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大方彝人杨曦:右手残疾后用左手在网上免费教学彝语

作者:戴幼卿 发布时间:2020-10-17 原出处:云上毕节 点赞+(
今年55岁的杨曦是贵州毕节大方县的彝族人,2008年,因为突发脑溢血,他落下了肢体残疾,右手更是丧失功能。原本从事装修装饰工作的他只能赋闲在家,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在家里白白浪费时间,后来,他萌生了教别人学彝语的想法,花了七八个月的时间练习用左手写字,从2016年开始在网上免费教彝语,一直经坚持了下来……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55岁的彝族男子杨曦多年前因为突发脑溢血落下了肢体残疾,右手丧失功能,原本从事装修行业的他只能赋闲在家。2016年开始,杨曦学会了用左手写字,虽然写得很慢,还需要借助直尺才不至于把一行字写歪,但他希望帮助那些想学彝语的人,便开始在网上免费教别人学彝语。4年下来,他已经建了13个学彝语的微信群,学员将近5000人。杨曦说,家里原本就是贫困户,享受低保补贴,因易地扶贫政策搬了新家,对此他非常感谢政府部门,他说,只要身体没问题,他想用余生来教更多人学彝语,以此回报社会。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残疾男子网上免费教彝文四年学员近5000人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55岁的杨曦是贵州毕节大方县的彝族人,2008年,因为突发脑溢血,他落下了肢体残疾,右手更是丧失功能。原本从事装修装饰工作的他只能赋闲在家,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在家里白白浪费时间,后来,他萌生了教别人学彝语的想法,花了七八个月的时间练习用左手写字,从2016年开始在网上免费教彝语,如今已经坚持了4年。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杨曦出生于大方县的天宝村,在这个村子里,村民大多数都是彝族人,大家从小便讲彝语,杨曦也不例外。“以我很熟悉彝族的文字和语言,觉得自己有责任推广彝族文化,于是,他决定免费教别人学彝语。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刚开始,杨曦把想学彝文的人拉进微信群,自己把彝文写在纸上,标上音标,同时翻译成中文,拍下来,发到微信群里,发语音教别人读出来。这些工作对杨曦来说其实并不容易,左手写字还是不如右手灵活,每写一句话,他都需要依靠直尺协助,才不至于把一行字写歪,但他做这样的事却很耐心。当别人不明白时,只要在微信群里发问,他就一一解答。就这样,跟杨曦学习彝文的人越来越多,从一个微信群发展到如今13个微信群,近5000人。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跟着杨曦学彝语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年龄最小的是十一二岁的小学生,也有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系的学生,也有已经工作的年轻人,年龄大的还有六七十岁的人。“我们当地一些小学生放假时,他们的家长也会跟我说让孩子来跟我学彝语。”杨曦说,“杨曦”是他的汉名,他的彝名叫“索纳阿育侯橘”,别人有的叫他杨老师,有的叫他阿育老师。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天花几个小时备课录课程自编看图识字彝文教材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月15日,杨曦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为了方便他教学,微信群里的学员们自发集资给他买了黑板、录音设备等教学工具,从2019年3月开始,他便开始规范化地录播教学,几乎每天都要录一个教学视频,每个在5分钟之内。“因为原来写在纸上再发语音读,大家学起来不太方便,现在录成视频,我在家备课后,选择几句话或者一篇小文章,写到黑板上,再读出来,解释一遍,用手机录下来,发到微信群里,他们看就比较方便。有听不清楚的,他们再问我,我一遍遍教,他们一句句学,不用急,但发音要准确。”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杨曦基本上每天都会发一个教学视频,因为肢体不方便,从备课到录视频,他就得花上几个小时。至于教学的内容,他会根据生活中的需要教常用的问候语,选择的小文章有的是自己翻译的,有的则是彝文书上的,遇到多音字和异形字,他也需要借助彝语字典查证。“比如大家小时候学过的《猴子捞月》,我会把这个小短文翻译成彝文教给大家,最近也快过年了,我也会教大家用彝语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这些祝福的话。有时也会教大家彝族的一些山歌,但我声音不好,只能教他们怎么唱,他们再用自己的声音演绎好一点。有个唱歌的小姑娘跟我学彝语,她不久前出了一张彝族歌曲专辑,那里面的歌就都是我教给她的。”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备课、录课程、编写教材,这几乎就是杨曦生活的全部,此外,一些彝族地区开展活动需要他帮忙写彝文标语的,他也非常乐意帮忙。春节临近,还有学员托他帮忙用彝文写对联,他也一口答应了,自己从买来写对联的红纸,用毛笔写好了对联邮寄给想要的学员。“各地的都有,也有寄到北京的,我还是只收买纸的材料费,写是免费的。”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扶贫政策搬新家心存感恩婉拒企业合作坚持免费教学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些年来,杨曦吸引了越来越多多彝族文字和语言感兴趣的人,也吸引了一些想要跟他合作的企业,但对于这些企业抛出的橄榄枝,他都婉拒了。他说,这些企业是想把彝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商业化,“比如开收费的培训班,一旦收费,这个事情性质就不一样了,就变味了,反正我穷也穷惯了,钱不能没有,但也不能看得太重,我只想平平凡凡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的初衷就是希望帮助想学彝语的人好好学彝文”。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方便更多人学习彝语,杨曦还以自己的彝名为昵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上传教学视频,每晚上传完后,如果有网友提问,他也尽量一一解答,有想学彝文的他就将其拉进微信群。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么,免费教学做了这么久,家里人是否支持?杨曦说,他的爱人是布依族人,从事绿化工作,知道丈夫做的事对社会有用,一直很支持。“她下班回来有时还提醒我要备课、录视频,因为我只能依靠左手比较不方便,她还帮我擦黑板,有时也帮我调录音设备,做一些录课程前的准备工作。”说到这里,杨曦笑得尤其开心。他说,家里的几个孩子也都在学彝语的微信群里,他们也愿意跟着父亲学彝文。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杨曦说,他家是贫困低保户,家里三个女儿正在上大学,小儿子在读高中,家庭负担比较大,为节省开支,他把烟酒都戒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爱人每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和每个月1700多元的低保补贴,孩子们在学校也能勤工俭学,他并不觉得生活有多苦。此前,杨曦一家因符合易地扶贫政策的条件,搬进了奢香古镇的新家。他说,特别感谢政府部门的帮助,他无以为报,只希望用余生把彝语免费教学做得更好,让更多人了解彝族的语言文字,以此回报社会。Ee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作者:北青报记者 戴幼卿;文字来源:云上毕节;图片来源:大方发布,云上毕节