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彝人英杰

血染沙场气化虹——记何永顺烈士

作者:普金华 何永忠 发布时间:2023-12-28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血染沙场气化虹,捐驱为国是英雄”。(董必武,邯郸烈士塔·1949年5月25日)。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ingxiogn01.jpg

何永顺烈士

何永顺,男,彝族,1959年2月生,高中文化,南华县兔街镇兔街村委会伐木甸村民小组人。1974年7月毕业于兔街小学附设初中班,1976年7月在南华一中高中毕业。1976年9月至1978年12月在兔街完小任代课教师。1979年1月入伍,在XX军XX师XXX团2营4连任战士。1979年3月1日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斗中壮烈牺牲,4月,部队给他追记三等功,同时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评定为烈士。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艰辛岁月添新口

1959年2月4日,何永顺出生在一个彝族农民的家里。这一天,适逢立春日,父亲何应康便给这个新生的小生命取了个奶名“春发”,意寓其人生像春天一样欣欣向荣,有个美好的未来。但这个孩子并没有生在好时候,那时的中国,全国上下都经历着艰难的生活。尽管生活艰难,春发还是像山中雨后的竹笋一样倔强地一天天长大了,一晃就成了一个能背着书包独自去上学的少年,有了一个正式的学名——何永顺。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大家都叫他“小四”“老四”“四哥”“四弟”,以至成年后的“四叔”“四舅”,逐渐取代了“春发”。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孝敬父母好少年

兔街伐木甸村,是南华县境内一个边远山村,离县城183公里,离普洱市景东县城56公里,距兔街集镇3公里,与兔街小学、中学隔河相望,在冬春季节去上学,可涉水过河,只需走两公里路程;若在雨季,河水暴涨,就必须绕道兔街木桥,走5公里路程才能到学校。何永顺从小就是一个聪明伶俐、听话孝顺的孩子,深得父母疼爱,只因地处山区,水电路不通,物资匮乏,家境贫寒,大哥当兵、大姐出嫁、二哥出民工后,家中只有父母和一个年幼的弟弟。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何永顺利用放学后、周末的零星时间,主动承担起挑水、劈柴、磨面、挖地、领小弟等家务活,寒暑假期还要跟随父亲到山间放羊、找草药。当羊儿吃饱了在树荫下休憩时,就是父子俩最快乐的时光,父亲取出腰间自制的竹萧,示范和指点何永顺,他学什么会什么,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永顺不仅学会了吹箫,还学会了自制笛子、二胡、三弦等乐器,常常在闲暇之余吹拉弹唱给小伙伴们听,大家总是听而忘返,留恋不已。何永顺从不偷闲,没事的时候他会拿起砍刀,到自家竹林里砍上几根竹子回来,破成篾皮,再把它编成一个个背篓、花眼篮、粪箕、鱼篓、火扇供家里使用;有时因家中没钱没肉票买肉,他会约上几个小伙伴,带上鱼篓到河里选个有岔道的河道捉鱼,每次出动都会有收获,石扁头、花石头、螃蟹等鲜活的美味带回家,清理之后放上葱、姜、香草、腌菜,就是满满一大锅鲜美的晚餐,让父母和弟弟们美美吃一顿。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勤工俭学好学生

1974年9月,由于在兔街中学附设初中班勤奋努力,品学兼优,何永顺被南华一中高中部录取,在高7班就读。记得当时学校搞勤工俭学,在鹦鹉山栽种苹果和红薯,每个班都有劳动任务,但因经费问题,班里没有发放劳动工具,班主任晏齐伟老师只好叫同学们想办法自带工具。何永顺找到晏老师说想要学校池塘边上的几棵竹子,班主任问他要做什么,何永顺回答想编几只粪箕挑粪挑红薯用,班主任满口答应,亲自带他去砍。之后,何永顺利用周末业余时间给班里编了十几对粪箕,为此,同学们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小篾匠”,何永顺对这个外号欣然受之,并没有因此和同学们争辩。后来,有同学请他给编个小篾箩、小篮子、小火扇什么的,他都一一答应并编好送给同学。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1976年7月,何永顺高中毕业了,没多久,因为师资紧缺,兔街完小校长找到何永顺,问他愿不愿意到学校代课,何永顺当场答应了下来,成为一名乡村代课教师。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ingxiogn02.jpg

南华县烈士英名墙上的何永顺烈士英名

热血男儿去当兵

1977年11月底,受当兵的大哥何永新影响,从小就心怀绿色军营梦的何永顺踊跃报名参军,他高高兴兴地通过了体检、政审等一系列程序,却因为兔街公社征兵名额有限被搁置下来。1978年11月,何永顺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再次报名参军。12月6日,何永顺终于接到了《入伍通知书》,他激动不已,万分高兴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到校交接完工作,回家简单收拾好行装后,于12月10日由兔街武装部带队送到南华县武装部集中换装。5天后,在锣鼓喧天的欢送声中,何永顺离别了亲人,离别了家乡,随部队到达大理州南涧县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新兵集训。训练中,何永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认真学习政治、队列、军事技术。12月20日,接到上级命令,部队进入一级战斗准备,一切行动听指挥。原来是当时的越南在当时的苏联支持下,背信弃义,一意孤行,不断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驱赶华侨,埋设地雷,开枪开炮,打死打伤中国边民,进行武装挑衅和入侵,使得两国矛盾不断升级。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捍卫和平,保卫边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78年12月21日,何永顺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后辗转昆明、弥勒、砚山县、平远街,在马关仁和公社分兵,何永顺被分在XX军下属的一个炮排火箭筒班,驻扎在木厂公社水尾大队蚌卡上寨生产队。在蚌卡上寨,何永顺在班长黄思友的带领下,认真学习钻研40火箭炮的性能特点,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他就全面掌握了40火箭筒扛肩、装弹、瞄准、击发的整个流程要领,经过摸爬滚打的刻苦训练,他的站姿、卧姿、跪姿等动作要领十分标准,各项军事技能在同期战友中名列前茅,为顺利完成今后的军事任务打下了过硬的基础。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ingxiogn03.jpg

南华县烈士纪念广场上的烈士英名墙

血染沙场气化虹

1979年2月,何永顺所在部队按照上级命令,由蚌卡上寨开进距边境线很近的大塘上寨扎营。2月16日夜,何永顺所在部队开始潜入越南境内,连夜摸到敌人据点附近潜伏。2月17日凌晨我军发起攻击,部队采用集中优势兵力,正面牵制、左右两翼迂回,断敌退路、阻敌增援的战术,开始攻打敌人的战略要地,连夜摸到敌人据点附近,进攻战斗攻打孟康、东家、为麻、龙科坪。在孟康、东家、为麻战役中,何永顺所在的火箭筒班发挥了火箭筒的威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暗堡、堑壕和火力点,给进攻部队扫清了障碍,赢得了时间。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月1日下午,为麻战役结束后,火箭筒班班长黄思友按上级命令,带领队伍从为麻转移,准备参与龙科坪战斗。转移途中,在穿越为麻与东家之间的七号公路时,突遭越军重机枪伏击。班长黄思友第一个翻滚穿越了公路,何永顺紧跟其后,在翻滚至封锁线核心部位时,不幸被敌人的重机枪穿甲弹从左胳肢窝击中,在胸口开花,又从右胳肢窝穿出,顷刻间鲜血就染红了他的军衣。战友们在敌人的机枪哑了后把浑身是血的他转移到低洼地带,此时他还有气,但已不能说话,大约10几分钟后,何永顺停者了呼吸。班长黄思友脱下外衣包裹在他身上,随后被部队军车运回国内,安葬在文山州马关县仁和烈士陵园。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何永顺为祖国领土完整、国家尊严血染沙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0岁。x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作者:普金华,系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何永忠,系南华县委党校退休职工、何永顺堂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