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彝人纪事

石以军:挚爱教育事业,坚守代课28年

作者:博基 发布时间:2011-06-0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2007年9月我调到庙街镇营盘小学工作,调来的当天,人生地不熟的,有一个老教师非常热情,主动和我搬东西,和我整理宿舍。那个老师年近五十多岁,非常和蔼,慈祥的脸,健壮的体魄。和我搬东西,我真不知如何感激他。后来才得知他是一位代课老师,慢慢地我对他有了了解,他叫石以军。相处长了,我对石以军老师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敬佩之情、感动之情油然而生。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献身教育 无怨无悔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石以军只是一名代课老师,一代就一辈子,一代就是28年。可想而知,代课老师,每月就只发放几百元,工作量和正式教师一样,要上主科,担任班主任,一星期教授二十五、六节课,还要做好学校的其他安排的工作。代课之路28年,他是如何走来的。这其间是多么地不容易,饱尝了多么辛酸。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3年3月石以军高中毕业后,被乡亲们一致推荐当上民办老师,在营盘小学代课,1984年8月到2002年8月,石以军在营盘小学勤劳分校当民办老师。本来他可以到外面搞经商,但相亲们的信任目光,孩子们渴求的眼神,使他放弃到外面的机会,就这样他走上了教书育人的事业。自从踏上讲坛那天起,他就深深地爱教育事业,一份责任感涌上心头,使他满腔热血投入到了教学事业上。就这份责任感,他无怨无悔,一代就28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勤劳分校属一师一校,一蹲就18年。村社人没有忘记石以军在建校上的功劳。当时的条件非常落后,校舍相当简陋,学校不像学校,破烂不堪,仅有的就是一间破旧不堪的房子作为校舍,每逢下雨,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学生只得顶着塑料布上课,每到寒冬腊月,冻得学生瑟瑟发抖。看到此情此景,石以军的心比刀绞还难受。为了改变这一面貌,他到自留山上坎来木料,修补房屋,修补课桌,他还学会了泥水匠,木匠。他又主动争取资金,他跑了无数次腿,磨破了嘴皮,恳请上级部门的支持,在他的努力下,得到了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重建了校舍,校舍建好了。如今,勤劳的孩子有了一个能安心读书的场所。这一切,勤劳的人民没有忘记,要感谢石以军老师。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3年到至,在此今期间,他在过庙街镇添泽小学,营盘小学。只要哪个学校缺编制,只要哪个学校领导来请他代课,石以军都会毫不犹豫答应。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爱岗敬业 带病上课    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寒假石以军在家烤桉油中不慎,颠倒一跤,双手骨骼骨折,伤势严重,家人把他送到了医院,进行治疗,医生建议一定要休息,最起码要住院休息3、4个月,伤筋动骨一百天,才能慢慢恢复。住在医院,石老师很着急,他总有些放心不下的东西。他知道学校3月1日就要开学了,他还躺在床上。学生更是他的牵挂,他教四年级数学,一、二年级的体育,他牵挂他那班学生,学生学习数学需要他,如果他不回去,可要不成,会耽误他们的课程的。石以军也知道现在学校编制紧缺,他清楚学校领导中途请代课老师,很难请。现在有点知识的青年都不愿回来,都在外面打工,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也到外面打工了。代课老师的报酬也低,多数人也不愿来。许多人认为出去买一天工都比代课工资多。请代课老师,学校领导也很头疼。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不让学校领导为难,为了支持学校工作,为了学生,石以军老师只向学校请了几天的假。他的手还隐隐疼痛,家人都反对,医生也不同意。他硬要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了学校,回到了他的那班学生之间。亲戚小伴都劝说他代课代不代也就算了,工资又低,而且还身负重伤,但他无怨无悔,以饱满的热情,回到了想他念他的学生之间。他双手包裹着草药,登上了讲坛,教学生学知识,给学生讲解一道道难解应用题……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来教学,他从来不耽误教学时间去换药,到了周末才去换药。学校领导看在眼里,想在给他减轻点,可他说,一个教师怎么能去无备之课,上课还是要准备的,不批改作业更不行,怎么能知道学生掌握的情况。就这样,他的手还在疼痛,本不宜过度运动,他就开始给忙着给学生批改作业,忙着备课。他在学校还负责学校卫生、绿化工作。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的行动学生心疼得落泪,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学生家长,也感动了同事。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身立教 不断进取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28年教学工作中,石以军工作认真,始终坚持做到钻研教材、大纲,认真备课,并时时注意虚心向同行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课后他认真及时的批改作业,针对学生从作业中反馈到的信息,然后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辅导。在这艰辛28年的岁月里,他抛开了一切繁杂事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育教学中。为了将工作干得更出色,他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都在学校。他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教学工作。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为了不断充实自己,他感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已成了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他于2001年参加成人高考,2002年被云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班录取,并于2005年8月取得了专科毕业的证书。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他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话优秀人才。现在,他的学生已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尽显才华,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奉献着力量。在这些年教学工作中他曾多次获县、镇两级的表彰肯定,如“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工作者”、小学统考坝区组教学奖、优秀教师等表彰。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体制改革,代课教师不再参与推优评比,不再颁发奖状。但这些年来,石以军的成绩,学生对他的评价,同事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口碑,就是他心血与汗水的写照。他不图功名利禄,只讲奉献,只讲为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他点燃一盏又一理想的灯。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教师的生活是清贫的,对于像具有健康体魄的男人,领着微薄的工资,其生活的清苦是不言而喻的。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挑起维持家庭、操持家务的重担。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让他又战胜了一切矛盾的心理。他的妻子方美洲,也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他的妻子爱他,支持他。他还是依然一如既往的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28个春秋。他的代课工资连生活费都不够。他家并不富裕,儿女正在读书,正要花钱。大女儿在北京上大学,小儿子在巍山一中读高中。全家生计,都落在由他的贤妻身上。他们一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日子过得清贫。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生是一本让人解不开谜的书。在石以军的内心中,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从事的教学工作、热爱学生。立志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不懈的追求,任何力量也难以让他离开他所热爱的教育工作。然而命运似乎在作弄他。在1998年参加民转公的考试中,巍山县参加考试的有27人,招聘9人。当时他考得了第6名,但因上级主管部门照顾4名特少数民族教师,他被落选。之后,国家招考教师中,由于年龄大,他就不能再参加考试,从此被拒之在正式教师门外。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石以军身体力行,他身体健康,人又不憨,如今的社会,可以去外面打工,可以回家另谋职业,可以回家耕田种地,收入也好都要比代课强几倍,要翻几倍,在学校代课,国家也只是发给几百元的报酬。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连生活费都不够。像许多的人认为,代课工资低,是不会干的,而且还带着病来代课。更不值呀。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什么力量,让石以军老师这样能坚守代课呢?我想是因为他一直坚守钟爱的教育事业。石以军虽然一个代课老师,但一心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在了教育事业上。也许石以军,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上,他宁愿。他从不记报酬,只讲奉献。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今,一贫如洗的他,已将他的大半生,心甘情愿的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逝去的岁月已如流水,他终就觉得“回首悠悠无恨事。” 大爱无疆,热爱的教育事业始终无法改变,他仍然满腔热血迎接明天。以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对党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赤诚热死之心,谱写着赤诚之心,育桃李芬芳的无私奉献之歌。他依然在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他的一切,奉献在三尺讲台。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时,我又听到石以军老师熟悉动情的讲课声,是那样地投入,那样认真……但愿石以军老师一路走好,深深地祝福他。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简介: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博基,原名毕增富,男,1984年10月生,巍山县庙街镇人,彝族。在巍山县庙街镇营盘小学任语文教师。三尺讲坛甘奉献,平凡生活抒情怀是我最大的乐趣。有作品在《云南教工》、《大理教育》等刊物发表。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址: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庙街镇营盘小学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邮编:672403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邮箱:bzf6334498@163.comuJ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