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节庆与民间娱乐

彝族火把节与火崇拜初探

作者:​李媛 发布时间:2020-05-07 原出处:​《北方文学·下旬》2016年7期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摘要】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火把节是彝族火崇拜的重要表现, 是中国西南地区彝族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本文对彝族火把节的起源和习俗进行概述,并对火崇拜的其他表现进行了探讨。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火把节;起源;火崇拜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火把节起源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中说:天上坠下一个火球,火球落到地面后,燃起熊熊大火。待火熄灭后,升起三股雾,下了三场雪,雪经过风吹雨打后形成了各种动植物和人。在彝族人看来,火是贯穿于彝人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生老病死都不能离开火。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我国川、滇、黔、桂大部分彝族地区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彝语称为“都则”,即为“祭火”,可以说是彝族深层火崇拜物化的重大节日。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的记载最早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上出现,这个节日起初被称为星回节,昭府五年徐云虎南昭,时逢星回节,南昭王曰“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关于火把节的起源有很多民间传说,根据内容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歌颂人民英勇斗争精神的,主要表现在与天神的斗争。传说天神豢养了一个大力士叫拉巴,有一次天神得知人间有一个深得百姓崇拜的英雄马赫,便派拉巴下到人间制服马赫以稳固统治。拉巴气势汹汹地来到马赫家,马赫的阿妈得知便拿出一簸箕铁块请客人用饭,拉巴吃得咬碎了大牙,随后拉巴去后山坡找马赫比试,拉巴被挫了锐气心里正发慌,闪身躲进空心树桩,马赫冷不防用力一搂大树把拉巴活活箍死。天神得知后大怒,下令放害虫下人间破坏庄稼,百姓叫苦不迭,后来马赫想出办法点燃火把,顷刻间害虫烧得一干二净,这一天正是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由此而来。第二种是反映彝族人民与大自然的斗争,在远古时代,彝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蝴蝶就会变成许多虫子不分白天黑夜地吃庄稼。为了消灭这些虫子,到了晚上,彝族村寨的人点起火把到田地里,以此消灭扑火的虫子,人们为了纪念这种战胜害虫的方式,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点着火把在田地里转,而后形成了火把节。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然彝族民间有很多传说故事,但实际上大部分都不是火把节起源的真正原因。人们笃信这些传说,因为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作斗争并且取得胜利的伟大精神。这些传说故事凝聚了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彝族民众鲜明的阶级性和是非观,歌颂勤劳、勇敢、团结、自强等优秀品格。彝族的火把节传说都离不开火,实际上是火崇拜的表现。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火把节习俗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都则”(迎火)、“都格”(赞火)、“都萨”(送火)三个阶段。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第一天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第一天一早,要打扫房屋并穿上节日盛装。女人们准备节日饭,男人们去宰牛。下午各家忙于宰杀祭牲品、做粑粑祭奉祖先。等太阳偏西时,男人们把鸡溺死后拔毛烧鸡,取出鸡胆来看,确定人丁是否平安,六畜是否兴旺,五谷是否丰登。男主人们将烧红的铁块夹到锅庄石旁,清水烧石冒烟时,端上荞粑和肉在烟雾上转一圈后,端到祖灵下供奉,口中念着有关火把节的祈祷语。饭后,夜幕降临,人们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火把,在屋里点燃后出门,转完后走向自家庄稼地绕一圈,口中念到“烧掉害虫,烧掉害蛾,烧掉贫穷,烧掉饥寒,烧掉饥荒、烧掉死神、烧掉瘟神、五谷饱满、六畜发展、人丁安康”随后跟其他火把汇合,用手舞动火把挨家挨户串走,形成一条条“火龙”。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第二天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赞火,是节日的最髙潮即玩火。人们一大早就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入会场,届时彝族姑娘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撑着黄油伞,哼着动听的歌,汇集到一起,尽情跳“都荷舞”和“达体舞”;男子汉们则进行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唱歌等活动,节日的欢歌笑语与赛场上牛哞、马嘶汇在一起,小伙子向选出的美女暗送秋波,节日的热闹气氛不断推向髙潮。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涌向火把场。傍晚来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第三天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一天下午,各家要杀一只鸡,看鸡舌头顺不顺,鸡舌头顺的话,就认为这一年将吉祥如意,如果鸡舌头不顺的话,就认为不吉,要另外再选一只鸡杀后看鸡舌,假如再不顺的话,等到火把节过后要请毕摩来做“除灾祈福”的原始宗教活动。晚饭做好后,要把供在柜子上的饭、肉、汤热好后,由家里的长者端到大门口抛撒以示敬献火神,口中念上一段祈求平安,风调雨顺的祷词后,端回屋里每人分食一点,表示敬火神的食品吃后将会得到火神的保佑。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火崇拜的表现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的使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们不断拓宽对火的利用,提高了生产力,文明程度也逐渐提升。在彝族人民早期的狩猎采集生活中,火是必不可少的,人们用火在野外取暖、做饭、狩猎,因此火在彝人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对火的崇拜。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了火把节以外,彝族人对火的崇拜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火塘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塘是彝族家庭普遍使用的伙食器具,是从原始先民使用的火堆演变而来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房屋建筑都以火塘为中心。彝族人把火塘视为家庭的象征,而且这象征又与一家人的命运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火塘里火的熄与燃被认为和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火塘里的火长年不能让它熄灭。随着社会的发展,火塘的神秘性也愈加浓烈,产生了诸多禁忌。如严禁人从火塘上跨过,严禁踩踏锅庄石,严禁向火里面吐痰、扔烟头等。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火葬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葬是彝族典型的丧葬方式,彝族谚语曰:“生存离不开火,死亦离不开火。”彝族人认为人经过火化后,灵魂就会随着烟气升天,进入另一个灵魂世界。在彝族人的心目中存在着两个世界,即尘世和天堂,彝语称“之木和实木”。彝族认为死系魔鬼作祟所致,焚尸不但可以将滞留于尸中的魔鬼烧死,而且可以使死者去阴间如火化一样容易。人死后要洗尸、整容,而后由毕摩念诵《指路经》,将尸体抬至火葬场,放置架起的火堆上,然后点火焚尸。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敬火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中和人们平常活动中都处处表现出“敬火”习俗。例如:彝族原始宗教活动开始前都要“燃烟火”、“祛污驱邪”过后,毕摩和苏尼才开始念经做法事。毕摩和苏尼在开始吃各种食品即饭、肉、汤之前都必须将汤舀一点到火塘中以示先敬火神。凉山彝族有句谚语叫“卡者卡朵木都博”,即意思是,一家人吃饭用餐必须在火塘边举行。这也是敬火、敬火神的一种表现。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早期是游牧民族,在采集和狩猎生活中,火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彝族人将火用于医疗,在长期实践中接触了熏疗法、蒸疗法、热压法等相关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彝族人长年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山区,为了御寒和照明,人们常围火而坐,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此外,火崇拜在彝族服饰上也有所体现,如火焰图案、火镰纹。在彝族传统工艺品如碗、酒杯等漆器上也有大量火焰花纹,可见火已经以不同形式贯穿彝族人的生产生活中。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在彝族被视为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现象并予以敬畏和崇拜,渗透到彝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贯穿他们整个生命历程。火把节是火崇拜的重要象征,它负载着彝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彝族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发展与民族进步,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实现了民族节日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关注。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朱文旭.彝族火把节[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安文新.浅谈彝族火崇拜及其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1991(03).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黄龙光.试论彝族火神话与火崇拜[J].毕节学院学报,2010(01).a2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