路上站满了人群,风景加上人群,歌场十分热闹,个个都说她们会唱“薅秧调”。我们先让她们小合唱,然后才进入正规拍摄。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薅秧调”唱腔并不复杂,它用汉语唱调,唱的都是七字四句式,直唱第一、二句后,到了第三句尾加唱“呀!小哥呀!”衬词,第四句结尾再重复最后三个字。具体唱法比如:“天亮寅时干板田,早饭巳时要栽秧,玉绿裤子卷三蹬呀,小哥呀!扬起围腰高别起,高别起!”。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位老大娘唱得非常地道,可惜她上了年纪,无论怎样动员,她都不愿意上镜头,她说她两个姑娘上镜头就足够了。她说两个姑娘和村里很多姑娘会唱“薅秧调”,是她亲自领唱了这二、三十年,她要看着姑娘和侄女们有没有能耐把这首“薅秧调”往下再传几代人。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开始拍摄。几个年轻小姑娘身穿亮丽的西山彝族服装,有几个穿了白底红领褂,有几个穿了蓝底黑领褂,精美的色泽搭配,在深绿色的稻田里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她们脱去绣花布鞋,白白嫩嫩的双脚沿着水流,慢慢踏入稻田,轻轻弯下细腰,双手拔着秧根下的杂草。忽儿弯腰拔草,忽儿抬头唱调,路边的人群照着节拍点头,因为正在拍摄她们不敢出声。一群群蜻蜓在唱调的姑娘头顶上飞来飞去,似乎也喜欢姑娘唱歌。稻田里越发呈现热闹,是丽日美人与醉景酣歌的完美结合,是一幅人物互动的优美画卷。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几个小时过去,一首“薅秧调”在愉悦的劳动中完成。经过老大娘的精心指教,《巍山彝族民歌》第二集里的“薅秧调”,去掉衬词,一阙完整歌词如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亮寅时干板田,早饭巳时要栽秧。
玉绿裤子卷三蹬,扬起围腰高别起。
花鞋铺在田埂上,细皮白肉下泥潭。
栽秧要栽行对行,一对秧鸡来躲凉。
秧鸡找到躲凉处,小妹找着有情郎。
郎是鹭鸶蹲田埂,妹是鲤鱼转秧根。
薅秧田里拔毛稗,拔了毛稗壮秧棵。
双手捏着真秧草,鼻子闻见谷花香。
谷花香香七月半,八月十五要尝新。
头秧二秧我薅下,尝新饭时来接我。
头秧二秧我薅下,尝新饭时来接我,来接我!
image.png

基本满足了歌碟时长计划,我们便停止拍摄。老大娘在一旁笑眯眯在说着,“刚才只唱了前半节,还有后半节没唱”。于是她拉开嗓子唱出下半节,可是她仍然坚持不上镜头。下半节她唱道: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薅秧薅到六月六,盐臼棒头插得绿,
大田湾湾好做活,大树底下好乘凉。
薅秧洗手歇凉处,妹在田埂缝衣裳,
哥来田边打转转,偷看小妹做嫁妆。
薅秧田里多热闹,蛐蛐蚂蚱都来嘲,
田里蛤蟆呱呱叫,田边秧鸡叫呱呱。
水中蚂蟥量尺寸,想咬阿哥长脚杆。
小哥不敢下水去,蚂蟥爬上半中秧。
河边鹭鸶飞来看,脚杆长长站田中,
蚂蟥叮上鹭鸶脚,今生今世扯不开。
蚂蟥叮上鹭鸶脚,永世万代扯不开,扯不开!

我们听得出来,老一辈对“薅秧调”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薅秧调”唱了一代又一代,是“薅秧调”伴随着她们长大,是“薅秧调”才使她们找合了对象嫁对了门槛。她们一辈子做的是薅秧活计,薅秧唱调也养育了西河岸边一代代农家人。“薅秧调”是劳动之歌,我们对“薅秧调”百般敬重,只有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注入心血与情感,方能唱出如此动听的愉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巍山彝族小调之“挑水调”

“挑水调”流传于牛街爱民开度、老黑棚一带,是初恋中的少女唱给心中男友的一首“引子”曲。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旧社会绝大多数婚姻都难以逃脱包办制度,但少数青男少女却敢于冲破传统的婚姻包办“牢笼”,尝试自由恋爱,试探父母思想根底。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旦有了自己的主意,便会给对方男友使点眼神,暗送秋波,让男方留意。男方会意后,总要千方百计寻个机会接近女方,试探女方父母虚实。按照传统规矩,男方不得过早亲近女方,只能寻找机会,偷偷跟着小妹说上几句悄悄话。女方先给母亲透露信息,三番五次地让母亲同意,然后请母亲说服父亲,最终还是父亲同意才行。一连串的过程,想起来简单,事实上还是有很多麻烦事。父亲为了显示自己拿“刻子”,明明同意也要拖一拖,让女儿慎重,还要进一步考验男方品德。几经周折,基本有了同意意向,母亲这才透露给女儿,女儿很快就要传递给男方。幼小少女更要循规蹈矩,不敢擅自亲近男方,只有用歌调传递信息,因此,犀利动听的“挑水调”由此产生。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2007年,我们《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外景拍摄小组赶赴牛街,在爱民开度村拍摄“挑水调”。按照当地老人们的用意,要拍摄古老的民间“挑水调”,必须寻一口古老的滴水古井而不是自来水,寻找一对从前使用过的木桶而不是铁皮洋桶,还要找一个葫芦瓢舀水而不是铜瓢木瓢,这才配得上这首古老的“挑水调”。我们觉得难度太大,可是一位大爹早已帮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只需现成拍摄。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大娘先把姑娘喊到面前,让她先唱唱“挑水调”给我们听。姑娘穿上标致的五印女子服装,脚穿镶边绣花剪口鞋,用毛巾擦擦在房旮旯里装了些年份的挑水扁担,挑上一对空水桶在我们面前走来走去,试唱从妈妈那里传下来的“挑水调”。我们细听,多有几分情素韵味。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挑水调”具有明显的小调属性,唱词流利,唱腔清脆。加上衬词衬腔,唱得活泼伶俐,唱的是七字二句式。具体唱法如是:“天亮爬起(么)挑水去呀,小情哥!挑水去呀,小情哥!拿起扁担(么)跟着我,情甘哥!跟着我”……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大爹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挑水调”故事。他不指名道姓,他说某人,就是通过“挑水调”结成眷属的。在过去,年轻未婚男女的交往机会十分有限,往往一见钟情之后,有了一点点意思的男人往往要找一些借口到女方家找一些事做,以求得女方父母的相中。农村家庭有很多活计都可以做,最方便做的活计就是女的洗菜、男的挑水。如果女方父母要对未来女婿进行更加严格考察的话,还会让他砍柴、挑粪、吆骡子驮马、教生牛犁田耙地,甚至有意让你破开“扭松筒”,看是否讲究点技巧,等等。不是有意刁难,就是试试本事。得到女方父母中意后,阿妹约阿哥挑水,用这首“挑水调”暗示父母已经同意,最终双方走到了一起。故事讲着讲着,老大娘也在一旁暗笑。我们听起来,好像老大爹讲的就是自己的故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听了“挑水调”的故事,也听了“挑水调”的唱腔唱法,我们开始外景拍摄。我们不去拍摄溪流河水,先看了看那口古井的底色。的确,出村的一条横路下,先辈们在这里用毛石块镶了一口井,毛石块石缝里长满了猪鬃草,清丝丝的山泉水从石缝里一滴一滴地流出,顺着猪鬃草滴到水井里“叮咚”作响。老大爹双手握成臼窝,捧水就喝,他说这水还是原汁原味,只是出水量比过去少了许多。我们来回拍摄,村里人出来观看,姑娘有点羞涩。姑娘一路挑着木桶,唱着“挑水调”,阿哥一路偷偷跟着。姑娘往桶里舀满了水,折几匹猪鬃草放在桶里避免桶水摇晃泼水,然后让阿哥挑起,姑娘跟在后面唱完她的调子。我们也不知道这位阿哥是不是她们的未来女婿,反正扮演的伙子是她们自己找来的。 我们看她们的表情,似乎也是。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录入《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的“挑水调”,依她们的话说,歌词是妈妈从小就唱的,姑娘的演唱也是妈妈亲手教的,唱起来不走音不走调,跟妈妈小时候唱的一模一样。除去衬词,歌词唱道: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亮爬起挑水去,拿起扁担跟着我。
阿哥跟着不说话,阿妹回头你又跑。
阿哥害羞妹晓得,挑水路上等着你。
两只水桶打满唠,等着阿哥来挑水。
挑水挑到妹家去,放下扁担你莫走。
阿妹洗下小白菜,切切豆腐煮给你。
……

挑水调唱起来轻快,多有几分天真浪漫的感觉。挑水调中间也有一些衬腔,多唱“小情哥”“情甘哥”之类,听起来甚是轻松愉快。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没有过“挑水调”的情缘,但也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挑水经历。在过去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挑水是每个家庭每天都必须完成的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记得我高中毕业在家务农那几年,全家人每天的用水都是由我负责从一公里以外的河里挑水上坡,整整耗费大半天时间,还满足不了一家人一天的用水,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年轻时总是为水而奔波疲劳。半大娃娃读书的时候,挑不起满满一挑水,我还有过挑半桶水的经历,现在想起来也真的觉得好笑。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改革开放新时代,农村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们都吃上了自来水,打开水龙头,清清的自来水就哗啦啦地流了出来,费的只是吹灰之力,劳动力得到彻底解放。现在的人们都不用挑水了,“挑水调”作为文化遗产,也将成为过去,永久地成为故事不再回来。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一)巍山彝族小调之“赶马调”

彝族赶马调,流行于全县广大彝族地区,沿茶马古道一些地区唱得较多。马帮是原始的、古老的、传统的运输工具,无论哪一个民族,都曾经从事赶马行当,也就有了自己的赶马调。汉族、彝族、白族、回族都有赶马调,录入《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的是“彝族赶马调”。巍山境内的古老茶马古道,是从弥渡经隆庆关(鸟道雄关),再经过巍山坝子一直走向西边,途经山顶塘、白乃猪食河、五印老鼠街、白池紫云山、牛街沙松哨、爱国茶房寺、平街石窝子,再经过犀牛渡口,走向凤庆县(顺宁县)鲁史镇,一直走向“夷”方。“彝族赶马调”多流行于这一带,特别流行于牛街犀牛渡口一带。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漫长的传统农业时代,骡、马、驴作为家庭的运输帮手,生活起居都离不开它。在有一定财富积累的家庭,除优先考虑适当买下点田地以外,重点考虑买牛买马,用来耕田耙地、驮柴运粮,替代或解放劳动生产力。然而,全凭居家在家庭劳动生产中用来吆喝骡马的几句口令,是形不成长篇调子的。“赶马调”来自出门远行、长途跋涉、数月数年回不了家的“马帮锅头”及其队伍,在艰苦的岁月中发出的感叹。他们在漫长的运输途中,日有所苦,夜有所累;日有所思,夜有所念;日有所申,夜有所吟。日积月累,慢慢就形成了长长的诗篇和歌调,一直流传至今。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赶马调”是在描述原始马帮的生活情境。“赶马调”产生的背景,源于一个年轻的庄稼汉,为结婚欠债所迫,离别新婚的妻子,约几个伙伴到遥远的夷方赶马帮,靠马帮运输赚钱还债。“夷方”指的是澜沧江以西更远的地方。据有关资料介绍,彝族《赶马调》也是一部长诗,但录入《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的彝族“赶马调”,仅仅是除夕夫妻话别的一个片段。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村里曾经有一位爷辈老人曾经讲述他自己的马帮生活。他说,马帮在路上,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野营露宿的生活。一般情况下,天刚发亮就爬起来从山上找回骡马,给它们喂料,然后上驮子上路。中午开一次“梢”,“开梢”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当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马帮都要尽力赶到方便露宿而必须到达的“窝子”,在那里才好“开亮”。开亮就是露营。要在天黑之前卸完驮子,搭好帐篷,才能烧火煮饭。每天的野外夜宿开亮,都由大家分工合作,找柴的找柴,做饭的做饭,搭帐篷的搭帐篷,洗碗的洗碗,忙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野宿开亮,对于野外生存的马帮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一怕骡马走失,二怕毛贼大盗,三怕水头不符疾病染身,总之一不小心就随时都会出问题。因此马帮在语言上和行为上有很多忌讳,比如筷子只能说帮手,因为“大快”为老虎;拿碗要说拿“莲花”,不能说成“拿完”;“打灶”只能说“火塘”,不能说成“打糟”;还有火塘边在转锣锅烘锅巴时,只能往顺时针方向顺转而不能倒转等等。反正赶马人都有自己不让别人听得懂的拽语,一图吉利,二图安全。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大爷说,出行马帮是半点没有自由可言的。一个马帮往往有四、五十匹骡子由八、九个人招呼,有的是自己买了骡子投靠到一个马帮集体群里面,有的则是没有钱买骡子而在马帮队伍里专为“马锅头”打工赶马挣工钱。“马锅头”就是一支马帮队伍的首领。长长的马帮走在山间小路上,头骡挂高铃,二骡挂二钞,山间马铃响,对路马帮好让险。“马锅头”始终走在队伍最前面吆第一把骡子,他要负责整支马帮队伍的安全。走到阱深林密的阴森路段,马锅头“咚咙咙——咚咙咙”敲着铓锣,呼唤马帮队伍快速挺进,避免野兽或大盗侵扰。一个人招呼四、五匹骡子,从捆驮子、喂马料、搭帐篷,到烧火煮饭、站岗放哨,马帮队伍里面分工非常明确细致,而且不可能相互顶替,因此赶马人一出门就三年五载都回不了家。“砍柴莫砍葡萄藤,嫁女莫嫁赶马人”,嫁了赶马人,就权当在家活守寡。“赶马调”唱的就是离别的伤悲,相聚的期待。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赶马调”唱的是七字两句式,中间加些“三月啰”、“啰啦”等衬腔衬词,唱起来十分押韵。比如调子男声这样唱:“三十晚上讨媳妇(嚜哎——三月啰啦),大年初一(嚜啰啦)要出门(阿妹我呢小心肝)”。“赶马调”唱腔男女有别,唱“三月啰”衬腔时男低女高,男唱衬腔“阿妹我呢小心肝”,女唱衬腔“阿妹我呢心也干”。听起来,整首赶马调起伏浪漫,和韵动听。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赶马调”也是上万字的长诗长调,由于光碟时长限制,《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里,我们录入少量除夕夜夫妻话别的部分片段。省去衬词,正调歌词如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三十晚上讨媳妇,大年初一要出门。
女:你要出门莫讨妹,若要讨妹莫出门。
男:讨你差下连根债,不进夷方还不清。
女:砍柴莫砍葡萄藤,嫁人莫 嫁赶马人。
男:头把骡子要翻山,二把骡子要出门。
女:十匹骡子赶出门,罩上鞍子你起身。
男:差钱差帐还得唠,我俩情意哪日还。
女:驮得茶叶夷方卖,换得大米驮回家。
男:三十晚上回来呢,八月十五莫望我。
女:割心割肝你割去,哪日回来算哪日。
image.png

彝族是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祖上曾经拥有大量马帮,有过不少赶马“大锅头”。赶马能使财富增多加快,足以养家糊口,是多少人向往的大行当。赶马也很辛苦、很奔波,往往具有生命风险。过去所指的的“夷”方,现在看来路途不远,但在过去可谓“天南地北”。这是一条南方古丝绸之路,马帮总得进夷方驮运东西,往往需要翻山越岭,经过大江大河,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山高水险,路途遥远,还有因水头不服往往病疾缠身,经常伴有盗匪抢掠,多有不测。赶马人苦于奔命,长年不得与家人相聚,实在寒酸。而祖上留下来的长长彝族“赶马调”,始终充满着长途跋涉、不畏艰辛的奋斗精神,又实在是令人感叹! 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二)巍山彝族小调之“丝线花十八朵”

“丝线花十八朵”,民间原名叫做“赶嫁妆”,流传于庙街云鹤、碧清一带,是姑娘出嫁以前赶做针线时唱的调子。姑娘要嫁人了,父母老小都高兴,但真正到了要出嫁前的几天,父母的心情和姑娘的心情都变得沉重起来,都有点舍不得的滋味。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丝线花十八朵”之小调出自于姊妹相约互相帮忙做针线活的场合。在没有更多文化追求的过去年代,女人对男人的最大追求莫过于力气大、劳动力强,而男人对女人的最大要求就是会针线、会做人。针线活是对未婚女人的最大考验,因此需要母亲从小教养,一旦某家的姑娘订下出嫁日期,自家的姊妹或村里的姊妹们都要帮忙赶做绣花鞋,千方百计做得更多更好看,力求让婆家满意。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去年代的婚姻制度规矩与现代是不一样的。现代的婚姻法律是不近亲结婚,而在过去,把亲表子妹结婚视为是亲上加亲的上等婚姻,认为只有亲上加亲,自家亲戚赡养自家老人才靠得住,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传统观念。亲表子妹又分姑表、舅表、姨表,姑姑家和舅舅家的表子妹关系,叫做姑舅表;姨妈家与姨妈家的表子妹关系,叫做姨表。姑表、舅表、姨表之间相互对亲,上等婚姻不需要媒人,父母商量儿女愿意即可,有时儿女不大愿意,父母也要强加三分,儿女未曾懂事,父母早早地就把婚姻约定,原因也在于此。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未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无论谁家都一样,子子妹妹大大小小都有几个,子子妹妹成家立业之后,姑姑、舅舅、姨姨家的亲表子妹就更加数不胜数,任由亲表子妹们选择,中意的就定下来,不中意的又再作商量,力争满足自家需求,尽量“肥水不流外人田”。再则,既然是亲亲戚戚,往来交流的频率之高,也容易产生感情,姻缘也就自然而来。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听云鹤、碧清一带老人们讲述,“丝线花十八朵”的调名为什么会由“赶嫁妆”慢慢演变成“丝线花十八朵”呢?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寓意。一方面,寓意“红花姑娘”十八岁嫁人,故作“十八”之时的一朵花;另一方面,寓意姑、舅、姨家的姑娘先后大小共有“十八个”,个个都是牡丹花、红玫瑰,故称“十八朵”,而姑娘赶嫁妆时绣出的“丝线花”就远不止十八朵了。因而,赶嫁妆的姑娘们,唱着唱着,就唱出“丝线花十八朵”。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丝线花十八朵”的唱腔唱调比较普通、直白,平铺直叙,它不加衬词衬腔,成七字四句式平板叙唱。《巍山彝族民歌》第一集里的“丝线花十八朵”歌词共分六段,其中前三段未加任何重复,直到后三段在第四句末尾时,再重复加唱最后三个字,到了结尾时再重复加唱最后一段句子。调子这样唱道: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江是江,海是海,河边杨柳风摆来,
等等着,站站着,等着站着乐摆摆。
高山头上麦杆黄,麦杆空心水飘扬,
水飘麦杆翻作浪,子妹合心拆不离。
丝线花,十八朵,大姨妈家来接我,
针线针线学不会,日子日子到来了。
大姨妈要送我了,阿表妹要嫁人了,
半夜听见金鸡叫,眼泪汪汪落枕头,落枕头!
天亮星,出来了,要送妹子送得了,
世上只有郎送妹,哪有妹子送小郎,送小郎!
爹妈在着山成路,爹妈不在路成山,
嫁了(呢)姑娘想哪个?多想公婆莫想娘。莫想娘!
嫁了(呢)姑娘想哪个?多想丈夫莫想娘,莫想娘!

“丝线花十八朵”小调唱得比较细腻,唱出许多心底思绪。古时的婚姻规矩不讲科学只讲感情,所以亲上加亲成了上等婚姻习俗,而且亲上加亲的上等婚姻中,其中姨表对亲更是上上之婚。歌中唱到“大姨妈家来接我”,说明这是一对上上之婚,女方是大姨妈家的其中一个表妹,而男方则是二姨妈或三姨妈家的其中一个表哥。由于婚嫁时间的确定,必须请一位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掐算时间,还要不跟双方父母相克,日子一旦定得急促,就迫使姑娘急忙赶做嫁妆。“针线针线学不会,日子日子到来了”。这时,姑娘心里很纠结,但一切都只能面对现实。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爹妈在着山成路,爹妈不在路成山”。从小对父母的依靠和依赖,感觉总是大路通天、无拘无束。离开父母进入婆家,哪怕原来是亲戚,但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身份,也有很多规矩礼俗在约束着自己,且不可以横冲直撞,总感觉到步步为难,即便是大路,也有了许多障碍。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说明再也回不到娘的怀抱。为了新的家庭,一切都只得从头再来,只好安分守己地做好家庭事务,善待公婆。“多想丈夫少想娘”,说的是处处都要为丈夫着想,做到心中有家,心中有孩子,心中有老公,心中有公婆。俗话说得好:“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不辞劳。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女;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去年代,公婆对儿媳妇不知不觉、有意无意会有许多苛刻要求。现在和以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老人们已经完全能够理解现在年轻一代的想法,他们一般不会苛求儿媳妇太多,只要媳妇能理解老人的心思,遇事多考虑一下老人的感受,再时不时地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平常时下和过年过节多问候几句老人就可以了。凡事以家庭为荣,以大局为重,通情达理就是好媳妇,再也不会有“爹妈不在路成山”的思想障碍了。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三)巍山彝族小调之“看郎调”

“看郎调”流行于青华乡西窑、中窑村一带,有几个老奶奶非常爱唱“看郎调”,唱起来头头是道,津津有味。这是一首在花季少女火热的爱慕心头碰上了冰凉的病态情郎,心情突然冷落而发出的心底感叹。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看郎调”讲述的是一个意中情郎病魔缠身早年夭折的故事。过去时代,要成就一个婚姻家庭有着很多繁琐礼节,并不是想当然说成就成。比如:要配对一双夫妻,往往需要其中一方动议、说媒、相家、提亲、三回九转面商相求、诚送聘礼、选定吉日迎亲讨嫁、参祖拜祖定局等。走完一整套程序,加上必要的财物积累预备时间,往往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落盘。被提亲后的农家小妹已经是未过门的媳妇,但在没有正式嫁娶之前仍然只能在娘家等候,不得擅闯婆家门槛。突然,小妹发现未婚情郎似乎染病,于是提着小礼去看望,得知病情不轻,然后求医问卦,郎中却开得神秘“药方”。小妹看了这种虚无渺茫的“药方”后甚是伤心,回家的路上唸唸喃喃地连哼带唱,说了些牵肠挂肚乱无头绪的话,被当地民间艺人听到,记录下来编成了这首“看郎调”。民间小调的来源往往就是这样,一桩发人深省的事件,会被多少人忽略,却被当地文人记录形成诗样字句,再由艺人添加乐谱,编成曲子传唱开来,就成了千古流传的民间小调。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看郎调”唱的是七字二句式,唱得断断续续,哽哽噎噎,多么伤心和悲惨,正调以外加唱很多衬词衬腔,使其缓缓过度。唱法如是:“三十晚些(么)郎过街(哎),情郎妹小哥!郎过街(哎),情郎妹小哥!哎依哟!妹见(那个)小郎(么)病(呀么)歪歪(们),可怜我的哥哥!”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巍山彝族民歌》第二集收集到的民间流传的“看郎调”,去掉衬词衬腔,全调歌词这样唱道: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十晚上郎过街,妹见小郎病歪歪。
两眼相对泪淋淋,知情人儿苦哀哀。
初一早上妹看郎,小郎睡在病床上。
嘴皮烧成干黄鳝,眼睛烧成青橄榄。
初二早上妹看郎,问你小郎给退凉?
摸你上身发成火,摸你脚杆冷成霜。
请个神医来看你,神医开给怪引子。
哪里来的药引子?只等小郎病死了。
埋到高山风水好,子孙万代出人才。
只等后代发人才,可怜我的情哥哥!

“看郎调”讲的是一对未婚夫妇,热恋之中男方突然病危的一段悲惨经历。民间传唱人口述了歌词典故。歌中唱到“神医开给怪引子”,开的是什么怪药方呢?一听小妹口述病情,郎中得知病情严重,不愿上门把脉。在小妹的再三央求之下,郎中不得而为之随便开了个药方,故意让小妹无处可寻。小妹打开处方一看,正药方是“五副龙爪,四只蛇脚,三个公鸡蛋,二两蚂蟥筋,一钱蚂蚁胆”。这些都是不着边际的药方,而且数字从五到一,终归为零,寓意已经非常明白,况且药引子却是“空中老鸹屁,山头雾露根”。小妹一看药方,知道已经无药可治、无计可施,只好任命,于是喃喃哼出这首千古绝唱的“看郎调”。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间讲述的故事将“看郎调”主人更加神化。其实此前双方早有来往,感情已经兑现,尚未完成传统风俗礼节而已。小郎是病情古怪,无药可治,因疾而终。小郎病逝以后,小妹思穷念尽,日不思食,夜不能寐,一厥不振。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偶有一夜,埋在高山上的小郎突然给小妹托梦,交情中小妹感觉暖暖惊触,几天后便感觉身怀有孕。小妹终生不再另嫁,生下其子。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又一是夜,小郎又一次给小妹托梦,破解了神医药方。第二天,小妹照着小郎的暗示,在小郎的坟地左右两侧各扒了个碗大的坑洞,罩上两个土碗。次年清明节,按照小郎的梦中指使,小妹哼着这首还不成形的“看郎调”给小郎上坟。奇怪的是,这只自小家养用来祷告的公鸡居然长着三个腰子(公鸡蛋),此后年年上坟的公鸡尽是如此“三个蛋”。每当小妹在小郎坟前下跪祷告,磕了响头,用钱火化之后,无论是雨是晴,天上总会现出一朵形如五爪龙的云朵,打开罩在坟地两侧的土碗一看,碗下土坑里,左侧是一条四脚蛇,右侧则是两条蛐蟮,一群蚂蚁突然会出洞搬食,两只老鸹飞来歇在树梢守望,一团雾露轻轻飘溢坟头。说到底这是阴间的兑现,完全应了“五爪龙、四脚蛇、三个公鸡蛋、二两蚂蟥筋、一钱蚂蚁胆”的偏方,以及“空中老鸹屁、山头雾露根”的引子之神医怪方。从此以后,“看郎调”在小妹心头扎下了根,永远挥之不去,年年岁岁唱着“看郎调”上坟,生下的儿子也对年年呈现在坟前的怪事长了记性。经过小妹精心养育,儿子得以成器,走上艺术之门道。民间猜测,“看郎调”就是其子长大后,进一步整编完善流传至今的。民间把故事讲得神乎其神。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故事毕竟是故事。事实上,在重情重义的传统时代,人们的感情是纯粹的,不因风雨而摇摆,情和义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很重。“嫁猪随猪,嫁狗随狗”,注定终生。这就是清清白白、地地道道的婚姻家庭爱情观。“看郎调”是一首追忆的哀情曲,眼睁睁失去了心爱的情人,心头必定产生痼疾。心中淡化不了的思念,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执着的信念。“看郎调”在民间传唱了千百年,从来都不被人们觉得乏味。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四)巍山彝族小调之“苦媳妇调”

“苦媳妇调”是一首旧社会做媳妇人苦难生活的诉苦调,流行于巍山县巍宝山乡中和村和青华乡新山、民胜村一带。这首“苦媳妇调”真实地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卑贱的社会地位。透析歌词,完全可以看穿旧社会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旧社会妇女往往要遭受两大委屈,一是“童养媳”,二是“男尊女卑”。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童养媳”,是指幼小的女童还未长到婚龄,因为家庭贫穷且被亲戚或富裕家庭相中,早早就许口过门做媳妇,让其供养长大后婚育成家,因此常常会有“九岁姑娘嫁人家”的过早姻缘。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尊女卑”,这在封建社会是十分突出、非常普遍的。要求妇女遵从的规制就像一副枷锁套在妇女身上,最为典型的是“三从四德”规矩。“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用于约束妇女的行为规令与道德规矩。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旧时由于社会分工单一,每个人在家庭里面的角色是非常清楚和严格的。男主外,女主内。男的主要是在外苦力挣钱,养家糊口;女的则是生儿育女,料理家务;公婆主要是帮助家庭饲养牲畜、领养孙闺。虽然分工有别,但地位显然不同。过门的媳妇在整个家庭里最为下贱,儿子不在家的时候,公婆可以任意使唤媳妇,权当奴仆。作为儿媳妇,必须干家里的所有细活,在公婆起床之前,就要把院子打扫干净,起火烧水,端洗脸水给公婆。吃饭还不能坐在席位板凳上,只能自己舀一勺端一碗躲在一旁随便吃吃,吃肉还得等待丈夫公婆搛给你,不得擅自动筷。客人来了,要第一时间泡茶煮饭,三敬请礼。白天砍柴挑水,晚上舂米磨面,待公婆入睡后,时至半夜自己才能休息入睡。由于儿多母苦,还常常泡在初生小孩的尿毯里潮湿度夜,折磨身体,身不由己。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媳妇始终处于“在人篱下”,倘若想要拥有仅在一人之上的地位,那也要等待自己当婆的那一天。“苦媳妇”实在苦不堪言。我们在田野调查中悉知,民间流传的“苦媳妇”原调,歌词中还有“丈夫打来公公骂,婆婆还来揪头发”“善附公婆早早死,日子过到树尖子”等不雅词句,我们都把它予以剔除。“善附”:民间口语,央求的意思;“日子过到树尖子”:即走到绝路,被逼无奈,多想轻生的意思。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苦媳妇调”唱腔并不复杂,唱的是七字两句式,没有更多衬腔衬词。该小调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唱腔不同,中间突然变调,但都是七字两句式。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部分的唱腔唱法是:在第一句的第四个字后面加个“么”字,然后一、二两个句子的第五个字后面加个“呀”字,两个句子都重复唱后面三个字。例句如是:“九月里来(么)韭(呀)韭菜花,韭(呀)韭菜花,九岁姑娘嫁人家,嫁(呀)嫁人家。小小媳妇(么)难(呀)难得做,难(呀)难得做,白日好过夜难当,夜(呀)夜难当”。收集到《巍山彝族民歌》第二集里的“苦媳妇调”,民间流传的歌词,去掉衬词衬腔,正调如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月里来韭菜花,九岁姑娘嫁人家。
小小媳妇难得做,白日好过夜难当。
娘家烧呢黄栗柴,婆家烧呢剌篱笆。
煮饭又说费柴禾,煮汤又说费油盐。
娘家吃呢白米饭,婆家吃呢荞粑粑。
一天挑水三十担,一夜磨面到天亮。
挑水不够泡茶吃,磨面不够搨粑粑。
瞌睡晚晚瞌睡深,瞌睡头上还有人。
善附公婆早早起,这个日子过不成。
瞌睡晚晚瞌睡深,瞌睡头上还有人。
善附公婆活百岁,给我媳妇教成人。

唱完第一部分,调子在这里转腔变调,继续往下唱。第二部分的唱腔与第一部分稍有不同,衬腔衬词变成了“哪个”和“呀”,具体唱法又是:“葫芦(哪个)伸藤开白(呀)花,爹妈养我做人家(呀)。”去调衬腔衬词,第二部分的唱词正调如下: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葫芦伸藤开白花,爹妈养我做人家。
街前街后你不给,给我给在山旮旯。
白天听见苦雀叫,晚上听见阱水响。
我想跟着苦雀去,不知苦雀落哪山?
我想跟着阱水去,不知阱水落哪江?

听完歌调我们觉得,“苦媳妇调”是对旧社会男女不平等现象的苦诉与声讨。进入新社会,男尊女卑的旧礼制已经被彻底摒弃,实现男女一律平等,女人在家庭里面的地位,有过而无不及,“苦媳妇”演变成为“尊媳妇”“从媳妇”。有人风趣地将过去的“三从四德”颠倒过来,新编男人应当善待媳妇的“随从、服从、顺从”和“记得、等得、忍得、舍得”这“三从四得”。行语幽默,这其实是在调教人们树立新的社会观、家庭观和妇女观。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社会步入新时代,所谓的“苦媳妇”已经不复存在,“苦媳妇调”仅仅也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民间传唱与记取而已。而今,有人倡导新的“三从四德”,加以诠释“三从四德”新内涵。“三从”,即从理、从爱、从己。从理,即理性思维,合理处事,以理服人;从爱,即热爱社会,热爱家庭,用心呵护;从己,即自知之明,避己所短,扬己所长。“四德”,即才艺双德、言娴淑德、品学兼德、修身立德。个人之见,新“三从四德”,与时俱进,男女皆宜,可仿可塑。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五)巍山彝族小调之“干哥干妹小调”

“干哥干妹”小调流行于五印岩子脚、狗街河一带。“干哥干妹”小调是一首含蓄的调情歌,它用干哥逗干妹、干妹应干哥的表达方式,顺溜溜地唱出埋藏在心底的热恋曲。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何为干哥干妹?农村有一种习俗,常把爱哭爱病的娃娃或遇到不顺心事的小孩,经先生掐算,算出原取名的浮名里到底缺了点什么,或找“金、木、水、火、土”偏旁字重新取个名字,或找个“老干爹”拜寄到他人门户请求赐名。找到老干爹并真心赐名后,被赐名的儿女就成了干儿子或干姑娘,干儿子或干姑娘与老干爹膝下的儿子或姑娘就成了“干兄妹”关系,这样的兄弟姊妹和兄妹关系就叫做“干哥干妹”。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照农村习俗和规矩,干哥干妹也是兄妹,是不能谈情说爱、谈婚论嫁的,但是,干兄妹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干哥干妹共同来往的时间长了,也会产生爱慕之情。因此,这首“干哥干妹”便是知人知底的干哥与情窦初开的干妹之间相互倾吐的爱情之歌。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干哥干妹”小调,唱词直白,唱腔简短。唱的是三句式,其中第一句男女都唱“风吹杨柳柳背柳”同样的词,中间加“哪个”衬词,后加唱一句“干哥呀”或“干妹呀”衬腔。这是一句以景物拟人的词句,“柳背柳”形容柳枝裹挟柳枝,柳叶翻卷柳叶,情丝绵绵。接下来第二句和第三句,男的提问题,女的回答问题,中间加唱“呢”“们”“是”等衬词,后面再加唱一句“干哥呀”或“干妹呀”衬腔。具体唱法如是: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唱:“风吹(哪个)杨柳柳背(呢)柳,干妹呀!想把我呢干妹(们)拐起走,又怕你呢爹爹(是)会晓得(呢)干妹呀!”。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女唱:“风吹(哪个)杨柳柳背(呢)柳,干哥呀!我呢爹爹(是)晓得(们)也不怕,干哥呀!打它一斤白酒(们)顺顺他!”。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收录到《巍山彝族民歌》第二集里的“干哥干妹”小调,除去衬腔衬词,歌词这样唱道: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哥:风吹杨柳柳背柳,想把我呢干妹拐起走,又怕你的爹爹会晓得。妹:风吹杨柳柳背柳,我呢爹爹晓得也不怕,打它一斤白酒顺顺他。哥:风吹杨柳柳背柳,想把我呢干妹拐起走,又怕你呢妈妈会晓得。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妹:风吹杨柳柳背柳,我呢妈妈晓得也不怕,买它一包白糖送送他。
哥:风吹杨柳柳背柳,想把我呢干妹拐起走,又怕你呢哥哥会晓得。
妹:风吹杨柳柳背柳,我呢哥哥晓得也不怕,哥哥多出门来少在家。
哥:风吹杨柳柳背柳,想把我呢干妹拐起走,又怕你呢嫂嫂会晓得。
妹:风吹杨柳柳背柳,我呢嫂嫂晓得也不怕,嫂是多在娘家少跟婆。
哥:风吹杨柳柳背柳,想把我呢干妹拐起走,又怕你呢弟弟会晓得。
妹:风吹杨柳柳背柳,我呢弟弟晓得也不怕,弟弟躲在学堂不回家。
哥:风吹杨柳柳背柳,想把我的干妹拐起走,又怕你的妹妹会晓得。
妹:风吹杨柳柳背柳,我呢妹妹晓得也不怕,我呢妹妹和我一条心。

合唱:风吹杨柳柳背柳,干哥(干妹)呀!干哥想把干妹拐起走,干哥和干妹是一条心!干哥和干妹就是一条心!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千古流传的民间歌调,每个调子背后总会有它自己的经典故事。民间传唱人讲述,这对干哥干妹,青梅竹马,心心相印,拆离不开。于是,干哥按照干妹的授意,每每给干爹干妈打白酒、买白糖,并且在称呼时渐渐省去了“干”字,有意喊成“爹妈”。干爹干妈感到奇怪,责问女儿。姑娘道出实情,干爹先是一顿训斥,坚决不同意,姑娘表示将绝食抗议,干妈耐心说服干爹,干爹无奈,成全了小俩。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干哥干妹结成伉俪,终成眷属。干哥对干妹父母即干爹干妈百般孝敬,白酒、白糖经常不断,无微不至地关心老人。他们对家庭用心呵护,勤劳积聚,财富累加,子女昌盛,美誉满满,深得干爹干妈万分满意,所到之处,无不称赞女婿干儿子。这首“干哥干妹”小调,本来只是干哥干妹在枊树边的窃窃私语,后来,这一情结深受人们广泛赞誉,被民间才子编成小调,传唱开来,流传至今。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至今,拜干爹求名字的习俗在农村一些地方仍在残余。拜干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么小孩爱疼爱病,身体不佳;要么小孩爱哭爱闹,脾气不好;要么生辰八字五行中有什么缺憾,想得个完美名字。拜干爹得名字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多数是在先生掐算后,择一个与小孩八字相符的日子时辰,找一个较为隐蔽而又无法转身逃跑的阱沟,提前宰公鸡祷告,煮好鸡肉,几个人躲在道路两头等待来人,当某人走入阱沟,一起将来人拖住,抱与孩子,请求赐名。这种强行求名的举动往往使对方不满,一般不会赐与真姓真名。有的是经先生掐算,确定什么方向找什么样的人家合适,于是找准对象约定时间上门求名。用上门方式拜干爹得名或许有两种情况,要么赐予真姓给个姓名,要么与自己的儿女连名给个乳名。赐名后就将其认作干儿子、干姑娘,双方父母也就互认亲家。假若是因五行八字中有什么缺项,那就不一定拜干爹认亲家,只需缺什么找什么,比如:缺土者找个大石头叩拜,取名石生;缺木者找一棵大树叩拜,取名木郎;缺水者找个水源头搭几棵木料作桥,取名水桥,等等。反正农村人都有自己认准的套路,不是什么迷信,仅是一种朴素的信仰而已。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干哥干妹不是血亲子妹,况且双方父母互为亲家,结为连理也在情理之中。千百年来,“干哥干妹”小调一直在民间传唱,得到民间的广泛认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六)巍山彝族小调之“二月八朝山调”

“二月八朝山调”流行于环巍宝山脚的新村、和平、文笔、建设等村一带,前新村、后新村、洗澡塘、三古盘一些村子更为流行,是专门为巍宝山朝山而唱、流传久远、当代合成的一首民歌小曲。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巍宝山是全国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巍宝山历来有宝山“八景”之称。这八景分别是:天门锁胜、拱城远眺、泉溅碧沙、龙池春柳、青霞仙踪、磐石千古、鹤楼古梅、春洞藏仙。巍宝山上共有二十四座宫观殿宇,从前山到后山,先后有半山腰的甘露亭、白沙井,前山的南诏土主庙、龙潭殿(文昌宫)、太子殿、青霞观(老君殿)、三皇殿、观音殿、玉皇阁,山顶上的魁阁、斗姥阁,后山的三清殿、碧云宫、云鹤宫、培鹤楼、财神殿、长春洞等。这些宫观殿宇建筑年代先后不一,据《巍宝山志》介绍,最早建于汉代、唐代,大量建于明末清初。巍宝山的宫观殿宇历经人世沧桑,建了毀,毀了又建,有的已经几经修茸。特别是南诏土主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修茸于二十世纪80年代,扩建于2002年至2007年之间,现南诏十三代王全部供奉于南诏土主庙之南诏彝王大殿。巍宝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1987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古以来,巍宝山的朝山庙会共是半个月,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是巍宝山的朝山庙会。《巍宝山志》载,巍宝山山会最初起源于道教,史料记载:“始遇乙未岁,天灾流行,偶有神人点化,命朝巍山。已疾者许之,立睹痊愈,未疾者许之,均获安康”。当时朝山完全是禳灾祈福的一种宗教活动,后来渐渐发展成为宗教和旅游相融合的群众集会,千百年来一直兴盛不衰。巍宝山山会以祭奠南诏大土主细逻奴为主要内容,当然也有文昌宫求学、太子殿求子、财神庙求财等更多祈祷。在农历二月初一至二月十五的半个月山会里,其中二月初八是彝族的小年,是南诏王细奴逻的正祭日,因此“二月八朝山调”唱的是正祭日的朝山歌。前新村还有正月十六日传统祭祖日,这是山会期外的传统祭祀,另有典故。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得我在巍山一中读高中的时候,有个前新村的同学经常唱一首朝山调,记不太完整,歌中唱道:“二月里来二月八,我来巡山殿打歌,黑黝黝的一片哟,人真是多呀,人真是多。吹起芦笙,吹吹打打,唱唱跳跳,玩玩逛逛,逛逛玩玩,阿妹呀,我走也走不动,谁能拉一把”。又有一个采花村的同学这样唱:“走通拱城寺,我使气使气往上爬,甘露亭里歇一下,白沙井里吃口水,龙潭殿里吃油粉,啊哟哟,油粉泼地上,再也无钱买,捧手喝凉水,小哥你呀,真是笑死人”。还有一个洗澡塘的同学也唱:“长春洞里许个愿,财神殿里磕个头,一只公鸡一壶酒,半倒半歪去打歌。阿哥约阿妹,阿妹约阿哥,啊依呀,忘记回家路,再打一晚上”。当时,巍宝山脚的几个村子唱的朝山调不尽一致,各唱各的调子。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0多年过去。2013年,我在收集整理《巍山彝族民歌》第二集的时候,三古盘村一位老大娘给我唱了“二月八朝山调”。她讲述到,由于原来民间唱的零散“朝山调”不尽一致,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一位巍山县民族文艺工作队(后来简称文工队)的资深艺人改创了这首歌,将多处所唱的调子合成新曲“二月八朝山调”,予以规范。现今流传的就是这个“二月八朝山调”。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月八朝山调”句式和唱腔不拘一格,略有多变,衬腔衬词也灵活应变。前半调的衬腔是“小哥你呀!小哥你呀!”,后半调的衬腔则是“阿苏则呢们你瞧瞧!阿苏则呢们你瞧瞧!”,句子中间加唱一些“们”、“哪个”等,甚是好听。全调歌词这样唱道: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春风吹动枯树发新芽,小哥你呀!
巍宝山开遍红山茶!红山茶!
彝家姐妹换新装呀,小哥你呀!
朝山找哥二月八!二月八!
一路走来一路唱山歌,小哥你呀!
调子开路找阿哥!找阿哥!
不听见阿哥来回音,小哥你呀!
恕不知阿哥给来着?给来着?
甘露亭里歇歇一下,小哥你呀!
人来人往眼望花!眼望花!
白沙井边喝口白沙水,小哥你呀!
透心凉水力气大!力气大!
唱支山歌就到土主庙,小哥你呀!
彝家阿祖细奴逻!细奴逻!
龙潭殿里看一眼,看见百花满池边,满池边!
阿苏则呢们你瞧瞧!阿苏则呢们你瞧瞧!
太子殿里茶花开满树,百年枯树发新芽,发新芽!
阿苏则呢们你瞧瞧!阿苏则呢们你瞧瞧!
转过老君殿、观音殿、玉皇阁,爬通斗阁到后山,
站在斗阁往下看,不见阿哥在哪边,
阿苏则呢们你瞧瞧!阿苏则呢们你瞧瞧!
芦笙笛子遍山响,打歌场上找阿哥,
一步一步往前走,才看见阿哥吹笛在中央。
阿妹心放宽哟!阿妹心放宽哟!
打歌打到太阳出,长春洞呢芍药牡丹开,
芍药牡丹共陪着!共陪着!
哎!明年相会二月八!二月八!

芍药牡丹共衬着,年年相会二月八。人们朝山是有多种意愿的,不管何种意愿,巍宝灵山总会给人们带来福音,当地百姓就这样年年朝山,年年约会,一代接一代地传唱着这支别有韵味的“二月八朝山调”上山,续以香火,伏惟尚飨。xQ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所属专题:

大理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