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音乐舞蹈

广西隆林彝族的铜鼓

作者:王文魁 蒋廷瑜 发布时间:2022-02-04 原出处:《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二期)》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公社的彝族以前是使用铜鼓的。1966年以前,该公社岩头寨王文魁家尚存铜鼓一面。王家祖上原有铜鼓三面,其中一面陪嫁给大姑婆,在隆林者邦的大鹏,一面分给老二。王文魁家的铜鼓已传了五代,“文革”时被当作四旧没收,放在公社办公处当钟点敲,后来下落不明。
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地传说:铜鼓会自己飞出去同海龙王打架,如果能打贏海龙王,它就会从水里跳起来,跳得有几层楼那么高。铜鼓放久了会生绿锈,有人就说是它下水后带回的青苔。传说隆林县城新州镇的铜鼓桥下有一面铜鼓,这面铜鼓是从别的地方飞来同新州河里的海龙王打架的,因为鼓耳被树根挂住了,树根把它包了起来,它就再也飞不回去了。为了防止铜鼓飞走,主人常用野山羊角把铜鼓耳掏起来a传说铜鼓是粮食的王,如果把铜鼓放在粮食堆上,粮食就耐吃,而且铜鼓可以管住粮食不会飞走。所以平时总把铜鼓放在楼上的粮食堆上面,或者用铜鼓装载粮食,特别以装载红稗米为主。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敲铜鼓要有鼓锤和接音用的木桶。鼓锤是用一节木头,用刀在横断面上砍出许多缺口,并把它砸批,使它变得柔软。木锤中部凿—小孔,插入竹片作锤柄。此外还有两条供按拍用的竹片。接音桶比铜鼓略小,做接音桶最好的材料是阴杉木。接音桶是和铜鼓配套的,搬走铜鼓或买卖铜鼓都必须把接音桶一起带走。否则,一是铜鼓打不成调;二是传说接音桶有魔力,可以把铜鼓召唤回去。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铜鼓只有在过旧历年和死了老人办白喜事的时候才能敲打。在敲打铜鼓之前,有一套起鼓的祭祀仪式: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年三十(即除夕)的晚上,老人上楼将铜鼓和接音桶拿下来,用笔筒草(即接骨蕨,又名木贼草)将铜鼓擦洗干净,和接音桶一起摆在香火堂前,用糯禾草掏十二节粽粑挂在铜鼓耳上,将纸钱贴在鼓胸,拿活鸡来供奉。杀鸡时,将部分鸡血滴在铜鼓上,并拔一些鸡毛用鸡血沾上。鸡肉煮好后,又把鸡肉和糯米粑粑一起摆在铜鼓上。最后烧香化纸》进行礼拜》拜完,从屋梁上悬下一条绳子系住铜鼓一耳,让铜鼓侧悬离地面高约一尺左右。这时老人就宣布可以敲打铜鼓了。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铜鼓的打法。一人右手执鼓锤,弯腰敲击鼓面中心的太阳纹;左手执竹片,敲击鼓胸和鼓腰。另一人双手捧执接音桶站在铜鼓底所在的一方,按一定的节奏,一前一后晃动接音《老人在祭祀铜鼓后.常常会主动出来教青少年打铜鼓,尤其是要教会长子长孙,因为他们对铜鼓有继承权。其他人将来会不会倒无所谓。这个时候,即使平时脾气很不好的老人也会显得特别有耐心。妇女一般不打铜鼓,只有当男子不在家的时候,她们也可以出来打铜鼓。至于拿接音桶,不论谁都可以,但也必须学了才会一对铜鼓按音调不同可分公母。常常是公鼓打一个调过来,母鼓打一个调过去,象山歌对答,互相呼应。如果单独只有一个铜鼓,就只能打一个调,没有伴鼓的其他乐器和舞蹈。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年三十晚起,直到正月十五日止,在这半,个月都可敲奏铜鼓。这段时间全村的人都可以来敲奏,主人还要煮甜酒、糯米粑粑、水圆和猪肉来款待。老年人要喝酒吃肉,年轻人则喝甜酒吃水圆,搞得热热闹闹。为了减轻主人负担,打铜鼓的人也有自己带酒肉等礼品来的。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旧历正月十五日收鼓。收鼓时也有象起鼓时的一套祭祀仪式。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了过年之外,平时只有老人死了,要办白喜事时才敲打铜鼓。如果办白喜事也不打铜鼓,则这家的铜鼓要忌三年,在这三年的年三十晚照常拿铜鼓出来供奉,但不能敲打,到新年初二或初三,是好日子就把它收藏起来。0R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作者:王文魁(彝族)口述,蒋廷瑜记录整理。
原载:《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二期)》1982-10-01.
图片来源:中国摄影家,摄影:林公页。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所属专题:

广西彝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