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罗婺故地:绵羊妹妹郭春柔上央视神州大舞台、火遍大江南北

作者:李绍德 朱建学 发布时间:2024-12-30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1988年12月出生于武定县环州乡环州村,彝族歌手,艺名绵羊妹妹,云南省非遗传承人、云南省公益大使、楚雄州旅游推广大使,云南星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
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09.jpg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绵羊妹妹郭春柔从小在家族长辈们的酒歌、彝歌声中成长,从而深深爱上传唱武定酒歌和民歌。绵羊妹妹郭春柔在十几岁时就会凑到长辈们一旁认真学习,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她更为喜欢彝歌、酒歌,并得到奶奶伍义芬和外婆董秀兰的精心指导。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03.jpg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4年初中尚未毕业的郭春柔因喜欢唱彝歌、酒歌被招到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艺术班就读,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发扬家乡的彝歌、酒歌文化,多次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传唱彝歌、酒歌、宣传彝族酒歌文化。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05.jpg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来绵羊妹妹郭春柔拜师酒歌传承人唐春祥以及县民族艺术团的李正国、杨怀福等人,努力学习并积极和老师们交流学习心得,几年下来更加熟练把握酒歌演唱技巧。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01.jpg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郭春柔被楚雄彝人古镇艺术团招为彝族歌手,与同伴一起交流学习,学到了不少其他地方的彝歌、酒歌,丰富了她对彝族酒歌的认识。郭春柔所在的这个艺术团主要任务是给全国各地到楚雄旅游观光和考察学习的游客传唱彝族酒歌,每个周末郭春柔到培训班授课,把自己所学到的武定彝歌、酒歌教给学生们。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13.jpg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9年绵羊妹妹郭春柔带着奶奶、外婆、爸爸妈妈和弟弟参加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的节目录制获全国家庭冠军称号。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0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节目录制。2011年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欢乐一家亲》节目获得欢乐明星奖,参加山西卫视《爱唱老情歌》节目获得冠军奖,参加中国红歌会获得全国20强。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29.jpg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2年先后参加了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获得纯真天使奖,在梦想秀的舞台上将梦想大使周立波感动到当场飙泪,被观众们誉为是真正的“最炫民族风”,参加浙江卫视中秋节晚会节目录制与凤凰传奇、韩红、蒋大为等明星同台演出。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y1.jpg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3年参加了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节目录制。2014年参加了重庆卫视春晚演出。2015年参加了浙江卫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录制。2016年受安徽耳畔中国节目组邀请参加了节目录制。2017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农民春晚》节目录制。2018年参加了全国非遗展演。2021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黄金100秒》节目录制获得黄金歌手。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y12.jpg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郭春柔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家乡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她关注家乡的教育问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的义演活动,多渠道争取资源为环州乡千则古小学、吝车小学、大雪坡小学等多所学校捐赠了价值20余万元的学习用品和校服,为家乡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27.jpg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她重视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累计受邀到省内外开展各种节日演出活动200余场次。她还关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先后到了环州乡养老服务中心、猫街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武定县残联等多地开展慰问演出,为老年朋友献上了一支支动听的歌曲,温暖了他们的心田。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ddd.jpg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彝族歌手和网红,郭春柔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用自己的歌声和网络影响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也为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9u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作者: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朱建学,武定县农业农村局(大浪淘沙)。
本文部分图片从互联网采集,旨在公益宣传民族文化。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所有,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进行修改或删除。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